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新”能力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la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新”能力,并不单纯地指培养学生尚未形成的能力,也指教师利用新的办法帮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效率受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学习能力,并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效率低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过程,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和教学内容间制造“矛盾”,让学生产生突破认知的强烈愿望。教师也应支持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容积和体积》一课中,在教学体积公式及容积的概念等知识后,教师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酒瓶,让学生计算酒瓶的容积。学生窃窃私语,这酒瓶既不是圆柱体、圆锥体也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怎么计算呢?需要用哪个公式呢?有学生甚至想,把酒瓶分成两部分计算,但是发现酒瓶不规则,无法分成两部分计算。这时学生甲提出:将瓶中灌满水,再将水倒入另外一个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中,这样就可以计算。教师肯定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思路,但同时提出,如果不借助其他容器,有办法吗?学生开始沉思,这时学生乙举手回答:试着在杯子中放入大半瓶水,酒瓶底部是圆柱体可以计算容积,然后再将酒瓶倒过来,这样水就到了不规则的地方,我们再计算酒瓶中空的部分的容积,将两部分容积相加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逐步发挥自身创造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探究型人才。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巧妙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开对问题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自己思考、反复探索,通过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中,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面积的形成过程,教师提出三个步骤让学生思考并操作:(1)用纸张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将两个梯形拼成你感兴趣的图形;(2)认真观察拼成的图形,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思考有无其他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根据教师的提示问题,学生开始积极地参与。由于裁剪梯形图形是随机的,因此学生拼出的图形各不相同。经过无数次的拼接,学生有的组成多边形,有的组成另一种梯形,很多学生拼成的都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并通过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学生很快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是梯形上下底之和,高是相同的,因此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积极参与探究,感受到了每一步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驱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索知识的奥秘,体验知识的无穷魅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感知数学魅力
  小学数学学习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感受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一课中,教师首先给出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时有学生提问:“这些单位代表的体积分别是多大呢?”面对学生这么积极主动的态度,教师说:“1立方厘米大概是一个手指头关节这么大,1立方分米大概是粉笔盒这么大,你们自己做一个1立方米的大盒子吧。”教师让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了一把米尺,让学生以教室墙角为参照物进行测量,并画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师让学生钻进自己做的正方体中,感受正方体的大小。学生由此明白:由棱长为1米的正方形围成的正方体就是1立方米。有学生又主动提问:“1立方米大盒子大概可以放下多少个1立方分米的小盒子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面对如此好学的学生,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进度。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逐步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体验数学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知识层面,必须要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首先,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方便指导教学活动,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化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真切地感受生活中蕴藏着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如下数据:(1)统计家中人口及每位家庭成员的年龄;(2)统计家中电器数量并登记;(3)统计今天小测验成绩。学生提前准备好了数据,教师让学生分小组登记并绘制表格,分别计算(1)本小组家庭总人口数及年龄总数;(2)本小组家庭每一种电器数量及电器数量总数;(3)小组测验总成绩。那么怎么计算平均数量呢?经过学生讨论后给出了计算方法。这时有学生提出:除了这些问题还可以计算其他平均数,并列出问题:小组中拥有电视数量平均数;小组成绩中女生或男生平均分;家庭成员中女性平均年龄,全班小测验总成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去亲自体验、探究,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黄金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新”能力,实现學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其他文献
如果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比作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那么古诗词无疑是其中的珍宝。不仅如此,古诗词还是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学启蒙的最佳媒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多元路径展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需要引起教师重视。如果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将能有效帮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  一、创设情境,丰富过程  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能有效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教育体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同样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而言,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只有持续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才能让阅读效率持续、稳步提升。本文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很难达到目标。事实上
期刊
小学阶段是综合素养形成的奠基时期,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受益终生。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采用分级阅读的形式,增强英语阅读训练的针对性,提升阅读训练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在行之有效的阅读中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一、全面了解真实情况,科学制定分级阅读计划  学生作为英语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兴趣等都是开展分
期刊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激发兴趣、学习初级操作知识为主。所以,真正重要的并非学生掌握了多少计算机知识,而是能否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探究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资源,赋予信息技术课堂更多精彩。  一、引入生活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所谓生活资源,主要指的是生活场景、案例、经历、素材等。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元素若能出现在课堂上,势必能增添信息技术教学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比较关注知识的传授,心理健康教育常常被忽视,这是片面的教育观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各科教师均肩负着培养他们健康心理的重任,这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新时代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学生心理特点科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英语知识与心理学有机整合,深入发掘教材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而升华英语课堂,发展
期刊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说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语言的功能是交际与运用,要积极融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使其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建立英语课堂新天地。  一、努力践行在做中教,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影响他们的学习热
期刊
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常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教师的讲解多么细致入微,学生还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当学生出现疑问时,如果教师置之不理,学生就会感觉很是失落,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巧妙地利用这些“疑问”,
期刊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最常用的技法,其效果是增强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实现“无声胜有声”。同样,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也会因作者含蓄的风格产生一定的空白。教师如能借助这些艺术空白引导学生填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走近文本,补白情节  对一些文学创作者而言,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布局谋篇、构思或者炼意的需要,他们常常会有意省去部分情节。对于这类“留白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期刊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构成,其中思维品质是在思维活动中得到训练和培养的,思维活动要经过“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分析问题—绘制图式—运演图式去解决问题”等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语篇教学,通过有效提问、读前预测、构建思维导图、读后写作等活动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进行有效提问,开启思维活动  思维过程的开端是发现问题。面对问题
期刊
小学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音乐欣赏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有点难”。听音乐并不等于听懂音乐,听懂是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的。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听音乐的,即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