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圆锥曲线的知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同样也是高二时期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讲,圆锥曲线的知识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能力也有所欠缺,导致在进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教学时,教学效率不断下降,从而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对此本文结合例题讨论了圆锥曲线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策略;例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308
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以适当结合相关的教学知识,设置简单的例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开阔学生的思路;随后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讲述具体的圆锥曲线解题思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还应该对圆锥曲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讲述相关概念,结合相应的例题,提高理解能力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讲述圆锥曲线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简单知识点,在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可以适当结合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及知识,结合简单的例题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学,在讲述过程中,综合相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高中数学知识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圆锥曲线的种类,表达式以及相关的离心率、焦点等知识,随后教师可以结合相关例题,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以下的例题:直线y=x-1与双曲线x2-=1相交且具有两个交点,而且b大于0,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比如由题意直线y=x-1与双曲线x2-=1相交且具有两个交点,而且b大于0,我们可以得出b大于0且小于1,或者b大于1,教师再根据离心率的公式e=,可以得出,大于1,而且不等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取值范围为(1,)U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图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平面向量的问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结合相应例题,讲述解题的方法,提高运用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圆锥曲线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例题,首先让学生进行尝试解答,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信息技术,向学生讲述具体的例题解题步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改变相关的数据或者题型,对学生进行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为接下来教学创造便利,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例题:已知椭圆(a>b>0)左右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线段PF1与圆x2+y2=b2,相切于点Q,若Q是线段PF2的中点,离心率是e,那么最小值为多少?教师可以首先绘制相应的图像,锻炼学生思维导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既然是椭圆上的点,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两个焦点的连线都要找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进行连接,同时教师可以书写相关的步骤,因为O,Q是中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OQ平行且等于PF1,而且OQ=b,所以我们可以得出,PF1=2b,因为椭圆定义,PF1+PF2=2a,所以我们得出PF2,根据相关的图形我们可以得出,∠F1PF2=90°,那么接下来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PF12+PF22=F1F22,然后我们将相应的数据带入相关的式子,经过相应的整理我们可以得出,3b2=2ab,将b约分,可以得出3b=2a,接下来可以进行离心率的计算,e2=1-,由于之前的计算得出a,b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所以e2=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其实可以写作:,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不等式,结合不等式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大于等于,然后验证等于存在的情况,经过相关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等号是存在的,所以,最小值为,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述相关的解题重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对高考,而高考是一个以考察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考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而若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教师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构建,整合相关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错题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述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告知学生面对相关的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参数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就相关方法的概念进行了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自信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可以让学生自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学生还可以就相关的知识,询问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意识到,高考经常考察综合性问题经常以结合较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体现,所以在进行圆锥曲线的相关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基础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行探究的具体方法使学生在了解具体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结合相关的例题引入简单的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教师还可以综合相应的例题,讲解具体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和学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師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相应的圆锥曲线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萌. 圆锥曲线综合性例题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达志海.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方法初探——以《圆锥曲线》教学为例[J].读写算,2018(11):213.
[3]亚库甫·吾不力卡司木.圆锥曲线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28):98.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策略;例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308
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以适当结合相关的教学知识,设置简单的例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开阔学生的思路;随后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讲述具体的圆锥曲线解题思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还应该对圆锥曲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讲述相关概念,结合相应的例题,提高理解能力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讲述圆锥曲线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简单知识点,在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可以适当结合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及知识,结合简单的例题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学,在讲述过程中,综合相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高中数学知识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圆锥曲线的种类,表达式以及相关的离心率、焦点等知识,随后教师可以结合相关例题,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以下的例题:直线y=x-1与双曲线x2-=1相交且具有两个交点,而且b大于0,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的范围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比如由题意直线y=x-1与双曲线x2-=1相交且具有两个交点,而且b大于0,我们可以得出b大于0且小于1,或者b大于1,教师再根据离心率的公式e=,可以得出,大于1,而且不等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取值范围为(1,)U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图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平面向量的问题,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结合相应例题,讲述解题的方法,提高运用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圆锥曲线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例题,首先让学生进行尝试解答,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信息技术,向学生讲述具体的例题解题步骤,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改变相关的数据或者题型,对学生进行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为接下来教学创造便利,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例题:已知椭圆(a>b>0)左右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线段PF1与圆x2+y2=b2,相切于点Q,若Q是线段PF2的中点,离心率是e,那么最小值为多少?教师可以首先绘制相应的图像,锻炼学生思维导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告知学生既然是椭圆上的点,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两个焦点的连线都要找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进行连接,同时教师可以书写相关的步骤,因为O,Q是中点,那么我们可以得出OQ平行且等于PF1,而且OQ=b,所以我们可以得出,PF1=2b,因为椭圆定义,PF1+PF2=2a,所以我们得出PF2,根据相关的图形我们可以得出,∠F1PF2=90°,那么接下来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PF12+PF22=F1F22,然后我们将相应的数据带入相关的式子,经过相应的整理我们可以得出,3b2=2ab,将b约分,可以得出3b=2a,接下来可以进行离心率的计算,e2=1-,由于之前的计算得出a,b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所以e2=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其实可以写作:,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不等式,结合不等式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大于等于,然后验证等于存在的情况,经过相关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等号是存在的,所以,最小值为,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述相关的解题重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对高考,而高考是一个以考察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考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而若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构建数学知识网络,教师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构建,整合相关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及时进行错题分析,巩固学习成果。
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述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告知学生面对相关的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和参数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就相关方法的概念进行了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自信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可以让学生自行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学生还可以就相关的知识,询问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意识到,高考经常考察综合性问题经常以结合较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体现,所以在进行圆锥曲线的相关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基础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行探究的具体方法使学生在了解具体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结合相关的例题引入简单的概念,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教师还可以综合相应的例题,讲解具体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和学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教師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整合相应的圆锥曲线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萌. 圆锥曲线综合性例题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达志海.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方法初探——以《圆锥曲线》教学为例[J].读写算,2018(11):213.
[3]亚库甫·吾不力卡司木.圆锥曲线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