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筝乐《侗族舞曲》的艺术特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音色清新柔美,富有神韵,其声音独具特色,本文以筝乐《侗族舞曲》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色为切入点,论述了古筝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风格特点。
  【关键词】:侗族;审美;艺术特色
  古筝源于战国,盛于中唐,史称秦筝,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广泛流传,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弹拨乐器,它音色清丽典雅、委婉动听,富有神韵,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和艺术魅力的古老乐器,其丰富的表现力既能细致微妙的刻画人的内在情感,又能描绘出动人壮观的恢弘场面。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弹拨乐器。古筝最初为五弦筑身,汉、晋设十二弦。隋唐时期,筝由十二弦增至十三弦,明清以后逐步增至十五弦。当前,最普遍使用的是二十一弦 S型筝,其音色甜润秀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致,低音浑厚深沉,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犹若山崩海啸,在弹拨乐器中位居首位 。
  一、侗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
  侗族是我国一个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它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侗族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从而造就了其辉煌的历史传承和灿烂的文化底蕴。侗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1],极具特色的侗族音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成果,同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相交界的地方,那里风景怡人、山清水秀。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侗族主要集中居住的地方,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于此。侗族传说是古代越人的后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那里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历史。侗族社区依山傍水,风景怡人,造型独特的吊脚楼环绕在整个寨子中,走过美丽的风雨桥,就可以看见高达数十米的鼓楼,其伫立在寨子的中央,鼓楼是当地人民行歌奏乐、聚会议事的重要聚集地。侗乡儿女勤劳善良、能歌善舞,其以歌的形式来表现内心。侗族音乐种类繁多,美妙动听,它的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侗族音乐分为四类,即民歌、歌舞、器乐和戏剧[2]。在侗族民歌的类别中,侗族大歌独具魅力。大歌俗称“嘎老”,“嘎”是“歌”,“老”是“大”的意思,它是一种多声部、纯音乐、无指挥的集体演唱的结构比较长大的二声部性质的复调歌曲。“侗族大歌”是侗族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过程的真实写照。侗族大歌的命名主要用地理名称,比如“九洞大歌”、“三江侗族大歌”等;此外,也能按照演唱场合、演唱内容命名,如鼓楼大歌、礼俗大歌等。侗族大歌最有代表性的有《秋蝉之歌》、《三月歌》等。侗族的民间器乐有芦笙、侗琵琶、侗笛、牛腿琴等。侗琵琶、侗笛、牛腿琴主要是给歌曲伴奏。芦笙是侗族流传最广、使用最多的乐器,每年秋后都会举办盛大的芦笙节。侗族音乐属于五声性七声音阶,多出现偏音。转调常发生在尾腔的地方,通常为“变宫代替宫音构成角音上的羽调式” [2]。旋律与和声方面,侗族大歌属于分部合唱[3],在声部结合与旋律表现上和其他合唱艺术形式不同。大歌共有两个声部,分为高声部和低声部,其中低声部是主旋律,高音衍生低音的基础上,对比形成的第二部分和弦的歌曲,对比鲜明,旋律之间相互映衬,从而形成二声部复调歌曲。主旋律多为二度、三度向下装饰倚音和滑音[[]]。在和声的使用上,旋律多平行三度、四度、五度走向[4]其中三度和声是旋律核心音程。节奏与节拍方面,侗族大歌是典型的支声复调式二声部合唱音乐,多一字一音,一板一眼。
  二、《侗族舞曲》音乐分析
  《侗族舞曲》是有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焦金海创作,筝曲《侗族舞曲》描述了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表现了侗族儿女热爱家乡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音乐以歌唱舞蹈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他们的欢乐和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曲分为引子加四段连续演奏,一、二段是表达情绪的歌舞场面;第三段为抒情段落;最后一段是对第一段的压缩在现。
  引子:慢而自由的散板,共三句,每句的最后一个音分别为Mi、Re、La,奠定了本曲的核心音调。乐曲通过按音变调,按滑结合,高低八度交替变化的手法,配以流利轻快的花指,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最后一句中为了体现侗寨风格的独特性,吸收侗族民歌的特色音调,体现了侗族儿女的一种激情。第一大段:中快板,复合二段体(A+B)[3]。前4小节的为节奏音型,之后开始主题。A部分(以摇指la为界)是一个四句式的整齐乐句,是本段的核心。B(摇指la之后)是A部分的加花变奏,把A段四句式的方整乐段变为两乐句,形成转调“变宫为角”。
  第二大段:粗犷热烈的快板。再现四段体,引子由几组和弦组成的节奏音型,烘托了欢快、喜悦的气氛, A是二句式平行乐段, b也是上下句应和的平行乐段,运用和弦音加强, “合头换尾”是上述音乐主题共同的结构特征 [4]。之后是一个过渡性的乐句,转调,节拍的变化拉宽了旋律线条,推动了情绪的发展,最后一个小段落是a主题的压缩再现,最后结束。 第三大段:抒情地慢板,二段体。前两个小节是引子,开始乐段由两乐句构成是后面音乐的展开。本段结尾处转换速度,速度变慢,进入第四段。本段对是第一段四句式主题的压缩,再现了前三句,然后用7个小节的自由拍和渐慢的速度结束该曲。
  三、《侗族舞曲》的艺术审美特色
  《侗族舞曲》作为中国古典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古筝曲,在创作手法上借助于当地民歌进行创作,把侗乡风格的音乐进行总结,创作出了具有纯正侗族音乐风格和典型地方特色的作品主题。在湖南民歌的演唱中,演唱过程中会对词进行加工处理,其主要运用的有:倚音、波音、颤音、滑音等,曲作者根据湖南民歌这一特点,多处运用了倚音、颤音、滑音等左右手演奏技法。并从中提炼出了侗族典型音调,表现了侗族特有的的音乐风格,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新的现代技巧。
  古筝演奏技法繁多,在这些演奏技法里,左手这些技法富有特征,其技法造 1、“颤、按、滑、揉”的美妙神韵就了古筝曲“以韵补声”的音乐特点,左手颤、按、滑、揉的巧妙运用,产生的特殊音响效果,增强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首先,音乐的音调清逸秀丽,风韵古朴典雅,意境舒展宽畅,格调欢欣活跃;乐曲结构严谨,分句鲜明,起承转合,宛如诗词,耐人寻味;其“曲速三变”的独特演奏手法,使乐曲情绪跌宕起伏,出神入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向上振奋的力量。   其次,其中颤音通常有美化音色、延长音波的作用,具有润饰性,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使琴音优美、柔和。在演奏大撮和变化音的时候加上左手的颤,弹奏颤音时左手应在筝码左侧的弦段上准备好,右手弹奏完音左手紧接着向下一向均匀的揉动,弹奏出来宛转悠扬,地方韵味更浓郁。本首乐曲中多处运用了特色颤音的运用,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婉转、空旷、轻柔的感觉,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独特风格性,使人心驰神往,特别是引子结尾处的上下滑音结合的方式,做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三段中板开始的摇指也运用到了下滑音,这样弹奏的技巧为乐曲增加侗族独特的色彩,生动地表达乐曲的韵味,让乐曲更加柔美,富有歌唱性,充分的体现出古筝灵活多变的演奏技巧。
  2、“以韵补声”的审美风格
  “中和之美”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审美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审美准则,“中和之美”所揭示的是一种和谐的艺术审美风格,其典型表述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俏》),“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等等,其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侗族舞曲》作为中国古典名曲之一,音韵雅致,温润调畅,初听,人们就被古筝纯净古朴、闲雅闲时的韵味所吸引,轻柔透明的音质、温婉舒曼的韵味,在缓捻慢挑的弹拨中,仿佛一幅清晰的水墨山水画,清晰地映入眼帘。该曲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多变的艺术手法,丰富了古筝的音响效果和舞台效果,增强了炫技性。由于左手技术的演奏技巧不断加强,特别是双手琶音的刮奏技巧,使人听后仿佛行云流水,再加上轻柔适度的“按弦”,更增添了旋律的美感,使音乐优美流畅,形成了“以韵补声”艺术审美风格。
  3、“幽、静、清、远”的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音乐多以描写微风细雨、湖光山色、花香鸟语、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观来“立象”。除了强调“情景交融”,其次又认为“景生于情”。因此,便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等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色的音乐作品。
  《侗族舞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于代表性的古典名作,它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出一种高而淡远,温润调畅的艺术审美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品并得到世人的瞩目。在表现方法上运用了古筝特有的滑、拨、按、扫和颤音等艺术手法,使旋律别致、优雅,别有一番意境,听其音、悟其意、赏其律,可谓是 天高云淡,清净高远,别有一番韵味。
  综上所述,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音色铮铮响亮,清新优美,富有神韵,其丰富的表现力既能细致微妙的刻画人的内在情感,又能描绘出动人壮观的恢弘场面。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弹拨乐器。筝乐《侗族舞曲》旋律婉转起伏,委婉流畅;意境恬淡惬意,隽永清新;节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优雅舒静的意境随旋律缓缓流淌,旋律以泊然无染,超逸空灵的美妙意境,达到了一种清幽高妙的艺术境界。 本文通过对筝乐《侗族舞曲》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文化审美意蕴的探讨,分析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深刻影响,意在引导人们去重新审视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的角度,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光华.《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
  [2]互联网.《亚洲筝乐名家演奏系列-专辑-中国古筝商城-古筝网》
  [3]高亮.《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作品标题意义探究》[J].《文化学刊》.2010年04 期
  [4]高亮.《从建国以来几首经典筝曲看筝乐的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6 月 第11卷第3期
其他文献
【摘要】: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养生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此次调查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养生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养生课程;发展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养生课程发展现状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
期刊
【摘要】:在当时引领了设计思想的发展,丰富了汉代设计思想的内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对设计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其蕴含着的独特的环保、审美以及重视民生等设计理念,即使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汉代“长信宫灯”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价值为世人所瞩目。  【关键词】:长信宫灯;美学思想;功能美;造型美;装饰美  一、 “长信宫灯”设计中的美学思想体现  汉代成为青铜灯的发展高峰,与当时
期刊
【摘要】:大调曲子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非物文化遗产项目,它的历史也有300年左右,也可谓是历史悠久。“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播的。但是对于处于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传承与被传承者。传承方式也表现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两种不同的形式。[1]”  几百年来,大调曲的传承在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传授方式也属于自发性。大调曲子发展以来就是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群众音乐在民间传承发展着。
期刊
【摘要】:中国油画中的民族化是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的关键所在。从油画传入中国的过程和现代中国油画家的成长经历,探讨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应借鉴吸收西方油画中的优秀元素#扎根在本民族生活土壤之中,实现中国油画从“西洋化”到 “民族化”的转变。  【关键词】: 中国油画;民族化;探讨  油画从尼德兰的凡艾克兄弟开始,然后传到世界各国,说明它经历了一个国家化的过程。油画进入中国,就已走向本土化#民族化$中
期刊
【摘要】:清代中晚期,因避文字之狱,许多文人、学者和艺术家转而投身于文字学和金石碑版的考证研究中,致使学篆之风日盛。其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他们借古开今,标新立异,给清代印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吴让之传承了邓石如“以书入印”的思想,并将其完美结合,是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人物。对清中叶以后印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吴熙载;书法;篆刻  吴熙载( 1799 - 1870)生于
期刊
一、建设和谐的新农村文化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新农村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建设和谐的新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将和谐文化的技术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用新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观念,
期刊
【摘要】:魏晋时期使在先秦时代代表一切艺术的“乐“,开始摆脱了”礼“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祭起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大旗,几乎所有的门类经历了思想解放、个性张扬、艺术独立的道路。本文从陶渊明的“无弦琴”窥探文人音乐的人格张扬和艺术独立。  【关键词】:无弦琴 ;陶渊明;人格张扬;艺术独立  从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短短的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描述的时代。从此,秦汉雄风已逝,而盛唐气象未至,在这
期刊
【摘要】:基于目前的书法教学现状和书法教学环境,本课题将书法艺术教学、汉字文化现状这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对基于现代教学环境的书法教学中汉字文化的存在价值、意义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书法教学的改良之策。课题主持者借助于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等主要研究方法,逐步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课题研究者认为书法课程、汉字文化这两者的有机联系是现代书法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书法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书法
期刊
【摘要】:豫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而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质、文化风采和神韵,是前辈大师、艺术家们留给后人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从当前豫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来看,机遇与困难并存。本文通过对目前豫剧的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调查分析,依据豫剧的艺术特点,以《梨园春》栏目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豫剧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以及在保护、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对豫剧在今后的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摘要】:仡佬族哭嫁是仡佬族地区最常见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之一,哭嫁在仡佬族地区叫“哭姊妹”。哭嫁是很多民族都有的习俗,仡佬族哭嫁音乐内容丰富,流传上千年的历史。却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从仡佬族女人结婚都要“哭姊妹”,到仡佬族女人结婚都不“哭姊妹”。流传上千年的“哭姊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仡佬族"哭嫁"习俗是仡佬族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包含着很多值得挖掘的民族文化内涵。有仡佬人的智慧、民俗民风、音乐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