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实现难点突破,疑点解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目的设计一些合理的对比试验也显得较为重要。
关键字:物理教学 对比性试验
一、运用对比性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也更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的对比性试验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电与磁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一个当一个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的试验:将线圈立在桌面上,在通电前指南针是指南的,在通电后指南针就发生了偏转。对于刚接触到电磁现象的学生来说,这种对比性试验无疑是生动的,有趣的,如果站在这个时候抓住时机结合教材,解开学生心中疑惑,就会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物理概念是相对抽象的,对于接触物理时间不是很长的初中学生来说,也是不好理解的。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对比性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来帮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抽象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继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例如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大气压强的概念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在物理教学中,我可以安排一个对比性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继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物理概念。在课堂上,我可以做一个硬纸板能托着装满杯的水,而且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试验,当学生看到硬纸片不会从杯子里掉下来时,都觉得非常的新奇有趣。这时,我就开始提问了:“在这个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力平衡吗?如果没有硬纸片杯子里的水是要洒出去的,那为什么现在杯子里的水会会受力平衡了呢?”。这个时候,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水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硬纸片也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谁提供的呢?很显然地他们就会想到了大气。是大气对硬纸片产生了压强,而硬纸片对水提供了向上的作用力。这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杯子里只装少量的水,或者不装水,硬纸片会掉下来吗?如果在刚才试验的过程中在杯子上打个小孔,硬纸片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然后再继续试验,对照课本概念进行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初中物理中知识和规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物理学习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物理现象领悟出错误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对于这些难于理解,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改变对这些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认知。例如,当问起初中学生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那个最先落到地面上时,总会有学生给出看似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重力很简单,没有什么重点,难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形成对重力片面的认知。关于重力的试验早在上个世纪伽利略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对比性试验,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就拿关于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来进行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才是二力平衡呢,往往会有学生以为二力平衡就是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这不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物理的课堂试验演示中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我可以先对二力平衡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提出问题。首先,二力平衡的物体的初始状态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我们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可以先用一个物体让两个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的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那么显然物体能够保持静止状态。然后再用两个物体上下重叠在一起来做这个实验,让这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作用力,一个作用在上面的物体上,一个作用在下面的物体上,这时,两块物体就会发生侧移。这时,学生就会觉得此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受力平衡时的两个相互作用力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还必须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称为受力平衡。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上诉的对比性试验让原本抽象易错的物理概念就会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和被学生们接受。
四、运用对比性试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思维能力中,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讲至关重要。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独立思考活动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对比性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独立思考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改适时地利用对比性试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述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在电压都是3(V)的情况下,先接通AB线,这时的电流大小0.6(A),然后在按顺序接通AC线、AD线,测量的电流大小依次是0.3(A)和0.2(A),然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电流为什么为减小了呢?”,这时就有学生回答:“老师这是因为AD线的电阻比AC线的大。”这时我就可以继续提问:“AC线和AD线都是相同材料的导体啊,为什么电阻会不同呢?”那显然学生们就会比较AC线和AD线的区别在哪里,找出电阻增大的原因,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即导体越长,电阻就越大。在这个对比性试验过后,我也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对比性试验进行独立思考电阻大小与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通过自己和学生不断的对比性试验,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了。
五、总结。
在初中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试验教学显得必不可少。对比性试验作为试验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强化初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合理地适时运用对比性试验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初中物理,培养其良好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地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刑晓荣.对比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9月
[2] 尹克平.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5月
[3]刘雪荣.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年7月
关键字:物理教学 对比性试验
一、运用对比性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也更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的对比性试验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电与磁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一个当一个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的试验:将线圈立在桌面上,在通电前指南针是指南的,在通电后指南针就发生了偏转。对于刚接触到电磁现象的学生来说,这种对比性试验无疑是生动的,有趣的,如果站在这个时候抓住时机结合教材,解开学生心中疑惑,就会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物理概念是相对抽象的,对于接触物理时间不是很长的初中学生来说,也是不好理解的。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对比性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来帮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抽象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继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例如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大气压强的概念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在物理教学中,我可以安排一个对比性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继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物理概念。在课堂上,我可以做一个硬纸板能托着装满杯的水,而且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试验,当学生看到硬纸片不会从杯子里掉下来时,都觉得非常的新奇有趣。这时,我就开始提问了:“在这个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力平衡吗?如果没有硬纸片杯子里的水是要洒出去的,那为什么现在杯子里的水会会受力平衡了呢?”。这个时候,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水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硬纸片也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谁提供的呢?很显然地他们就会想到了大气。是大气对硬纸片产生了压强,而硬纸片对水提供了向上的作用力。这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杯子里只装少量的水,或者不装水,硬纸片会掉下来吗?如果在刚才试验的过程中在杯子上打个小孔,硬纸片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然后再继续试验,对照课本概念进行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初中物理中知识和规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物理学习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物理现象领悟出错误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对于这些难于理解,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改变对这些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认知。例如,当问起初中学生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那个最先落到地面上时,总会有学生给出看似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重力很简单,没有什么重点,难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形成对重力片面的认知。关于重力的试验早在上个世纪伽利略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对比性试验,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就拿关于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来进行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才是二力平衡呢,往往会有学生以为二力平衡就是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这不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物理的课堂试验演示中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我可以先对二力平衡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提出问题。首先,二力平衡的物体的初始状态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我们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可以先用一个物体让两个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的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那么显然物体能够保持静止状态。然后再用两个物体上下重叠在一起来做这个实验,让这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作用力,一个作用在上面的物体上,一个作用在下面的物体上,这时,两块物体就会发生侧移。这时,学生就会觉得此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受力平衡时的两个相互作用力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还必须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称为受力平衡。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上诉的对比性试验让原本抽象易错的物理概念就会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和被学生们接受。
四、运用对比性试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思维能力中,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讲至关重要。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独立思考活动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对比性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独立思考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改适时地利用对比性试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述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在电压都是3(V)的情况下,先接通AB线,这时的电流大小0.6(A),然后在按顺序接通AC线、AD线,测量的电流大小依次是0.3(A)和0.2(A),然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电流为什么为减小了呢?”,这时就有学生回答:“老师这是因为AD线的电阻比AC线的大。”这时我就可以继续提问:“AC线和AD线都是相同材料的导体啊,为什么电阻会不同呢?”那显然学生们就会比较AC线和AD线的区别在哪里,找出电阻增大的原因,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即导体越长,电阻就越大。在这个对比性试验过后,我也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对比性试验进行独立思考电阻大小与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通过自己和学生不断的对比性试验,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了。
五、总结。
在初中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试验教学显得必不可少。对比性试验作为试验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强化初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合理地适时运用对比性试验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初中物理,培养其良好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地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刑晓荣.对比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9月
[2] 尹克平.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5月
[3]刘雪荣.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