灰黄中有红绿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更换为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不但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单元“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且增加了这个单元的中华文化含金量和历史厚重感。我以为换得非常好。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它的主题依然有值得挖掘和深究的必要。
  作者起筆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来总领全文,这句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句。“红”、“绿”、“灰黄”三个色彩对比鲜明,当然不是本义。结合全文可以看出“红”、“绿”这两个鲜亮的暖色比喻丰富多彩、欢乐生机、富足祥和等意思,“灰黄”这个暗淡的色彩比喻贫穷单调、凄伤痛苦等。作者为了强调其童年的贫寒艰辛,特意在“红”、“绿”两词之前连用了两个“没有”来否定,再用“是”来肯定,突出其惨淡的童年,惨痛的心情。但是,作者的童年真的只是“一片灰黄”,没有一丝“红绿”吗?就下文的叙述来看,并非如此。
  “穷”——“灰黄”,是实实在在的,是作者童年的主色彩,也是作者着力叙述的。“我”出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中,这一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介绍了“我”家“穷”的大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应当说,造成“我”家穷的客观原因是根本的,是“我们”很难改变的。第二部分“父辈们”介绍“我”的家世,交代了“我”家穷的主观因素——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没有家业,逃难谋生,时逢乱世,难以温饱。第三部分“每天最高的享受”,详细叙述了“我”的童年“怎样穷”,“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就这一个细节,其穷之极与其状之惨可见一斑。第三部分是从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怎样穷”。第四部分“开始认字”则是从“我”的学习方面来表现“怎样穷”,穷到“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第五部分“离开故乡”虽然不再写物质之“穷”,但年幼的“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实难体会”,“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所以,作者说“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难过”、“无奈”,这也是一种“穷”,是童年的“我”思念故乡、母亲的心灵上的“穷”,是对亲情的一种饥渴。
  作者的童年从物质到精神都经过了“穷”的磨难,满是饥饿和伤痛,的确是“灰黄”。但文中还有至少一半的内容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
  穷苦中有亲情的温暖。“我”的父辈堂伯父“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对他们很不错。”叔父在济南“最终站住了脚”,“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如果不是这个大家庭中亲人们的相互接济和帮衬,在那个视人命为草芥的年代,恐怕“我”的父辈们和“我”连活下来都困难,更不要说“我”后来的成才成名了。虽说“我”不是举人太太的亲孙子,但“她很喜欢我”,将她儿子“特别孝敬她的”白面馒头给我吃。是“奶奶”家富裕吗?不是。作者写道:“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一个“省”字,一个“总”字说明“奶奶”能“每天”留给“我”半个白面馒头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的。作者写“奶奶”给“我”白面馒头的細节“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时隔几十年,作者想来,“奶奶”的动作仍然历历在目,可见,“奶奶”对“我”这个“孙子”不是亲孙胜似亲孙的疼爱之情!
  “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享受”和“愉快”不仅仅是因为吃到了白面馒头,更有一份亲人的爱使“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吧。虽然后来叔父接“我”到济南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光大门楣,但却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这“是我一生中一个最关键的转折点”,为“我”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想想:养育一个孩子是多么漫长艰难的历程,这其中要有何等的付出呀!而且在一个混乱而贫困的社会中,孩子还非亲生,但“我”的叔父做出了这个艰难的选择,并勇敢地背负起了父辈的责任,将“我”养育成人成家。在“我”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正是亲人们给予了“我”强有力的支撑,让“我”在“灰黄”中感受到了亲情的关爱,有了人生的希望。
  穷苦中也有生活的欢乐。“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想吃白面馒头的心情多么迫切!当吃到奶奶给的白面馒头时,“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这其中的快乐是我们现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难以体会到的。当母亲将“我”辛辛苦苦捡来的麦子磨成粉做成死面饼子,“我又偷了一块吃”,母亲要打我,“我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作者详写这件小事,写“我”偷吃饼子的兴奋,没被母亲捉住的得意,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窃喜,这是“我”在穷苦生活中感受到的点滴快乐,所以这件小事也让作者难以忘却。
  在“开始认字”这一部分中,作者对自己的学习一笔掠过,重点写“我”和小伙伴游玩的快乐生活。“玩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作者写哑巴小“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绿林英雄的义气”,对此“颇有骄傲之意”,这是对小伙伴真诚的赞美和缅怀。也许,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再穷苦,依然可以用幼稚天真的心寻找到生活中的乐趣。穷苦生活中的快乐,更是弥足珍贵。
  根据以上解读,可以确定以下三维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读文本、品读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意识和能力。
  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整体理解内容。以“我的成长”为线索,根据每部分小标题和内容,概括出文章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我的出生、我的家世、我的生活、我的学习、我的转折。以“穷”为线索,根据每部分小标题和内容,概括出文章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点明“穷”、为什么“穷”、怎样“穷”、难忘“穷”。
  细读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总领全文,如何理解这句里的“灰黄”、“红”、“绿”?从文本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一片灰黄”。除了“灰黄”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仅仅是“穷苦”吗?穷苦中有亲情的温暖,生活的欢乐,人生的收获。
  质疑探究。既然如此,开头准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如果不准确,可以怎样修改?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中学(830000)
其他文献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怎样進行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很荣幸,全市初三语文教研活动,市教研室安排我上了一次研讨课。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把《一个深夜的记忆》试上了三次,研磨了三次。《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课三上三议,为我打开了诗歌有效教学之窗,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磨课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也让我对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次
期刊
何谓“写景”?笔者以为就是将眼中之景真实而又艺术地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就是在描写景物时不单纯地流于描形摹态,更应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让笔下之物着作者之色彩,让作者情感的活水渗透其间,使得描摹之物不仅有鲜明的外在特征,更有“我之色彩”。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可动人心魄。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笔者以为可
期刊
人道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其宗旨就是关心人类幸福。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周代时,已有“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命关天”、“仁者莫大于爱人”等思想。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期刊
文本细读源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流派——语义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文本细读就是读者徜徉在语言的途中,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自在地散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细读这一媒介,它能够激发学生语文课堂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笔者结合朱自清的《背影》谈谈对文本细读粗浅的见解。  一、把握文本,捕捉文本切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当学生阅读时,他与文本的交流便开始了,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风光旖旎的山水、睿智独到的观点无不渗透进学生的脑海,形成学生对文本初步的认知。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学情而盲目开展教学,势必会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精铺:精设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谈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  1.品味  品味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懂得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才能在今后的阅读中懂得
期刊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是舒乙先生的一篇随笔。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传达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问题,更是提醒人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文本解读要关注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文章本身的语言、手法和情感。带着借鉴,笔者再读《都市精灵》,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不仅有富于表
期刊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龄30余年,再主持一个“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回望他的教学历程,他一定有很多精神上的坚守,如敬畏自然和文化,仰望大家,不排斥书卷气质,不随波逐流,追求理想和时尚又不被时尚所湮没,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了解和热爱自己生活的国家、城市、学校、家人……因为坚守,他一定有一种庆幸的快感。  这样的教师对自己“坚守”的精神内涵可能还很模糊,我最近连续写了“ 教师追梦”系列诗剧——“ 追梦”
期刊
“悬念”是指欣赏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或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期待心理。“悬念”设置的好,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中心、主人公的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人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谈谈感想。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课文分析,第二课时分析写作特点,后者为教学重点。上课我就布置学生按各小组分段读课文(如第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审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们利用课堂,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种种规定和要求?怎样向语文课堂要效率?我认为,不妨“化繁为简”,“返朴归真”,创设简单的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返朴归真”,体现“简约之美”  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从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