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沦丧,悲剧的人生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杰作,主要讲述了一个原本心思单纯的美少年道连·葛雷因为自己的画像可以代替自己承担所有罪恶而逐步堕落,直至亲手杀死自己的故事。本文主要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悲剧效果等方面来分析主人公灵魂的沦丧与悲剧的人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道连·葛雷;情节;人物;悲剧效果
  1. 引言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文学史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既为他的妙笔连珠、才华横溢所折服,也为他人生命运的乖戾多舛而扼腕。《道连·葛雷的画像》主要讲述了一个原本心思纯洁的美少年道连·葛雷在以享乐主义为信条的亨利·沃登勋爵的唆使下,逐步走向堕落与灵魂毁灭的过程。为了让自己的美貌永不消逝,道连不惜与魔鬼做了交易,让画像替他承担所有的罪恶,而他终因想要毁灭丑恶的画像招致了自身的死亡。道连的人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几乎可以说是亨利勋爵的实验品。亨利敏锐地把握住了道连的心态,洞察了他那平静、纯洁的外表下所掩藏的种种欲望[1],每一次他想要回归本性,亨利就继续提醒他青春短暂、享乐是真。在承受着心灵煎熬与对死亡恐惧的同时,道连也在无尽欲望的支配下走向了地狱的归途。先前的学者主要从唯美主义,神话原型或文学渊源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联系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悲剧效果等方面来诠释道连的悲剧人生,希望带给读者新的启示。
  2.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作为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2],在他的著作《诗学》中,他提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3]。这个定义全面揭示了悲剧的性质、特点、表现方式和审美功能,是他悲剧论的中心内容[4]。
  他还提出了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他把情节处于首要位置,认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就是刻画人物的活动,人物的性格是在情节中显示的。悲剧中没有情节,就不成其为悲剧。他进一步提出了悲剧人物的特点,即好人犯错误,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失论”。悲剧主人公是比一般人好的、犯有一定错误的人物,他比一般人好,而又与一般人相似,因此他遭受厄运才能引起我们的恐惧与怜悯之情。由此也引出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所认为的悲剧效果,即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3]。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的提出虽然距今已有数千年之久,但仍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道连·葛雷的画像》虽然带有神话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但主人公的命运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而悲剧总能带给读者一种特殊的享受。下面就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三方面来分析道连的悲剧人生,感受其所带来的陶冶与净化。
  3.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画像》中的应用
  3.1 悲剧情节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指出“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的安排”。情节安排的原则,应合乎必然律,使之成为一个艺术整体,具有完整性,即有头、身、尾。《画像》以画家贝泽尔与亨利·沃登勋爵谈起美少年道连·葛雷为开端,从而引发亨利的好奇心导致两人第一次见面,天真纯洁的道连在世故圆滑、玩世不恭的勋爵那里受到了“享乐主义”的熏陶[1],从而第一次在画像里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为了永葆青春貌美,道连许下了“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我愿意拿我的灵魂换青春” [5]的愿望。当道连发现自己的心愿真的成真,在亨利勋爵进一步的“指点”下,他残酷对待爱上他的女演员西碧儿·韦恩,导致她绝望自杀;沾染恶习,甚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好朋友画家贝泽尔,并且威逼昔日好友艾伦·坎贝尔使用化学药品焚化了尸体,也间接导致了坎布尔的自杀,可谓是坏事做绝,一步步堕入地狱的深渊。然而他始终不知悔改,最终在毁灭丑恶画像的刹那毁灭了自己,画像却奇迹般得恢复了原来的年轻貌美。可以看出,《画像》情节连贯,道连由单纯到世俗,由活着到死去,画像则由完美到丑陋最后又回归完美;内容虽带有神话色彩,但让人信服,其谋篇布局精巧完整,堪称杰作。
  在情节的安排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复杂的悲剧才是好的悲剧,即通过“突转”和“发现”而达到结局的行动。这里“结局的行动”是指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发现”则是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醒悟或顿悟。这在《画像》中也有明确的体现。道连虽然发了希望自己永葆青春而让画像渐渐变老的痴愿,但他起先并不知道会成真,如果这个愿望一直不成真,道连也不会肆无忌惮地犯下滔天罪恶。然而,在他忍受不了先前充满艺术美的女演员西碧儿因为爱上自己而表演糟糕,对她恶语相向的时候,回到公寓他便发现画像变了,“嘴角露出些许冷酷” [5],画像真的代替他“承受了欲念和罪恶的重荷” [5],这个情节便是小说的“突转”和“发现”,也为以后道连的逐步堕落埋下了伏笔。在得知愿望成真和亨利勋爵的不断唆使下,道连一次次地犯下罪恶,也一次次地逃脱了惩罚,相应地,画像却逐渐变老,变丑,甚至手上和脚上也沾染上了殷红的湿斑。最终道连因无法忍受这面目可憎的画像,在拿刀刺向画像的时候却刺向了自己的心窝。如果道连只是把画像藏在黑暗里不去毁灭它,也许他还可以继续春风得意,但是他想要毁灭画像,结果却导致了自己的毁灭,这个情节同样是小说的“突转”和“发现”,结局便是道连由顺境转入逆境,迎来了自己的死亡。这些“突转”与“发现”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对推动情节发展,强化悲剧效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体上,小说的情节环环相扣,结局虽令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道连的悲剧命运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3.2 悲剧人物
  《诗学》第2章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他进一步提出了悲剧人物的特点,即好人犯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失论”。他比一般人好,而又与一般人相似,因此他遭受厄运才能引起我们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亚里士多德确定悲剧主人公有两条标准:一是看这种人能否引起广大观众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这是从心里效果来讲的;一看他是否是名门望族,这是他的贵族倾向的表现,是社会学的标准。《画像》中的主人公道连完全符合悲剧人物的标准。道连是最后一位克尔索勋爵的外孙,母亲是绝色的美人,他家境殷实,可谓是名门望族。道连在没有堕落之前,也不失为一个好人,他天真纯洁,见到陌生人甚至还会害羞,就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会因为恋爱而狂喜,期盼无时无刻不与恋人在一起,也会因对恋人的失望而懊恼。在他堕落之后,一次打猎中,他甚至因为野兔优美矫健的动作而心动,叫同伴不要杀死它,可见在道连的内心深处,是存在着善良的一面的,不然他也不会产生罪恶感和恐惧,只不过他没有打败内心的欲望与贪婪,从而越走越远,直到地狱的深渊。和道连一样,普通人也会有欲望与贪念,看到道连的结局,我们会害怕同样的厄运也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从而内心产生恐惧之情。
  谈到悲剧人物,就不能不提人物的性格。性格在亚里士多德的六个成分中居第二位,他认为性格是人物品质的决定因素,通过人物活动表现,它决定了人物行动的性质,导致行动的成功或失败。性格在行为选择中显示,特别在取舍疑难的境遇中做出选择,方能鲜明显示性格本色,没有选择就没有性格。道连虽然本性单纯,但他涉世未深,缺乏处世经验,可谓处于懵懂状态,在处世经验老道,心思城府的亨利勋爵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勋爵轻易便激发起他心底的欲望,他在不知不觉中便听取了勋爵享乐主义的“箴言”,许下了希望青春长存的心愿,在发现愿望成真之时,他惊惧于自己的冷酷无情,想要回归本性,却再一次被勋爵的“真理”所蛊惑,从而一步步向地狱靠近。这也说明道连没有主见,缺乏定力,容易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在发现画像的变化之后,他也本可以向画家求救,但他却没有,而是继续利用画像,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欲望与贪婪,这也与他从小父母双亡,外祖父对他并不热情,缺乏关爱有关。这种对欲望的强烈渴求也把他推进了坟墓。
  性格决定命运,正是道连这种处世未深、缺乏主见,又无从驾驭自己欲望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惨死自己手中的悲剧。昔日名门之后,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令人唏嘘与遗憾。
  3.3 悲剧效果
  关于悲剧的审美作用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即悲剧“净化说”。 “净化”原文是katharsis,英文是catharsis,本是宗教术语,指“净罪”,中文则译为“净化”“宣泄”或“陶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它可使观念的恐惧与怜悯的感情得到净化。
  关于恐惧与怜悯的含义,《诗学》中的解释是:“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3]。怜悯的对象是我们认识的人,但关系不太密切;恐惧的对象是大难落到与我们切近的人。作为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既可以游离于小说之外,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也可以游离于小说之内,处于亲历者的位置。道连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渴望青春永驻,享受欲望。如果他的愿望没有成真,他在作恶的时候就不会有恃无恐,因为他的每一个罪恶都会显示在他的容貌上,会让他变得面目可憎,他也会害怕罪孽会让他接受可怕的惩罚。然而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是,画像替他承担了一切,他则安然犯下滔天罪恶,最终也堕入地狱。作为旁观者,眼睁睁看着如此的一个美少年失控落入这步田地,怜悯与叹息之情油然而生。而作为亲历者,有神奇的画像结局亦是如此,那没有画像的普通人如果放纵自己的欲望去伤害他人,自甘堕落,结局的悲惨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从而使读者感到极大的恐惧。
  关于“净化”,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即观众在看悲剧时,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可以使自己身上潜存的某种过分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适度,因而恢复和保住心理的健康,培养一种高尚的情操。生而为人,都会有欲望,也想要去满足这些欲望。但凡事必须适度,过犹不及,也必须有“道”。看过道连的悲剧人生,读者会得到一种宣泄,同时对于如何调控自己的欲望,调整自己的心态也会有一个新的启示,从而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悲剧把人的生存最残酷的一面展示出来,让人正视人生痛苦,看清人性,但悲剧又不让人因此沉沦,而是给人希望,看到生命的永恒。画家贝泽尔生性善良,虽是亨利勋爵的朋友,却不是尽然同意亨利的观点,他为道连日益堕落的处境而担忧,却被道连在一怒之下刺死并毁尸灭迹。最后画像完美如初,可以说是画家用另一种方式存活了下来,和他的艺术品一起实现了永恒。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主人公道连的悲剧人生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还是有诸多吻合之处的。无论容颜如何貌美,都遮盖不住灵魂的沦丧,而灵魂的沦丧,也必然招致命运的惩罚。道连的悲剧结局也无时不给人类敲响警钟,欲望的放纵伤人害己,最终只是一场虚无的梦。
  [参考文献]
  [1]马希武,马燕,《道林·格雷的画像》之神话—原型批评解读[J],时代文学,2006,P170-171.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奥斯卡·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徐玲玲,枯萎的玫瑰,悲剧的人生—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09,12,P76-77.
  [7]董文凤,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白鲸》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P142-143.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06)
其他文献
都会老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皱纹密布,或像容颜尽毁的杜拉斯,或像不停打颤的拳王阿里。  躲不过去的,除非在年轻时就结束掉一生。躲不过去的,这些生老病死,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日日走向暮年。躲不过去的,一切都会衰老,褪色,成灰。  一旦老去,就不会有人来眼巴巴地爱了。所以相逢都要在适当的时候,年轻轻的,撞上了那个人,用力地爱,爱不了就用力地恨。反正我们有的就是时间,肆意挥霍,拼命折腾,惟恐生活不够复杂,惟恐精
期刊
摘要:将网络化教学引入通识教育,使得网络通识教育具有教学资源丰富、方法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但网络通识教育教学在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认真研究网络通识教育教学及其特点,探索和思考网络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对调动学生参与网络通识课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促进通识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云锡,以金属矿业矿山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以工学交替为核心,以产学研融合为切入点,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矿山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了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大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
期刊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现代竞技心理训练中“运动心理技能”这一概念与高校大学生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实践相结合,重点分析了沙滩排球运动心理技能特点,并在训练方法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使大学生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能按专项的心理技能规律培养良好的心理能力,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  关键词:大学生 ; 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 ;运动心理技能 ; 特点 ; 运用  1 引言  高水平运动员是普通高校为
期刊
摘要:日语历史上著名的松尾芭蕉在日本俳句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对日本俳句的促进,发展以及创新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发展,是日本文学发展的瑰宝。  关键词:松尾芭蕉;俳句;俳圣。  松尾芭蕉,江户时代的俳句大师,号称日本俳圣,三大古典俳人之首。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时
期刊
摘要:组织开展中小学研训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全员准备,全员参赛,全员提高,收到了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扬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这种大赛不仅赛前具有激励作用,赛后也有加油鼓劲的长期功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研训教师 ; 基本功 ; 大赛; 作用 ; 做法  研训教师承担着对辖区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实践指导、教学管理评价以及教学成果推广等重要任务。研训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在校任
期刊
摘要:对于新城发展而言,人口导入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难度不亚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由于“路径依赖”效应,注定了新城的人口导入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本文立足于城市公共服务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关系,以嘉定区城市建设成就与人口流入不均衡的现象为视角,探讨郊区新城如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有效促进人口集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人口导入;大型居住社区  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期刊
摘 要:继续教育是军事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剖析了当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院校与部队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强调继续教育立足一线部队需求,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教学改革 ; 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一、引言  当前,我军正处于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要
期刊
摘要:现阶段对教师群体的幸福感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职业理想、教育成就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以“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互动”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幸福感影响因素、教学互动  高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不
期刊
摘要:汉字的原型指的是基本笔画、部件及其内部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汉字教学时必须把汉字放在这个结构系统中,尽可能利用已学过的汉字、部件及汉字结构知识引出新字,通过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学汉字的形音义结构。本文分别探讨了怎样在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两方面应用汉字原型来促进教学的策略,于此逐步培养起留学生对汉字的字感。  关键词:汉字原型;字形;字义  所谓原型,原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是表示某一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