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厘清历史概念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重现真实历史是不具可能,而利用情境教学法,则能将抽象的历史概念最大限度地还原,为“神入历史”提供重要通道;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能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概念的解读。笔者通过分析个别课例,总结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与心得。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课堂
厘清历史概念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就初中阶段的学习能力而言,学生单凭对教材进行一般性的简单阅读,是无法从本质上掌握一系列由前人经验总结、概括性强的历史概念。根据以往课堂教学的成效而言,笔者以为创设情境,能将抽象的历史概念最大限度地“还原”在较为具象的背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走进情境中发现、探究和感知其“所见所闻”,对事物本质得出认识,甚至是其解读水到渠成。
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有着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不少教师面对公开课、基本功比赛的“亮点”。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必须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服务,才能让学生有所想象、体验和领悟。否则,这一“亮点”只会沦为“作秀的工具”,为丰富教学形式而服务,实在违背历史教学的初衷。创设怎样的情境进行历史教学,才能帮助初中生汲取历史概念的内涵?下面笔者以两个课例的设计,分享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运用历史照片,还原社会主义探索之路
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首先进行学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色彩浓厚的历史概念模糊不清、以及现实距离感强的事件评价不到位。站在备考角度而言,该单元占据5个考点,倘若处理不当,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将留下“病根”。经过对课程内容的评估,笔者运用一系列典型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从而得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比如分析“文化大革命”产生的社会现象:
教师在大屏幕亮出上图,并设计三道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一题:身为红卫兵,请你向同学们汇报现场情况,谈谈自己的心情。
第二题:从“红卫兵”的汇报,你对当时局面得出怎样的认识。
第三题:请你为当时的政府提出一个治国对策。
历史图片和问题相结合,就已经是一个情境。
第一道问题将学生设定角色,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以“红卫兵”的思维、语言表达其所思所想。实操过程中,学生反映热烈,能较好地融入历史氛围中,突出人物的“疯狂、偏执”等特点。第二、三道问题的设置,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历史人物及现实两者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当时存在泛滥的个人崇拜现象,最终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知,意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健全的重要性。
再如:
以上呈现的组图,从图1《开国大典》到图7《深入持久开展革命大胜利》,设计多道问题,不单将多个历史概念串联,以考查学生对该单元复习的“消化能力”,还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进行回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最后将所有图片集中在一张幻灯片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之设问“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经验教训”,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亦为教师强化主题,提高整节课的思想深度。
二、借助虚拟故事,“实践”中感悟五四运动始末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试大纲对五四运动的要求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换言之,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处理情感教学。因此在课堂,笔者试图借助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叮当猫”,设计了一场“时光机闯关之旅”。
教师将五四运动相关的地点——巴黎、北京、上海视为“景点”,学生通过虚拟的人物和任务,在较短时间内置身于较少的人物情境中,对课程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另一方面,教师在本节课还穿插了《1919》《建党伟业》等电影镜头,彰显冲突,大大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冲动以及其勇于探究的能力意识,以画面增强情境的现实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注重了几个细节。首先是情境呈現的形式主要是文字、表格、视频,所列出的表格清晰简单,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阅读难度不大;再则创设的问题有梯度、覆盖面全,充分考虑学生分组探究的实操性;最后,学生以熟悉的虚拟人物为载体,在情境中快乐学习,知识得到很好的吸收。
三、教训与启示
3.1设置无效的情境是“时间杀手”。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笔者本意“为中国断症”为导入,将李鸿章、康有为等人置于同一空间进行辩论,引出孙中山为首革命派的出场。但为说明各人政见差异,铺垫冗长,顾此失彼。
3.2虚拟情境杜绝生搬硬造的套路。
《经济大危机》涉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不同阶层的应激反应,笔者设计市民群体的“企业员工”“农民阶层”,政府人员的“白宫发言人”“罗斯福的智囊团”四类人物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分组探究。但由于讨论与思考是在教师的强力牵引下进行的,学生的回答一旦偏离,这个限定的框架被打破,这种虚拟的情境难以维持,甚至失效。此外,对虚拟人物的设定欠妥,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在认识上带来困惑。
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对于初中教师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是一种值得系统研究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次专业成长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历史再现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培养思考、想象、解决的途径。唯有用心雕琢情境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课堂
厘清历史概念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就初中阶段的学习能力而言,学生单凭对教材进行一般性的简单阅读,是无法从本质上掌握一系列由前人经验总结、概括性强的历史概念。根据以往课堂教学的成效而言,笔者以为创设情境,能将抽象的历史概念最大限度地“还原”在较为具象的背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走进情境中发现、探究和感知其“所见所闻”,对事物本质得出认识,甚至是其解读水到渠成。
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有着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不少教师面对公开课、基本功比赛的“亮点”。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必须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服务,才能让学生有所想象、体验和领悟。否则,这一“亮点”只会沦为“作秀的工具”,为丰富教学形式而服务,实在违背历史教学的初衷。创设怎样的情境进行历史教学,才能帮助初中生汲取历史概念的内涵?下面笔者以两个课例的设计,分享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运用历史照片,还原社会主义探索之路
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首先进行学情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色彩浓厚的历史概念模糊不清、以及现实距离感强的事件评价不到位。站在备考角度而言,该单元占据5个考点,倘若处理不当,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将留下“病根”。经过对课程内容的评估,笔者运用一系列典型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换位思考,从而得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比如分析“文化大革命”产生的社会现象:
教师在大屏幕亮出上图,并设计三道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一题:身为红卫兵,请你向同学们汇报现场情况,谈谈自己的心情。
第二题:从“红卫兵”的汇报,你对当时局面得出怎样的认识。
第三题:请你为当时的政府提出一个治国对策。
历史图片和问题相结合,就已经是一个情境。
第一道问题将学生设定角色,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以“红卫兵”的思维、语言表达其所思所想。实操过程中,学生反映热烈,能较好地融入历史氛围中,突出人物的“疯狂、偏执”等特点。第二、三道问题的设置,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在历史人物及现实两者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当时存在泛滥的个人崇拜现象,最终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认知,意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健全的重要性。
再如:
以上呈现的组图,从图1《开国大典》到图7《深入持久开展革命大胜利》,设计多道问题,不单将多个历史概念串联,以考查学生对该单元复习的“消化能力”,还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进行回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最后将所有图片集中在一张幻灯片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加之设问“以上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经验教训”,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亦为教师强化主题,提高整节课的思想深度。
二、借助虚拟故事,“实践”中感悟五四运动始末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试大纲对五四运动的要求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换言之,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处理情感教学。因此在课堂,笔者试图借助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叮当猫”,设计了一场“时光机闯关之旅”。
教师将五四运动相关的地点——巴黎、北京、上海视为“景点”,学生通过虚拟的人物和任务,在较短时间内置身于较少的人物情境中,对课程内容进行高度浓缩;另一方面,教师在本节课还穿插了《1919》《建党伟业》等电影镜头,彰显冲突,大大激发学习者的思维冲动以及其勇于探究的能力意识,以画面增强情境的现实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注重了几个细节。首先是情境呈現的形式主要是文字、表格、视频,所列出的表格清晰简单,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阅读难度不大;再则创设的问题有梯度、覆盖面全,充分考虑学生分组探究的实操性;最后,学生以熟悉的虚拟人物为载体,在情境中快乐学习,知识得到很好的吸收。
三、教训与启示
3.1设置无效的情境是“时间杀手”。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笔者本意“为中国断症”为导入,将李鸿章、康有为等人置于同一空间进行辩论,引出孙中山为首革命派的出场。但为说明各人政见差异,铺垫冗长,顾此失彼。
3.2虚拟情境杜绝生搬硬造的套路。
《经济大危机》涉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不同阶层的应激反应,笔者设计市民群体的“企业员工”“农民阶层”,政府人员的“白宫发言人”“罗斯福的智囊团”四类人物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分组探究。但由于讨论与思考是在教师的强力牵引下进行的,学生的回答一旦偏离,这个限定的框架被打破,这种虚拟的情境难以维持,甚至失效。此外,对虚拟人物的设定欠妥,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在认识上带来困惑。
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对于初中教师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是一种值得系统研究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次专业成长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历史再现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培养思考、想象、解决的途径。唯有用心雕琢情境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