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训练,从基础教起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正确的听音与阅读方法,训练快速的语感反应,运用熟练的听力技巧,才能全面提高英语的听力能力,为英语的交际和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近几年的听力教学中,我根据大纲的要求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极探索实践,从多方面努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材教法和指导学生方面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提高听力,先练发音
  
  著名英语教育家李阳老师说过:“学习英语第一要征服的就是发音,没有发音就没有办法读单词、读句子和朗读课文,也就没办法学好英语。读准英语是最难的,就像体育运动员一样,做准一个动作是非常难的,需要夜以继日地刻苦操练。听不懂外国人说话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发音不准。发音是你一辈子的最大财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强化语音教学规则,让学生过好语音关。要过好语音关,必须了解基本的发音规则,如开音节、闭音节和字母组合的读音,在讲解发音要领时,要求学生按照发音规则发音,一个一个地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在正音时,要求学生概括,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并按读音规则将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
  
  二、重视词汇,强化记忆
  
  词汇量的多少及掌握情况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无论是阅读或是听音,都要以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词汇量不足是听力的一大障碍,在听音时大脑对生词是不能作出反应的。即便你可以利用上下文来猜测一下,但这种推测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影响你对整句意义的理解。
  当然,词汇的学习也要注意方法。英语和汉语不一样,只要能读准就能拼写出来,所以最好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听录音,跟读新学的单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单词进行音、形、义相结合的整体记忆。在记忆中做到手、眼、耳、口等多种器官并用,尽可能将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保持单词音、形、义的完整性,为提高学生在听音过程中的准确理解奠定基础。
  
  三、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项技能在语言和交流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力技能的提高以说、读、写三项技能的提高为基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以下几个方面:
  听说结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内外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说来促进听,以听来带动说。
  听读结合:教师要培养学生边听磁带边朗读的习惯。听读的材料最好以课文为主,开始时看着文字跟录音读,然后不看文字跟录音读,最后凭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读,这样也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听写结合:听写是一种限时性强,输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一个人的注意力与充分调动一个人所有语言知识的强脑力劳动过程。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只有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当一个学生能很好地写下他所听到的内容时,他对文字的理解就驾轻就熟了。
  
  四、扩大阅读、服务听力
  
  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就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不良习惯,而是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内容。一般说来,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那么听的速度也不会快,理解也不会透彻。因此,要强化对学生大剂量的限时阅读,以此来促进其听力速度的提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要能在限时之内抓住中心、了解大意、捕捉住重要细节即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听时就能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五、专门训练,掌握技巧
  
  利用听力练习来提高听的技巧,训练审题与应变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测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听力训练的起始阶段,我通常要求学生边听边做一些记录,记录下听力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题时可以有所参考。这种方法对于对话理解尤其有效。如果是短文听力题,在听之前可根据题干和所提供的答案做一分钟的听前分析,对将要听的文章有一个初期的构想与推理。这样在听的过程中更容易抓住关键词句,迅速准确地捕捉想获取的信息。
  最后,要提高英语听力,我建议学生多听录音带,而且要持之以恒,正如李阳老师所说:“学好英语最好的老师就是录音带。录音带最简单、便宜、有效!你必须大量的听,大量地磨练你的耳朵,才能掌握纯正英语。如果大家把听周杰伦的热情和疯狂劲头拿出来,就一定能成功。”
其他文献
什么是数学思想呢?数学思想就是学者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数学规律的本质,它是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学语言,符号思想;2、等价转化和换元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类比思想;5、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的教学,实际上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基础知识点。而
期刊
现代社会是高度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交际,而语言交流则是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新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虽有过去的“听话说话”的痕迹,但勿庸质疑,无论是表象还是内质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
期刊
从数学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不同的思维形式,它们之间的转换及表达方式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而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列表法,正是这种方式的最好体现。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列表法,能使学生清楚、直接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快消除思维障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看下面的习题。  例1:(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P6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
期刊
批改作文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埋头批改,在批语上真可谓是字斟句酌,洋洋洒洒写了好几行,但是学生拿到作文本真正认真读批语并按照批语中的建议修改的却寥寥无几。久而久之,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就算万事大吉,对作文质量漠不关心。因此,学生对批改后的作文毫无兴趣,要想在这种方式下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期刊
数学教学中,消除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深入了解后进生,正确地对待他们    许多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也差,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不就是好抄袭别人的作业,老师对这些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而这些学生也很敏感,老师稍有这种情绪,他们很快就会有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是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促进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引导突出个性等几个方面的教学,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学习    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出:在新课程实施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成长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程数学教学在这种新学法中也因此熠熠生辉
期刊
在分解因式时,当多项式项数较多,很难运用一般方法分解,往往把多项式分成几组,而在组内提公因式或应用公式分解因式,但是多项式的次数较高或缺项时,就要考虑应用拆项法。这种方法技巧性较强,但是它的方法也很多,本文在这里介绍一种凑十字相乘的拆项法。  例1:分解因式:x3-x2-x-2  许多参考书采用下面拆项法  解:x3-x2-x-2  = x3-2x2+x 2-2x+x-2  =x2(x-2)+x(
期刊
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很多,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班主任必须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班级管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提高学习兴趣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笔者从教十多年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其长期保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笔者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与同仁们商榷,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来自正确的动机和目的。初学英语时,学生往往感到“新奇、有
期刊
美国学者埃克斯雷达说“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浓厚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归类归纳,编著歌谣口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26个字母按读音归类时,我先让学生朗读26个字母,和他们一起把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编成儿歌:  /ei/音四家族:A、H、J、K   /I:/音八大家B、C、D、E、G、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