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與兴盛,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在新技术应用下是否得到高扬、人的精神世界在信息地球村的现代社会是否获得了更充分的自由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其中,主流的观点以麦克卢汉为代表:“欢呼电子文化的来临,因为它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使西方人能够从传统的西方文化中解放出来,重新组合成为完整的部落人……电子时代的人应该是感知整合的人,整体思维的人,整体把握世界的人。”①人的延伸,似乎成了当下社会的一个宣言。
大众传媒深深地影响着人的社会化进程,在深刻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我们应该充分保留运用那些好的影响,摒弃那些坏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促进人的社会化,因为大众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在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互相沟通信息,完成表述和理解,只有传达和思考正确的新闻内容和功能,才能更有效地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需要借助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媒体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受众趋向庸俗化和世俗化,那么,何谈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建设呢?身处网络时代的新闻受众,面临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困惑越来越多。
海量信息与有限选择的焦虑
前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充当着国家核心文化传播机构的角色,通过平衡、公正、客观的报道原则和同步性的节目调控,传统媒体成功地构筑了民众共同的文化经验与价值。但是,互联网时代,在海量的信息大潮中,人们的感官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精神需要也呈现出差异化的“新部落”划分。我们都知道,在社会意识形态迈向和谐发展的今天,在讲究生态平衡与行业诚信的语境下,在进步世界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就是“帮助人们获得人的尊严,个人价值意识。为了这个目的,进步世界的新闻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要求”。②现在的新闻传播,从以往的冷媒介阅读变成了热媒介阅读。过去是新闻发生——新闻采编——新闻接受——社会反馈——积淀文化的单向流程,现在往往出现逆向的新闻流程,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经济,不惜曲解、创造新闻。甚至电视、广播等冷媒介时代的媒体,因为信息流动量较大,新闻稿件都源自网络媒体,如此一来,媒体的公信力问题就日益突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闻传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看到,新技术新媒体的崛起,真是喜忧参半,可谓一把双刃剑。
麦克卢汉等主流传播理论家,关注的是物的迅捷与丰盈,而一旦走进人的精神层面,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充满了流行符号标志的时尚新闻面前,在风生水起的部落和空间里,在迅捷的P2P交流与资源选择上,时时面临着一种选择的焦虑、一种精神空间的压抑。物的上升与人的堕落交织在一起,海量信息与有限选择常常相伴,这是新时代的两难选择与文化悖论。
新闻失实与“注意力”浪费的无奈
互联网把人们带进了浩瀚的信息海洋,信息前所未有地过剩,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相对稀缺的资源。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是在免费租用消费者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消费者收视节目实际上付出了昂贵的费用——即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消费者的收视,媒介获取(应该说是“猎取”)了丰厚的产出。大众“眼球”的争夺无疑已成为现代媒介竞争的主阵地,“注意力经济”决定了互联网眼球文化的特性。
人从传媒那里获得了知识,体验快乐,但传播攫取的对象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消费大众的注意力。人们就又变成了传播媒介的对象、商品,甚至是虚化为符号的收视率、点击率。如果说马克思预言的人的异化,还仅仅是商品金钱的异化的话,那么新时代传媒给人带来的异化,是更为隐蔽的精神异化。
冷媒介时代,读者被动接受传统媒体的信息,只要你买了一份报纸,里面的标题好不好看都有人看;热媒介时代,读者就会主动选择网络媒体的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大,如果标题连读者的兴趣都提不起,内容做得再好也枉然。网络编辑面临种种压力,不得不在“表面”上下更多的工夫,甚至有了所谓的知音体、标题艺术。人人都呼唤真实,人人都渴望真实,但是为了更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不惜扭曲、互文、拼贴新闻以达到“眼球效应”的目的。
有人称网络带来了“读题时代”,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增,很多人在看新闻时都是浏览标题,对有兴趣或者被吸引的信息才会点击浏览,足见标题在网络传播中的价值,有些标题的篡改可以将一则普通的消息“化腐朽为神奇”,带来居高不下的点击率。但是据说在某些网站,新闻点击率就是编辑业绩,于是一些编辑只好在标题上“下工夫”。因此,出现了猖狂的网络“标题党”一族,即:网络上一小撮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的网民的自发性组织。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近期,“标题党”的风潮愈演愈烈,必须引起相关人士的密切注意。“标题党”的目的是什么?“标题党”中,有些人是出于无聊或者好玩的理由,意图作弄其他网友;而更多的“标题党”成员是出于某些不便告人的目的,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而恶意欺骗广大网友。
这种看似无可厚非的行为却有着其表层的负面影响力和深层的舆论导向的偏差。篡改标题,歪曲事实,使新闻严重失实。“标题党”新闻有的是与色情相关的联想,比如,《海滩美女走光了》,正文的内容是海边只剩下几行脚印。美女走光,读者会联想到裸体美女之类的,但是这个帖子的内容除了有些智慧游戏的意味外,并没有任何新闻的要素,只是匪夷所思的内容。类似的还有如《××与我,不得不说的故事》、《一群禽兽和一个裸男》。类似的标题会让读者先是按照新闻的通常理解,产生相关的阅读期待,继而点击阅读,结果是大呼上当,口诛笔伐。实际上,这样的“标题党”偶一为之,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一些充满智慧的标题策划,有足够的娱乐性。但是试想,如果这样的标题泛滥,新闻的严肃性和求真价值何在?还有些标题简直就不能称为娱乐了,应该说是性爱擦边球,擦边歪曲型,如《八千湘女上天山解决驻疆官兵的性爱问题》,实际内容是解决驻疆官兵的婚姻问题,落户扎根新疆。这样的新闻,一方面玷污了爱情的纯洁伟大,将纯洁的爱情简化为动物性的生殖交易;另一方面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歪曲式的解读。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媒介所利用,危害诋毁国家的安全利益不说,更会在人民中间产生不良的影响。类似的还有《贝克汉姆受皇马队友特殊礼遇辣妹已怀上第四胎?》这样的新闻不由得让人去联想辣妹肚子里的孩子,跟“皇马”队友的“特殊礼遇”之间的关系。这已经走出了恶搞,变得庸俗不堪了。
每一种叙述声音的存在都传达着信息,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内容”。“标题党”的恶搞新闻,不仅浪费了受众的时间,愚弄了网友的感情,还会使网友因为受过欺骗,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使网友们耗费了大量的“注意力”,令传播的真正价值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传播失控与舆论绑架的烦忧
互联网上的新闻事件,往往经历了多个新闻链条的拼接组合。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很多匿名的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所谓理解(即:在新闻事实中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这样就很难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另外,新闻的及时更新、读者的随时参与,也会造成新闻事件的某些因素被无限放大、很多细节被无限夸大的结果,新闻事实难免扭曲变形。新闻具有整合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社会职能,“标题党”的恶搞,导致新闻的失范,使受众失去了对新闻的信赖。
在无所不在的新聞传播下,人们的资讯占有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信息的发布权限也呈现出空前自由的倾向。以往的新闻从业人员是专业记者、通讯员,而随着P2P模式的普及,现在可能是当事人,或者是事件的知情人,人人都是潜在的新闻采编者。这样无疑扩大了新闻讯息的来源,实现了新闻自由的最大化。但是因为新闻从业者数量巨大,新闻的制造者是无法防控更是缺乏管理的匿名作者,这样就很难保证新闻立场的客观公正。但是现在对网络匿名新闻作者的惩戒还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民间有的是利用人肉搜索等手段,对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作者进行人身搜索,这样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也不能依靠网络匿名作者的新闻道德自律来进行所谓的道德教化,这样的惩戒起不到任何现实的意义。
在P2P时代,人人都是互联网的终端,也就是人们分别扮演了新闻制造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接受者,呼吁冷媒介时代一直恪守的新闻真实性原则,呼唤人性的关怀;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虚拟的新闻制造者或者亲历者、见证者,会将很难获得惩戒的新闻道德丢在一边,成为一种边缘人。对于有“客流媒体”之称的互联网,通过网络这个神奇的工具,人人都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如果在这个传播功效如此大的平台上随意发表一些一边倒,甚至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成了一种新的话语霸权,不仅不能保证媒体的公平性、公民的知情权,也无法保障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我们叙述一个事实,要反映局部真实,但更重要的是整体和全部,网络的力量如此巨大,其舆论导向带来的影响也会随之放大。草根媒体可能涉及很多文化和法律问题,以及真实性问题,也有新媒体的缺陷和弊病,比如信息可信度问题;剪贴问题会断章取义而扭曲原文的整体意思,造成恶意伤害;匿名机制带来的不负责任的发言攻击竞争者;等等。假新闻、恶俗新闻、审丑化新闻,都形成了一种舆论绑架,很难说凡是草根平民的主流趋向都是正确的。
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因为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社会化的,个人在社会中担任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并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塑造着自己的行为,所以互动强调社会过程。而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构成潜在影响并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每个阶段。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反思一下,新闻最基本的要义是什么?假恶丑新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独家报道已经不可能大量地出现,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使得所谓第一时间的报道成为暧昧的字眼。既然新闻的时效性已经不能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要素,那么网络媒体应该在新闻事件背景和深度报道等方面进行挖掘,但是现在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无法保证有这样的新闻从业素质,在报道深度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抗衡,所以,短效性的花边艺术就成为主流网络媒体的生存法门。
新闻的意义除了陈述事实外,还构成了流动的社会文化谱系。网络假新闻,或者半假新闻,妨碍了传播公正,误导了读者的价值判断,污染了互联网环境,更有悖于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新闻传播从冷媒介时代走向了多向交流多元发展的热媒介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神秘主义、虚无主义倾向,以及审丑化、恶俗化、假新闻等问题,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不可回避的发展障碍的问题。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与人格缺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如何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每一个严肃的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本文为2009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时代“大众”的角色扮演与群体互动现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拿大]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赫伯特·阿特休尔[美]:《权利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页。
(作者为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大众传媒深深地影响着人的社会化进程,在深刻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我们应该充分保留运用那些好的影响,摒弃那些坏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促进人的社会化,因为大众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在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互相沟通信息,完成表述和理解,只有传达和思考正确的新闻内容和功能,才能更有效地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需要借助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媒体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受众趋向庸俗化和世俗化,那么,何谈精神文明与社会和谐建设呢?身处网络时代的新闻受众,面临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困惑越来越多。
海量信息与有限选择的焦虑
前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充当着国家核心文化传播机构的角色,通过平衡、公正、客观的报道原则和同步性的节目调控,传统媒体成功地构筑了民众共同的文化经验与价值。但是,互联网时代,在海量的信息大潮中,人们的感官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精神需要也呈现出差异化的“新部落”划分。我们都知道,在社会意识形态迈向和谐发展的今天,在讲究生态平衡与行业诚信的语境下,在进步世界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就是“帮助人们获得人的尊严,个人价值意识。为了这个目的,进步世界的新闻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要求”。②现在的新闻传播,从以往的冷媒介阅读变成了热媒介阅读。过去是新闻发生——新闻采编——新闻接受——社会反馈——积淀文化的单向流程,现在往往出现逆向的新闻流程,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经济,不惜曲解、创造新闻。甚至电视、广播等冷媒介时代的媒体,因为信息流动量较大,新闻稿件都源自网络媒体,如此一来,媒体的公信力问题就日益突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闻传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看到,新技术新媒体的崛起,真是喜忧参半,可谓一把双刃剑。
麦克卢汉等主流传播理论家,关注的是物的迅捷与丰盈,而一旦走进人的精神层面,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充满了流行符号标志的时尚新闻面前,在风生水起的部落和空间里,在迅捷的P2P交流与资源选择上,时时面临着一种选择的焦虑、一种精神空间的压抑。物的上升与人的堕落交织在一起,海量信息与有限选择常常相伴,这是新时代的两难选择与文化悖论。
新闻失实与“注意力”浪费的无奈
互联网把人们带进了浩瀚的信息海洋,信息前所未有地过剩,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相对稀缺的资源。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媒介是在免费租用消费者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消费者收视节目实际上付出了昂贵的费用——即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消费者的收视,媒介获取(应该说是“猎取”)了丰厚的产出。大众“眼球”的争夺无疑已成为现代媒介竞争的主阵地,“注意力经济”决定了互联网眼球文化的特性。
人从传媒那里获得了知识,体验快乐,但传播攫取的对象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消费大众的注意力。人们就又变成了传播媒介的对象、商品,甚至是虚化为符号的收视率、点击率。如果说马克思预言的人的异化,还仅仅是商品金钱的异化的话,那么新时代传媒给人带来的异化,是更为隐蔽的精神异化。
冷媒介时代,读者被动接受传统媒体的信息,只要你买了一份报纸,里面的标题好不好看都有人看;热媒介时代,读者就会主动选择网络媒体的内容,由于信息量过大,如果标题连读者的兴趣都提不起,内容做得再好也枉然。网络编辑面临种种压力,不得不在“表面”上下更多的工夫,甚至有了所谓的知音体、标题艺术。人人都呼唤真实,人人都渴望真实,但是为了更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不惜扭曲、互文、拼贴新闻以达到“眼球效应”的目的。
有人称网络带来了“读题时代”,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增,很多人在看新闻时都是浏览标题,对有兴趣或者被吸引的信息才会点击浏览,足见标题在网络传播中的价值,有些标题的篡改可以将一则普通的消息“化腐朽为神奇”,带来居高不下的点击率。但是据说在某些网站,新闻点击率就是编辑业绩,于是一些编辑只好在标题上“下工夫”。因此,出现了猖狂的网络“标题党”一族,即:网络上一小撮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个人目的的网民的自发性组织。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近期,“标题党”的风潮愈演愈烈,必须引起相关人士的密切注意。“标题党”的目的是什么?“标题党”中,有些人是出于无聊或者好玩的理由,意图作弄其他网友;而更多的“标题党”成员是出于某些不便告人的目的,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而恶意欺骗广大网友。
这种看似无可厚非的行为却有着其表层的负面影响力和深层的舆论导向的偏差。篡改标题,歪曲事实,使新闻严重失实。“标题党”新闻有的是与色情相关的联想,比如,《海滩美女走光了》,正文的内容是海边只剩下几行脚印。美女走光,读者会联想到裸体美女之类的,但是这个帖子的内容除了有些智慧游戏的意味外,并没有任何新闻的要素,只是匪夷所思的内容。类似的还有如《××与我,不得不说的故事》、《一群禽兽和一个裸男》。类似的标题会让读者先是按照新闻的通常理解,产生相关的阅读期待,继而点击阅读,结果是大呼上当,口诛笔伐。实际上,这样的“标题党”偶一为之,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一些充满智慧的标题策划,有足够的娱乐性。但是试想,如果这样的标题泛滥,新闻的严肃性和求真价值何在?还有些标题简直就不能称为娱乐了,应该说是性爱擦边球,擦边歪曲型,如《八千湘女上天山解决驻疆官兵的性爱问题》,实际内容是解决驻疆官兵的婚姻问题,落户扎根新疆。这样的新闻,一方面玷污了爱情的纯洁伟大,将纯洁的爱情简化为动物性的生殖交易;另一方面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歪曲式的解读。如果被别有用心的媒介所利用,危害诋毁国家的安全利益不说,更会在人民中间产生不良的影响。类似的还有《贝克汉姆受皇马队友特殊礼遇辣妹已怀上第四胎?》这样的新闻不由得让人去联想辣妹肚子里的孩子,跟“皇马”队友的“特殊礼遇”之间的关系。这已经走出了恶搞,变得庸俗不堪了。
每一种叙述声音的存在都传达着信息,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内容”。“标题党”的恶搞新闻,不仅浪费了受众的时间,愚弄了网友的感情,还会使网友因为受过欺骗,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使网友们耗费了大量的“注意力”,令传播的真正价值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传播失控与舆论绑架的烦忧
互联网上的新闻事件,往往经历了多个新闻链条的拼接组合。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很多匿名的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所谓理解(即:在新闻事实中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这样就很难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另外,新闻的及时更新、读者的随时参与,也会造成新闻事件的某些因素被无限放大、很多细节被无限夸大的结果,新闻事实难免扭曲变形。新闻具有整合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社会职能,“标题党”的恶搞,导致新闻的失范,使受众失去了对新闻的信赖。
在无所不在的新聞传播下,人们的资讯占有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信息的发布权限也呈现出空前自由的倾向。以往的新闻从业人员是专业记者、通讯员,而随着P2P模式的普及,现在可能是当事人,或者是事件的知情人,人人都是潜在的新闻采编者。这样无疑扩大了新闻讯息的来源,实现了新闻自由的最大化。但是因为新闻从业者数量巨大,新闻的制造者是无法防控更是缺乏管理的匿名作者,这样就很难保证新闻立场的客观公正。但是现在对网络匿名新闻作者的惩戒还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民间有的是利用人肉搜索等手段,对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作者进行人身搜索,这样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也不能依靠网络匿名作者的新闻道德自律来进行所谓的道德教化,这样的惩戒起不到任何现实的意义。
在P2P时代,人人都是互联网的终端,也就是人们分别扮演了新闻制造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接受者,呼吁冷媒介时代一直恪守的新闻真实性原则,呼唤人性的关怀;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虚拟的新闻制造者或者亲历者、见证者,会将很难获得惩戒的新闻道德丢在一边,成为一种边缘人。对于有“客流媒体”之称的互联网,通过网络这个神奇的工具,人人都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如果在这个传播功效如此大的平台上随意发表一些一边倒,甚至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成了一种新的话语霸权,不仅不能保证媒体的公平性、公民的知情权,也无法保障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我们叙述一个事实,要反映局部真实,但更重要的是整体和全部,网络的力量如此巨大,其舆论导向带来的影响也会随之放大。草根媒体可能涉及很多文化和法律问题,以及真实性问题,也有新媒体的缺陷和弊病,比如信息可信度问题;剪贴问题会断章取义而扭曲原文的整体意思,造成恶意伤害;匿名机制带来的不负责任的发言攻击竞争者;等等。假新闻、恶俗新闻、审丑化新闻,都形成了一种舆论绑架,很难说凡是草根平民的主流趋向都是正确的。
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因为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社会化的,个人在社会中担任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并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地塑造着自己的行为,所以互动强调社会过程。而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构成潜在影响并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每个阶段。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反思一下,新闻最基本的要义是什么?假恶丑新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独家报道已经不可能大量地出现,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使得所谓第一时间的报道成为暧昧的字眼。既然新闻的时效性已经不能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要素,那么网络媒体应该在新闻事件背景和深度报道等方面进行挖掘,但是现在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无法保证有这样的新闻从业素质,在报道深度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抗衡,所以,短效性的花边艺术就成为主流网络媒体的生存法门。
新闻的意义除了陈述事实外,还构成了流动的社会文化谱系。网络假新闻,或者半假新闻,妨碍了传播公正,误导了读者的价值判断,污染了互联网环境,更有悖于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新闻传播从冷媒介时代走向了多向交流多元发展的热媒介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神秘主义、虚无主义倾向,以及审丑化、恶俗化、假新闻等问题,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不可回避的发展障碍的问题。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与人格缺失、世界裂成碎片的现实只有通过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如何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每一个严肃的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本文为2009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时代“大众”的角色扮演与群体互动现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拿大]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赫伯特·阿特休尔[美]:《权利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页。
(作者为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