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立根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ul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立根,1978年生,云南腾冲人。诗歌散见《人民文学》《诗刊》


  《滇池》《星星》《青年文学》等。参加首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歌笔会,《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宿醉记》、《一头黑发令我羞耻》。曾获昆明文學年会奖、滇东文学奖。现居昆明。
  在人间
  我住在一条酒吧街上
  深山,就是两爿耳朵
  浮世,无非是一颗心
  在灯红酒绿的声浪里
  浮浮沉沉。失眠之夜
  我就是独自登高的人
  眺望一群酒鬼拍打紧锁的庙门
  而和尚早已圆寂
  月光照耀着他留在人间的枯骨。
  思乡病
  一头狮子,在儿子的童话书中
  可能来自鼓声咚咚的非洲
  一定是孤单,摧毁了它的威仪、信心,身体
  瘦得只剩几根骨头。故乡太远
  没有一片云,可互致问候
  没有一株草可以握一握手
  囚禁在空荡荡的书页
  背面,一匹斑马,患了同样的思乡病
  胸口坍塌着一架旧钢琴,脸上
  奔腾着一条条泪水的河……
  我想为儿子描绘一片美好的天空,故事中
  应该有云,搬运棉花
  应该有草,打打闹闹,跑得东歪西倒
  为了强调故事的真实性
  我还对儿子说,就在刚才
  一片锯齿草,狠狠咬伤了爸爸的手指头
  树包塔
  心上根须,总也找不到土
  找不到可以死死抱住的塔
  我想好了,假如真的有一只青鸟
  飞过我的头顶,假如她的青影真的落在我的怀中
  我一定把她种在骨缝里
  并让她长出一小片菩提的浓荫
  在姚安
  天空中一直没有落下的
  雷霆和厄运,交给二娘寨的荷花
  一万亩的波涛上,开一朵
  散淡的花
  不知道什么时候塞到手心里的
  眼泪和匕首,交给龙华寺的菩萨
  在她的渡口上,洗手、洗脸
  拔掉鬓边的白发
  贴着胸口的账单、恩膏,骨肉里的园囿和废墟
  交给马游村的梅葛,光禄古镇的石头
  它们自己有自己的指路经
  自己是自己的纪念碑
  假如姚安县的秋风和流水
  还肯带走那些强加给我或我自愿领受的
  皮鞭和镣铐
  朋友们,请将这首诗交给我的爱人
  告诉她我的下落,告诉她我爱她。
  去漠河找北
  山脉在背后隆起,河流交织
  结下蛛网,夜色和密林缝合了铁路
  火车像一叶手术刀,带他去
  看有血丝的黎明,他也跟着哐镗作响
  想要扔掉身上的镣铐,他和你们相反
  一个和人世的指南针背道而驰的人
  一个决定孤注一掷的人,即使到了黑龙江边
  他也要狠命地,向北
  扔出一块黑石头,让它不管不顾地飞
  让它在无法抵达的边疆或核心
  轰的响上一声
其他文献
铁柔,本名陈磊,1986年生。诗散见各刊,入选一些选本。参加首届《星星诗刊》“大学生诗歌夏令营”,首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获第九届《滇池》文学奖。  2015的雪  体内住着一个雪人  这些年,他一直在融化  心肺和血,渐渐交付流水  这些年,哪怕一场小小的  碎米雪,他也会当成粮食  借我之手,在人世修一座  秘密的粮仓。2015年冬  山巅有雪,深谷有雪  灰雀有雪,各色伞有雪  高速
期刊
一  一只脚跨上楼梯,于如果突然犹豫了。二楼的那只狗,听到了他的脚步声,  传来低低的吠声,吠声里透着亲昵。他在刹那间改变了主意,转身去了河边,透过楼的间隙,寻找着风暖小区 6号楼 3单元 4楼的窗口,很快就捕捉到了,在整个楼层,似乎只有那扇窗口还幽暗着。  住进风暖小区简直是一种唐突或者意外。于如果在《幸福女人》杂志负责美编兼一个文艺专栏的编辑,遇到林晓鸟是在一次朋友和同事的聚会上,同事向他介绍
期刊
张翔武,1980年生于湖南安乡乡村。作品主要发表于《边疆文学》《滇池》《大家》《新诗品》《中西诗歌》《汉诗》《青年作家》《诗歌世界》等。另有书评、散文、诗论见于各类报刊。现居昆明。  地平线  屋外大雨,我还要出门。  地平线上走动一些人,  他们扭转头来看我。  雨水闪烁灰白的光,  雨水在闪光以后钻进下水道,  又从堵塞的下水道退回地面,  地面張手抱起一片池塘。  在天上和地面的灰白之间, 
期刊
老六,原名钱玉禄,1970年生,有诗作发表于《滇池》《大家》《诗刊》《汉诗》《诗潮》《读诗》《星星》《边疆文学》等,出版有《老六的诗》、《一个人的月光》,荣获第四届滇池文学奖。  母亲 儿又搬家了  一次 一次 离开您  母亲啊 我的母亲  又一次搬离 离您  又远了 远了两百余里  哈哈哈 我的母亲  多像一个失败人士的败退  退到只能等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才能回来看您一次  我的母亲 想想
期刊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为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出版诗学著作《论诗教》和《词的伦理》,译著有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等,并曾在《世界哲学》《诗刊》《新诗评论》《南方文坛》《作家》《大家》《天涯》《飞地》《新诗品》等期刊发表哲学、诗学论文和诗歌若干。  口吃者  每次他想要说出“我爱你”,  他的声音就卡在第一个字。  “我,我,我……”这连续的“我”  像一串朝自己发射
期刊
果玉忠,彝族,1984年1月生于云南牟定。有诗文在《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现居昆明。  亲人  那个大清早拿把长竹帚  扫大街的人,像是我的大伯  我熟悉尘埃中的那一头白发  被晨雾压着的轻咳和声声叹息  餐馆里端翻了盘子挨骂的女孩  像是我走散多年的妹妹  用歉意抵消怒骂,说不好普通话  开着大卡车嚼话梅醒瞌睡的男子  像是我哥哥,奔波苦作乐,努力活  而天麻麻亮,在单位樓道里保洁的妇
期刊
谭毅,1975年生于成都。现为云南大学美术系讲师。已出版著作《戏剧三种》,并在《扬子江诗刊》《诗林》《中西诗歌》《边疆文学》《草堂》《滇池》《新诗品》《终点》等刊物发表诗歌和译诗若干。  苹果  1  漩涡用圆润的手掰开从穆城而来的  苹果,得到光滑而有微毒的种籽。  从被成堆的坏脾气压垮的天色里,  种籽脱离家,以降落土壤的方式  回到祖先的野性中去。居民知道,  这是它和本地的共生、合作:  
期刊
喃  喃,是一口气息来自南方。南方都属遥远。自古以来,神话、沼泽、瘴气、仙人以及屈原,让一个南,变成很多种南。  我常望文生义去解释,我不明白的义理。比如赶时间。时间可以被赶上吗?那让我看到夸父追日,追,永不衰竭的光芒。刺眼的光,在台北、香港,在北京、与东莞,我若没有伞,也会拿起海报派送员递给我的宣传单,举高它们,对准一枚太阳,闪亮亮,犹如过度曝光,见不着色彩。  夸父踏千山追日,至少看过一千种、
期刊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必须由建筑来书写。或许很难分清究竟是城市的繁榮成就了老建筑,还是老建筑的存在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北京路以散文的形式出现,老建筑以矜持而不易察觉的缠绵悱恻,在这条路上缓慢而秘密地叙述自  己的故事。  震庄  行走于北京路,视线与心情永远不会错过的建筑绝对是震庄!这组建筑群的诞生写满谶语和密码,从每一砖每一瓦,每一个拐角每一个迂回当中,轻轻泄露建造
期刊
陈金珊,1987年生于云南大理巍山,现居昆明。  心绪不宁  我心绪不宁  吃着一碗面条的时候  想到它的尽头  想象一头牛的犄角  差点就和自己打了起来  走在街上  想一场孤独的海啸  有人打招呼我忘了回应  头没洗,到了的快递也没去拿  有人问我活着有几多意思  我随口回答3.1415926  对黑暗的一点补充  1  有人丢了眼镜  有人丢了一只鞋  有人丢了在黑暗里的礼节  我是一个谨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