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永恒,励志做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丁立梅曾经说过,“感谢生命中那些相遇,在我人生的底色上,抹上一朵粉红,于向晚的风里,微微生香。”近日阅读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就有这种微微生香、怦然心动的感觉,真的印证了那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掩卷沉思,不由让人心神荡漾。
  这是一个时隔久远但依然感人至深的故事:
  大年夜,开在北海道的一家夫妻面馆,正要打烊的时候接待了母子三人,他们只要了一碗阳春面,老板夫妇没有半点怠慢,非常尊重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第二年大年夜,母子三人又来了。从他们的谈话中,老板夫妇知道,孩子们的母亲拼命工作、节衣缩食,是为攒钱还清因交通事故而去世的丈夫生前欠下的巨额债务。从此以后,每年除夕老板夫妇俩都会专门留下那张幸福的桌子等待那三人的到来,但是直到十四年后,这家人才再次来到北海道。那位长子告诉老板,是这碗面支持着他们一直生活下来,最终还清债务,并且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作者栗良平用简单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对话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据说,小说一经问世,便在日本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广为流传,上至首相,下到普通百姓,无不为这个故事深深感染,因为在小说朴实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
  一、一“桌”一“牌”,情暖人间
  小说中,在大年夜的十点以后,正当店主要关门打烊时,母子三人第一次来到面馆要买一碗阳春面。此时,店主夫妇非但不嫌弃,还特别关照,“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二号桌在此犹如一面镜子,第一次映照出店主夫妇的温情。第二年大年夜,母子三人还是被安排到二号桌就坐吃面。第三年呢,店主夫妇早就心神不定地等候母子三人的到来,“二号桌上,在30分钟以前,老板娘就已经摆好了‘预约席’的牌子”。店主夫妇的善良与细心周到得到进一步映现。在第四个大年夜与十一年后母子重来面馆之间,作者笔锋一转,别具匠心地对二号桌集中进行了一番出色的描写。由于生意兴隆,店内一切都更新了,可二号桌仍然如故。店主夫妇不但没感到不协调,反而把二号桌放在店堂中央。并且,“二号桌”的故事已经通过店主夫妇的介绍而广为传颂,吸引着许多客人慕名前来,“二号桌”因此名声大震,成了幸福的桌子。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写道:“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那块预约席的牌子,早已悄悄地站在二号桌上”。
  小说突出“二号桌”与“预约席”牌子的特写镜头,可谓一举多得:
  首先,二号桌已经具有了团结、顽强向上等象征意义,对二号桌的推崇、渲染,实际上就是对母子三人那种可贵精神的赞颂。
  其次,“二号桌”与“预约席”牌子又倾注着店主夫妇对非亲非故的母子三人的满腔深情,展示出这一对普通劳动者美好的心灵。
  最后,眾多顾客对二号桌的仰慕,则表现了民众对母子三人的同情与赞许,使读者感到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人间自有温情在,预示了光明的结局。
  一次次出现,一次次被置于醒目之处的“二号桌”与“预约席”的牌子,真可谓:缘何此物频着墨,一桌一牌总关情。
  二、巧思妙构,拙中藏奇
  小说中,平凡而坚强的母亲形象的塑造,平常而感人的故事情节的构建,都是靠作者平淡而极富魅力的构句本领来完成的,其中最能体现作品平中见奇、拙中藏巧的语言特色的,是贯穿全文的四个问句。
  第一次吃面,母亲一进店门这样怯生生地问:“……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第二次吃面,母亲的问话有了变化:“……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第三次吃面,母亲问话的词序又有了变化:“……唔……阳春面两碗……可以吗?”
  第四次吃面,母亲的问话大不同于前三次了,她一进北海亭面馆就平静地说:“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从比较中可见,作者在描写母亲的四次问话时,是通过调动词序、使用省略号来含蓄巧妙地表现母亲在特定情景中复杂而不同的思想感情的。
  母亲的前三次问话,开头都使用了省略号,形象地再现了母亲走进面馆大门时说话迟疑不决、胆怯羞惭的神情。母亲带孩子去吃面,但又没有更多的钱去付账,而最后一次吃面,母子三人的生活情况已大不一样,所以,母亲进门时已没有了往昔的迟疑和胆怯,问句开头的省略号也就不再用了。
  第一次母亲的问话中,作者在“阳春面”和“一碗”之间加了省略号,并将定语“一碗”后置,就把母亲怕店主夫妇讥笑自己寒酸穷困而难以启齿的心态凸显出来了。
  第二次的问话则已恢复了正常词序,读者可以感到母亲怕人讥笑的心情已有所淡化,表现了她正视贫困的勇气,同时,这与店主夫妇的同情和鼓励也是分不开的。
  第三次的问句中,又将“两碗”置于“阳春面”之后,更表现了母亲微妙而复杂的心情:孩子都长大了,还合吃阳春面,虽然数量增加到两碗,但对母亲来说仍然时难以启齿的。同时二号桌上已有了“预约席”的牌子,母亲从前两次吃面中,已经深深感到店主夫妇对自己及儿子的照顾,知道这“预约席”的牌子是为他们而留的,这使她感到很过意不去。所以,母亲说话时先说“阳春面”,然后再说“两碗”,以淡化数量。
  母子三人最后一次在北海亭面馆吃面,已经是十多年后,他们经过多年的团结奋斗,境况已有了根本改观。他们宁可花昂贵的车费,大老远地跑来吃面,就是为了重温那充满温情的特殊气氛,怀念同心合力和厄运抗争的往日生活。所以,唯有这次吃面,母亲的精神上已没有了负担,自然就语气平和,话语流畅了。因此,作者描写的最后一次母亲的问话,语序正常了,开头和中间的省略号也不用了。这样,既给读者简洁明快的语感,又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母亲平和愉悦的情感。
  四处问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形象的真切,更有深度;小说的审美作用、教育作用也更多层次地展开。
  周国平先生说,读书要读永恒的书,因为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具有永恒的价值。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就是这样一篇永恒的文章,一碗没有任何作料、价位最低的阳春面,当面馆老板在碗里拌进了热情与尊重后,当母子三人从碗里捞起了坚韧与奋进后,这碗面便不再普通、变得昂贵无比了。小说让读者在阅读和深思中与作者倾心交谈,领略了母子三人以及面馆夫妇身上那种善良、勇敢、奋发和勇于担当的人性美,感受他们具有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一碗普通的阳春面,当老板拌进了热情与尊重、母子三人捞起了坚韧与奋进后,便成了无价的励志面。日本作家栗良平用简单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对话描写,巧思妙构,拙中藏奇,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
  一“桌”一“牌”,情暖人间。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心灵在阅读中慢慢净化、升华,有一个精彩的世界等待、迎接你的到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226100)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当学生阅读时,他与文本的交流便开始了,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风光旖旎的山水、睿智独到的观点无不渗透进学生的脑海,形成学生对文本初步的认知。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学情而盲目开展教学,势必会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精铺:精设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下面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谈谈养成学生积累语言习惯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  1.品味  品味是积累的前提,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懂得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才能在今后的阅读中懂得
期刊
《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一篇文章,是舒乙先生的一篇随笔。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传达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问题,更是提醒人类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文本解读要关注课文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文章本身的语言、手法和情感。带着借鉴,笔者再读《都市精灵》,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不仅有富于表
期刊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龄30余年,再主持一个“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回望他的教学历程,他一定有很多精神上的坚守,如敬畏自然和文化,仰望大家,不排斥书卷气质,不随波逐流,追求理想和时尚又不被时尚所湮没,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了解和热爱自己生活的国家、城市、学校、家人……因为坚守,他一定有一种庆幸的快感。  这样的教师对自己“坚守”的精神内涵可能还很模糊,我最近连续写了“ 教师追梦”系列诗剧——“ 追梦”
期刊
“悬念”是指欣赏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或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期待心理。“悬念”设置的好,可以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吸引读者,突出文章中心、主人公的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人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谈谈感想。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课文分析,第二课时分析写作特点,后者为教学重点。上课我就布置学生按各小组分段读课文(如第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审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们利用课堂,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种种规定和要求?怎样向语文课堂要效率?我认为,不妨“化繁为简”,“返朴归真”,创设简单的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返朴归真”,体现“简约之美”  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从知
期刊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更换为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不但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单元“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且增加了这个单元的中华文化含金量和历史厚重感。我以为换得非常好。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它的主题依然有值得挖掘和深究的必要。  作者起筆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来总领全文,这句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句。“红”、“绿”
期刊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模式,如情景创建教育模式等。如何将各种教学方式运用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语文教学设计,保证语文教学既能够有序进行,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满足新课改对初中语文的要求。做好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明白教学目标的内容以及教学对象,根据两者的特点,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  一、设计教育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
期刊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考点之一,学生如果掌握了议论文的阅读规律,考卷上的题目便可以迎刃而解。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其实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价、说明,从而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态度。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并阐发对某种现象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就是议论文。这种文体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所以关于这种议论文体的阅读
期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育则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吕淑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他一语道出了语文本身所蕴含的美,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从语文中发现美、感受美、走进美。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就对美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述,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