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信息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已成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进行探讨,提出了关于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及教师信息化工作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素养;培训;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8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正在教育教学中迅速推广并运用于学校的教学、教科研、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资金的大量投入,设备的不断更新并不是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怎样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合理地使用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服务于教育教学将是学校未来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温州市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笔者就学校如何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展开探讨。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1. 训前调查分析,制定培训方案
做好培训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为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教师个人信息:年龄、性别、所学专业、任教学科、任教时间、专业技术职称等。(2)信息化软硬件应用能力:是否拥有个人邮箱、主页、博客,能否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能否使用常用多媒体软件,能否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等。(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设备频率,使用的效果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等。(4)學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知识的来源,参加培训的方式等。(5)对培训的需求:需要培训的内容、方式,对培训者的要求等。学校应联系自身实际,对以上五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有的放矢。
2. 校本培训为主,多种形式结合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列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等方式的开展,旨在满足学校及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
(2)教师自学
学校应鼓励教师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包括研读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刊、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发表教学成果。教师的自我内驱力一旦激发,其信息化应用能力也将得到迅速提升。
(3)外出培训
这主要是指由各大专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师资培训机构等组织的有计划、大范围、短期集中进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如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Intel未来教育等。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有助于其拓展视野、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将之带回校内开展校本培训。
3. 精选培训内容,细分学科层次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需要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要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将各科教师集中起来培训显然是不妥的。因此,要对受训的教师进行分学科针对性的培训。
三、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笔者对温州市十余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进行了解,并对其中四所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进行大致调查,现对其教师信息化工作评价现状归纳如下(表一):
从上表可知,学校普遍存在有培训无评价现象,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信息化工作的评价简单、片面,难以体现教师信息化工作的质和量,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制定有效的评价制度,让教师在制度的监督、激励下提高信息化素养,在制定评价制度时学校应注意以下内容:
健全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评价机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当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目前多使用总结性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的评价往往会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评价形式上,应将多种评价形式结合,在注重总结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关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学习Intel未来教育的评价方式,它包含每堂课的学员自我评价、学员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对每次作业的过程性评价,让学员通过学习——评价——再学习不断提高,最终掌握培训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必将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将为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带来崭新的景象,相信在教育行政部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必将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斩荆披棘,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325000)
关键词:信息化素养;培训;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58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正在教育教学中迅速推广并运用于学校的教学、教科研、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资金的大量投入,设备的不断更新并不是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怎样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合理地使用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服务于教育教学将是学校未来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温州市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笔者就学校如何提高中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展开探讨。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1. 训前调查分析,制定培训方案
做好培训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为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教师个人信息:年龄、性别、所学专业、任教学科、任教时间、专业技术职称等。(2)信息化软硬件应用能力:是否拥有个人邮箱、主页、博客,能否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能否使用常用多媒体软件,能否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等。(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设备频率,使用的效果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等。(4)學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知识的来源,参加培训的方式等。(5)对培训的需求:需要培训的内容、方式,对培训者的要求等。学校应联系自身实际,对以上五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有的放矢。
2. 校本培训为主,多种形式结合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列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等方式的开展,旨在满足学校及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
(2)教师自学
学校应鼓励教师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包括研读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刊、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发表教学成果。教师的自我内驱力一旦激发,其信息化应用能力也将得到迅速提升。
(3)外出培训
这主要是指由各大专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师资培训机构等组织的有计划、大范围、短期集中进行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如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Intel未来教育等。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有助于其拓展视野、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将之带回校内开展校本培训。
3. 精选培训内容,细分学科层次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科,教师需要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要培养教师的这种能力,将各科教师集中起来培训显然是不妥的。因此,要对受训的教师进行分学科针对性的培训。
三、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笔者对温州市十余所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进行了解,并对其中四所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评价制度进行大致调查,现对其教师信息化工作评价现状归纳如下(表一):
从上表可知,学校普遍存在有培训无评价现象,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信息化工作的评价简单、片面,难以体现教师信息化工作的质和量,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制定有效的评价制度,让教师在制度的监督、激励下提高信息化素养,在制定评价制度时学校应注意以下内容:
健全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评价机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当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目前多使用总结性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的评价往往会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评价形式上,应将多种评价形式结合,在注重总结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关注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学习Intel未来教育的评价方式,它包含每堂课的学员自我评价、学员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对每次作业的过程性评价,让学员通过学习——评价——再学习不断提高,最终掌握培训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必将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将为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带来崭新的景象,相信在教育行政部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必将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斩荆披棘,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