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德防灾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课的学生都猝不及防的灾难永远地埋在了废墟下,然而在这一次地震中“震”出了中国的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安县桑枣中学。这所学校的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好,用时1分36秒。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二、国家、社会迫切地需要防灾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的频率高,损失大。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台风、荒漠化、森林草原火灾等在我国时有发生。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这些年来发生的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冻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lO年云南干旱、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新疆洪水、广州内涝等更是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三、地理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教育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第二,关注人口、资源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课程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再看看我们的地理教学,问题多多。第一,课程设置。当今世界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中的社会就包含有地理。而我国语文、数学、外语是核心科目,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而且占了总分的大部分。地理是小学科,一些农村中学,地理课由主课老师兼任,平时上课读读地理书,等到了期中、期末考试时就挪作他用,其实这已经是放弃了地理教育。第二,从教材的编排来看,高中版本的地理书对于各种地理原理、规律是浓墨重彩,而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内容是泛泛而谈,如浮光掠影,学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例如,江苏省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对自然灾害要求如下“结合实例,简述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高中地理课程必修I(湖南教育出版社),关于地震只涉及了短短的二十几个字。
  四、地理课堂应该成为防灾减灾教育的主阵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就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既深刻阐述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又紧密结合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
  因此,我们教育者也应该行动起来,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1.修订地理课程标准。建立一整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地理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当前标准的不足。其中心应围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展开。透过地理课,学生应当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能够分析其危害,探究其发生机制,重要的是如何辨别灾害和防备灾害的发生。
  2.努力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能让它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要让地理知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应有素质,增加地理课时,重视初中的地理教学,高中要让“自然灾害与防治”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知识。
  3.完善教材中的自然灾害及防治内容。增补高中地理有关自然灾害及防治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区域不同的自然灾害,编写相关的校本课程,要让学生了解灾害发现的原理,增加学生防灾减灾知识。
  4.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以我校为例,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防震减灾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在发生印度洋大海啸后,学校布置了大的海报,让同学了解海啸发生的原理、危害、辨别方法等,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也有相关的海报,还有防震减灾百题知识竞赛。另外,每新学年,我们都要给高一、初一的新生开展防震减灾报告和讲座。开展全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模拟地震来临时,全校师生正确躲避方法和撤退路线、地点,让学生掌握了地震时的逃生方法。也因此我们学校获得了“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因此,我认为,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开拓语文教学的研究性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材——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  语文教材提供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就看你怎么应用。比如:可以
期刊
应变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采用妙趣横生、恰到好处的言语化解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教学顺利进行。应变语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使用应变语言要有一定的分寸,心中有爱,说出来的话语才会让学生能够接受,不能使用挖苦、讽刺、嘲笑、刻薄等言辞。在教学中由于情况千变万化,应变语言也需要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情况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总结了一下几种:因势利导
期刊
就自前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放羊式让学生自己去“玩”,教师袖手旁观;干脆式的不进机房,让学生自习等等。对此,我们教师必须增强自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学信息技术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等特点,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对学习信
期刊
所谓的“语文味”。就是以文本为重点,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验情感、声色朗读、感悟创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是一种富有语文学科个性特色的,包孕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价值态度观照的整体审美感受。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味”充盈在语文课堂上呢?  一、字词教学,播洒文味  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正是由于有效的字词教学,才使得学生逐渐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分析能
期刊
“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_二名教师要能启开他们心灵之门,从小发挥学生奇异的想象能力,让他们邀游在神奇的想象空间。有资料表明:一、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能力处于急速上升阶段。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抓住契机,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想象的内容,培养、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以读为主,引导想象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
期刊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的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一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很高境界。我们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而高效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立足文本,简约教学内容  阅读必须立足于文本,
期刊
2011年11月8日,《华尔街日报》书评版发表了《虎妈战歌》的书摘,题目是《中国式母亲何以更为优越(或译“更胜一筹”!)》。作者的育女经验迅速在东西方引来轩然大波。  一、虎妈的育儿经验并不代表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子常规  虎妈蔡美儿的育女经验之所以会激起那么多美国人大范围的非议以及中国一些有心人的不满,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做法过于极端,并不能代表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据《华商报》报道,《虎妈战歌》的
期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化了我们教学手段,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就如何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就我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际,我对如何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做以下几点探析。  一、教师培训是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  传统教育的教师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即“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
期刊
“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是很多语文老师的一大困惑。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因此,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则是课外阅读有效开展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借助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教学《海轮·凯勒》一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海轮·凯勒学习说话时到底遇到
期刊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而且每个学生学习本科知识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生的阅历。背景文化知识多的学生思维面广且角度大,理解学科知识比较容易并且有其深度。  一、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存在着因语言、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  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因缺乏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而产生误会,进而妨碍正常交流。随着改革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