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光了银子也要抢救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您是二十年前认识的方继孝,那么二十年后您拨打他的手机,话筒那端依旧还是那个方继孝。二十年来,他始终没有换号。“换了,老朋友可能就找不着我了。”
  而在不久前,正是因为“不变”的手机号,让方继孝捡了个漏。一位年届九十的信札经营者,想兜售一批信札,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方继孝,可俩人至少已十年没有联系。老人告诉他,如果这个电话无法拨通,那么下一个电话会打给拍卖公司。为啥第一个想到了方继孝?老人说:“我信他。”
  讲信用,方继孝一直坚守着。在信札收藏圈打拼二十余年,圈内人只要有好东西,总爱往他那儿送,因为只要相中,他会立马结账,绝不拖款。上了拍场,也是一样,所以京城各大信札拍卖会上,方继孝绝对是最受欢迎的常客。2012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花了六七十万元,抢救了不少与专题相关的信札。”说到这,方继孝像是打了一场“胜战”。
  其实,在方继孝的心中,有一份清晰的收藏计划表。他把自己的收藏分为了三大专题:
  第一类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信札,下分三个小专题,分别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中华文化有推进作用的文化名人信札,比如严复、王国维、陈独秀的信札;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信札,重点是参与大学创建的教授、学者信札,比如京师大学堂历任校长信札;中国近现代名校名师信札,如朱自清、闻一多的信札。
  第二类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政治人物信札,但纯军阀、纯政治家、汉奸的信札不在此列。这里所谓的信札是与中国政治活动紧密相关且与文化相结合的名人信札,比如孙中山、吴稚晖、邹鲁的信札。
  第三类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卓有建树的中小文化名人信札,比如郭小川、刘绍棠的信札。长久以来,这类信札并未进入收藏家的视野,但最近几年方继孝将它们列入了计划表。这一专题还包括新中国建立以后著名小说家的信札,比如《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的信札。
  按照这份计划表,方继孝在2012年的拍场上“见好就收”。比如一封国民党官员、首任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写给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谭延的信。方继孝原先收藏有一封邹鲁信札,但内容与教育无关,而这封信恰好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当时邹鲁任广东大学校长,正不遗余力广揽人才,此信即是希望任职于谭延部下的易培基能到广东大学辅佐他的工作。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邹鲁还将一份敦请书随信寄出。“这封信可以说是易培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它记录了易培基走出政界、迈进教育界的重要一步。”
  还有一封信札,方继孝也买得颇为得意。这是一封国民党官员吴稚晖写给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的信,内容是商讨将故宫东侧的太庙世纪坛辟为中山公园,而当时易培基正筹建故宫博物院。另外,吴稚晖是中法大学的创始人,在教育史上,他是一位教育家,这正好也在方继孝的计划表内。
  有意思的是,这两封信都曾在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中现身。当时一同付拍的还有于右任、汪精卫、李烈钧等人的信札,几十封一组,作为一个标的。“你知道拍了多少钱吗?才5万多!”时隔两年之后,仅方继孝拍得的邹鲁信札,加上佣金,价格已近4万元。吴稚晖信札则花了他5万元。还不止这些。这组信札被分开拍卖——于右任的7万元、汪精卫的15万元、李烈钧的3万多元、邹鲁的另一组信札4万多元,还有几封信札拍了6万多元……方继孝粗算了一下,“两年时间,5万多元就变成了40多万元。”
  涨!恐怕是2012年信札拍卖市场留给方继孝最深的体会。“最明显的是胡适、梁启超的信札,三五年前才七八万元,2009年就涨到十几万元,现在都上百万元了。”如此涨速,让方继孝有些招架不住。“去年,我在拍卖会看中一封董必武信札,委托他人在现场举牌,我一直叫到5万,突然,一个买家一口加到10万,我只能放弃。”或许是在信札收藏圈打拼得太久,在他的脑海中,总是浮现一二十年前的价格,一旦与今天的价格撞到一起,方继孝会觉得“不可思议”。“上世纪90年代,我买了三封董必武信札,每封才3000元。”在如今实力雄厚的大买家面前,方继孝时常“望洋心叹”。
  尽管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方继孝依然会“尽力抢救”。在采访中,方继孝说的最多的一个词,也是“抢救”。在他眼中,每一封信札都是孤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而收藏它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历史。可买不起贵的,怎么抢救?方继孝另辟蹊径——买那些不被大买家所重视的“生僻”人物的信札,比如杨沫、吴稚晖、邹鲁的信札。这里,方继孝看中的不是名头,而是内容。
  一封当代女作家杨沫写给当时文化部部长黄镇的信,起拍价6000元,几轮争夺后,方继孝最终以15000元拿下。“这封信里,杨沫给黄镇讲了不少‘文革’期间作家群的内幕,上面还有黄镇的重要批示。”另外三份冯雪峰、阳翰笙、楼适夷的“交代材料”,从品相看,有明显的水印,但因为内容有助于研究“文革”历史,所以方继孝毫不犹豫地以9000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我最看重的是文献价值,买信札就是为了研究。”六部《旧墨记》著作,即是方继孝研究成果的最好证明。不过,有一点让他感到了揪心,那就是目前信札市场哄抬价格的现象,“很可恶!但有时候为了研究,即使掏光了银子也要去买”。
  当然,也有令他欣慰的一面。这些年,收藏书札的人有增无减。“像我这样玩了几十年信札的收藏家几乎没有退场。而且还有不少新生力量的加入,比如事业有成的中青年、研究文献的学者、其他收藏类别的藏家等等。”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中意信札?方继孝坦言,这个市场的“盘子”并不大。与高端书画、瓷器等收藏类别相比,信札的价格要低得多。拿一幅购买齐白石画作的钱,就可以尽收大部分信札精品。但信札的文化内涵、文献价值又是“无以伦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它的价值仍然有待于发掘与重视。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札收藏、了解信札内涵、重视信札价值。今天,在信札收藏的路上,方继孝也不再只是一个收集者,而成为了一个收藏研究者、一个文化发现者、一个文献抢救者。
  链接
  拍场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文/本刊记者 夏宇   作为已有多年藏龄的信札玩家,石建邦发现,2012年拍场上竞买信札的年轻藏家越来越多。“这些年轻藏家中有一些是书法爱好者,因无力承受近现代书画的高价,转而将目光投向了相对物美价廉的信札,而且往往能有不错的收获。”在石建邦看来,信札收藏及其在市场上受追捧的热度都在升温。
  之所以信札能获得众多年轻藏家的垂青,与其自身的诸多特点有关。石建邦告诉记者,许多名人信札的内容都与重要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可以从作者的角度为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很多细节和生动的故事。实际上,不少史实都是通过对信札的研究才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乃至一些历史的空白通过信札才得以补全,其丰富的历史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我收藏信札的一个重要原因。”石建邦说。
  除了历史价值外,信札的艺术价值也毫不逊色。“那时侯,专业书法家不多,人们的书法水平普遍较高,无论文人墨客还是商贾官吏都有习字之风,他们的书法水平即使放在当今,与专业书法家也不相上下。”于是,每有闲时,石建邦便会细细欣赏他的信札藏品,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悠然自得,乐趣无穷。他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发展,用毛笔书写的信札已经渐渐消失,现在人们连字都很少写了,像当时那种研习书法的风气恐怕也将一去不复返,这也算是给信札又添了一分纪念意义吧。
  那么石建邦的信札藏品都是从哪里淘来的呢?石建邦说,前几年他经常能在旧书店和书摊上淘到一些有意思的信札。“当然,拍卖行也是收藏信札的重要来源之一,只不过价位通常较高,淘宝的乐趣也会相对降低一些。”石建邦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独特的“淘宝”渠道——“报纸、杂志等媒体人士以及名人后代在清理书信之时,在发现一些被埋没的名人信札后,有时也会拿出去卖,这可是一个淘宝的好时机。”
  而当记者向石建邦询问有何“重头”藏品时,他却表现得很淡然:“这没有什么好提的,对我而言,收藏信札并不是为了升值。”
  不过,石建邦对信札如今的市场行情有着自己的看法,“近现代著名文人学者的书札在市场上普遍受到了追捧,例如朱自清、钱钟书、季羡林等人的信札,通常价格比较高。从长远来看,随着了解和喜欢信札的人越来越多,其升值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
  值得一说的是,石建邦发现近年来信札收藏市场的赝品有增多的趋势。“不久前,我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伪造的名人信札,而且数量还不少,这值得收藏者警惕。”
其他文献
睡蓮盛放
期刊
文者,《说文》谓:错画也,象交文』。渐为黼黻文章,五色鲜明而五音谐和。文华若水,纵横徜徉,于峰谷间流转,于埠口旁停顿。『篇章户牖,左右相瞰』(《文心雕龙》),括情理而向明堂,矫辞采而辟泥丸。  周口始自水岸子午街,沟通联达。情之所泛,生发南枝北叶;道之所经,蕴藏古往今来。略如:道之萌,有伏羲氏白龟玉草;道之生,有神农氏五谷丝弦;道之化,有夏王神浆中兴;道之虚,有老子玄铁上善;道之言,有《陈风》泽陂
期刊
铜炉收藏在当今收藏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制作过一批,它在合金配制、熔炼、铸造及表面处理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故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宣德炉在市面上极为罕见。然后世,宣德炉却成为人们热衷于收藏和把玩的对象,民间也竞相仿制。由于宣德炉的仿制数量越来越多,『宣德炉』从广义上而言演变成明清铜香炉的代名词。  中国铜炉文化历史悠久,在用香习俗的推动下,汉代已诞生中国铜炉的鼻祖“博山炉”。至明
期刊
三十多年的书法复兴之路,风骚迭起,俊彦辈出,各种字体均涌现了诸多世所瞩目的代表性书家。小楷毫不例外地焕发了巨大的活力,投稿和入选数量在历次重要展览中一直居高不下。而在这个领域持续不断地精耕细作,构建自家风格,并终于成为领军人物的,明臣兄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一员。  我与明臣兄交往有年,虽然谋面机会不多,但他洵洵儒雅的君子气度,使人一见即心生亲近,并且很容易由人及书而联想起他的小楷。这给我很深的印象。 
期刊
赵冷月书法,或说他这一类的书法,没有按『道理』写,所以也就没有『答案』。他把找寻答案这样的事情,交给了所有喜欢和不喜欢看他书法的人。  写字,被当作艺术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尴尬。每个字,每句话,都有十分明确的字面意思,而让你看的,却又不是这个明确的字面意思,是超越字面另外的意思。不像绘画,让你看山水,当然就不是让你从中看见花鸟或人物;让你看猪狗就当然不奢望你从中看到猫鼠或者茄子黄瓜。书
期刊
原本是一通通简单的书信、便条,一转身就成了价值不菲的文物、艺术品,信札收藏市场虽然不像书画市场那样天价频频,但却一直有着自身的小规律、小情绪。很多阅历丰富的人痴迷信札,大半生都是信札的忠实粉丝;很多年纪轻轻的人也来触摸信札,好像以此接近历史上的某个片段。小小一纸书信,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收藏信札收藏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封信可以改变历史  日前,梁启超的146件信札拍卖在国内藏界再起风云,这批藏品的
期刊
前几日去西安,采访老朋友王勇超先生,他现任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  同行的还有古玉、古瓷、古砚的几位玩家。  参观完馆藏的十几个古民居和8000多个明清时期的拴马桩,几位藏友惊叹不已,连连说不虚此行。  平心而论,王院长的藏品从数量上看,无人能比,我们想了几个口号,比如“关中回来不看院”,“关中回来不看桩”,甚至“关中回来不看槽”(王院长收藏了上千个马槽)。但作为挚友,我们又忍不住直言相告,王院
期刊
《文徵明和陶渊明一九日闲居诗一及其父子信札合册》一以下简称合册一,纸本,书和画一共十四开,其中书法尺幅每开大约纵21.5cm,横12cm,绘画尺幅略大,原为台湾华氏家族旧藏,后归无锡博物院。从书册整体装裱情况来看,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联并无十分严谨的逻辑顺序,应为后人重新装裱而成。  该书册的第一、二开是清代顾子长为文徵明的《九日闲居诗》补作的一幅设色小景山水画,一座院落里几株古树高耸,太湖石林立,
期刊
2012年,我们踏上寻藏的旅途,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文化发现。沿途中,有相逢的喜悦,也有智慧的荣光。收藏的故事,就是探求的故事,求的是搜寻藏品的种种趣味,是赏玩藏品的脉脉情衷。而收藏的真谛不仅仅是保存,而是在探索中发现藏品背后的故事。收藏者,应该是文化的探寻者。
期刊
贵刊“一九四二”的特别策划,是一期非常成功的策划,既紧贴热门话题,又具有历史深度。还原70年前的历史真相,离不开历史的物证,所谓物证,就是我们天天念叨的“收藏”。倘若没有了这些收藏品,我们几乎无法回到历史的现场。一张饥民啃树皮的照片,比之千百万空洞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1942年,中国大地灾难深重,不只是饥饿一项,艺术界的劫难也是空前的惨烈。一幅表现灾民流离失所、四方逃难的名画恰巧诞生于194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