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体育的教学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现在基础教育中的一次深刻变革,新理念、新教材和新评价,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严的要求。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为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我們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溶入新课程。
  一、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健康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以“以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在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和身体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学生帮助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如此合作起着事半功倍效果。
  二、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像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其次,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2)游戏类教材;(3)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4)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5)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要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三、新课标与体育及健康课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
  四、新课标与体育及健康课创造新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其表现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学习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得到了学习和提高,课堂上学生觉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造就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坚信,只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能将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峰,一个沉默寡言的小男生,个头不高,瘦瘦的样子。由于平时不言不语,有时候会让你把他忽略。初一的第一个期中考试结束后,成绩出来了。他忽然主动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一副着急的样子,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他红着脸,很紧张又很急地问我成绩。我把成绩单递给他,他看完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他考的不太好,看他那难过的样子,我开始回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他听课很认真的,作业也做得很好,而且听说在家里也非常用功,可成绩真的与
期刊
看图作文是作文的基础,它对学生写作的成长起着先导作用。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看图作文往往都是千篇一律,似一个模子刻出的孪生兄妹,少了雜树生花的缤纷感。  这样的作文常常是循着教者的思路走的,因此,在批改时起先会觉得语句通顺,叙事清楚,批改起来煞是轻松。可久而久之,就如同含着一块鸡肋一样,嚼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因此,看图作文的教学既要图中求一,更要图外求异。既是看图作文,那一定要认真看
期刊
摘 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是见仁见智,本文是根据我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简单地谈几点体会。  主题词:提高、能力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五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判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
期刊
[文章摘要] 高中阶段,要想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有所突破,首先要了解平时阅读时学生存在的误区,其次,要坚持对其进行习惯性的训练,再次,要重视平时阅读课的落实;最后,要尽快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本文作者从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角度,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分析了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并展现了自己眼中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高中英语阅读中该注意的细节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阅读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教育是培养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在竞争中的成败。在教育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教育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与严峻的,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学校的全面发展是及其有利的。“校校挂钩”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对中学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更现重要。合理的利用高校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客观要求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培养学生愿意走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孩子数学兴趣,让孩子能够喜欢学数学、乐于学数学、痴迷于数学,是每一位老师、家长所希望的。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些让孩子喜欢数学的方法。  一、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物理学
期刊
摘要: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靠嘴和双手实践来完成。张口说话,不仅是教师工作的常态,也是教师树形象、立威信的功夫。教师要审慎对待自己的语言,注意自控与检点,切忌贫、淡、俗,尽量做到真、善、美。  关键词:  课堂语言 自控与检点真善美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逾二十年,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常常试图对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作过有益探讨,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感悟和粗浅认识。  一、教师课
期刊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F2中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共有4种基因型;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我们看到“9:3:3:1”这个数量比,就联想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F2出现的分离比,但是由于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或隐形基因纯合致死现象的存在,使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明理——激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