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

来源 :中华名家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他的书法雄健豪迈、刚劲潇洒且凝重飘逸、神韵飞动;有人说他的书法气势磅礴、奔放自然且张驰有度、端庄稳健;有人说他的书法大起大落、行云流水且奇正相间、古拙典雅;还有人说……
  走近著名书法家吴广崇的书法艺术,你就会透过其书法的神韵体味到这些评价的精到。
  看过吴广崇的书法作品,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说:“几十年来,他广学博采,师尚‘二王’至颜柳欧赵等历代书法名家,潜心领悟,会其心迹,追求神采为上之书风,质朴中见飘逸,古拙中出典雅。”
  看过吴广崇的书法作品,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欣然送给他一个“不息轩主”的雅称,从吴广崇的作品里,老先生看出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韧劲和恒心。
  正是这份恒心和坚韧成就了吴广崇的书法艺术。
  1959年,广崇生于北京。看着这个呱呱坠地的男婴,广崇的爷爷甚是喜爱,老人家蹙眉捻须,略一凝思,说道:“就叫广崇吧。”笔者曾问广崇,为什么爷爷起了这个名字?广崇说,有出处。笔者写此短文时,特意查阅资料,果然,此名确有出处,在《史记》等许多典籍中都有对“广崇”二字的论述,但笔者认为,来源于《淮南子·泰族训》中的一段话似乎最能表达广崇爷爷的心迹:“夫观六艺之广崇,穷道德之渊深,达乎无上,至乎无下,运乎无极,翔乎无形,广于四海,崇于太山,富于江河,旷然而通,昭然而明,天地之间无所系戾,其所以监观,岂不大哉!”笔者恍悟,爷爷给爱孙定名广崇,或许是希望这个孩子日后能在诗书礼乐教方面有所作为。原来,老人家是要用这个名字时时提醒孙子:“六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
  或许真是名之使然,年幼的广崇便早早与书法艺术结缘。
  吴家家教甚严。学龄前的广崇,正值中国“文革”风起,窗外运动涛天,窗内的孩童广崇却严守父命,抱着一本小新华字典认真地抄写。40多年后,广崇回忆起儿时抄字典的童趣,深深感谢自己的父亲,他说,正是父亲的鞭策,才使他没有荒度童年,正是在一遍遍地抄写之中,使他得以走进中国璀璨的国学文化。广崇说,小时候抄字典真的很认真,被反锁在家中,一遍遍认真地抄写,几年如一日,小小的新华字典,足足翻烂了两本。
  小小的字典,对广崇的一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字典对儿时的广崇来说,就是一片浩翰无垠的大海,畅游其间真是有一种苦并快乐着的感觉。虽然,只是照猫画虎地一遍遍地写着许多他并不认识的字,然而,字对于幼小的广崇却很亲很近,使他常常产生一种大作为的愉悦感。这种朦胧的愉悦感,在许多年以后,升华为他创作的激情,那甚或是一种豪情。
  当我与广崇相识时,广崇在书法上已经颇有成就,我所看到的广崇,其刻苦,非常人能比,他几乎没有完整地看过电视节目,每晚新闻联播一结束,他便开始了斗室之战,他钻进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几平米的自建小天地,读书、读贴、临摹、习字。
  多少岁月,别人在灯下打牌下棋,在胡同口纳凉嬉戏,广崇却在斗室里挥汗如雨,感悟着汉字形质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的神韵;同学们节日欢聚,假日溜冰,广崇却稳坐在冰窖一般的斗室里探究着颜筋柳骨的法度,揣摩着“二王”的潇洒与自然。
  常言道: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19岁的广崇便在北京南城当时唯一的一家书画学校担任起代课老师。八十年代初,20岁刚出头的广崇便与当代著名书法家肖劳、尹润生,著名画家郭传璋、娄师白等人,组织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的一些日常活动,并参与了当时很多文化组织、文化传播、文化教学的恢复工作。广崇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第二批会员。
  和广崇交谈,他嘴里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学”。几十年来,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学,要多学,要博学。广崇说,唯有学,才能成就一切。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广崇却落榜了。本来扩大招生他还是可以升学的,但他执着地要上中文系,他放弃了非中文专业的学习机会。
  作为家里的长子,他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为父母分忧。他走上了工作岗位。
  广崇是一个志向甚高的人,想当初,高考未能随愿,就是由于他固执地要上中国最好大学的中文系,才落了榜。现在,参加了工作,这个梦想不可能实现了。但是小时候抄字典练就的韧劲,使他不言放弃。当时,中国的成人教育如火如荼,他决定参加成人高考,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考取北京最好的成人高校,研习中国文化。
  他和八十年代许多青年人一样,白天拼命工作,业余时间补习文化课。广崇用了3年的时间,补习了所有文化课。1984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当时北京市成人高考分数线最高的且可以脱产学习的成人大学。他终于如愿成为该校中文系的学生。这也是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崇还是比同龄人辛苦很多,别人学习过后,便可以进入梦乡,然而,他的“工作”却刚刚开始,痴迷于书法艺术的他,经常一临贴就到天亮。除了工作、学习,他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王遐举、启功、刘博琴、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当代书坛大家,都曾是他游学的老师。鉴于广崇在书法艺术上的潜质和才华,我国著名书法家王遐举先生特接纳其为他的关门弟子。
  据原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局局长赵庆云介绍,一次,中直机关举办“中南海职工书画展”,广崇以一副楹联参展。当一位老领导走到那副“清风随意取山川任遨遊”的联语前驻足时,他连连称赞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字体浑厚有力,他大加赞赏:“这一定是一个习字多年的老同志所书”。当主办者介绍说,写这副楹联的只是我们国务院机关系统的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时,老领导非常惊讶,执意要见见本人。
  少年才俊。广崇的书法洋溢着雄健豪迈、神韵飞动的阳刚之美,其作品涉猎真草隶篆,尤以行草最佳。他的行草,以凝重求飘逸、以刚劲求潇洒,笔力遒劲洒脱、结体奔放自然、布局张弛有度,气势磅礴,大起大落如行云流水,奇正相生,字里行间挥洒着他思想的火花。
  一时间,广崇的书法作品受到人们的青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艺报》、《魅力中国》等多家媒体纷纷刊登他的作品,《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香港《大公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报社请他题写专栏刊头。
  然而,正当广崇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顺风顺水,行将大红大紫之时,他却在书法界销声匿迹了。
  问其缘由,广崇平静地说:“虽然,我熟知永字八法,也知道意在笔先、力透纸背,但艺术归根到底是要感动人的,而我远远没有进入这种境界。字写得越多,心里越发虚,我清楚地感觉到我之所缺。我知道,有那样一条让我的书法艺术感动人的路存在着,我要找它,我一定要找到它。”
  2001年,时任中央国家机关后勤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中央国家机关后勤干部培训基地主任的他工作异常繁重,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学习,挤时间续了本科,接着,又报考了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工作、学习和与人交往中,他逐渐地体会到了功夫在字外的意境。中国的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艺术形式,其核心是它具有艺术的特性,就是能够感染人,而这种感染力的源泉是来自于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组成和不断的实践过程。他似乎大彻了,他似乎大悟了……每一个细小的组成和不断的实践过程可能就是他苦苦寻觅的字外之功。
  于是,他开始广学、博学,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2004年,他应邀参加中国首届名校EMBA高峰论坛,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彦宁,执行副会长孙树义,执行副会长陈光复,常务副理事长孙延祜,常务副理事长尹援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等专家学者就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经济发展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会上,他专题发言,引述事实说明中国教育不能走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观点的原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正是由于广崇勤于行、敏于思的结果。他常说,人的能力重点表现在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既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就是功。
  同时,他遍访京城书画界名家,文怀沙大师、欧阳中石老先生、佟韦先生、李力生先生、薛夫斌先生、张虎先生,都曾是他的座上客,他从前辈们身上汲取艺术气度、作人风骨;他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在北京应用技术大学爱心班、阳光班新生开学典礼上,他现场挥毫——“大爱无疆”,给来自贫困山区及灾区的学生们送去温暖,点燃他们人生的希望。他利用学习考察的时机,陶冶自己的情志,参观革命圣地井冈山之余,他诗兴大发,一连咏诗八首。笔者择爱一首与读者共赏:“竹翠尽染井冈山,英雄气概荡全川。大手托起难为事,胸怀坦荡事权全。”
  几年修炼下来,周围的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达观广崇——为人襟怀坦白,为事不言私利,谦逊而不随俗,自重而不骄人,豪放而不轻浮,潜心博学而纳百家之所长,振拔欲飞而不失从容尔雅。他的书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勇于创新,师古不泥于古,达到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境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风。
  广崇的书法艺术,在书写过程中追寻一种超然的清旷和学者的维度,点线的随意性和笔触在宣纸上的磨擦所产生的愉悦似乎更注重情感的渲泄,内在的牵制只是表现为书写的终极目的而独立存在。广崇的书法艺术不为成法所拘,手法多样,笔法精妙而墨趣横生,滋润灵动且意境深遂。他的书法作品中少了一种机械的操作和僵硬的格局,随意和散淡再加上用墨、用笔的灵活而赋予了方块字生动的活力。他的书风正像他的一首新诗所言:“深山竹翠吐风流,林密遮阳梦不休。斩首挥刀虫伴宴,折枝墨舞写春秋”。
  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广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凤凰涅磐式的新生。
  几年来,广崇在书法艺术上硕果连连,他先后编著了《广崇翰墨》、《改革开放二十年书法大展作品》和《中华魂中华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等著作。他的作品陆续被收录在《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和《中国文艺家传集》等几十部大型书集中。他还应邀参加了历次国内大型书画展,经常奔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作品被永久珍藏。2006年,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了《广崇法书》大型书法作品集,刊印了广崇上百幅书法精品,在文化界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此外,祖国许多名山大川也留有他的墨宝刻石。广崇的造诣在书法界享有盛誉,曾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磬的书法家。
  广崇用了40多年的努力和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实现了爷爷对他的期望。
  凭借着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挚爱,“不息轩主”广崇,以博学为器,以广爱为基,其书法艺术坦途悠兮、远兮。
  
  吴广崇 Wu Guangchong >>>
  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后勤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旅游行业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华勤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华厦书画院副院长、三味书画院高级研究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院士、河北经贸大学兼职教授。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一位将军书法家请我去天津,在饭局上认识了赵桂中。主人向我介绍赵桂中时,我并没有更多在意面容如佛、敦厚质朴的他。但当赵桂中把他的书法作品拿给我看时,我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他的书法作品熠熠生辉、勾人心魄,使我一见钟情,为之吸引而心花怒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赵桂中胸怀大志,早年从农
期刊
  
期刊
我喜欢反映海南自然美的美术作品,这是地域美,如五指山的宏伟美,万泉河的秀丽美,大亚湾的浩瀚美,火山口的绚丽美。其中,青年画家周少灵的作品,多以海南岛为描绘对象。对于周少灵的认知,是我参观海南几届书画展,欣赏周少灵的作品,并与他交谈,逐步形成的,我发现他笔下的红树林、港湾、椰树、渔船、礁石、海浪,颇有地域文化特点,能够让人感受其美感,这是艺术美。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画家的
期刊
都说平时的一点一滴对中国画的学习太重要。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曾看到一位老先生用毛笔把他每天的生活学习等心得体会一一记录在小册页上,表面看上去像是无奇,实则积累起来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后来我也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次去故宫看展览都把对每张画的现场体会记录下来并随时翻阅寻找直接面对古人原作的真切感觉,这能让你更深入的体会理解古人的用心,而不是简单的研究每一笔是怎么画的等这样的技法问题。  画面布局是
期刊
有一种字,是用笔和墨写出来的;但也有一种字,是以不懈追求的人生信念为笔,以生命的气血为墨,以岁岁月月的生命履历为卷,尽情尽意挥洒出来的。父亲的字就是后一种。  父亲开始练习书法时,正值文革动乱时期,到处斯文扫地。父亲所在的济南第十三中学,也时常“停课闹革命”,老师时时挨批,学生经常打架,全校一片乱象。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有才华、有思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父亲没有参加这帮那派,没有浑浑噩噩打
期刊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曾经说:“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我曾经为此与著名国画家孔祥国进行过探讨,他认为此话不仅仅是对绘画,对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如此。与孔祥国在一起探讨艺术的潮流与现状,其间常常有痛快淋漓的感觉。无论是意识还是创作,孔祥国总是显露出他独特的观点。而在他的画室中进行交流更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身处墨色与绚丽的环绕之中,专业性极强的艺术对白在一草一木与山水的咏物抒情中由似入真,艺术
期刊
线在中国画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它是人们观察并表现世界的直觉符号,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和构成形式。然而线又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视觉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个人的感情色彩,这种主观随意就决定了线描表现的千变万化,因此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写意画及工笔画中,都体现着它所独有的表现魅力。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的表现形式,所谓白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线的语言来单纯的展现人物及花鸟的特征
期刊
周福林的军事绘画很生猛。其“生”,是作品所呈现的是当下鲜活的军营生活,塑造的是真实可信、有点原生态意味的军人形象。其“猛”,是画法直接用笔强劲、色彩对比强烈,没有层层晕染、材料拼贴、肌理制作。笔触、颜料、画布短兵相接直奔主题,就像把画架支到了现场,且往往是五、六米的超大尺寸。画面人物众多、场景开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生猛之生,在字典中有发育成长、活着的解释,猛则气势雄壮、力量强大。他的军事绘
期刊
《水木清华写生系列》
期刊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的一种绘画形式,由于色彩透明,画面会呈现出其他画种所没有的轻快、润泽、亮丽的语言特点,但颜色调和、叠加的次数过多,会使色彩脏腻,失去透明性。由于水彩的流动性和可变性,它更适合绘制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现如今,中国水彩出现了旷世繁荣之景象,创作队伍亦日益壮大,在各种展览中,涌现出了许多“精品力作”,诸如,作品的尺寸越来越大、制作性越来越强,导致作品出现高科技的附属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