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作文评改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揣摩评语,看是否评得艺术,是否是鼓励性评价,是否让学生乐于接受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煞费苦心将学生的作文圈点评改得通篇殷红,可收到的效果呢?只有少数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多数漫不经心地一眼瞟过,塞进抽屉。据此,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中不断探索,尝试用学生互评的方法来改进作文评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作文评改中要引导学生以赏识的眼光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要求下自由地互评作文,满怀激情地评价对方的作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写作的兴趣,以期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其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互评,在赏识中激发写作兴趣
  每次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不必急于批改评价,而是让作文水平相近的学生互相阅读对方的作文,然后作出评价。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写作水平、感情倾向、价值判断、审美要求相近,阅读同学的作品感到亲切,乐于接受,比教师评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评价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尤其是前几次批改,教师主要指导写评语的步骤与要求。评语包括点评与总评。点评中主要指导学生对遣词造句、段落的衔接、详略得当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以赏识为主,多写鼓励性评语,小到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生动的句子。总评主要从文章的立意、作者的构思、选材的典型、结构的严谨、书写的态度等几方面来评价。这部分还是以赏识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鼓励性评价为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评价兴趣。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学生感到作文就是“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文抒我情”。
  初二一班顾业丽的《心清如水》,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优美的意境,以热情的笔触描述了几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她的开头是:“水缓缓地流着,清清地,纯纯地,带着丝丝欣慰,带着丝丝甜蜜,带着清清而暖暖的感觉,慢慢地流过高山,流过平原,一直流过人的心田……
  同班张旭的评语:
  读罢此文,我感到有一股清澈的泉水在我心头流过,给我带来了许多清凉。回顾以前,我是多么缺少爱心,对周围老师、同学的关爱熟视无睹,原来我内心缺少阳光、缺少热情。顾业丽同学给我送来了一片阳光,我要谢谢她。同时,我感到作文不如顾业丽同学的原因,原来她是这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五彩缤纷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你的文笔简洁流畅,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真诚地祝福你在文学这块芳草地中辛勤耕耘,让文学之花开得更加光彩照人。
  从上述学生的习作和评语中看出,学生的评改态度是认真细致的,既没有不妥当的批评指责,也没有贴标签式似的概念化的语言。就连平时作文较差的同学也写出了情真意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评语。
  二、小组评价,在浓厚的写作氛围中燃起写作欲望
  每个学生评价后,还没有在全班形成一个大讨论,创设一种人人参与评价一篇文章的情景。为此,再采取小组评价,每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中推选出最好的文章在全班交流。作文中的佼佼者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谈谈自己的构思经过、创作目的、如何选材以及成功的体会。学生能在互评中看别人、照镜子,既能发现别人的不足,又能引以为戒,在羡慕赏识别人的佳作之余,更多的是跃跃欲试。
  看着一个个由于激动而涨红的小脸,听着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评语,我欣慰极了,这就是我的学生吗?由此可见,由于是学生评学生,相互能理解、能接受,少了拘束,多了坦诚,大家都有了自我表现的一席之地,不知不觉中创设了一种自由轻松的环境,创设了写作的氛围,自然形成了写作的活力。另一方面,评作文要求学生将习作呈现于大家的面前,也就促使其认真准备。学生从写开始,较自觉地参与,表现自己,为了标新立异,他们会多观察、多积累、多思索,从而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文。学生对作文重视了,自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写作氛围。
  三、自我评价,在成功的作品中品尝喜悦
  通过学生互评、小组互评的文章再发回到学生手中,学生对别人的评语不见得全部认同,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会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构思经过、写作体会阐发出来,对同学提出的建议可作修改,把自己成功的作品编成集子,并给自己的集子取上名字,写上序言。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在文学的芳草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释放自己的个性,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体验诉诸纸张,流淌于笔端。下面就是焦玉杰在自己的集子《心灵的乐园》中的序言:
  我是一个爱静的女孩,我喜欢在似秋水的夜晚把自己的心曲倾诉于我的笔端。我喜欢在绵绵细雨中独自漫步,把那份宁静、温馨流淌于我的作品。在《心灵的乐园》我可以寻找到一份安静、一份祥和。在这里,我可以让心灵插上灵动的翅膀,放飞理想;在这里,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爱,可以恨,她是我心灵的芳草地、心灵的乐园。
  在这本集子中收录了她较好的作品,如《秋雨沙沙》、《夜》、《最后一片树叶》、《感谢那片蓝天》等。
  看了学生的作品,我感触颇深,谁说我们的孩子没灵性、缺乏敏捷的思维?谁说他们的作品陈旧不新颖、语言死气不鲜活?他们身上涌动着青春的热情、时代的旋律,他们思维活跃、思想超前。怎样让他们的思想插上灵动的翅膀,关键在我们教师。只要我们有创新的理念、敢干的作风,何愁作文无源头活水?
其他文献
摘 要:键盘时代的来临,虽然冲击着汉字的书写,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仍旧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所以信息时代我们还需强调写字教学。  关键词:汉字 电脑时代 审美 陶冶情操 创新能力 写字教学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从殷墟甲骨时代至今,已经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至今仍在为四化建设服务着。汉字有很多优点,它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艺术的功能和原则以及演示实验艺术的类型与作用。通过设置探索问题的情境,提倡质疑,鼓励创新,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化学教学 演示实验 艺术技
期刊
“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作为建构者——教师仅是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咨询者、导航者,而学生才是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带着驱动“任务”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灵活运用“任务驱动”
期刊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传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给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将之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其形象逼真的直观效果、反映内容的丰富性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从而较好地解决历史过去性、综合性、具体性的问题。下面就本人的历史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利用多感官结合的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中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更要突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背景下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然后结合这一现状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阅读教学受到广泛重视,但受应试教育与落后思想的影响,阅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虽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的阅读方法,制约了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阅读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阅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多媒体信息技术必将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整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多媒体信息技术 历史课堂  从现代教育理念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
期刊
摘 要:探究能力是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备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正确面对陌生的题目。应《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授教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倡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方法,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时间、方法上可以科学地安排,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化学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生 发散性思维   从定义上讲,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在各个方面、角度得出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还可以叫作扩散性思维和辐射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人的大脑思维材料和知识链接的迁移,使思维更加灵活、流畅、精细、创新
期刊
绘画是以点、线、面、体以及色彩、空间、虚实等为要素,在二度空间中创造艺术形象,以表现画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那么画家所要表现的这种思想情感,就是通过绘画作品来呈现给观众的,换句话说,色彩、空间、虚实等就是情感的载体,或具体存在的形态。  在诸多艺术起源的学说中,“情感说”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雪莱、托尔斯泰、科林伍德、苏珊郎格等认为:艺术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对艺术作品来说,甚至比艺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