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业课程在职业院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地位,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互相渗透是价值塑造的实现途径。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点,挖掘岗位思政要素,以城市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整合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提出“三入四式”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范式,设计五维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评价与课程知识、能力评价同步,以虚实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实践,有效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关    键   词]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032-02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深入研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2]。如何将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中融为一体,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践模式等进行了探索与研究[3][4]。但专业课程由于其所处专业领域不同有其自身特点,课程思政的落地与教师团队的课程设计规划有着紧密联系。本文紧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新业态及行业人才岗位新需求,以建设专业大思政体系为目标,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创设试点,探索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形成成果可借鉴、经验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品牌。
   一、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现状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即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在目前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总体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品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但是长期以来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存在“孤岛化”现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过度分离,同向不同行的现状凸显了以下问题。
   (一)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相互脱离,互不相干
   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侧重在通过实践实训的熟练操作获取技能知识点,而思想政治课程则是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学,学生并不能自主将两者进行结合,导致学生具有过强的自我意识,不关心国家时事政治,以及适应岗位能力差、心理素质偏弱等。
   (二)专业课教师亟须加强思政意识,提升思政育人能力
   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知识教育才是自己的主职工作,思政教育应当是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的工作,并没有意识到专业课背后的思政要素,这就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沒文化”。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不管是高校还是学生均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期望,学生除了学到专业知识技能外,更希望教师利用自己的见识和综合素质带领他们了解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职业发展。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师应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增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
   (三)课程考核中过度强调“才”的考核,缺乏“德”的考核
   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在考核环节中,通过试卷、实训操作等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可以量化评判,但是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岗位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则难以衡量。
   二、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
   (一)课程思政融入实施思路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控制是浙江省特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车辆检修工岗位需求,在地铁车辆传动系统、牵引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等五大模块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在“能分析车辆电气原理,会诊排车辆电气故障”等能力培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课程通过建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及周期性深入地铁企业进行调研,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序化课程体系内容,融入科技报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五方面的课程思政内容。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真实生产案例为载体,以轨道交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三入四式”课程思政实施范式,设计全过程五维评价模型,健全思政育人评价;并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及思政教师组成的职能互补、优势叠加的三全育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以德立身,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以期达成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思政育人效果。
   (二)构建“三入四式”课程思政范式
   聚焦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在教学方法上构建了“三入四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范式,有效提升思政目标的达成度。时空层面上,依托线上学习空间与线下课堂教学生态从课前导入、课中融入、课后润入三个维度找准切入点;融合方式上,采用系列主题式、专题讨论式、习惯养成式、画龙点睛式四种方式以系列纪录片《中国城轨》、企业典型案例、课堂活动等为载体融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内容。    以模块三中的受电弓电气系统控制及故障诊断为案例说明,确定教学目标为掌握受电弓电气系统升降弓电气原理,能分析并诊排受电弓常见电气故障;思政目标为在原理探究中培育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故障排查中培育爱岗敬业及质量意识。在本任务中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工作任务导向法,采用“三入四式”思政范式实现育人与育才目标。课前导入以系列主题式引入“高铁工匠张雪松”事迹,参与线上受电弓城国产技术的专题讨论,培养其爱国情、强国志。课中融入来自企业的班组文化,选用弓网拉弧打火的真实企业案例专题讨论式融入职业道德,在车辆段仿真检修场景中边学习结构边体会劳动氛围;通过探析原理、借助实训平台排解故障遵循标准记录过程,习惯养成式磨炼工匠精神。课后融入行业新技术,画龙点睛式建立职业荣誉感。
   (三)创设虚实结合课程思政资源
   剖析岗位职业素养,提炼课程思政育人要素,整合城轨行业发展动态、企业真实案例、系列主题视频、思政讨论专题、实训标准规范,形成思政资源库。依托积累多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构建和谐共生的线上育人机制。基于校企共建的轨道交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创设虚实结合的劳动环境,增强学生的真实职业体验感,引导学生自觉实践城轨行业的职业精神及职业规范。在车辆虚拟仿真系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既能学会利用仿真软件虚拟排故化解原理难点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做合一、精准求精的工匠精神;实体操练系统中车辆电路示教系统、驾驶智能交互系统、车辆控制实训平台等实训资源用于故障診排训练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难题、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四)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为融入思政考核,设计集云评、师评、生评、机评、企评为一体的全过程五维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评价与课程知识、能力评价同步。云评,即线上即时评价,关注提交率,促成守时守信理念形成;师评,关注课堂表现及职业规范、责任意识;企评,即企业导师参评,侧重标准意识、爱岗敬业及安全意识的灌输;生评,即生生互评,以主题讨论与小组活动为手段,注重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赋予;机评,即智能实训系统即时评价,在技能培养中打造敬业在心、担当在行的育人效果。评价中结果与过程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整体与个人相结合,最终对育人育才质量做出价值性判断。
   三、结语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紧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新业态,分析岗位思政要素,整合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提出了一种“三入四式”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思政范式,设计了五维评价体系,实现思政评价与课程知识、能力评价同步,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Z].2020.
   [3]张驰,宋来.“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2):93-98.
   [4]王娜,彭高翔,陈文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47-48.
  ◎编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任务。以新时代中职学生敬畏之心的现状为切入点,以培养中职学生敬畏之心和规则意识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寻求构建、研究中职学生敬畏之心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帮助学生对自身行为习惯进行自主纠正,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敬畏感;生态教育;唤醒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
[摘 要] 以推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温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目标,在深入分析“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主体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递进式、系统性、一体化设计,以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协同推进学校备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关 键 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
[摘 要] 针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落实“双高计划”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与健康服务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研究、探索校院(企)师资资源相融合、课程建设相融合、实训基地相融合、校院(企)文化相融合的“四方融合”人才运行机制以及中职与高职衔接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人才培养与岗位培训一体化的“三个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 键 词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颁布和实施,职业教育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但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工作遗留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结合职业教育的定位,探索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审批准入机制、评估认证机制、处罚退出机制、成功经验共享机制为重点的四个质量保障机制。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和谐共生、协调共进、互为支撑的关系。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倒逼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适时优化调整、提质升级。针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适切性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河南高职教育要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的产学真结合,打造与区
[摘 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是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针对机械制图与 CAD 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体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情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机械制图与CAD;路径与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化本身就是旅游的精神和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实现旅游产业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文旅融合则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从国家层面也愈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旅游专业课堂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旅游地理课程联系紧
[摘 要] 分析仪器分析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思政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渗透、融合方式方法。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020-02   一、仪器分析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
[摘 要] 新时期党和国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针对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现有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往往因为生命健康意识淡漠引发异常行为等问题,同时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身心特点
[摘要]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农村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农村职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涉农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中肩负着振兴乡村、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农村职校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双向发力,三方联动,四阶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从该模式入手,探究农村职校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为农村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 农村职校;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