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饮食观念下的餐具设计探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也带动了人们观念的转变。而餐具作为人们居家生活必需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对餐具各方面的需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空间。本文立足现代饮食观念,就餐具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饮食观念;餐具设计
  一、现代饮食观念的概述
  所谓现代饮食观念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饮食的一种认知。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健康饮食。可以说,现代饮食观念就是立足饮食健康为基点的一种饮食认知。
  二、现代饮食观念下餐具设计
  1.设计理念的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的餐具的功能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产品,在现代社会里,绿色产品、安全产品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1]。因此,在餐具设计中,就必须积极转变设计理念,要树立绿色设计理念,在满足餐具造型美观性以及餐具功能性需求的同时,要融入绿色环保意识、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传统元素的开发利用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他们往往苦于素材的缺乏,在餐具设计中不得不抄袭其他外形元素,从而使得设计出来的在餐具造型毫无创意。而我国传统元素丰富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元素为餐具外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在进行餐具设计时可以合理应用我国传统元素,不断提高餐具造型的表现力[2]。
  3.餐具功能的设计
  功能是餐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在现代餐饮观念下,对餐具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要。在现代餐饮观念中,人们注重的是健康,而这种健康与餐具的功能性有着直接的关联。以往,餐具的功能性都比较单一,而在现代餐饮观念中,餐具多功能性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设计人员在餐具功能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餐具的多功能[3]。如碗和筷子,市场上使用的碗大多是圓形或者椭圆形,由于碗的形状,使得筷子难以在稳定的放置在碗上,很容易掉下餐桌,而筷子掉下地后会接触到灰尘或细菌,此时,人们往往会换一双筷子或者拿筷子去冲洗,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针对碗,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在碗上开设一个可以容纳筷子的凹槽,如图一。
  4.餐具外形的设计
  作为一种使用工具,餐具外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新型。外形独特、具有鲜明特色的餐具能够带给人们一项较好的用餐享受,反之,平淡无奇的餐具形式使得人们在用餐的时候也显得比较苍白。在现代饮食观念中,针对饮食,强调的是享受,而这种享受与餐具的外形有着直接的关联。外形是事物的外在物理形状,比如方形、圆形、椭圆形,外形处理这些外在的物理形状外,还有存在传递出来的信息,比如气质、精神、文化。而餐具作为餐饮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餐饮观念中,要求餐具具备外在和内在形态的统一,要保证物质功能与人的精神性的统一[4]。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餐具外形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餐具外形与物质功能的统一,通过合理的设计达到功能与没的形态的完美结合。餐具外形有几何形态、仿生形态以及有机心态三种。餐具的几何形态能够表现出简约、质朴又不乏时尚的特征;餐具的仿生形态可以彰显个性和品位,如餐盘仿生成鱼形、花瓣形;餐具的有机形态比较轻松自然,如波浪形、流线形等。
  5.餐具色彩设计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设计语言,在餐具设计中有着重大作用。在现代餐饮观念下,人们对餐具的意识形态也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餐具外形的色彩。色彩可以为餐具的外线增添一些美学价值,带给人们更好的美感。同时,色彩具有味觉感,能够使人产生联想[5]。在餐具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色彩的合理设计,恰到好处的色彩可以增进人的食欲,改善用餐环境。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色彩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色彩能够带人安全,能够将人带到一种精神境界中去,可以带动人的情绪。而将色彩应用到餐具中去可以为餐具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6.餐具装饰图案的设计
  图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在餐具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图案可以增强餐具外形的表现力,提高餐具的美学性。在现在社会里,人们个性化审美的发展,各种图案在餐具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仿生图案、有边饰装饰图案、有彩绘图案、卡通图案等,这些图案为设计人员在进行餐具设计的时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在传统的餐具设计中,最早使用的图案就是雕刻图案,就是餐具的表面雕刻一些花纹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但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这种图案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们审美的需要。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设计师在进行餐具设计的时候要立足现代饮食观念,应用现在图案来装饰餐具,从而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享受。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传媒系, 指导老师左雪梅)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一位中学生为个案,通过叙事手法和访谈回忆,使用第一人称再现研究现场,定性研究的几种成文形式,对其聘请数学家庭教师的原因情况进行深入剖析。该研究望使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种认同,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共鸣,并增加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教师;定性;叙事;访谈  一、前言  “家庭教师研究”必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项目。此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科目类型、学生类型等等。在教师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和壮大,医务社工取得不错的发展,我国各地的医院相继开展了引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社会工作者的在医患关系、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这两个个方面出发,探究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承担的角色和工作模式,以及医务社工在医院里所能承担的角色,以及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医患关系;临终关怀;情绪疏导  一、前言  伴随社
期刊
摘 要:蒋廷黻代表了一個旧时代的史学改革和外交开拓者,吸收西方“新史学”研究理念,以进化史观为指导,“经世致用”为主旨,运用实证主义哲学思想探析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间中华民族的内政外交。蒋廷黻以全新的反传统观念解读近代中国的社会和东西碰撞下的反应,将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社会面貌较客观地呈现在后人面前,对我国史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蒋廷黻;近代中国;中西外交;民族自强  蒋廷黻在他的
期刊
摘 要: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彝族文化研究协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其协会对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中也发现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出一些对今后发展传承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的思考;毕摩文化作为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保护好毕摩文化,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开发和利用,以期对今后盐源县彝学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彝学;毕摩文化;传承
期刊
一、研究意义  (一)教师资格制度  孙琨懿在《教育探索》发表的《从教师职业素养反思我国教师资格制度》[1]、金铁洙和孙启林《韩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孔晓东《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師教育制度衔接问题的思考》[3]都不约而同地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永久有效性产生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一旦教师资格证书不采取任何措施地更新,会使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动力,进而抑制教师专业发展。  日本在
期刊
摘 要:戏剧主义修辞批评是西方20世纪最为流行的修辞批评范式之一,其中伯克的戏剧五要素分析法最具影响力。伯克的戏剧五要素是分析话语动机非常有效的理论,尤其是对演讲类题材的分析。本文主要以演讲语类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新修辞学的领军人物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位一对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中5个要素及其关系比的分析。  关键词:演讲;动机;肯尼迪.伯克;五位一体  一、肯尼斯 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  戏剧主义是伯克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教育目的为切入点,从该角度分析浙江省某县级市的中考签约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教育目的的两个维度,学校和国家政府角度,阐释了中考签约制度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违背教育的初衷,也为此制度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中考签约制度;教育目的;恶性竞争  一、现象导入  在浙江省一个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中考前两个月,四月中旬至五月初,许多民办高中拉开生源大战。学校根据这些全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科学的发展史这一论断,并浅析了科学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物理学教育中应该加强科学思想的教育。  关键词:科学思想;物理教育;创新教育  一、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发展史。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牛顿在科学方法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在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集中体
期刊
摘 要:微信朋友圈是当下流行的社交软件。本文通过调查用户使用朋友圈的现状及所持态度,了解其内在驱动因素及边缘效应,有利于清晰地把握朋友圈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优点,也能掌握朋友圈潜在的安全隐患,以推进安全朋友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朋友圈;用户心态;微信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注重对象的典型性,使调研结果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普遍性。本次问
期刊
摘 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靠。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对策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