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堂课上师生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才算得上“实效”。课堂上,老师如果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的动态生成,科学引导,得当点拨,那么,这堂课将是一堂老师教得有水平、学生学得有味道的实效课。
  怎样正确处理动态生成?下面让我们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
  环节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蒙田的《热爱生命》。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从哪些方面来感悟这篇文章?
  (老师此时所提问题不够严谨,可改为:“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
  生1板书:
  1.作者对虚无主义的“生”和“死”的看法?
  2.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主旨?
  3.怎样才算热爱生命?
  生2板书: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热爱生命?
  3.怎样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
  生3板书:
  1.为什么取题为“热爱生命”?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3.我们如何做到热爱生命?
  师:好,这是几位同学的思考,老师的 提纲是:(多媒体展示)
  1.如何看待生命;
  2.理解生命的意义;
  3.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怎样对待生命?
  (老师将学生的问题擦去了。于是,学生的思维统一到了老师的提纲中)
  笔者在感叹可惜的同时,也在反思这个环节应该怎样科学地处理。
  此时,老师可小结师生的契合点,并引导学生充分探究,同时,保留学生1的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蒙田的《热爱生命》看似简单,但它是选入我们教材的一篇经典的范本,千百万计的年轻学子们在读过这篇文章后,受其影响,生活得快乐、自信了。
  某某同学刚才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虚无主义的 “生”与“死”与蒙田对生与死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谈谈你的理解——”
  这样启发性地引导,较具开放性,不仅肯定了学生1所提问题的价值,又可以自然地过渡到对动态生成的有效利用。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帮助学生解答,老师加以补充、修正、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也有利于学生的建构,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师与生、生与生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环节二:
  多媒体展示图片:非洲干瘦的孩子、病榻上的老人……
  师:这些图片,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多媒体展示文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通过学习蒙田的这篇《热爱生命》,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命的本真。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师:请同学们读一遍。
  生:齐读。
  ……
  下课。
  这个环节的设计,老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没有抓住利用学生视觉冲击拓展精神感悟空间的动态生成,从而使学生没有机会融入自己情感体验,让人感觉老师是在灌输某种思想,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之间没有共鸣,教与学如隔靴搔痒。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设计?
  1.图片展示再补上海伦凯勒、运动场上的健儿、地震后救援的场景――
  (这样,可以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丰富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配以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3.师:同学们,面对那一双双眼神,或渴望、或哀伤、或无助、或向往、或热烈,你的心有没有受到震动?如果他们现在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改动,意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设法打开学生的精神空间,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我们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始终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通过营造氛围,自然而然地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形成了樹立坚定信念,热爱生命,并为之顽强抗争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唤醒了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很强的人文气息。
  课堂启动模式可以是教师课前预设的,但它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分歧点、关注点、发现点却是无法预设的,所以,课堂启动后其走向往往由学生生成的内容决定的,这就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也正因为疑问点、兴趣点、分歧点、关注点、发现点均来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分享、表态、朗读、主持、讲课、讨论、交流、辩论等,自然也就获得了学习机会的最多化。
  我们评价课堂的精彩,不能只看其外在的形式,更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语文课而言,外在形式,课堂活跃固然重要,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可能才是“生成课堂”的精髓所在。
其他文献
提到三年级起步作文,许多家长、学生都为之头疼,教师也是怨声载道。学生难写,教师难教。“作文起步之难”难在哪里,教学中应如何破解作文起步之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听说读写,水到渠成  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作文教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一开始习作,感觉为难应是正常现象。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训练,“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不觉得难,反而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三年级作文虽是习作
期刊
一直以来中高考引导着学校教书育人的方向,翻翻各地中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语文越来越难,越来越让老师和学生“抓狂”。但是无论教材怎样改,无论考试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方向是一致的:更加重视传统文化。  提高古诗赏析能力第一步,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蕴涵的情感。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唐朝贺知章的《咏柳》可以作为赏析范例。田园诗,描写农村的朴实生活和
期刊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口头语言的交往。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快乐的交往中训练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而,口语交际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是,长期以来,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
期刊
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从本质上来看,思辨是属于哲学的,把握事物的过程和结果、整体和部分、对立和统一、主观和客觀等哲学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具有思辨色彩的文章往往涌动着上下左右、古今中外、人生自然的包容之气,因此说作文的思辨性是带有哲学的逻辑倾向的立体的而非平面的多维的而非单一的较高的思维能力。亚里士多德把思辨称为一种“理智的幸福”,可见思辨不仅仅能揭示事物的内涵,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者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一眼教师写的评语,就一切了事。在这些人心目中,批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提高修
期刊
低年级教师相对看的作业少,可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教师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可仅仅只有爱心和耐心,自然是不够的,在多年的低年級教学中,总结了一套方法,屡试不爽,可以称之为“必杀技”。  一、口令贯串始终  众所周知,幼儿园和小学的管理模式,不论作息时间还是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刚刚来到小学,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行为也比较随意,随意说话,随意下位,随意进出教室,数也数不清。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
期刊
时常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论:“复习语文是浪费时间,做了一大堆题目,也不会考到一题,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有用。”的确,现在中考试卷中除了几道基础知识题和一篇文言文出自课本,大部分的阅读和作文都来自课外。即使整日奋战于题海之中,做到与中考试卷中相同题目的概率也几乎为零,而且做了大量题目,语文成绩也少有起色,于是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这门原本是主课中的主课被学生排在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之
期刊
一、概念界定  幼儿园里,建构是幼儿园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一个游戏环境。所谓建构游戏,从广义上讲是指儿童操作各种建构材料,来建构物体的一种游戏,它是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融合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建构游戏发展的过程正是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相互发展的过程。  二、建构区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建构活动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活动区环境创设不够合理,环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口语交际”,它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又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口语交际训练在一些农村小学得不到充分重视,很多农村学生存在惯用方言、少说、不敢说等症结。因此,农村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把口语交际训练贯串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
期刊
我爱我的祖国,它有杰出的汉字、美丽的诗词、壮美的河山、无畏的英雄,在我们每个华夏子孙的心里,汉字是最美的文字,无论是笔画结构还是表情达意,任何一种文字都是无法比拟的。  关关雎鸠的《诗经》,上下求索的《楚辞》,无韵离骚的《史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文艺,铸造了历史辉煌岁月的篇章。  文天祥高举民族气节,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岳飞立下“还我河山”的壮志,一生为国征战沙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