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程资源 开放德育课堂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出:凡是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置侧重学科性,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往往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即偏重于纸质印刷制品的开发。现行新教材十分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校和本地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实现学生对道德情感的内化和建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联系生活,挖掘家庭课程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何将这两支重要的力量和谐有效地统一起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父母的疼爱》(苏教版,以下同)一课时,我就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通过课前的预约,把部分学生的家长请进课堂,让学生与家长进行推心置腹的心灵交流;因工作关系抽不出时间来听课的家长,就请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体现父母关爱的信件让孩子带入课堂进行朗读;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小时侯用过的一些有价值的生活用品、玩具等带入课堂。这样,在课堂上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有真实性的德育情景,为学生真切地体验、理解、感激父母的关爱提供了浓厚的氛围,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也不断升华。
  
  二、就地取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内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就地取材,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科课程资源。在人力资源上,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工作,倡导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合作性,包括同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同学年教师之间和不同学年教师之间的协作指导。例如,我校是苏州市教委、体委命名的“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在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时,我就把我校的体育老师兼乒乓球教练李老师请进课堂,让他向学生介绍我校自1994年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以来的光辉历程。当李老师介绍到十多年来,我校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张家港市、苏州市举办的各类乒乓球比赛中几乎包揽了所有冠、亚军,在省、市级乃至全国的各类乒乓球比赛中共为我校夺得了三百多个奖项,因此我校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时,学生无不为我校在体育上取得的辉煌业绩而欢呼雀跃。随即,我趁热打铁,带领学生参观了我校的成果陈列室,当看到一排排闪闪发光的奖杯、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牌时,学生们再一次心潮澎湃,为自己有幸作为合兴小学的学生而自豪不已!这样无须教师多讲解,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本堂课的情意目标。
  
  三、延伸社会,整合社区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这就意味着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广泛吸收各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善于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因素,将各种教育力量整合为“教育合力”。在社区人力资源的挖掘上,可以将社区内有一定专业特长、乐于奉献的社区离退休干部、教师、法律工作者、企业家等请进课堂,向学生作与课程有关的专题讲座。如在教学《心中的l10》一课前,我就联系我们合兴社区派出所杨副所长为我们三年级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少年儿童安全防范方面的专题讲座,一个个活生生的发人深省的案例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为教学《心中的110》一课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课上纷纷表示今后遇事要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决不迷恋游戏厅、网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学生之所以能较快地领悟出这些课堂教学目标,得归功于杨副所长给学生们作的生动讲座。
  另外社区里的博物馆、少年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广播电视等,都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可以利用的社区物力资源。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我就挖掘本土化的社会资源,先带领学生参观了位于我们张家港市和江阴市交界处的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故居,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学生们都对刘天华为我国民族音乐——二胡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而深表敬佩,同时也为我们家乡出了这样一位文化名人而无比自豪。课后,学生们在爱乡热情的驱使下,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我们的家乡苏州市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影响深远的名人,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等。原来他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人!学生们都为这些不同时代的可敬可爱的家乡人而骄傲,从而激发了学生要向这些优秀的家乡人学习的强烈欲望。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我们教师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利用、统筹整合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把德育课堂置于开放的环境中,增强课堂信息的密度和质感,还德育课堂以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德育新课程更切合儿童的心智发育特点,从而促进儿童道德情感的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土,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尤里·康斯坦丁诺夫·巴班斯基所创立。该理论是巴班斯基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和成就的集中代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教学教育
期刊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倾注爱心,促其自尊    夏丏尊先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
期刊
该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赞科夫明确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他说:“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发展过程的特点,除外部的决定性的影响外,还有内部的制约性。”因此,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这一外因与学生的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是
期刊
这几天一直不走运,每天收废纸换的钱还不够一顿饭钱,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这话正应在了我的头上。今天上午到一个农村小学收破烂,刚吆喝了两声,就有一高一矮两个老师拖着满满两大袋东西出来,招手示意我过去。看到他们拖着袋子趔趔趄趄的样子,我心里一阵狂喜,肯定是废书纸无疑,该当我发个小财!我小跑着到了跟前,三下五除二,打开袋子一看,果然是书,而且都是去年的课本。我很奇怪,要知道,
期刊
渥德福教育,又译华德福教育,由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鲁道夫·史坦纳创建,是当前世界上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该理论非常重视儿童动手、动脑和情感心灵的和谐发展,认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是不加选择对环境的全盘吸收。因此家长、老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为幼儿精心选择可供模仿的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让孩子们看到事物如何发展,工作如何进行。因此在渥德福幼儿园里,教师往往当着孩子们的面用自然质料制作玩
期刊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谁?  她是一位意大利籍的医生和教育家,也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二十世纪初期,她通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而提出的教育方法,不仅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与做法,也深深影响了后代。她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儿童教育,1952年辞世之时,已备受世界的瞩目与尊重。  她为何要提出“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女士经过多年科学化的观察,发现传统学校在下述两方面犯了严重的错
期刊
在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证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所谓一题多证,是指对同一个习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证明,从而产生不同的证法。在一章或一个专题的教学结束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训练,旨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学生一起探讨它的多种证法,体会这类题“触类旁通”的神奇作用。  例如教学“不等式的
期刊
感觉统合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用以矫正儿童学习障碍,了解其原因,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所谓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感觉教育是儿童教育领域最基础的概念。儿童不仅需要感觉学习,还需要感觉统合的学习。可见,对感觉的教育与对感觉统合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期刊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说:“教书育人”,即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而做人,须从坐、立、行、信、起、居、吃、穿、礼、语、思、志等方面精心雕琢培育,方可达到目的。为此国家教育部为中小学生教育制定了《规范》《守则》《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何落实这些规章制度?这就要求中小学的每个教育工作者动脑筋、想办法、抓落实。永昌一中、四中近几年的做法是对《守则》《规范》分条
期刊
在学校管理中,笔者有这样的发现:学校越来越显得没活力了,气氛越来越沉闷了;相当数量的教师疲疲塌塌,工作出工不出活,说没干在干,说干又是应付差事;口头上说啥都行,行动上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言行不一;当面没意见,背后大家你牢骚我怨气,精力不是放到教育教学上,而是挖空心思地搞人际关系或绞尽脑汁为评优选先、职称评聘“创造”条件。这些不良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带着这些疑惑,有针对性地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