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闯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en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闯,1993年出生,云南昭通人,现居昆明。参加第二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作品散见《诗刊》《天津诗人》《中国诗歌》等。


  我在阳光中
  我在阳光中,不对
  我坐在马路旁:水泥和沙石
  铁的汽车从我
  身旁从此离去
  一条狗漆黑的眼珠里:
  有着我读不懂的内容
  我在阳光中,就像脚在鞋子里
  脚边,植物叫不出名字
  既然来者是风,再小它们也会颤抖
  路面之下还有城市的水流声
  经过,也许不平静
  我在哪里?他们说我在那里。
  我在这里。我没有饮下一杯酒
  我已经饮下了人生之酒
  我在阳光中
  我愿这一生
  翻阅我的面孔的,阳光也好
  雨雪也罢
  物质的赠馈也好,它们的抵达也罢
  都能彼此相认
  我不是这植物,希望你也不是那风
  我来这里,只是想让
  阳光暂时停下
  而文字写出之后它像转世
  春天的闲意思
  写诗无意思,不如去看天边云下
  褶皱的裙子,陌生女人随身携带秘密。
  长街柳树一如孕妇,在春天
  一再催吐绿色,鸟鸣飞过的意思:
  不是这里真有意思,就是
  其實也没别的意思。
  一个人发闲无意思,不如
  约二三好友湖边划船。静止的水面
  对着木质的船:是我不好意思。
  水面波纹身不由己地收不回。
  暮晚望着看云的人说道
  那就不好意思了——
  任何一天都在涣散的年龄中
  吟唱,小意思,小意思......
  如此,在母语的编织下
  我们终将耗尽天赋。
  人群中的雕塑张着嘴巴,哈哈。
  在阳光温暖的秋天
  似是而非,花开如乱语。
  多亏有阳光,秋季。
  高树投下老影子。
  树叶有着不一样的颜色,
  是爱世界的一种理由。
  从浓浓的树影方向里秋日之光被切碎
  行人而行。
  而我也看到了,河里确实有水,
  水里有时间。
  晚上,我心有点黯然。
  四边形的墙壁能支撑我回忆起
  多少年。
  昨日已经淡淡模糊。
  古人留下了书,给人选择。
  窗外的土地向上平静。
  内与外:用光阴拒绝缺少。
  是失败,如果讲结果。
  人生也不漫长,上班日。
  掏出几颗碎银,月光下它光芒如何。
  灯光里,人脸破碎。
  也好,生活在一个不太重要的时代。
其他文献
老六,原名钱玉禄,1970年生,有诗作发表于《滇池》《大家》《诗刊》《汉诗》《诗潮》《读诗》《星星》《边疆文学》等,出版有《老六的诗》、《一个人的月光》,荣获第四届滇池文学奖。  母亲 儿又搬家了  一次 一次 离开您  母亲啊 我的母亲  又一次搬离 离您  又远了 远了两百余里  哈哈哈 我的母亲  多像一个失败人士的败退  退到只能等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才能回来看您一次  我的母亲 想想
期刊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为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出版诗学著作《论诗教》和《词的伦理》,译著有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等,并曾在《世界哲学》《诗刊》《新诗评论》《南方文坛》《作家》《大家》《天涯》《飞地》《新诗品》等期刊发表哲学、诗学论文和诗歌若干。  口吃者  每次他想要说出“我爱你”,  他的声音就卡在第一个字。  “我,我,我……”这连续的“我”  像一串朝自己发射
期刊
果玉忠,彝族,1984年1月生于云南牟定。有诗文在《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现居昆明。  亲人  那个大清早拿把长竹帚  扫大街的人,像是我的大伯  我熟悉尘埃中的那一头白发  被晨雾压着的轻咳和声声叹息  餐馆里端翻了盘子挨骂的女孩  像是我走散多年的妹妹  用歉意抵消怒骂,说不好普通话  开着大卡车嚼话梅醒瞌睡的男子  像是我哥哥,奔波苦作乐,努力活  而天麻麻亮,在单位樓道里保洁的妇
期刊
谭毅,1975年生于成都。现为云南大学美术系讲师。已出版著作《戏剧三种》,并在《扬子江诗刊》《诗林》《中西诗歌》《边疆文学》《草堂》《滇池》《新诗品》《终点》等刊物发表诗歌和译诗若干。  苹果  1  漩涡用圆润的手掰开从穆城而来的  苹果,得到光滑而有微毒的种籽。  从被成堆的坏脾气压垮的天色里,  种籽脱离家,以降落土壤的方式  回到祖先的野性中去。居民知道,  这是它和本地的共生、合作:  
期刊
喃  喃,是一口气息来自南方。南方都属遥远。自古以来,神话、沼泽、瘴气、仙人以及屈原,让一个南,变成很多种南。  我常望文生义去解释,我不明白的义理。比如赶时间。时间可以被赶上吗?那让我看到夸父追日,追,永不衰竭的光芒。刺眼的光,在台北、香港,在北京、与东莞,我若没有伞,也会拿起海报派送员递给我的宣传单,举高它们,对准一枚太阳,闪亮亮,犹如过度曝光,见不着色彩。  夸父踏千山追日,至少看过一千种、
期刊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必须由建筑来书写。或许很难分清究竟是城市的繁榮成就了老建筑,还是老建筑的存在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北京路以散文的形式出现,老建筑以矜持而不易察觉的缠绵悱恻,在这条路上缓慢而秘密地叙述自  己的故事。  震庄  行走于北京路,视线与心情永远不会错过的建筑绝对是震庄!这组建筑群的诞生写满谶语和密码,从每一砖每一瓦,每一个拐角每一个迂回当中,轻轻泄露建造
期刊
陈金珊,1987年生于云南大理巍山,现居昆明。  心绪不宁  我心绪不宁  吃着一碗面条的时候  想到它的尽头  想象一头牛的犄角  差点就和自己打了起来  走在街上  想一场孤独的海啸  有人打招呼我忘了回应  头没洗,到了的快递也没去拿  有人问我活着有几多意思  我随口回答3.1415926  对黑暗的一点补充  1  有人丢了眼镜  有人丢了一只鞋  有人丢了在黑暗里的礼节  我是一个谨慎
期刊
祝立根,1978年生,云南腾冲人。诗歌散见《人民文学》《诗刊》  《滇池》《星星》《青年文学》等。参加首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歌笔会,《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宿醉记》、《一头黑发令我羞耻》。曾获昆明文學年会奖、滇东文学奖。现居昆明。  在人间  我住在一条酒吧街上  深山,就是两爿耳朵  浮世,无非是一颗心  在灯红酒绿的声浪里  浮浮沉沉。失眠之夜  我就是独自登高的人  眺
期刊
李续亮,1978年生于云南景东,现居昆明。  中秋山行并序  丙申中秋,妻女外出远行。因赴意外之约,抵西山脚下高峣村,坚请下车,辞别同伴,寻小径上山。松林岑寂,老坟头碧草茵茵,偶有鸟鸣,婉转悦耳。彼时天气阴郁,却无秋之萧瑟。余如山野村夫,密林中盘桓半日,怡然自得,有归家之感,亦有浪子之悲。东坡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试咏长短句为记。  1  而今  无须恐惧  我是山道上  体型最大的哺乳
期刊
胡兴尚,80后,居轿子山下,大学中文系毕业,诗文偶见多家报刊及选本。  花非花  种下的瓜长成了豆  磨快的刀锋返回矿石  锤子砸出的锈锁住命数  徒手竟打开铁链里的自由  我站在山顶大声地喊我  我在我的喊声里离我而去  背负太阳的人成为太阳的花瓣  太阳的花瓣灼烧火苗的马  怀揣长生不老的丹药一把  想长生不老的人未曾出生  脚下的远方悠长  梦里的天涯苦短  我的左手杀死右手  我的右手長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