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阶段涉及到的使动用法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动用法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易与其他用法相混淆,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使动用法,有必要明确区分使动用法和其他易混用法,其中应主要区分:动词的使动用法与普通用法;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与为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与普通用法辨析
  1.形式方面。动词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普通用法中,及物动词后跟宾语,不及物动词后不跟宾语;使动用法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跟宾语,有时虽可省略宾语,但一定能够补出。
  2.语义方面。在使動用法中,宾语是动词表示动作的施行者,但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容易判断动作的施行者,因而影响到使动用法的判定。因此,判断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要注意区分动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例如:
  ①交戟之士欲止(之)不纳《鸿门宴》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以上诸例中,“止”“却”按普通动词理解,可以解释为“阻止”“打退”等义,放在句中也基本符合原文意思,但这样动作的施行者就成了主语,与原文实际相反。实际上,“止”的基本义是“停止”,可以引申为“阻止”“中止”等;“却”的基本义是“退”,引申为“打退”“撤退”等。判断一个动词是否用为使动,不能以引申出的意义为依据,必须考查它的基本义。所以,①“欲止(之)不纳”应为“使他停下来不让他进去” ②“却匈奴”意为“使匈奴撤退”。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辨析
  1.从定义来辨析。在使动用法中,谓语动词含有“使”“令”意义,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在难以区别使动和意动时,如果能将句式转变为“主语+使+宾语+谓语动词”,则一般为使动用法。
  在意动用法中,谓语动词含有“认为”“以为”意义,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因此,在难以区别使动和意动时,如果能将句式转变为“主语+以+宾语+为+形容词”或“主语+把+宾语+当作+名词”,则一般为意动用法。例如: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鸿门宴》
  ④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刺秦王》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例③ “臣活之”可转变为“臣+使+之+活”,④“群臣怪之”可转变为“群臣+以+之+为+怪”, ⑤ “吾从而师之”可转变为“吾+把+之+当作+师”,但要注意,通过定义分辨是最直观的方式,但往往需辅助以其他方式加以确认。
  2.从词类辨析。在高中文言文中,用作使动用法的词类范围较大,不仅形容词、名词和数词可以用作使动,而且动词本身亦有使动用法。具体事例前面已经涉及。
  而用作意动用法的词类只限于形容词、名词和数词,意动用法是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一种主观看法,因此动词一般没有意动用法。例如:
  ⑥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阿房宫赋》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例⑥“迟之”意为“认为他迟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⑦“鉴之”意为“以之为鉴”,名词的意动用法,⑧“一死生”意为“把死生视为一体”,数词的意动用法。
  3.从动宾语义关系的特征辨析。在使动句中,主语致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动宾关系含有动态变化的意义。“如果是动词作谓语,那么一定是宾语所指直接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如果是名词作谓语,那么一定是宾语所指直接发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或者是宾语直接转变成名词所指的对象,如果是形容词作谓语,那么一定是宾语所指的对象直接向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发生了动态的转变” 例如:
  ⑨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⑩驾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⑾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史记?鸿门宴》
  例⑨动词“斗”与宾语“诸侯”是动作与动作施行者的关系,⑩形容词做谓语,要给快加上一个适切的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快—跑得快”,“利足”反映的是“(马)足”所指跑快这样一个动态的结果,⑾“王”做谓语,“王之”意为“使之为王”,同样表示的是一个动态变化。意动用法的句子,主语只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而没有强制宾语发生某种变化,因而动宾关系不含有动态变化的意义。如果是名词作谓语,动宾关系是一种判断类属关系,如果是形容词作谓语,动宾关系是一种描写关系。
  总之,在高中教学中,翻译是重中之重,也是高考的必考题。本文正是努力从定义上梳理使动用法,结合高中新课标教材中的具体语境,对使动和意动、为动进行区别,以期让学生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中学生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运用同一个层次进行教学往往影响教学实效。因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进行优化,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正是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根据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实施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中学课堂教学如何优化分层教学设计提出实施方案,供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中学教学 差异 分层 因材施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种有着和中国文字一样悠久历史的语言,其文字的音律节奏、表达手法、修辞方式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而英语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从语言欣赏的角度以课例设计的方式分析了在杭州西子学校这样的普通高中从简单读本入手培养高中生的英语语言欣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基础阅读 欣赏能力  随着对英语课程的深入研究,高中英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尝试探索以某种情境为主线一贯到底且综合运用多种情境,并采用故事式教学方式的地理情境教學。  【关键词】地理情境教学 一贯到底 故事式教学方式  【导入】展示动画人物阿凡提的图片,提问:大家认识他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吗?(学生:新疆)  教师:我们今天就随着阿凡提的脚步去新疆转一转,让我们出发吧!  【新课】课件中阿凡提的声音出现——很抱歉,想跟我到新疆?必须闯过六关!(
期刊
听某位班主任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拥有无数对其充满崇拜的“兵”,也常常伴随着处理不完的琐碎事。我深深知道,这一件件鸡毛蒜皮的事情,一项项细微的处理方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甚至他的一生。而只有对孩子充满“信心、责任心、爱心”,才能用自己的汗水为孩子铺垫一条闪光的成长之路。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这样尽到自己“三心”的。  一、民主管理,對学生充满信心  1.让每一个孩子成为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多方面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包括,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够与他人很好地交流与合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里简单谈谈。  一、营造课堂氛围  好的课堂氛围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条件。有了和谐、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
期刊
【摘要】生态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有良好的氛围,信息技术课堂的氛围应该是活跃的。师与生间的教学也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这种交流具有交互性。  【关键词】生态 绿色 信息技术课堂  “绿色课堂”就是一种强调以生为本,注重民主,追求生态和谐的教育。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一、“绿色”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的营造  生态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有良好的氛围,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的
期刊
所谓“后进生”,是指在品德、学习、纪律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存在,他们不仅自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影响着周围的一大批同学,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转变他们,不仅关系到后进生自身,而且对班风乃至校风都有很大影响,那么,如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尽善尽美地转化差生呢?  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广进程中,从目前来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还是一项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要想保证并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文言文教学。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语文文言文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文言文教学措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效率 提高  当前,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课堂提问中预设多,激发思维少,提问方式单一,提问随意性大,提问难度把握不准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有思维性;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问题提出要有科学性。  【关键词】设问 提问 有效 科学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但在现实课堂提问中往往存在预设问题多,激发思维少的现象;要不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基本属于事实
期刊
【摘要】本文指出中职学生电话使用中出现的涉及的合法性、安全性、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阐述加强中职学生规范使用电话教育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并就规范学生电话使用、树立良好电话形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手机辐射 合法 安全 文明 规范  作为主要通信工具的手机,因其携带方便、联系快捷备受学生青睐。在学校随处可见学生使用手机现象。笔者所在班级58名学生中,未使用手机者仅6名,手机使用率高达90%。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