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学教育中创造有效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 在高中化学中,可以根据语境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摆脱被动的聆听模式,在语境中可以看,可以听,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化学知识,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高中化学教育,注重运用生活体验、实验、提问等方式创设情境,加强和改进化学课。
一、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育情境
(1)教育要把给人鱼改为教人钓鱼,学习国外先进的PBL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式学习方式。 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课本和已有知识来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好奇心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产生充分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投入程度。 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创设题型的难易程度、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能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讲溶解度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问学生,“一杯500毫升的水,一袋白糖,如果你把一袋白糖倒进这500毫升的水中会怎样?” 所有学生都回答“融化了”。 “都融化了吗?这500毫升的水如果一直加水会怎样?”当同学们被这些问题搞糊涂的时候,我用这些问题简单地读懂了溶解度的概念,引导到我想教的“溶解度”内容,而不是让学生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去背诵。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更加专注于课堂,表达了强烈的求知欲。
(2)教师在正式讲课前提出有趣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而且还可以在促进课堂听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课堂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化学一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受考试理念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化学教育老师将教育知识引导到学生身上,用传统的文字教育,这让学生对学习化学没有兴趣。事实上,在化学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感知,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利用生活现象和材料引入新的化学知识来学习,参与化学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空气”为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 教育用空气囊引导学生活动,观察收集到的空气,初步了解空气与其物理特性,使学生思考并转向对空气成分的探索。另一个例子是“一般酸和碱”的研究。 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醋、小苏打等酸碱性日用品。 之前学过的碳酸可以让紫色的石块变红,同学们就会想到酸它使石块变红,说明碱也可以使石块变成什么颜色,然后增强探究实验的兴趣。
二、建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操作
(1)化学其实是一门实验课,但直到现在,化学教育还不太重视实验,甚至没有学生做实验。 在化学教育中提倡创设实验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创设实验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引出问题,让学生凭猜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进行交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例如,教授“水的组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的组成,初步了解氢能,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质量守恒》教学生分组完成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镁带燃烧等实验。我们将通过实验分析反应前后每种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学习质量守恒定律。
(2)为了在化学中创造一种实验情境,一是实验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进行思考。 二是指导学生参与操作,将问题作为实验的灵感。 三是确定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相应的分析。例如,在催化剂一章中,教师教授了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定律。 如果没有实验的演示,对于学生来说,这句话只能像数学公式一样背下来,无法清楚地理解。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课时安排更多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催化剂章节中,学生可以亲自试验两种反应。 一个是基于催化剂的化学反应,另一个是无催化剂的化学反应。观察两个实验之间的差异并创建一个实验报告。在这个环节,学生思维更活跃,课堂更活跃,课堂效率更高,知识面更广。 对于增加实验课数有困难的老师,可以增加课堂演示的次数。 学生无法进行手工实验,但可以直观地感受化学过程,提高课程质量。
三、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合作运用
(1)提问是教师在化学课上用来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 好的问题不仅能鼓励学生思考,还能让他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境就是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入问题领域,以便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和交流。例如,《酸碱中和反应》介绍了世纪蛋终身保存的例子。 皮蛋的涩味是由于腌制时产生碱。 吃完之后怎么办? 会不会危及生命? 为什么要泡一点醋, 它包含哪些化学知识? 这样的问题可以解释为“一个问题引发各种思考”。 学生们开始谈论很多。这时候如果引入一个实验,效果会提高。在化学教育中制造问题情境,需要在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开始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引导和建议。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指令是否指导学生寻找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学生交流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习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
(2)活动是指讨论活动、实验活动等范围广泛的活动,其中很多是实践活动。 迄今为止,化学教育的重点是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化学课上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化学知识,使学生从“学”到“用”,帮助学生发展应用能力。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他们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燃烧/灭火”高中习了“燃烧”的概念后,将使用纸点燃,以各种方式灭火,并解释原因,让了解灭火原理。又如“净水”,直接净化浑水,通过操作强化净水法。 二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盐”之后,我们将对生活中常见的盐进行调查和分类,并在活动中整合盐的特性。又如,在学习“溶质浓度”后,引導学生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在制备过程中将溶解度和溶质的概念结合起来。
结语
在高中化学课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教育需要将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娜.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姜建文.试论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伦理视角[J].化学教学,2011(5).
[3]赵仁俊.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化学教与学,2010(8).
[4]陈立坚.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2).
[5]陈梅. 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焦慧. 培养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c途径[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