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修复方法临床特点。方法:选取65颗恒牙龋患者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修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患牙术后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叩痛和自发痛,牙髓活力正常。结论:采取保存活髓及根管治疗中作出选择保持牙髓活性仍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修复;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040-01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牙体修复治疗的首先是针对临床修复过程本身,然后是针对修复材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修复过程的反应与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类似。当临床修复过程引发的刺激较温和的时候,大多数成牙本质细胞可存活并维持产生牙本质的功能。采取保存活髓及根管治疗中作出选择保持牙髓活性仍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1]。选取临床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恒牙龋患者65颗修复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65例恒牙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8~40岁,平均26岁。有冷热刺激痛26例,食物嵌塞痛19例。所有深龋患者均未露髓,牙髓活力测试为活髓。
1.2方法
1.2.1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是指将保护性材料施于接近暴露牙髓的剩余牙本质上,以利牙髓恢复并维持其活性及功能。对间接盖髓术来说,与成功修复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指标就是剩余牙本质厚度,因为剩余牙本质的存在可限制病原因子的扩散。一般认为剩余牙本质厚度大于2 mm即可提供足够的牙髓保护屏障。理论上,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越能降低外来刺激对牙本质的影响,也就越利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剩余牙本质厚度而未能完全清除被感染的组织,尤其在病原刺激为进展性龋病的情况下,残余的细菌会导致再次感染。也就是说,必须在保存牙本质和完全去除受感染的牙体组织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由于牙髓非常敏感,间接盖髓术的应用十分有限,现多只用于因外伤而折断的牙齿。
1.2.2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是指将修复材料直接用于暴露的牙髓,以保证其下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自身修复。当牙髓暴露面很大或在牙髓被感染的情况下,必须去除部分牙髓,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牙髓切断术。原则上应去除所有冠髓,而不管它有没有被完全影响到。施行了牙髓切断术的牙髓创面较小且相对安全,剩余的根髓功能可得以保存。直接盖髓和牙髓切断术的目的是刺激残余成牙本质细胞的生物活性及诱导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分化,最终刺激牙髓一盖髓剂间牙本质的形成。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患牙术后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叩痛和自发痛,牙髓活力正常。
3讨论
受损牙髓有自身修复的潜力。活髓治疗即在去除感染牙体组织后,在创面上用一层保护性材料修复。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可提供牙髓相对稳定的环境,避免牙髓进一步受损。另一方面,用于修复的材料所含有的不同成分,可给予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不同的生物性刺激,从而诱导其下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自身修复。由于修复产生的牙本质桥很少能均匀覆盖牙髓创面,所以修复材料最好能刺激成牙本质细胞的生成。活髓治疗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很不稳定。治疗效果一方面与患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创伤的类型和部位等因素,另一方面则与修复条件有关,包括修复技术、修复材料的选择及修复体的完整性。其中,修复过程及修复体完整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修复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治疗成功的最基本要求[2]。其次,必须减轻炎症反应,安抚被激惹的牙髓。在永久性修复之前还要注意控制出血。另外,修复材料必须能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口以避免细菌以微渗漏的方式进入牙髓。即使在治疗过程中遵从以上的要求,活髓治疗仍只建议用于无症状活髓或仅有轻微症状牙齿的治疗。
由于牙髓在治疗过程直接开放于治疗过程和修复材料,所以相对于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更需要细心操作。在开放牙髓的治疗过程中,出血是难以避免的,如不能完全控制出血会导致血凝块的形成。而血凝块是细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这样会加大再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不管选择何种修复材料,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止血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混合了修复过程中产生碎片的盖髓剂微粒可渗入牙髓中,从而导致牙髓的伤害性反应使残余牙髓发生慢性炎症,引起牙内吸收或牙髓坏死。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开放于外界环境的牙髓受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直接盖髓术的预后较间接盖髓术更难预料[3]。尤其在致病原因为龋病时,残留于牙本质小管中的细菌很容易在修复过程经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所以直接盖髓术不适用于因进行性龋病而暴露的牙髓。活髓治疗旨在维持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活性及功能。
参考文献
[1]曾光明.口腔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2]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4-146.
[3]贺慧霞.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在体形成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1):51-54.
关键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修复;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040-01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牙体修复治疗的首先是针对临床修复过程本身,然后是针对修复材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对修复过程的反应与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类似。当临床修复过程引发的刺激较温和的时候,大多数成牙本质细胞可存活并维持产生牙本质的功能。采取保存活髓及根管治疗中作出选择保持牙髓活性仍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1]。选取临床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恒牙龋患者65颗修复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65例恒牙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8~40岁,平均26岁。有冷热刺激痛26例,食物嵌塞痛19例。所有深龋患者均未露髓,牙髓活力测试为活髓。
1.2方法
1.2.1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是指将保护性材料施于接近暴露牙髓的剩余牙本质上,以利牙髓恢复并维持其活性及功能。对间接盖髓术来说,与成功修复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指标就是剩余牙本质厚度,因为剩余牙本质的存在可限制病原因子的扩散。一般认为剩余牙本质厚度大于2 mm即可提供足够的牙髓保护屏障。理论上,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越能降低外来刺激对牙本质的影响,也就越利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剩余牙本质厚度而未能完全清除被感染的组织,尤其在病原刺激为进展性龋病的情况下,残余的细菌会导致再次感染。也就是说,必须在保存牙本质和完全去除受感染的牙体组织间取得一个平衡点。由于牙髓非常敏感,间接盖髓术的应用十分有限,现多只用于因外伤而折断的牙齿。
1.2.2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是指将修复材料直接用于暴露的牙髓,以保证其下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自身修复。当牙髓暴露面很大或在牙髓被感染的情况下,必须去除部分牙髓,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牙髓切断术。原则上应去除所有冠髓,而不管它有没有被完全影响到。施行了牙髓切断术的牙髓创面较小且相对安全,剩余的根髓功能可得以保存。直接盖髓和牙髓切断术的目的是刺激残余成牙本质细胞的生物活性及诱导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分化,最终刺激牙髓一盖髓剂间牙本质的形成。
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患牙术后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无叩痛和自发痛,牙髓活力正常。
3讨论
受损牙髓有自身修复的潜力。活髓治疗即在去除感染牙体组织后,在创面上用一层保护性材料修复。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可提供牙髓相对稳定的环境,避免牙髓进一步受损。另一方面,用于修复的材料所含有的不同成分,可给予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不同的生物性刺激,从而诱导其下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自身修复。由于修复产生的牙本质桥很少能均匀覆盖牙髓创面,所以修复材料最好能刺激成牙本质细胞的生成。活髓治疗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很不稳定。治疗效果一方面与患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创伤的类型和部位等因素,另一方面则与修复条件有关,包括修复技术、修复材料的选择及修复体的完整性。其中,修复过程及修复体完整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修复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治疗成功的最基本要求[2]。其次,必须减轻炎症反应,安抚被激惹的牙髓。在永久性修复之前还要注意控制出血。另外,修复材料必须能完全封闭牙本质小管口以避免细菌以微渗漏的方式进入牙髓。即使在治疗过程中遵从以上的要求,活髓治疗仍只建议用于无症状活髓或仅有轻微症状牙齿的治疗。
由于牙髓在治疗过程直接开放于治疗过程和修复材料,所以相对于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更需要细心操作。在开放牙髓的治疗过程中,出血是难以避免的,如不能完全控制出血会导致血凝块的形成。而血凝块是细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这样会加大再感染的可能性。所以,不管选择何种修复材料,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止血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混合了修复过程中产生碎片的盖髓剂微粒可渗入牙髓中,从而导致牙髓的伤害性反应使残余牙髓发生慢性炎症,引起牙内吸收或牙髓坏死。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开放于外界环境的牙髓受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直接盖髓术的预后较间接盖髓术更难预料[3]。尤其在致病原因为龋病时,残留于牙本质小管中的细菌很容易在修复过程经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所以直接盖髓术不适用于因进行性龋病而暴露的牙髓。活髓治疗旨在维持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活性及功能。
参考文献
[1]曾光明.口腔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
[2]樊明文,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4-146.
[3]贺慧霞.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在体形成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