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的特点,尊重科学学习的客观规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挖掘乡土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温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诸多可挖掘的乡土史料,本文从课堂实践入手,着力探讨如何将温州乡土史料与高中历史教材相整合,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字:温州;乡土史料;历史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端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將乡土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通过学生熟知的历史地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地风俗文化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达到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将温州乡土史料渗透进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手段:
运用乡土资源设计新课的导入语。例如在学习必修一(人民版教材)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导语设计如下:
“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温州龙湾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温州人往往叫他‘张阁老’,他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张璁,在座的姓张的同学很可能和他是同一个家族的,很多温州人说他官至丞相,他果真是丞相吗?如果是,为什么不称之为丞相,而是称之为内阁首辅呢?内阁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内阁首辅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通过学生熟知的本地知名人物来设计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在不了解内阁机构之前可以获得认知上的铺垫,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当学生了解到内阁机构的真正职能和地位,丞相和内阁首辅有绝然的不同时,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问题探究。比如在学习必修二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我通过挖掘乡土史料,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对外开放。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南宋政府在温州设立市舶司,这标志着温州的第一次开放。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政府将温州市舶务升格为市舶司,这标志着温州第二次对外开放。
明清两朝,温州大部分时间海运中断,直到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英、中两方订立了中英烟台条约。其第三端第一款规定:由中国议准在于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这标志着温州第三次对外开放。
1984 年4 月,经国务院批准,温州被列为全国十四个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这标志着温州第四次对外开放。
通过以上史料,教师设计问题,如:“为何明清时期温州大部分时间海运中断?”“温州第三次和第四次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运用乡土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在讲必修一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时》,我讲了这样一个事件,内容如下:
2013年2月18日,浙江瑞安法院刑庭法官上门公开开庭审理八旬老汉邱某于“文革”时期故意杀害洪某一案。1967年“文革”时期,医生洪某因被疑为“探子”,当时群众武装组织成员指派邱某,用麻绳将其勒死。为埋尸方便,邱某用锄铢捣断尸体下肢,后埋入坑中。1986年,邱某同案犯被法院判刑,但邱某一直“批捕在逃”,毫无音讯,2012年7月,离家数十年的邱某在瑞安被抓捕归案。
从这样一个事件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革时期民主、法制的缺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变化。这些细节有效地创设了历史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历史成为触动与养育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的殿堂。
实地考察与合作探究。温州历史悠久,现存的此类资源非常丰富。如张璁故居、泽雅传统造纸工艺、江心屿革命历史纪念馆、温州博物馆等,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合作探究。以组织学生参观温州市博物馆为例,出行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定一小组长,带好相机、纸笔等物品,老师布置好每组的任务,要求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分别就温州在“吃”、“穿”、“住”、“用”、“行”、“风俗”的历史变迁方面的素材进行拍照、记录,学生参观完毕后,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并通过查找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探究温州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变迁的原因,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历史访谈。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很多曾经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依然健在,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历史可以理解中国近现代大历史的变迁,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史很有帮助,在历史教学中,这是很好的资源。在讲到合作社、人民公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大革命等内容时,我都利用了这种方式,让学生去了解身边的历史,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参观和访谈这两种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研究性学习,若只是走马观花、无主题、无目标、无历史意义的建构,就会浪费时间,得不偿失。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各地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而乡土史料资源因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点,就可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和最佳切入点。所以我们应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感受历史、研究历史。制定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实施步骤、信息反馈等一整套方案,以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进行详细地设计,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将乡土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符合“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能力为重”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
马宏伟(1981-),男,籍贯:山东;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关键字:温州;乡土史料;历史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端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將乡土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通过学生熟知的历史地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地风俗文化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达到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将温州乡土史料渗透进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手段:
运用乡土资源设计新课的导入语。例如在学习必修一(人民版教材)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导语设计如下:
“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温州龙湾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温州人往往叫他‘张阁老’,他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张璁,在座的姓张的同学很可能和他是同一个家族的,很多温州人说他官至丞相,他果真是丞相吗?如果是,为什么不称之为丞相,而是称之为内阁首辅呢?内阁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内阁首辅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区别?”
通过学生熟知的本地知名人物来设计导入语,可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在不了解内阁机构之前可以获得认知上的铺垫,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当学生了解到内阁机构的真正职能和地位,丞相和内阁首辅有绝然的不同时,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问题探究。比如在学习必修二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我通过挖掘乡土史料,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对外开放。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南宋政府在温州设立市舶司,这标志着温州的第一次开放。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政府将温州市舶务升格为市舶司,这标志着温州第二次对外开放。
明清两朝,温州大部分时间海运中断,直到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英、中两方订立了中英烟台条约。其第三端第一款规定:由中国议准在于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这标志着温州第三次对外开放。
1984 年4 月,经国务院批准,温州被列为全国十四个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这标志着温州第四次对外开放。
通过以上史料,教师设计问题,如:“为何明清时期温州大部分时间海运中断?”“温州第三次和第四次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运用乡土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在讲必修一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时》,我讲了这样一个事件,内容如下:
2013年2月18日,浙江瑞安法院刑庭法官上门公开开庭审理八旬老汉邱某于“文革”时期故意杀害洪某一案。1967年“文革”时期,医生洪某因被疑为“探子”,当时群众武装组织成员指派邱某,用麻绳将其勒死。为埋尸方便,邱某用锄铢捣断尸体下肢,后埋入坑中。1986年,邱某同案犯被法院判刑,但邱某一直“批捕在逃”,毫无音讯,2012年7月,离家数十年的邱某在瑞安被抓捕归案。
从这样一个事件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革时期民主、法制的缺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变化。这些细节有效地创设了历史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历史成为触动与养育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的殿堂。
实地考察与合作探究。温州历史悠久,现存的此类资源非常丰富。如张璁故居、泽雅传统造纸工艺、江心屿革命历史纪念馆、温州博物馆等,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合作探究。以组织学生参观温州市博物馆为例,出行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定一小组长,带好相机、纸笔等物品,老师布置好每组的任务,要求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分别就温州在“吃”、“穿”、“住”、“用”、“行”、“风俗”的历史变迁方面的素材进行拍照、记录,学生参观完毕后,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并通过查找资料、咨询老师等方式探究温州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变迁的原因,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历史访谈。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很多曾经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依然健在,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历史可以理解中国近现代大历史的变迁,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史很有帮助,在历史教学中,这是很好的资源。在讲到合作社、人民公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大革命等内容时,我都利用了这种方式,让学生去了解身边的历史,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参观和访谈这两种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研究性学习,若只是走马观花、无主题、无目标、无历史意义的建构,就会浪费时间,得不偿失。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各地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而乡土史料资源因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点,就可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突破口和最佳切入点。所以我们应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感受历史、研究历史。制定学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实施步骤、信息反馈等一整套方案,以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进行详细地设计,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将乡土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符合“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能力为重”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
马宏伟(1981-),男,籍贯:山东;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