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试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主体主导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和共振,才是主体参与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兴趣又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课文则可以用实验演示法教学,把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看;《田忌赛马》、《新型玻璃》等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上台来当解说员或推销员,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率更高。而《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叙事性的课文和《秋天》、《桂林山水》之类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录像或多媒体电脑使书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声、光、形、色,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可灵活地运用于导入、讲解、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使阅读的愿望更强烈。
  二、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质疑探究活动,将他们置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阅读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地位,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阅读的学习经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中辅导学生进行质疑,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提高质疑水平。首先,可以从课题上质疑。如从《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就可以提出“谁”、“什么时候”、“为什么”、“怎样”等几个问题,教师适当整理就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及重点。其次,可以从字词入手质疑。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学生就提出:“课文中‘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胜利才二十分钟’这两个句子中的‘才’字意思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很有价值。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学会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习指导目的是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具体帮助,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阅读。阅读方法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会阅读、善于阅读,教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效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最终视阅读为精神需求,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有: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段意概括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理解写作特点的方法、朗读的方法、默读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等。
  四、创造条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性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实施愉快教育,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此,教师首先应该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巴和双手,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和采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不脱离课堂教学的中心,就应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能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创新,还可以促进思维健康发展。
  如:教学《丰碑》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要学生替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书写碑文,可以是词语、句子,也可以是一段简短的话。由于形式新颖,表达方式多样,学生兴趣很高,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又没有把他们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子里。教师创造气氛、科学提问、提供条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正确评价、肯定和鼓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保障。
  总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体性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具有很大的潜力,这也将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研究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
其他文献
多年来,一些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面面俱到,要么一味追求时髦、滥用多媒体图片资料,以致于喧宾夺主,或直接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形式的东西太多。这两种做法都严重违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宗旨,忽视了文本的精髓所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及其情感体验。如何才能做到“披文入情”,让学生在快乐自主的情感阅读中真正体悟课文精髓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尝试、改进,我寻
期刊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基础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缺乏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提到数学就觉得可怕、难学。有些老师也感觉到数学难上,不管老师怎么讲、如何探究、怎么引导,学生还是觉得怕,对数学的学习缺少动力和兴趣。那原因出在何处呢?现在从我个人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出几点,供各位同仁参考利用,提高新世纪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一、作业表扬法  数学中的作业,每个老师上课都有布置,批改的方式各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艺术  有些课文,我默读时虽然也能使眼睛湿润,但感受的程度远不能和朗读相比,朗读常常泪流满面。我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远不及听的感受真切、受到的震撼大。正如徐世英先生所说——朗读如同赋给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  朗读是一门艺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若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深不透,必给学习带来严重困难。很多教师在平时都认为很重视概念原理的教学,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概念,更好地运用化学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呢?以下就是自己在概念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概念原理学习的核心价值。  概念教学不要仅仅把概念作为一个枯燥的定义去背,也不要只是挖掘它的浅层意义如找出关键词理解它的外
期刊
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提倡。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的设计要适当  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质量高的问题应该既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
期刊
一、重点、要点回顾  1.归纳推理  近几年高考特别注重对归纳猜想的考查,主要形式是根据已知条件归纳出一个结论,若是解答题,再用演绎推理对结论进行证明。归纳推理的注意点:①归纳推理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一般现象,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因而必须立足于观察、检验、实验的基础上;②用归纳推理归纳结论时,切记不要以偏概全,不能根据几个特殊情况就得到一般性结论,需再用所学知识去证明结论是否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并重点强调了导语激趣、诵读激趣、活动激趣、竞争激趣、想象激趣、质疑激趣、板书激趣、教态激趣等,为古诗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引发激情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
期刊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学生在这一年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在化学方面能力的形成,也影响着他今后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现代教育已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而教师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化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一、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在人的学习
期刊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教学也就自然成为培养美感的主阵地。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文中素材,以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和体会,使其具有发掘美、欣赏美、领略美、体会美、塑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材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所包含的美育因素也较多。每篇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不同作品中所描绘的崇高的艺术形象、迷人的自然景色、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及其
期刊
摘 要:哲学知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相对深奥更难理解的部分。巧用相关学科知识辅导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探疑中掌握哲学知识,并善于运用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突出 突破 探疑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哲学知识是相对深奥更难理解的部分。其实哲学原理的内容并不多,难处在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上。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对具体科学和生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