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为什么好?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62106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第一次接触豆瓣是2006年。彼时我是青葱年少的工科学生,文艺离我遥远了点。尽管求学之地是文化商业交叉之地——南京。如果这个城市有不和谐之处,很可能是我。那时候我眼里南京的最大特征是满城的鸭子。盐水鸭、桂花鸭、鸭血粉丝汤一堆来自鸭子的食物,颇为难吃。五台山先锋书店聚集的爱书青年,从广州路到上海路小店的小资青年,秋日踏着满地金黄的银杏叶的甜蜜情侣中,都没有我的身影。
  有网络依赖症的我大多空余时间泡在机房。
  忙忙碌碌的校园生活之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但不是女朋友。直到一个百无聊赖的雨天在机房,发现一个看上去粗糙的网站,豆瓣。用了十分钟就恍惚感觉到,这玩意儿就是我一直缺的东西。实际上,豆瓣很长一段时间解决了我的寂寞。
  那时候,还没有社交网络、荷尔蒙社交这些时髦的词。我的豆瓣好友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个文艺小女生。但我觉得豆瓣很好。因其彻底解决我发现电影、书籍的需求,进而解决我的寂寞。我是打心眼里热爱它。对于强迫症+完美主义的我来说,有这等地位的产品不多。
  豆瓣在接下来几年波澜不惊,很难察觉到大的版本功能升级。
  颜色一直是它的创造者杨勃当初挑选的青绿淡黄的淡雅色系,大量的纯文字链接,边框、底色、背景图少之又少。一定要找出变化的话,则是推荐的电影、书籍和文章越来越符合我的口味了。使用豆瓣会有一种错觉,以为只有杨勃一个人按照开发豆瓣时的习惯,继续在星巴克远程维护它。
  实际上,豆瓣已经是一个拥有超过300人,年收入近亿的公司了。在互联网公司中300人并没什么了不起。但其流量排名中国TOP20且仍在不断上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更不可思议的是,豆瓣拥有最忠诚的用户。这些用户愿意为豆瓣创造内容,维持豆瓣的氛围,保护豆瓣的生态环境。对外,他们不遗余力地让更多的气味相投的人加入到这个线上的社区。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不是依靠强大的运营推广,因为豆瓣倡导用户自运营和口口相传;也不是依靠高深的技术门槛,因为豆瓣从不鼓吹他们拥有高超的技术,尽管它有国内顶级的算法工程师团队,以及2005年创立之初便采用国内少见的Python。豆瓣的流行和成长只有一个秘诀:一款有气质有品位有个性的好产品。看到伴随杨勃多次出现的MacBook,我更加坚信这个观点。
  那么,豆瓣这款产品好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实际上,豆瓣的忠实用户尤其是部分热情而有才有趣的人早已有大量的溢美之词献给豆瓣了。我这几天一遍遍问自己:你为什么觉得豆瓣好?如果有第二个类似豆瓣的产品你可能会放弃它吗?豆瓣会一直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吗?现在,我想到了一些答案。
  一、豆瓣是一个浓厚的独特氛围的虚拟社会。
  实际上,说豆瓣是一个产品群更为合适。从最初的读书、音乐、电影、小组、同城,到豆列、广播、九点、阿尔法城、阅读、FM、东西,以及即将上线的旅游,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十来个App群,它们无一例外地带着豆瓣的气质,拥有一致的豆瓣式体验,有用、好用、有趣。这个产品群形成一个围绕豆瓣的生态圈,你可以认为这个生态圈是文化百科,也可以认为它是兴趣社区,还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发现和推荐引擎,或者叫选择引擎甚至决策引擎更为恰当,不一而足。
  如同社会万花筒一样,千人千面,有人爱看书自娱自乐,有人喜欢旅游,有人热衷交朋识友,还有人喜欢抛头露面。豆瓣通过不同的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这些产品可能彼此有渗透,也可能是毫无关系地割裂的。整体来说,豆瓣满足了不同的人的欲望,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的各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豆瓣通过用户形成了一种氛围。这个氛围让寂寞不再寂寞,让浮躁安静,让冷淡热情,让乏味有趣,让沉寂活跃。
  豆瓣生态系统是用户自发建成的。内容,秩序,更新机制。UGC(用户创造内容)这类词汇在豆瓣的自我介绍里面不见踪影。但豆瓣自建站伊始到现在提倡的用户参与让其成为WEB2.0以及UGC模式的样本。豆瓣做的,就是在用户感知不到的情况下,做好基础的支持和氛围的维护。用户感受到的,是自己组织管理内容的便捷,参与决定内容权重的有趣,成为站内明星的成就感。尽管不会得到物质上的回报,站内明星到了豆瓣之外无人知晓,但他们仍然乐意将自己的时间、激情、才智献给豆瓣,然后将更多的人吸纳进这个圈子。
  与其他UGC社区不同的是,豆瓣人人生而平等并且永远平等。用户可以给人和东西评分,例如音乐、电影和书籍。但是,用户本身没有评分,没有分级,也没有加V。豆瓣不会树立意见领袖,没有专家,没有代表用户。尽管做这个很简单:根据用户活跃度或者评论被喜欢的次数,在首页展示“豆瓣达人”之类的惯常运营伎俩。
  但是,豆瓣没有。人人平等,哪怕你没有创造任何内容。对豆瓣来说,为其创造七八年内容的用户和今日新加入的用户,并无区别对待。
  在这个自由、民主、简单且人人平等的虚拟社会,交朋识友同城活动带来的潜在机会,志趣相投而获得的尊重、观点认同带来的成就感、完成内容创造的自我实现,马斯洛各个层次的需求得到的充分满足。这是Doubaner们在现实社会以及其他任何社区不可能被满足的。
  二、豆瓣的节制是这个社会及其他产品欠缺的。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面临的选择与日俱增。不论是对物品的挑选,还是对自我行动的选择。不过人类正在迷失。选择恐惧症和后遗症日益增长。
  豆瓣从“发现”出发,解决我们的选择泛滥问题。通过朋友的推荐,通过你过去在豆瓣发生的一切,帮助你选择更适合你的“物”或者缩小选择范围。音乐,电影和书籍都是物。去年豆瓣将这个“物”泛化为所有的东西。例如一台彩电,一个App。
  我们就从豆瓣“东西”这一个产品切入,看一下豆瓣是如何做到“节制”的,也可以说是自我控制。
  等了八年的“发现东西”。豆瓣的来历便是帮助人们做出最有效的选择,哪怕是结识同好,也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如果一定要给豆瓣扣帽子,不是社交网站,而是一个基于兴趣社区的决策引擎,发现、推荐、社交都是帮助用户决策的手段。从音乐、读书和电影切入约八年后,豆瓣终于决定,是时候将构建的这一套体系应用到世间万物了,回归杨勃的初心:“发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   豆瓣采用一套看似简单的决策逻辑。首先从你出发,对一个东西进行评价和标记(X过,在X,想X,喜欢,有用)。这些标记帮助你自己管理电影、书籍、音乐的记录,同时将被豆瓣记录,成为豆瓣算法依赖的数据和展示给其他用户的数据,进而影响他人决策,也影响下一次豆瓣给你的推荐和搜索结果。你向它反馈越多,它向你反馈越有用。你们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逐步紧密。
  豆瓣的“东西”,与豆瓣读书、电影和音乐本质并没有不同。但为什么豆瓣忍了这么多年才推出?要知道,在豆瓣做“东西”之前,山寨者众,既有做垂直的如食品发现豆果网、应用发现酷安网,也有围绕豆瓣的生意如专门做豆瓣电影在线看的一些网站。豆瓣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之时,就算面对这些山寨者的跟风,也能克制自己的恐慌或者忧虑,实属不易。
  产品功能从不跟风。经过8年的发展,豆瓣后台已经过数次升级换代,但从“东西”这个产品界面看,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当前业界流行的Metro、瀑布流、自动加载下一页等“流行”的风格,在豆瓣找不到。业界几乎所有搜索框都已在以加入语音话筒为豪,所有网站都在给自己打上微信二维码的标签的时候,豆瓣仍然不为所动。连豆瓣和杨勃自己的微博,在豆瓣网站也找不到链接。
  带来的好处是用户习惯的培养完成后不会因为新版本的唐突而痛苦不堪,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挫败感在豆瓣一直都不存在。反面教材则可以看看QQ4.1版本,被吐槽着实不少。
  有人会有疑问,豆瓣如果啥都不改,能否跟上用户需求的步伐呢?能。相反,豆瓣知道用户真实需要的是什么。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八年前的需求本质是一样的。与其将力气花在一些花哨的噱头功能上,何不集中精力做好更应该做的事儿呢?例如算法的优化。豆瓣确实也这么做了。同时豆瓣的界面也在不断改善,只是是平滑地演进着,用户甚至都察觉不到。最近的大版本改版,也几乎维持了原样。
  豆瓣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用户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哪些是浮云哪些是繁华落尽之后依然会平淡留下的“真材实料”。不浮躁不跟风是其一直保持的特征。不跟随流行,但豆瓣却一直保持流行。
  从未改变的自运营策略。豆瓣倡导用户自运营。其声称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甚至连官方分类都没有。对于内容,豆瓣提倡用户创造。“发现东西”频道也不例外。
  产品推广豆瓣崇尚口口相传的社会化传播方式。注意,这个社会化传播方式与现在的微博微信可以不一样。在Twitter前豆瓣已经是社会化传播的受益者了。在豆瓣拥有海量流量和用户后,这个路线并未变化。你在豆瓣找不到任何自有产品的推广痕迹。最多静悄悄地在首页增加一个超链接。其他网站惯用的大BANNER甚至弹出或者花钱搞个发布会,豆瓣不会。
  在“东西”上线后,豆瓣小心谨慎,保持最大的克制。尽管对自己的产品有自信,但豆瓣仍然不希望用户一涌而来。这是最好的产品状态,有自信,但是不知足。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产品。见了太多做出点成就便飘飘然的产品了,也见了太多对自己不自信瞎改版乱运营的产品。
  在对内的内容运营,和对外的推广运营上豆瓣的克制值得学习。
  三、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是的,是真正。中国互联网最不缺的就是忽悠。有多少产品打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旗号,号称自己将产品体验做到了极致,甚至通过塑造明星产品经理的方式来宣传自己产品为王,自己以用户为中心。
  实际上呢?强奸用户的产品无处不在。有的是产品经理瞎搞不懂;有的是产品经理自以为是折腾用户;更多的则是产品经理明知道是错的,但是因为公司战略、商业化目标等业务目标的要求,进而强奸用户体验。他们会准备一套看上去正确的逻辑,诸如这次不好用是为了颠覆是为了以后做的更好,再如商业化盈利有收入才可以将产品做得更好。实际上我只知道一点: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被他们自我催眠式地理解或者遗忘。
  但豆瓣做到了。除了顺畅的问题反馈渠道外,豆瓣的产品几乎找不到任何唐突的商业痕迹。就以“我喜欢的东西”为例,很多外界人看来这是豆瓣目前特别有想象力的业务。例如增加一个展示广告,放一个东西内容植入或者购买链接,甚至有人已经帮豆瓣想到了直接做B2C商城。但豆瓣并没有这么做。实际上这种方式不合适。对用户发现选择物品不公平,违背了豆瓣的初心。一切都要有用、有益,对象是用户。豆瓣想做的是帮助用户选择,而不是强迫用户选择或者诱导用户选择。所以,豆瓣现在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干净的。
  豆瓣并不排斥商业化,只是有自己的坚持。他们有自己定义的商业化底线。目前看来是用户对豆瓣的商业化程度是同意的。豆瓣在这个过程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破坏了豆瓣的氛围,伤害了用户。每年收入近亿,其中有很大部分来自图书购买分成以及品牌展示广告、互动广告。但是谁能在豆瓣做广告,以什么形式,都是豆瓣说了算。如果广告商与豆瓣的气质不搭配,豆瓣会无比高傲地SayNo。对于影响用户使用豆瓣体验的动态图、Flash甚至弹出等富媒体广告,则一直抗拒。一个页面的广告不能超过一个,这也是豆瓣的节制。如果做出改变会让豆瓣收入又增加一些。
  更难能可贵的是豆瓣围绕用户,但是又不谄媚用户。用户的需求五花八门,豆瓣不可能100%满足。豆瓣和用户是双向选择。它不期待所有用户满意。它只希望被它选中的真正属于豆瓣的用户满意。不喜欢的可以用脚投票离开。这种双向选择也确保了忠诚度。
  四、豆瓣的未来在哪里?
  豆瓣为了保障用户体验,控制广告数量和内容进而减少收入。拒绝跟风因此没有泡沫,它的路线始终清晰。那么业界可能关心,豆瓣的未来在哪里呢?投资人是否会容忍这么一款产品一直干净下去吗?
  或许豆瓣对自己的节制即将获得回报。原有的收入模式依然存在,并且会因为用户及流量增长而更加强劲。豆瓣阅读和豆瓣FM则因正版化的趋势、用户为好?的内容和服务付费习惯的培养,迎来机会。如果中国出现一个类似亚马逊或者iTunes商店的数字内容生态环境,我想这个生态里面的核心很可能是豆瓣。
  豆瓣低调运营的“发现喜欢“的东西则留下许多想象空间。任何物品都可以在这个频道简单地发现,给用户惊喜和帮助用户决策。这将解决用户痛点。而盈利模式外界在猜了。有展示广告、点击购买广告、内容赞助、App分发甚至豆瓣自己开商城的方式。不论是哪一种,假以时日,“发现喜欢的东西”将成为豆瓣的另外一块重要收入来源。
  在豆瓣IPO之前,已进行了三轮融资。投资人如果没有耐心,可能再次上演豆瓣的收购事件。如何对接资本又避免被资本控制,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尖锐问题。豆瓣被收购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不希望看到一个纠结的豆瓣,需要的是处于今天状态的独立、自由、干净、民主的豆瓣。我相信,凭着豆瓣的克制和杨勃的定力,豆瓣一定可以带着豆瓣用户迎来豆瓣的春天!那时候,豆瓣还是今天的豆瓣。
  (作者为爱科技网创始人)
其他文献
什么是“我眼中的好产品家”?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先请读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男性朋友,你最喜欢的手表品牌是什么?  第二,女性朋友,你最喜欢的化妆品品牌是什么?  第三,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什么?  对于事业有成、尊显荣耀的男性而言,宝玑(Breguet)、宝珀(Blancpain)、格拉苏蒂(Glashutte Original)等顶级腕表品牌备受推崇;对于高薪阶层、内外兼修的
期刊
我背包里常年装着:一部笔记本电脑,一部Kindle。其实创业这一年以来,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除了跟人谈事儿,就是对着电脑,以致于Kindle常年被打入冷宫,无暇打开。但是我仍然一直装着它,走哪儿——去饭馆、坐地铁——都会随身带着,心里想着:或许就有十分钟时间呢、或许某一刻就想看一看呢。是的,Kindle给了我阅读的安全感:只要我想,它就立即能给——用最轻薄简省得多的方式。  就像今天手机给绝大多数人社
期刊
Q=《全球商业经典》执行出品人、执行总编辑王涌  A=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雷军  我没想到,对话刚一开始,雷军就沉浸到了自己的小米世界里,在他不容打断又多少有点絮叨的讲述中,我脑子里只归纳出了唐伯虎的那句话:“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年来的争议和吐槽,我发现他习惯于向人解释而不是对话,为了让他短暂游离出解释的语境,探讨下小米的成功别人是否也学得会,我向他请教做杂志产品如何向小米
期刊
“你的第二部电影产品《箭士柳白猿》何时上映?”  “不知道,没人愿意发行!”  “为何?”  “说演员都没名气。”  “他们不看你的产品吗?”  “他们在乎演员的名气,并借此来判断市场。我300万小投资的电影,做好发行的话,他们要投入500多万,他们不愿意冒险。这就是现实。”  我的心咯噔一声,放下酒杯。徐皓峰淡然地说,他在筹拍第三部电影作品。我说,你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我建议编辑部同事都认真看看
期刊
2008年6月24日,我以广州援建者与社工老师的身份进入灾区第二天,也就是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42天,第一次遇到芙妹。她的两个孩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对此,她愤怒、痛苦,陷入对孩子生前种种的追忆中,食难下咽,夜不成寐。相遇不到一分钟,她就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孩子的照片给我与我的同事们传看,含着泪花不停讲述孩子的故事。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芙妹仍然没有停止诉说的意思,反而主动提出送我们回住地,
期刊
在当今中国,“女权主义者”好像一个危险的标签,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好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我很乐意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
期刊
秋日、寒鸦、枯原、悲戚的男子、被抛弃的小狗……每次想起这电影场景,都倍觉凄凉阴郁,即使在因兴趣和研究看了许多年电影之后。这已成为童年的创伤性电影记忆,后来才知,这部电影是改编自鲁迅小说、水华导演、王心刚和林盈主演的《伤逝》(1981)。原作《伤逝》是格调悲哀甚至悲观的小说,周作人解读为鲁迅感怀兄弟失和而作。此外,作品更直接讨论的是“娜拉出走之后该如何?”  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女性形象如何在银幕
期刊
武侠小说吸引人,全因打架、泡妞、旅行三大核心元素,也就是功夫不断升级,江湖奇情纠缠,四处比武社交的大组合。这类型在八九年代热闹过一阵后忽然衰落了。大概是因为当代世界打架要负法律责任,现实爱情随处可得,旅行也不再稀罕了。到新世纪又加入了穿越和玄幻,复苏了一下子,但其实也没新变化,无非是到个新空间去干这三样事。后来,它就彻底非主流了。直到徐皓峰的《道士下山》问世,接上其《国术馆》和《大日坛城》,一个作
期刊
尊敬的中国国家主席、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德国总理、印度总理、巴西总统、南非总统、联合国秘书长:  作为一个从事人类问题研究达34年的学者,作为一个企业家,北京市的市民,这是我第三次为了同一个问题向人类领袖写信呈述。这个问题就是人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所谓灭绝不是一般的毁灭,而是一个人都不剩,人类将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灭绝人类的祸首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必
期刊
阿玛蒂亚·森曾经比较过中国和印度的现代化,他的结论是,中国之所以比印度成功,就因为中国有大量海外资本的注入,这些资本是海外华人带进来的。印度人就跟中国不同,移民出了国就不回家了,也不怎么想印度。这种特点在古代历史中也可以看到,那些印度僧侣,像鸠摩罗什这些人到中国来传教,最后都死在中国;可是中国和尚西去求法,只要还活着都要回来,像法显、玄奘,历尽艰险都要回国,这就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不同。所以阿玛蒂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