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的民族依赖创新的教育。《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众多同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了多角度的尝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拙见: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的今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中,把知识作为圣旨强加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学生只是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淹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营造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向权威挑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一切创新、创造的力量源泉,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自然合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概念”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对于y=ax2+bx+c中的3个常数a、b、c有什么要求吗?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很快发现了a、b、c取值决定了函数的形式,即a=O、b=O则y=c是常函数,a=0、b≠O则y=bx+c是一次函数,从而深刻认识到对于二次函数来说,a一定不等于0。这样设计问题,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使他们因兴趣而思维,去创新。
  
  三、重视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是创新问题的启动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低水平问题,教师不要讥笑,而要尽可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正确加以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过程,也可将自己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会提炼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怪问题”,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还要重视例题的选择和变式。教学中,对每一节的例题选择和设计要有针对性,要训练学生的变式思维,尽可能延伸更多的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等腰三角形中的两解问题及特例: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13和7,求周长。若将7改为6,结果又怎样?对于第2问,想法简单的同学会出错。通过对比呈现,学生下次出错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四、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课堂中的自由展现。因此,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眼,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理解、思考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使学生们在愉快而又充满挑战的课堂中得到知识的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现代教学理论,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倾注真挚情感,运用人格魅力,弘扬学生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之花才会在课堂上绽放。
其他文献
听话和说话是口头语言信息交流的过程,听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现实生活中的招工面谈、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即兴演讲、法庭辩护等都涉及口语交际。研究证明,听说活动占到人们语文活动的74.3%。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下面谈谈我对初中语文听说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语文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在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各种考试中成为试卷中的一大亮点。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有专家预言:“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考试的热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深入研究,去切实解决。那
期刊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镜子”。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反映出来的情感体验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自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呢?    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教师应把
期刊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对词义做准确的解释是首要的环节。为了弄清词义,人们通常的做法是翻字典、词书,查找古人或今人对这个词曾做过的解释。这些做法应该说是必要的,但仅用这些做法去求得词义的解释是不够的。因为字典、词书所列的义项是概括义、理性义、贮存义,而一个词在文句中的意义应该是具体义、感性义、语用义。字典、词书的义项与具体文句中的意义之间有时并不完全契合,如果硬把字典、词书中的义项往具体句中套,往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课堂阅读教学,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和指导。    一、选好课外阅读内容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还可以对他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法,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
期刊
[摘要]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令思考过程比较直接、简明,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为易,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方程的概念到天平平衡的原理,再到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内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学中应着力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方程
期刊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应用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一、营造创新氛围,给以创新时间,教给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
期刊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是,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真正重视学生语感训练、重视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教学活动已不多见,代之而起的是功利性极强的应试教育和训练。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我认为,语感教学乃语文教学之重心。    一、什么是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
期刊
数学教学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了过程目标,尤其在过程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获得初步的体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而“体验式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教师在其中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