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于中学旅游地理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发展,因此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与独特的美育功能的学科,长期以来,地理教学驻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平淡乏味,使地理学科缺乏应有的美感与生命力,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注重认知规律与审美规律的创造性运用,用地理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地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地理审美教育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审美心理得到健全发展,审美素质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研究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旅游地理 审美教育 方法
  一、中学旅游地理的美学价值
  1.中学旅游地理中蕴涵的美
  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直观性的特征。其蕴涵的美育因素是多方面的,融自然美与人文美、景观美与理论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科学美与教育美于一体。
  中学旅游地理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要素,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中学旅游地理内容中所蕴涵的美,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直观性。旅游资源与景观都是以直观具体的形象而存在,同时也是以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吸引、打动、感染人。不同的形象能引发不同的美感。如:险峻的高山、辽阔的草原、澎湃的大海、深邃的峡谷使人产生壮美之感;静谧的湖泊、韵致的竹林给人秀美之感。
  (2)新奇性。旅游景观都具有独特性、非凡性,以其“奇”、“绝”、“险”、“古”、“稀”而著称,因而都蕴含着新奇美。有些景观是在特定的季节、时间才能观察到,如黄山云海、北京香山红叶、峨嵋金顶佛光、哈尔滨冰雕、钱塘江大潮等;有些人文景观堪称世界奇观,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埃菲尔铁塔、中国的长城等。
  (3)多样性。旅游景观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自然景观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审美要素组成;人文景观则由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等人文审美要素组成。不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旅游景观就具有不同的美的特征,如: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我国名山就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自然界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4)和谐性。景观中的各要素构成了一个和谐完整的整体,特别是自然与人之间总是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中的人文景观布局要做到因势、得体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如五台山寺庙建在深山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与佛教超脱红尘之外的思想相一致;非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园林建筑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协调,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风土民情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等。
  2.高中生审美素质现状的调查
  地理学科的美育功能在旅游地理分支学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学旅游地理学科审美教育中,学生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将对审美教育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有人对部分在校的高中生进行了旅游地理审美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欣赏旅游景观的知识,但缺少系统的景观审美知识和审美经验,对景观欣赏大多数只停留于外部形式美;旅游审美意识较强,并有基本的审美欣赏力与评价力;旅游审美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对旅游审美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校内外审美实践活动较少,造成学生审美素质水平低。由此看来,探讨如何结合地理教学实施美学教育,探寻地理美育教学实际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中学旅游地理审美教育的价值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审美教育把美的特征赋予教学活动中,把一般的教学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在美感激发下,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对信息的处理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对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的研究,人们发现这两个过程有对应关系:教学过程由心理激活或现实化、掌握、运用三阶段组成,审美过程也相应地有准备、观照、效应三个阶段。因此,通过审美教学将认知过程与审美过程相融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启迪心智。审美教育在启迪学生心智方面有着特别作用。从认知方面看,旅游地理审美教育中提供的景观美的形象,从形态、声音、色彩、线条、节奏等各方面综合作用于教学,使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体验,通过形象思维体味其中的内容、意境,领略其中的志趣,把握其中的主旨,获取美的感受。美育扩展了形象思维的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力得到提高。在旅游景观欣赏中,自然能诱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如昆明石林的阿诗玛,以普通眼光观看,不过是一根僵硬直立的岩柱。但当我们步入那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便会触景生情地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块古拙的顽石就会被幻化为一位婀娜多姿、能歌善舞、美丽可爱的哈尼族姑娘。总之,在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欣赏艺术美、理解社会美,都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全面开发和提高他们的智力。
  (2)形成美的观念,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旅游地理美育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旅游景观中丰富多样的美,使其明晰美的本质、美的概念;通过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雄伟的建筑、灿烂的文化等,感受美之创造的规律;通过旅游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评价活动,让学生认真伪、辨美丑、识善恶,从而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去审视、用心灵去体验、用生命去感悟大千世界囊括着的言之不尽的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审美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旅游景观之美,了解人类创造出的丰硕文明成果,把握和谐为美的能力,评判人地关系的善恶美丑,把学生以非自觉为主的简单、初级的鉴赏美的能力培养成为自觉、复杂、高级的鉴赏美的能力。在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美、如何创造美。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创造美和如何创造美,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创造美的意识,进而逐渐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情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特征能激发、唤起、调动人的积极情感或美感因素,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感情丰富、情思细腻、人格完善起来。旅游地理教学中涉及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内容十分丰富,伴随对旅游景观中各种类型的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认识过程,学生总会产生崇高、优美或悲壮等情感。在审美教学中,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离不开情感的激励与推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审美形象,同时将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受审美情感的激励、感染,而溶情感于学习中。同样,学生也是教师的审美客体,把情感反馈于教师,教师受学生情感的影响再反作用于教学,形成了教学中师生情感交融的境界。
  (4)开发创造潜能。旅游地理审美教学的形象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其具有敏锐的直觉能力、顿悟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为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审美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情感愉悦性,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思维更活跃,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审美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创新打破了现有思维的固有模式,能极大地拓宽思维的活动范围,对发展学生的立体、发散思维有特殊作用。
  三、审美教育运用于中学旅游地理的方法
  旅游地理审美教育主要依托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旅游地理审美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
  1.确定美育目标
  在旅游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要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还要有美育目标,使各类目标相互融合、同步发展。确定美育目标时要做到:体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可操作性,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美学加工
  教材中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而学生接受知识感知美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同时,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不一定符合学生认知活动中的逻辑思维顺序,需要教师从学生认知活动规律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美学加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揭示、渲染教学内容中的美,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领悟其中的美,从而产生审美效应。
  3.对教学过程进行审美设计
  (1)良好的心理环境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是课堂教学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轻松和谐而又有序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师生情感交流自然,教师思维敏捷,讲课妙趣横生,学生听课兴趣盎然。
  (2)创建“寓美于教”的教学情境,是地理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可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境。
  (3)在设计教学过程各环节时,要按教学内容的知识逻辑结构及学生的认识思维规律来安排环节,使教学结构的逻辑环节清晰化。上课时要按逻辑环节有顺序、分层次展开这个知识结构体系,以使教学的内容结构富有逻辑美。这样,既使知识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迁移应用,又使学生乐学、善学。
  4.设计课外审美实践活动
  课外审美实践活动是旅游地理审美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美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实践美、延伸美、创造美的重要场所。审美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以“主题”为单位来组织,实现三方面的整合,即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的整合。主题活动的展开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的审美实践过程。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确定适合的主题:
  (1)从地理教材中引申、拓展。
  (2)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发现活动主题。
  (3)从乡土地理中挖掘活动主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审美实践领域逐渐扩大,审美的社会意义日益增强,审美素质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地理学科美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并促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中学旅游地理蕴涵丰富的美育要素并具有多种教育价值,这是旅游地理审美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根据其美育要素所具有的直观性、新奇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征,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方法来提示、渲染其中的美,使美育达到最佳效果。
  旅游地理学科美育主要依托于教学过程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审美转化是实施美育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按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美学观,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世德 论美学和美育新的前进方向[J].美与时代,2004,(12)。
  [2]刘振华 美育在旅游地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教育版),2012,(37)。
其他文献
绘画是以点、线、面、体以及色彩、空间、虚实等为要素,在二度空间中创造艺术形象,以表现画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那么画家所要表现的这种思想情感,就是通过绘画作品来呈现给观众的,换句话说,色彩、空间、虚实等就是情感的载体,或具体存在的形态。  在诸多艺术起源的学说中,“情感说”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雪莱、托尔斯泰、科林伍德、苏珊郎格等认为:艺术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对艺术作品来说,甚至比艺术的
期刊
多年来,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揣摩评语,看是否评得艺术,是否是鼓励性评价,是否让学生乐于接受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煞费苦心将学生的作文圈点评改得通篇殷红,可收到的效果呢?只有少数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多数漫不经心地一眼瞟过,塞进抽屉。据此,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中不断探索,尝试用学生互评的方法来改进作文评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作文评改中要引导学生以赏识的
期刊
摘 要: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能转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并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自觉性、独立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责任感、自信心、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本文以渤海实验学校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生活技能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当前农村小学生生活技能的培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仍不高,追根究底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从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在阅读中模仿写作特色、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感情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作文训练 探讨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和写作一直受到重视。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一向是公认的难题。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把作文当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便会感到得心应手。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那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从此爱上写作文呢?  我认为,课堂作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舞台,向交际的对象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希
期刊
当今世界,技术更新快,竞争激烈,创新能力是当今人才的重要标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光有知识而缺乏创新能力,在未来的事业中将难以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要使我国在未来的世界上能跻身于科学技术的强国之林,培养创新型人才乃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  1.狠抓双基教学。基础
期刊
摘 要:习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习作,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习作,更是孩子们心中梦想盛开的地方。在今后的习作中,我将继续努力钻研,让我的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习作,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梦想。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享受习作  对于习作教学,常常提到的就是“我手写我心”,可孩子们真正做到了这些吗?其实不然,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
期刊
摘 要:木文从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构建的重要性入手,对其重要性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在第二部分论述了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中融入审美教育观念的反思研究,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情趣具体实践。  关键词:阅读 审美 教育 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整个语文教育当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学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词作的背景和内容。(2)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诵读诗词——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反复诵读,逐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提高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教学难点】1.体会词人的感情。2.借景抒情和用典的
期刊
摘 要:提倡“诗教”,其实就是提倡一种美育。在中小学教学中,从诗歌入手,对那些干净的心灵实行“诗教”,意义极为重大,从而选择合适的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审美教育 情感教育 心灵教育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在中国人的心中几乎就是宗教。在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生死别离,兴观群怨,无一不以诗歌来表达,从诗开始,到诗结束,起点终点都是诗歌。当代的中国亦是如此,几次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