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有限性谈大学学习的目的及途径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c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有限性来自于家庭教育的不可控性,从而造成了千差萬别的入学者,而学校教育的统一和量化进一步加深了人的天赋和潜能的忽略,这为大学教育造成了前提性的问题结构,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大学学习的本质、目的和方法,既是对作为大学的主体的学生的回归,同时也对大学运行和教育教学的反思。而无论就天赋论、教育有限伦等视角出发,就人的根本的自我认识和解放层面探讨,大学全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导向性的方式,引入读书的有效方法和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思维解放和认识训练,最后形成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有限性;家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学习;读书
  1 从教育的有限性谈起
  人类只有两件事情很有趣,一个是靠近真理,一个是回到天性——或者回到天性去发现真理呢?作为教育者,我们常常为孩子正在广袤的四野建立自我城堡而忧虑。那是怎样的所在呢?是精致的巴洛克,而是宏伟的拜赞庭,抑或精巧的苏州园林,还是简单的四合院呢?少年何尝不是一匹扬蹄欲奋的雏马,然而要成为战马难免要套上悲哀的套索,我们该为其煊赫的战功而欢呼还是为疲于奔驰四方而太息呢?如果人类确实还存在一样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我想第一件事情大概就是着手去为一个美好而优秀的人格奠定精致的基础。
  多数家长可能只有在时间的洪流中将每个设想放在下一个节点上,而为上一个节点的失误奔走却又不断创造下一个失误;又或者只能完全交付于某种可控要素的程序,譬如可以用金钱额度衡量教育支出;又或者干脆用捕风作影的命运来告慰心中时时的惶恐。然而在陷入思考成长途径的极端复杂的困境时,我们必须强迫症式考虑问题解答的目的,这个更加具有古老渊源的问题——什么才是快乐的人?是复制一个人海中的一张笑脸从而一路品尝人生繁琐的点点酸甜苦辣?是创造独醒的灵魂而为人众痛苦悲伤?是行走世界看穿世道而独好?有时候最佳的选择往往倾向于最普通的选择。然而纵观古今,自人初诞,虽然鲜有,但也存在个别极为成功的教育案例,可见对人的人格的建立是极为艰难并且不是常态存在的。思考到此,可能会有另一声音在叫嚣天分的问题。天赋,这个将教育拖入虚无主义的恶魔,成为任何失败的最佳借口。没有多少成功教育的案例,但是却有无数个有关天赋的传说。但是我想破除的是,任何所谓的天赋都是极其艰苦训练的结果。如果真有天赋的话,有天赋就意味着面对痛苦的训练时保有极高兴致和意愿,而没有天赋恰恰意味着极为痛苦而难以承受。那我只能说只是这样的人没有找到他愿意投入的事情,而并非不能成就。
  因此思考到这一阶段,实际就将对人格的建立转移为如何寻找到孩子有极高兴致和意愿投入并作长期艰苦训练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实质不是对象,而是途径。可见教育不是对象问题,而是途径问题,只不过途径变换为对象而存在,并没有纯粹的途径。因为任何对象最后都通向唯一的结果,就是境界。有另一个声音在唾骂我们试图又将教育问题最终拉入不了了之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用概念界定下“境界”,那就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地把握自我和世界。因此对象是普遍世界,而不是钢琴、拉丁舞等等这些一般人可以也愿意控制的标准对象。甚至在成为某个对象的精深的专家时,这一原则仍然有效。
  回到现实,我们有必要再思考,究竟如何寻找问题。寻找到对象是一个高度偶发性事件,因为在历史的资料中,从未有有关对的对象的寻找的教条和方法,甚至没有记录。一般的记录都转化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事例。所谓寻找,本质上就是一个对象与一个主体的匹配问题,这个匹配是在旁观者以及当事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匹配的另一个游戏规则是——时间有限。你不可能进行无穷式的枚举进行尝试,因为人的生命有限,人的人格阶段有限。在极短的时间中,发现主体的对象,几乎是不可的任务,因此,在历史中站到极高境界的人寥寥无几。这简直比一千七百多万分之一的彩票概率还要低,人类至今或有百万亿人口存在和存在过,然而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不必罄竹而数。如果说命运不可琢磨,我想大概就是指这个概率的问题吧。
  然而不必过于沮丧,如果这个概率太低,但是有一样至少可以保证,那就是——读书。如果一个人不能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地去把握自我和世界,但是他至少可以在理性层面做到。广泛地大量地阅读,深入地思考,在各种讨论和观点进行批判,从而建立自我的结构,这不啻为一个普遍检验的有效路径。从古自今,发奋读书成为一种昭然若揭法门。然而读书只能是等而次之的办法,因此陷阱众多、误读众多甚至无效众多。由此,人格的培养最终落实到如何读书的问题。
  2 就读大学的目的和意义
  2.1 作为中小学和大学逻辑秩序,我们身处其间究竟所为何事
  在小学我们获得了基本事物认知和基本的语言功能,中学获得了基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基本的自然、社会、科学等原理和事实的认知,那么大学呢?按照逻辑是否就是要进行某项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考察?答案既是也否。
  2.2 人与任何其他存在物的根本区别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客观世界的存在区分为在和此在。所谓此在就是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把握自身在的状态的存在。通俗地说,就是只有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通过认识和思考,从而对自身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进行把握和理解。人与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只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和关照到自身的存在,把自身与客观世界划分开来,并对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进行探讨和思考。
  2.3 人的根本就是要成为理性思考和行动的人
  2.3.1 认识客观世界
  理性思考就是将混乱复杂认识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通过建立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严密的逻辑思考,从而确保我们认识结果的科学和合理,并正确地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面对的对象是现象和本质混杂的客观世界,而现象本身又充斥着假象和真相,只有理性可以帮助划分假象和真相,绕过现象走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无限靠近和把握事实,才可能使得我们始终保持正确的认识和行动。   2.3.2 认识主观世界
  我们在面对自身之外的世界的同时,也正在逐步建立另一个自身之内的世界,就是主观世界。我是谁?我来自何处?去往何处?我为什么存在?我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如何存在?人通过理性思考,逐步形成人格,建立自我意识,但同时,自我也由逐渐清晰而愈发变得困惑。只有有效建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理性认识和思考关系,不断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心理体系,才可能自我解惑,实现人的觉醒。
  2.3.3 读大学就是认识你自己
  回到开始的问题,读大学的根本目的在终极上就是认识你自己。通过更加系统的阅读,建立基本的学科认识,在广泛的知识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潜力,建立自我人格体系,形成完善的内心世界。
  3 如何现实读大学的终极目的
  3.1 建立和形成阅读习惯
  所谓教材阅读法就是在老师的全部掌控和牵引下,亦步亦趋地逐字逐句逐章逐节的阅读,阅读的计划来自教师,阅读的内容来自教师,阅读的思考来自教师,甚至阅读后的判断也只有唯一的答案。这种阅读的好处是可以在茫然的学习状态下快速进入学习角色,但是巨大的代價就是失去了思考的自由和学习的基本动力。大学相反,要在相关的知识领域内,自我选择性阅读,广泛的涉猎,博览群书。
  3.2 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对话
  以往的学习可能还会为我们遗留下另一个诟病,那就是知识专制下的权威思想。所谓知识权威就是知识唯一来源是权威者——教师,他们教授的知识不容怀疑,他们的观点不容怀疑,他们的论断不容挑战,而他们提出的问题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我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然而这种思维惯性和学习方式却正在大行其道。相反,在我们经过更广泛的学习和思考后,我们可以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对话,深入争辩,从而使得原有的思考获得更加深入的推进。
  3.3 建立严格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观念
  应该在大学读多少书?这个因人而异,可以是一千本,也可以是一百本。已经有较好阅读习惯的情况下,一周精读两本是可以做到的。算下来大学四年应该精读两百本书,其他泛读的话在五百左右,就可以在很高的水平上毕业了。阅读的范围。首先是专业课程开设的科目,每门课老师开的参考书目,其次在读参考书目中扩散阅读书籍。当然,更可以是根据兴趣所致,随手阅读的书目。在大学尽可能的涉猎更多的阅读领域,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思考领域,才是阅读的最好办法。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建立严格的学习计划,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要浪费哪怕是片刻的打发时间,如果有志于完成自我的觉醒的人,更不可会允许自己将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中,这种即刻的感官消费不会留下一丁点的回味。
  3.4 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也就是读书和行动结合。因为行动是考察和验证思考最好的办法。在校园中,各种人、事,各种思想和观念,在各种活动中处理待人接物,都是观察和思考的环节,帮助我们理清认识,建立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心理的过程。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海南省三亚市 572022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但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形式化的问题,既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老师发展。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展相关工作,不断更新思路,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分析,探索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管理;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党的十六
期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越发严重,区域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逐渐突出。在当前区域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已经跳出教育外,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摆在大众面前,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解决。本文以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围绕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城乡学生人数、教师资源情况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其次,就我国区域义
期刊
本文在梳理教师发展内涵的前提下,从微观视角出发,以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为经,以网络媒介为纬对独立学院教师发展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网络媒介;独立学院;教师发展  独立学院自1999年出现以来,历经17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上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独立学院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独立院校的首要任务
期刊
本文试图以包头轻工学院校园文化实践为例,探索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对于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  当前,在十八大有关文化建设精神的指引下,高职院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
期刊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而将红色资源切实应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能够切实提供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红色资源;有效性  现如今,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很多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招,因此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里人数也随之持续上升,以独立学院为例,本文将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特征和因素,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困难;职业指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期刊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创新成果的转换以及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应当构建起成熟的运行机制,并对自身建设与发展策略做出探索。本文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运行机制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运行机制;实践策略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压力以及社会
期刊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还是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相对较晚,这是由于以往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够所引起的,虽然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本,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一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分析了
期刊
推广普通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校园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教师是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率先垂范者。如何在中学校园推广普通话,本文从教师自身、课堂训练、活动设计、贵在有恒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普通话;校园 ;推广;实践策  1 前言  關于普通话重要性的最早记忆,是在十几年前的大学校园。那个时候,并不是很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文章以部分高职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风格现状的调研,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风格整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研究结论,以期能够为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学习风格;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