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回归儿童本心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医院的“医生、护士和病人”,小吃店的“服务员与顾客”,美容院的“理发师”……几乎存在于每个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为了让孩子的角色游戏更像、更逼真,老师提供很多逼真的道具,用图示法演绎怎样去小医院看病:挂号、找医生、拿单子、取药或打针。可事实上呢?
  某日区域游戏时我发现,在“儿童医院”窗口工作,负责挂号的护士不见了,转身稍一巡视,身穿护士服的小洁正在“美味食客”的门口买吃的呢;小鲍本来在“儿童医院”里当医生,但玩了没多久就脱下了口罩和眼镜,告诉我“老师,我下班了”,然后到“温馨家园”里去玩了。在这些预设好的“儿童医院”“美味食客”的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看似玩得整齐有序,很像真实的看病、吃饭过程,可这到底是孩子的游戏,还是我们导演孩子游戏?孩子是天生的游戏者,基于对游戏精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思考,我们尝试放手,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给予孩子更大、更自主的游戏空间,让他们能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享受游戏。
  放手三部曲
  一、建设材料超市,幼儿自选游戏材料
  首先,统整区域材料,建立材料超市。我们将原本摆放在教室各个区域中的材料归类,统一放置于教室后门外的凹形空间,组成材料超市,供孩子自由取放。现成物品有塑料水果、灶具碗筷、茶具、针筒药箱等,废旧物品有药盒、纸箱、瓶子、电话机、手机等,半自制物品(幼儿可自由组合的材料)有方形纸片、KT板边角料、彩泥盒子等等,将它们分类放在教室外的材料超市的柜架上。
  其次,提出材料取用与收归原则。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提出在取用游戏材料时,依据游戏的需求,幼儿可以整筐整箱将材料搬走,也可以任选几样。收归的原则是,把一样的放一起,可以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材质、一样的作用等,把它们作为同类放在一个收纳筐里,同样颜色的收纳筐放在同一个柜子上。
  最后,明确材料的投放方式。材料超市的材料投放遵循两种方式:一是由幼儿在游戏中或者游戏后讨论出所缺的材料,借助老师或者幼儿自己的力量投入材料;二是幼儿和老师平时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不定时投放到材料超市中。
  在材料超市建立之初,选取材料时,孩子们置身于材料超市,经常会出现四下顾盼的模样,脸上也是一片迷茫,有点不知所措。从最初的不知道拿什么,逐渐演变成,不管玩不玩,先把自己喜欢的都拿走。在这样的游戏材料取用状态下,孩子们的区域游戏呈现出两种极端,要么两手空空,不知道玩什么;要么玩具多到铺满活动场地,还是不知道玩什么。在连续几天的适应后,我和孩子们围绕着“如何选取需要的玩具”进行了讨论交流,孩子们逐渐在游戏中懂得了如何为自己的游戏选择材料。
  二、自创游戏空间,自建游戏情境
  在保留益智区和美工区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室里用于摆放玩具的货架柜子、大小地垫、孩子的桌子椅子等,按类别集中放置在教室的不同区块。每天早上来园,孩子可以在教室里用自己需要的柜子、垫子、桌子或者床等物品,在教室的任意位置构建自己想要的区域游戏场景。
  当孩子们第一次面对空荡荡的教室布局时,异口同声说的都是:“老师,这怎么玩啊?”“我们的教室怎么这样啦?”“现在我该干嘛啊?”当孩子们终于明白新的游戏方式,并付诸行动之后,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了。最初,孩子们搬张柜子、拿把椅子坐下来就玩;慢慢地,他们开始用柜子进行围合;随着玩同一个游戏内容的伙伴越来越多,围起来的空间不能满足游戏需要了,加长、加大版本的游戏区域格局出现了;再随着孩子们越来越明晰在这样的空间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游戏设想,他们搭建的游戏区开始出现了功能划分,摆放的区域造型又更加多样了。
  三、计划先行,付诸行动后反思跟上
  1.计划先行
  在一日生活的自由活动环节,幼儿可以拿纸笔绘画第二天的游戏计划。游戏计划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想玩的玩具、游戏时的场地布置、自己游戏时的情节等等。从一开始,大家用简单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游戏设想,逐步地对所绘物体进行细腻刻画,场面整体也更加完整。比如,计划开花店的小朋友,一开始用一朵小花表示要做的事情,慢慢地会增加花盆和柜子,后来还把自己放在了游戏场景中。在绘制游戏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还通过同伴间的观察、模仿、创造,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计划水平。
  2.反思随后
  在一天的区域游戏活动之后,孩子们还会画下“我最喜欢的游戏”,作为一个阶段的回顾。这样的记录反思方式,给了孩子们沉下心、回想游戏的机会。在反思的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不知道该画什么,到后来出现有故事的画面,我们看到了孩子在其中的学习。比如,班里的浩浩最喜欢开“枪店”,拿管道的拼接玩具拼出各种造型的枪和剑,一天的游戏反思绘画中就出现了“和怪兽打仗,将怪兽用网抓起来”的情景。
  放手后看真游戏
  在我尝试真正把游戏的权利放手给孩子之后,每一天的教室布局都是不同的,从简单的一个柜子接一个柜子放一排的模式,到折角、包围等多种花样形式;班级里的区域游戏也更加丰富了,有饼干店、舞蹈房、饮料店、蛋糕店、花店、野餐店、医院、美容店、小舞台、建筑工地、动物园、游乐场等等。我们班男生都很喜欢用管道玩具拼枪,然后躲到柜子、桌子等掩体后面,模拟打仗。这一游戏完全是孩子们自发形成的,表面上看一直是打来打去。在游戏时,我一直担心万一真打起来了怎么办?万一受伤了呢?所以,我只好在他们游戏时多加关注,随时等着危急时刻,及时制止,我甚至想到了如果不断出现小摩擦,就明令禁止这个游戏区。可是事情的发展远在我的意料之外。
  首先,孩子们拼搭的“枪”越来越有创意了。从最开始的横竖直角枪,到后来的带扳机、瞄准镜的高级枪。接着,在绘制计划的时候,最开始都是用单线条一横一竖来表现枪,到有一天,突然一个孩子画出了一把多线条带扳机的枪,顿时被一众小伙伴奉为明星,争相模仿学习。然后,游戏情节不断升级。从一开始,你假装打我一枪,我“啊”一声倒下了,接着站起来又重新开始。逐步发展到后来,对战之后倒下的人在地上演绎各种受伤、疼痛、昏迷的情节,有伙伴帮助急救,俨然演起了战地医生的戏码。慢慢地,管道玩具被搭成了长剑、权杖,再搭配上一顶皇冠,国王和骑士们又诞生了。
  渐渐地,在孩子们开始懂得并享受这样自主的角色游戏时,他们变得更专注,更有创意,做事更有坚持性了。自己选择要做的事情,孩子们开始学会坚守到底。比如蛋糕店的老板,会将小的纽扣玩具叠加在大的上面,做成蛋糕,橙色的是橘子蛋糕、蓝色的是蓝莓蛋糕,招揽客人时,还会问:“你想要什么口味的蛋糕?我可以给你做。”哪怕一个蛋糕也卖不出去,还是会很专注地用各种物品做蛋糕,摆满整个柜子。孩子们对自己主动构建出的区域,是真的全情投入,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厌烦与无聊的情绪。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蛋糕店是她自己想开的,所以即使没有客人光顾,她也要坚持到底。这不正是孩子坚毅的意志品质的萌芽吗?
  再比如,放置在教室角落里的地垫,最初是供孩子们铺设区域环境使用的。渐渐地,孩子们开发出了垫子的新玩法,将垫子组合成正方体,人藏在中间,说:“我在家里呢。”但是由于大块的地垫较软,要组合拼接需要相互合作,一人支撑,一人拼接,孩子们两两合作的默契度越来越高了。除了找人帮忙之外,孩子们还不断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比如用椅子靠背支撑倾斜的地垫。一格单独的垫子房间,呆不下很多人,于是,大型类似长方体的垫子房间出现了。孩子们在拼搭过程中,甚至考虑到了垫子直立困难的问题,将所有需要直立的垫子在地面拼好后翻折直立,用椅子支撑,然后通过相互拼接搭架房子。在孩子的一系列游戏行为背后,所呈现出的思考能力值得我们关注并支持。足够开放的空间,让孩子能够进行充分的游戏,在发现问题时,懂得思考、勇于尝试,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孩子是天生的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经验和学习都会在自由自发的游戏状态下天然流露,这种生长于儿童天性的东西,是我们人为的教育求之不来的。在区域游戏中,当我们用所谓的角色设定、玩法传授等看似合理的行为,规范孩子游戏行为的同时,我们可能也剥夺了孩子自主创想的自由,剥夺了他们源自天性的生长。当然,自然生长的事物会让我们每天都处在一个新的挑战里,但是如果我们去关注、搜集并探究,这些宝贵的“儿童性经验”都将成为我们的资本与底气。所以,放手一点,再放手一点,可能我们会经历迷茫、无措,需要承担孩子自然生长的累,但当我们能够,并且会亲历孩子们的游戏时,成长的将不仅是孩子。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锡剧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结晶,折射出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光辉。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这块小小的阵地,寻求音乐课程与锡剧的结合点,探究小学音乐课堂锡剧教学的有效策略,即借助相关乐器来引导和提升学生的锡剧模唱水平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老师们从意识上非常认同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时,却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困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老师们不出示范画让孩子自主表现创造,发现孩子画的画儿不像也不美,老师们感觉不知道该怎么进行美术活动了;二是,当老师不出示范画时,孩子总说不会画、不敢画,这时,老
【学情分析】  《司马光》一文,是本次教材改革中首次以课文的形式出现的文言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课决定着学生日后对于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中字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感受、品味语言文字,还要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品读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
编者按:跨越百年历史的老园,伴随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变,经历了怎样的前世今生?又给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这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主持“中国百年老园的发展样态研究”的初心。本刊将分2期呈现6所百年老园的发展样态。  2016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将“中国百年老园的发展样态研究”作为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院级一般课题立项,由中国教科院研究人员、相关省市教研员、大专院校学者共同组成
一  老白下班时,街上路灯已经亮了。  从银行分理处到地铁站有数百米,在路的同一侧,不用横穿乱糟糟的马路。路边都是热闹的商店,边道有双向车道那么宽,松松快快地停放着车辆,丝毫不会影响商店营业。这些商店一应俱全,吃喝拉撒都有,不是大店,都是精致的小店。  老白一点儿都不着急回家,慢吞吞地走,像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无所事事的特征就是东瞅西看。老白扭着脸,一边走一边看,他看见了洗衣店里忙碌的店员,看见了小
第二天早晨,当我转班时,看到你正在和宋老师说着什么,我把你叫出来,想通知你一件事情。  你抬起头,我发现你的眼睛是红的:“你又过敏了吗?我知道你有这个毛病。”你轻轻地摇摇头,眼泪刷地一下落了下来。“那就是还在纠结申报年级组长的事情吧?”你又轻轻地摇摇头说:“我只是觉得对不起孩子们。这一年,我给他们的太少了。想想原来,我的孩子们多快乐啊!”我们一起聊了聊这个学期你的优势和不足,最终你还是决定放弃竞争
我在石磨区为大班的孩子们投放了大米,大米越磨越细,一天,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老师,大米变成面粉啦!”我微微一笑,本想告诉孩子那不是面粉是米粉,但又一想,就算告诉他,他也不一定会理解。于是,我在晨间游戏结束后新增了分享环节,期待着孩子们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引出大米磨出来的是什么的讨论。  没想到,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大米磨出来的是面粉,甚至有的说是洗衣粉。通过询问孩子我才知道,原来在孩子的经验里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但是复习却不能理解成简单地重复的学习,不能复而不习,不能习而不练,更不能练而没重点,否则只是查缺补漏,固化原有知识。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复习课很难上。记得有位教师说过:“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而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工夫。可见,如何上好复习课是很值得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前身是创立于1915年4月16日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蒙养园,地址在当时的石驸马大街东铁匠胡同。关于创建的历史背景,1913年7月出版图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览》中收录的《中华民国元年十月二十五日(教育)部令第十九号之师范教育令》有“第十条:女子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外应设蒙养园”。蒙养园从设立时不仅肩负培育儿童之任务,更是为师范院校进行学前教育研究和学生见实习提供实践基地。 
一张照片  我在离休干部赵铁军老人家看见过一张女人的照片,那是一张黑白全身照,照片泛黄,很有年代感。女人身着翻领双排扣的干部服,腰身苗条,面容俊朗。留齐脖短发,两眼有神,看她的眼睛,似与你凝视。老人说她叫刘素兰,如果现在活着也和他差不多年纪了。  我问:“她和您一样,当年也是个革命者吧?”  老人眯着眼睛说:“咋说呢?我也说不好。”  “那就是说,她不是个革命者了?”  “也不能这么说。”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