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刚:勿忘初心 方得始终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一群媒体人、公益人、学者聚集在中山大学南草坪餐厅外,热议如何通过跨界联合的力量推动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当年底,由南方都市报举办首届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很快成为了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关注公民行动的民间奖项。
  中山大学教授朱健刚是当时的主要设计者,五年过去了,在他看来,一个关注民间公益和个体公民的公益奖项能够活下来,并且取得不错的口碑,已经是个奇迹。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奖项坚持不卖奖,朱健刚甚至建议,责任中国应该向南方都市报致敬。
  三大秘密
  中国财富:你参与设计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在你看来,这个奖项应该传递怎样的价值倡导?
  朱健刚:毫无疑问,责任中国最应该倡导的理念是公民在行动,这也是我最初为责任中国设计的口号。这个口号的价值倡导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公民,对于他们而言,公益不仅仅是好人好事,更应该是责任,是义务;第二个层面是行动,它是做出来的,不是为了秀,也不是被志愿,它强调的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当下,正在做什么最关键。


  我觉得关注当下的行动特别重要,公益是个很复杂的领域,有很多行动别人还没搞明白或者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回事,责任中国就给他颁了一个奖,给这些公益人公益机构以肯定,这样能够引领公益的发展,而不是谁捐钱多、谁善良、谁道德高,就给谁颁奖。
  中国财富: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已经连续5年举办,在业界也取得不错的口碑,你觉得责任中国的优势在哪里?
  朱健刚:我觉得有3点可以说说。第一,价值观,就是我在前面说到的,公民在行动;第二,规则,在设置评奖规则时,我们就已经考虑到公平公正,责任中国设置评选委员会,由徐永光等业界专家组成,他们都是有代表性的公益人物,还有一点,评选规则要求,评委主导的公益项目不能参加评选,这保证了奖项的公正性;第三,不卖奖,不是说你给了钱,就能拿奖,责任中国几年来都坚守不卖奖的原则,这个很难得,尤其在媒体环境这么差的今天,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责任中国也应该向南都致敬。
  价值观、规则、不卖奖,这是我认为责任中国能够取得成功的三大秘密。
  更上层楼
  中国财富:责任中国这几年的成效跟你的预期目标相符吗?
  朱健刚: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在中国,一个关注民间公益和个体公民的公益奖项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了,我觉得南都甚至可以总结一下,到底是如何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不错的口碑。
  但有一点我觉得还不够好,盛典的晚会搞得有点俗,最近两年我去美国了,没有参加公益盛典,我不知道最近两年的情况怎样,但前几年,办得像联欢晚会一样,我觉得盛典应该要体现奖项的气质,多增加民间和草根的气息。
  中国财富:最近几年公益慈善奖项盛行,作为一名学者,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朱健刚: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很好,多评一些奖,大家可以一起玩。对NGO来说也有实际性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合法身份的组织,他们获奖后能拿到合法身份的机会也会大一些。
  从推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有评奖,就说明公益组织获得了认可和肯定,这对行业发展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现在不同的公益奖项都有不同的评奖标准,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有一条需要坚持,那就是不卖奖。
  中国财富:在学界看来,媒体举办公益慈善大奖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朱健刚:媒体办大奖的优势是传播力广,能抓住新闻热点。不足就是缺乏深度,也会因为不能募集到资源而面临市场压力。责任中国大奖最好结合研究机构和基金会来做出更综合的筹委会,让责任中国上一个新台阶。
  守住初心
  中国财富:责任中国希望打造成一个有持久影响力的传媒公益大奖,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朱健刚:守旧。时代变了,不要再盲目追求大幅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传媒类公益慈善大奖,能活着,能守住初心,就已经不错了,我的观点是,挺住就是一切。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觉得责任中国未来要继续守住它的初心。第一,坚守公民在行动,在今天,如果你还能秉承这样的价值观,就已经让人肃然起敬;第二,坚守规则,由专业人士推荐参选项目,由跨界专业进行评审,最终获得公众的认可;第三,坚守不卖奖。
  中国财富:作为今年公益盛典的终审评委,你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朱健刚:现在大家都在提创新,但我觉得这不够,我觉得还要守旧,那些坚守在社区,踏踏实实在做事,真正帮助到居民的人或者项目,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被遗忘。所以,我更看重那些守住初心,在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人或者项目。
其他文献
梁晓燕,民间教育学者、资深公益人。曾于大学任教十余年,后从事杂志、出版工作,参与发起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2003年前后,她全职投入民间教育公益事业,曾先后担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近年来,致力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益组织的整体发展,是历届教育公益组织年会的重要策划人和组织者。  作为中国教育公益的先行者,梁晓燕对国内教育公益领域的
期刊
1931年,梁漱溟先生读到当时的“现代教育名著”系列之《丹麦的民众学校与农村》(贝脱勒等著,商务印书馆,1931年1月初版)时,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的文章来谈社会自办教育与的重要意义与官办教育的弊病。这篇疾呼反对国民党官办教育的文章,今日读来,仍不失为“针砭时事”之大作。  梁先生说,“我们敢说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
期刊
9月21日,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本次论坛的轮席主席单位,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下称“春桃基金会”)联手广州慈善会、广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发起“儿童阅读联盟”。  按照发起方的设计,儿童阅读联盟旨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儿童阅读机构的发展,将通过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并向专注于儿童阅读项目的民间机构提供项目配资、行政费用支持等,助力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实现推
期刊
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有华侨捐款购买飞机,赞助孙中山革命。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日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国人逐渐认识到空军建设的重要性。战争结束后,上海人民发起“航空救国”运动,向美国订购18架驱逐机,分别以捐献者名号命名。南京政府于1933年5月组织“全国航空建设协会”,管理经各地汇缴的飞机捐款。群众性捐款献机运动形成全国规模。抗战全面爆发后,各种形式的捐款献机运动几乎从未间断。  国人慷
期刊
苏苏是广东湛江遂溪县的留守儿童,今年3岁,个子瘦小,不爱说话。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奶奶要忙于农活,苏苏经常自个溜达在马路上玩,有一次竟然在竹林里睡着了。妈妈知道后,心里很是内疚,只好在今年3月把她送到幼儿园。当时,苏苏还不够3岁。  刚到幼儿园时,苏苏的话很少,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也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只喜欢躲在老师的怀抱里。老师很疼惜,经常抱她,和她说话,也教会其他的小朋友照顾这位小
期刊
多年以后,来自佛山顺德的小宜还依稀记得儿时游玩广州的情景。每年暑假,外婆带着她从基围渡头坐船出省城,穿过满布骑楼的街道,来到“BO佬大厦”(南方大厦),给她买个洋娃娃。进入学生时代,小宜开始行走于北京路,新华书店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  今年暑假,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小宜,报名参加“粤学粤友营2.0社区导赏员培育计划”,学习成为一名老社区的导赏员,希望以此开始一趟成年后的暑假省城之旅。  粤学粤友营是
期刊
大一那年,在广州上大学的小青走在校园里,无意中看到学校宣传栏上的义工招募海报“灯塔计划”暑期下乡义教。没有多想,她就填写表格报名参加。经过三轮面试后,她如愿成为了一名灯塔义工。  小青报名参加的义教活动由“灯塔计划”主办。“灯塔计划”是一个起源于广州的民间公益组织,全称是“广州市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自2001年起,通过在大学招募义工,经过一定培训之后,以团队的形式,在暑假到广东偏远地区的中
期刊
这是一个南方的奖,这是一个公民的奖。  百越之地,民众有桀骜不驯之气。自古以来,因远离政治中心,也不是大商贾的乐园,南方受权力与资本支配的日子不长,对比国内其他地方,也就少了点托庇于权贵的心理惯性,而多了几分独立思考、自食其力的传统。未必深思熟虑,未必图谋远大,却每每善于行动,往往敢为人先。  公民的气质,就是草根的气质。不羁,不党,随风而起,随遇而安。不同于大树之岿然不动,也不像河川之奔流不息,
期刊
2015年,“责任中国”公益盛典进入第十一个年头。这个由媒体人张罗的公益大奖既聚焦一个个鲜活的公益行动,更关注其背后深层次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影响力。  在这个有风向标意义的大奖中,媒体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在资深媒体人、南都报系副总裁、《中国财富》杂志总编辑、责任中国·公益盛典评委苟骅看来,中国媒体近些年在经历了公益报道者、公益实践者等不同阶段多角色尝试后,应该逐步回归媒体本位了,“也就是要致力对公益
期刊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到,中国妇女贫困状况显著改善,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女性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从2005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9.8%。另外,中国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状况明显改善,调查显示,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男女共同分担家务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由10年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