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音字的多余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662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音字又稱同形字,是指字形相同而读音不同的汉字。多音字的音异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声母不同,有的韵母不同,有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不相同。多音字的多余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形:
  第一,同意多音(也就是同一个字,意义相同,却有两个及其以上的读音)。比如“薄”字的“báo”和“bò”两个音,其意义都是与“厚”相对立,我实在是很难区分这两个音节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我们地方都读“bó”音,一点儿也不影响理解和交流。把它们合并为一个音节,好记好用,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一义一音(同一个字,就某一个意义专门注一个音)。如“薄荷”,就专门设置了一个音节“bò he”。那么,千差万别的意义是否都要配上相应的音节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还将诞生多少多音字啊。生活中,我们把“bò he”读成“bóhe”,难道“薄荷”就不是“薄荷”,而变成了“韭菜”了吗?
  第三,方言口语注音(给某些地方的方音和口语注上了音)。如大伯“bái”子,就是某些地方的方音,却当作多音字来识记了。若这样可以的话,也请把我们地方的方音加上吧:白岩“ái”,造“cào”句,瘦“sòu”肉“rù”、鞋“hái”字,上街“ɡāi”……我这里有一个关于方言方音造成混乱的真实例子:儿子外出打工,好久没有任何消息,家里自然担心的不得了。年关将至,儿子却突然打电话来了:爸妈,我进了“hái”厂,(在当地,黑、孩、核和鞋都发“hái”音),管的很严,又没钱,过不了年了,二老保重。话费很贵,挂了啊。这话说的不明不白,父母的心难以平静了:是进了“黑厂”呢,还是进了“鞋厂”?无奈之下,把电话打回去,冰冷的回答是:不知道,不认识。一家人那个着急呀,报警不是,不报警也不是。正无计可施之际,幸好邻村有人打电话回家,说这家儿子在“鞋厂”……看看吧,这些方音是否也要将它们加进普通话,当作多音字来识记呢?当然是毫无必要的。否则,这将给我们的生活、学习造成多大的麻烦啊。
  第四,专名造音(给某些很生僻的名词创造了一个音节)。比如吡咯(bǐ luò),是一个音译词。其实,把“咯”写为“洛”不就可以了吗?干嘛还要为咯字增加一个音节呢?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那么多专有名词,如果都为它们专设一个音节,不知道还要创造出多少多音字呢。要说创造音节,我等虽非语言学家,但是要造那么几个无聊的多余音,应该不是难事。
  第五,相通立音(某些字与字之间相通,却也创设了一个音)。如堕“huī”通隳。既然已经有“隳”字了,把“堕”字的“huī”音省掉而单发“duò”音不是更好吗?
  第六,买弄古音。有些学者先生,故意显摆,把古时候的读音都要拿出来折磨我们。比如云南昭通古时候叫朱提,我等就读朱提“zhū tí”,有人不答应了,说此朱提非朱提,而是“sū shì”(音似苏轼)。先生们,有意义吗?我们是生活在现代,你不必担心我们会回到古代去,我们没机会和古人交谈的,我们交流的对象是今天的大活人。再说,识记一两个古音没什么了不起,有本事就用古音把现在的汉字统统注出来!你能吗?
  把上面几点归纳起来,翻开词典看看,单多音字的多余音这一项,就是一项多么伟大的“成果”啊!可是,这对于汉语的健康发展、对于人们的正常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吗?没有!关上工具书,不管是方言方音,口语书面语,也不管它是传统来的音译来的,还是相通的假借的,今的古的,又有谁能够把多音字做得很好呢?未必,而这也提醒我们:中国多音字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总之,多音字中的多余音,给汉语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因素,给人们的生活、学习,都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引发矛盾,影响和谐。所以,简化多音字的“多余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们生活的需要。
其他文献
时常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论:“复习语文是浪费时间,做了一大堆题目,也不会考到一题,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有用。”的确,现在中考试卷中除了几道基础知识题和一篇文言文出自课本,大部分的阅读和作文都来自课外。即使整日奋战于题海之中,做到与中考试卷中相同题目的概率也几乎为零,而且做了大量题目,语文成绩也少有起色,于是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这门原本是主课中的主课被学生排在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之
期刊
一、概念界定  幼儿园里,建构是幼儿园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一个游戏环境。所谓建构游戏,从广义上讲是指儿童操作各种建构材料,来建构物体的一种游戏,它是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融合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建构游戏发展的过程正是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相互发展的过程。  二、建构区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建构活动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活动区环境创设不够合理,环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口语交际”,它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又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口语交际训练在一些农村小学得不到充分重视,很多农村学生存在惯用方言、少说、不敢说等症结。因此,农村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把口语交际训练贯串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
期刊
我爱我的祖国,它有杰出的汉字、美丽的诗词、壮美的河山、无畏的英雄,在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心里,汉字是最美的文字,无论是笔画结构还是表情达意,任何一种文字都是无法比拟的。  关关雎鸠的《诗经》,上下求索的《楚辞》,无韵离骚的《史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文艺,铸造了历史辉煌岁月的篇章。  文天祥高举民族气节,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岳飞立下“还我河山”的壮志,一生为国征战沙场,
期刊
在一堂课上师生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才算得上“实效”。课堂上,老师如果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的动态生成,科学引导,得当点拨,那么,这堂课将是一堂老师教得有水平、学生学得有味道的实效课。  怎样正确处理动态生成?下面让我们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  环节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蒙田的《热爱生命》。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感悟这篇文章?  (老师此时所
期刊
早晨,沐浴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教室,耳畔传来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那流淌的语言似汩汩清泉,浸润心田。  中午,迎着炎炎的烈日,学生昂首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嘴里念念的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清新、宁静、淡远的纯美诗境如在眼前。  夜阑人静,捧起书来,轻吟着“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的柔美语句,甜甜地进入梦乡,那梦啊,是又
期刊
水,发源生命,供养万物,却从来保持沉静平和的姿态,潺潺润流,不争不躁,在浮世的背后默默演绎自己的清雅与柔美。  其实,在繁忙与角逐之下,疲累的我们确需水一样的静默,抛下华丽粉饰,舍去精细遮掩,在平静中让思绪细细沉淀——去探一探桎梏着的心灵,去触一触摆渡着的灵魂,或归于自然,或析于本我。  古有安于东篱采菊的陶潜,有垂涎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晏殊,亦有渴慕清静、洁白生活的方志敏。而今
期刊
《數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努力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数学真正的能服务于生活,并且能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
期刊
每天,老妈都会早早地送我去上学。  她骑着小电动,驮着我,穿梭在拥堵的车流中。汽车一辆挨着一辆,缓慢的向前蹭着,汽车的尾气直冲鼻端,而喇叭声也不绝于耳。  锦城的早晨就是这样忙碌而喧哗。  每每这时,老妈总会得意洋洋地说:“还是咱的小电动好吧,啥车也别想挡住咱,让他们憋着去吧!”说完,老妈像一阵风似地从车流间刮过,身后留下一串串笑声,“砸”向拥堵的车流。  瞧,又到早市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买菜
期刊
敬爱的领导、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此,满怀热情,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佳节,为此,我们高三(2)班的学生代表,向祖国发出最热情的呼喊和最真挚的祝福。  我的祖国美丽而富强,在铺满大地的鲜花中,在蓬勃生长的松柏下,在满天朝霞的旭日光辉里,我贪婪而庄重地读着您。  您是一本书,是一本横亘古今的巨著,记载着孔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呐喊,回响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