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析移送案卷数量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突袭将阻碍刑事程序的正常进展,有时更会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草案要求辩护人及时将之告知办案机关,不仅有利于准确打击犯罪,也最大限度地防止司法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时,针对司法实践中法官预断、审判流于形式的弊端,学界几乎一致呼吁引入起诉状一本主义,以限制检察机关在审判前向法院移送案卷材料,促使法官通过当庭听取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来形成心证。这种侦审阻隔式的构想是整个抗辩式庭审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立法者试图借鉴英美法系对抗制的积极因素,来促成刑事诉讼制度的模式性转变。最终,立法经权衡利弊采纳折中做法,要求检察机关移送“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意在不超越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限制法官审前可接触到的案件材料,来发挥起诉状一本主义的部分功能。
  第一,由于检察机关享有移送哪些证据的决定权,故律师的阅卷范围较1996年刑诉法修改之前有所限制,本来旨在防止法官预断、增强庭审对抗的“复印件主义”却间接削弱了律师的阅卷权,使得庭前辩护准备困难重重。第二,检察官利用资讯优势主导审判,有时甚至进行证据突袭。抗辩式的庭审方式改革要求法官消极中立地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惟检察机关享有案件的资讯优势,导致在庭审过程中不仅是律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法官也因事先未获知相关证据而无法及时、有效地审查证据能力。“复印件主义”可能有利于法官中立、公正的判案,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无比强大的检察机关。第三,“六机关规定”允许检察机关庭后移送证据,为法官庭后通过“办公室作业”方式裁判案件打开了潘多拉之盒。本来,将案卷阻隔于法庭之外乃起诉状一本主义之核心要求,现虽审前法官无法接触全部案卷,这确实大大减少了法官预断之风险,但却允许他们在庭审后通过阅读全部案卷材料来形成心证、认定事实。这种“办公室作业”方式使得庭审活动日益剧场化、形式化,甚至危及了整个抗辩式庭审方式的改革效果。
  此次刑诉法修改试图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立法者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写到:“对于第一审程序,根据司法实践和实际需要,建议完善起诉卷宗移送制度,规定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应当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而所谓的“根据司法实践和实际需要”也就是在于方便法院审判、保障律师的阅卷权。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移送全部案卷材料的做法确实能够釜底抽薪式地解决上述三大难题,这不是又回到了1996年刑诉法修改之前,这是否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历史性倒退呢?
  首先,如何防止检察官隐瞒证据?移送全部案卷材料意味着检察官必须把所有将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材料移送法院,而律师有权通过阅卷来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但这一做法无疑削弱了检察官的追诉成功率,在当下业绩考核、国家赔偿制度均以之为导向的情况下,检控方势必通过各种方法来避免因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如果不设置相应的审查程序,如何才能保证检察官确实已经移送全部案卷材料?检察官是否可以在隨后的庭审阶段继续以“新事实”、“新证据”为名向法院补充移送呢?诚然,让法官事先审查案卷材料是否完备不具操作性,只得限制事后各种“新事实”、“新证据”的准入资格,来防止检察官故意隐瞒证据。也就是说,原则上检察官移送全部案卷材料之后不得再移送其他证据材料,对于那些确实随着案情发展出现的“新事实”和“新证据”,法院接受之前也必须审查相关的取证说明材料,并听取辩护方的意见。如果法院同意接收,则必须给辩护方以足够的准备时间来进行新的防御准备,以防止“新事实”和“新证据”成为检察官隐瞒证据之托辞。
  其次,如何防止辩护方的证据突袭?按照证据开示之对等、诚信要求,我们在要求检察官移送全部案卷以保障律师阅卷权的同时,也必须防止辩护方采取证据突袭的方式来达到其诉讼目的。证据突袭将阻碍刑事程序的正常进展,有时更会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故而草案第九条要求:“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这三类抗辩事由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草案要求辩护人及时将之告知办案机关,不仅有利于准确打击犯罪,也最大限度地防止司法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但这并非典型的辩护方证据开示,辩护人告知这三类情况的时间可能先于检察机关移送案卷,甚至可能在办案初期就已经掌握了相关证据,如果此时告知而办案机关不予答复,则辩护方仍处于茫然的辩护准备状态,故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获知这些情况后,应尽快给予一定形式的答复,或者告知继续侦办此案,或者告知将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等诉讼处分。此外,草案宜将其他常见的积极抗辩事由列入告知范围,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来限制辩护方证据突袭的可能性。
  最后,如何防止法官预断?检察官移送全部案卷则必然存在法官预断之风险。草案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了审判人员主持的审前会议程序,其功能类似于预审或中间程序,目的在于事先解决一些程序性争议,以促进正式庭审程序的迅速、不间断进展。这一制度无论是对于检察官移送案卷,还是对于律师阅卷,抑或是其他关键的程序性争议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防止主审法官因事先接触案卷材料而存在预断之风险,在此阶段法官主持审前会议之职责主要限于审查法定程序性争议,并将检察官移送之案卷转交辩护人阅卷即可,随后的审判职责应由另一名法官担当。如此,辩护方不仅在审前得以顺利查阅全部案卷,也无需担忧如何说服一个已经存在偏见的主审法官。主持审前会议之法官与主审法官相分离,是检察机关移送全部案卷情况下防止法官预断的不二法门。
其他文献
摘 要:女性领导者是新时代女性的精英代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女性领导力呈现出一些与男性领导力不同的特点。由于受到社会性别观念尤其是对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的限制,女性领导力在当下还不能充分发挥,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种种特殊问题,女性领导自身能力更需要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女性;领导力;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进步,在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女
期刊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民族,一项没有文化的事业也是没有根基的事业,检察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检察文化的支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培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能够正确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事物向前发展,搞好检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检”的作用,引导检察干警深层次的“文化自觉”,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本文浅谈检察文化建设的思路把握。  一、充分认识检察文
期刊
修改后的刑诉法与现行刑诉法一样没有规定询问证人持续的最长时限,没有从立法上解决公安司法机关询问证人时限的任意性突出,也容易产生“无时限作证”的“超时询问”等违法问题。根据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刑事诉讼的立法精神,笔者认为,有权机关在制定适用刑诉法相关规则时应规定询问证人持续的最长时限不得超过24小时。理由有三:  1、规定询问证人持续的最长时限,有利于维护证人合法权利。修改后刑诉法第60条第
期刊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及单位;侵犯的犯罪客体为社会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等;犯罪客观上表现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以及其他掩饰、隐瞒的方法。  司法实践中,本
期刊
民事行政抗诉是民行检察工作中最主要的法律监督手段,也是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但由于民行检察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民行抗诉工作面临多重阻力。对于基层人民检察院办理具体的民行抗诉案件而言,阻力不仅包括相关制度和法律缺失的“硬伤”,还来自于案件复杂性、民行抗诉方式方法不灵活、检察机关与法院及当事人之间关系不协调等“软肋”。从2010年到现在,在我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通过规范程序,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防止检察权的滥用的一项制度。自2005年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始陆续在部分检察机关试行以来,经过实践,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渐突现,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2010年,该制度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实行。但笔者认为,由于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不可避免带有其不完善的缺陷,我们对该
期刊
一、刑事和解的产生  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刑事和解的形式产生于西方是随着对被害人权益的关注随着刑罚观念的转变而出现的,是源于西方恢复性司法理论。恢复性司法理论是指加害人和被害人通过面对面地接触,由专业人事充当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调解,以促进当事方的沟通和交流,是被害人因受犯罪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也使加害人通过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加害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谅解。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早在新中
期刊
摘 要:高校是现代社会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教师是一种最主要的知识型人才,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学校中,大学的生产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机制,而薪酬制度是现代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依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考虑
期刊
当前,非法制造、买卖、持有、私藏枪支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与黑恶势力犯罪、聚众斗殴犯罪、开设赌场犯罪、持枪抢劫、绑架等多发性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相伴相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破坏社会和谐发展。笔者通过对本院2008年以来所办理的涉枪案件比较分析,发现涉枪案件的一些特点与趋势。  一、江夏区涉枪案件基本情况及特征  (一)涉枪案件基本情况  2008年至2011年,我院共对1555名被告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分别从必要性和工作方法两方面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社会条件、工作对象发生的变化,强调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必要性,从主动帮助和搞好结合两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我们正处在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的改革时代。党的十七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