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中学生很难突破的一个模块。综观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其所选文章都堪称经典。从题材上来说,大多数出题者钟爱的是当代知名作家的散文名篇。也不乏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的当代名家的小说文本。从思想情感上说,所选作品一般都能够紧扣时代的脉搏,都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取向。从内容上来说,所有选考的文章大多通俗易懂,字数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字之间,中学生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读懂的。总之,高考中所选的文学类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并能点燃他们情感的文章。然而,这样精选的美文在高考中却常常被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给出的很多答案让人哭笑不得。
仔细揣摩学生的答案会发现:学生分析文章往往不是根据文本内容来进行,而是用复习时讲到的答题思路、答题模式去生硬地套用;要么就是随意简单地抓住文中的几句话作应景的分析,而不是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切实的分析。仔细观察学生答题的过程会发现:一篇总分为20分的阅读文章,学生往往三五分钟阅读,五六分钟答题,其速度之快叫老师“自叹不如”。与学生交流会发现:学生很多时候想的是对的,但是落笔形成答案却有了很大的偏差。深入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目前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困境。
忽视文本,淡化文意。从学生在答题时的表现来看,他们机械地读一遍文章,带着问题到文章中找答案,却忽视对文本本身内容的概括与理解,忽视对文本传达主旨的思考与分析,忽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与探究。再细究下去,这正是因为我们在文学类文本复习乃至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技巧思路、忽视文本,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起语文的阅读应在文本中求文意的观念,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参考答案才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重视技巧,流于形式。近年来高考中文学类文本的考题形式是比较稳定的,以江苏卷为例,作用题、表达特色题是每年保留的题型。在一轮轮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答案也有了相当的“保留”,逢“作用”题学生不假思索便落笔:“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照应题目,点明主旨……”这些术语堆砌、脱离文本的答案让我们感到很可悲,学生不是在阅读文章体会文意,而是拿着课堂上归纳总结的答题思路、答题模式机械套用。细想之下,这仍是忽视文本、淡化文意的恶果。
思考不深、表达不准。在阅读中思考不深入,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思考其一,不思考其二其三,表述成答案的时候不会使用术语。例如,2013年3月的南京市二模语文试卷上文学类文本《开小差》中第13题:请分析乙段中复杂的人物心理。多数学生回答“羡慕他逃跑”,“他逃跑成功,他也想像他一样逃跑”。这两个答案都只回答一半。题目已经明确写到复杂的人物心理,既然是复杂的人物心理,那么肯定不只一种心理感受。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二个答案表达也不准确,题目明确要求回答人物的心理,那么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中心词应该是人物心理。“想像他一样逃跑”,有了“羡慕”的意思,但是不准确不简洁。
那么,该怎么进行卓有成效的复习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呢?
先来梳理一下近几年高考所选文学类文本,散文:2007年《麥天》、2009年《上善若水》、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2015年《比邻而居》;小说:2008年《候银匠》、2010年《溜索》、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2012年《邮差先生》、2014年《安娜之死》、2016年《会明》。细细研究这些文章就会发现,这些文本内容上广泛复杂;情感上深刻细致,且表达含蓄,抒情内敛。喜欢用微言寓含大义,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形象,或者利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暗示作品主题和象征人物品性,还有的善用侧面烘托、无形写有形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和传统小说人物形象相对单一、好人和坏人界限分明、作者爱憎也分明不一样,创作者越来越讲究客观化,很少在小说中流露自己的褒贬倾向,或者他们就是想把一个故事按照真实的生活逻辑展示出来,企图让读者自行去判断,或者参与到创作中来。而高中生毕竟阅历尚浅,生活感悟较少,这些都增加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熟悉写作者的表达习惯或者表现主题的手段。同时,还可以多阅读些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以了解当前时代文学创作的风气和特点。2012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取得骄人成绩的南京一中的教师在分享他们备战高考的成功经验时就提到了要大量阅读。老师介绍说,每周都会印发5篇文章,让学生阅读,文末附上简单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永军老师一直致力于给学生上真正的阅读课,他尝试了“夜读”“野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课,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些同行的做法给了我很多启示:量变才能质变,大量的阅读才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把强调阅读技巧放在首位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作为教师,我首先应该去广泛阅读,然后甄选出适合的文本推荐给学生。其次,我要对选出来的文本做分析和鉴赏,设计题目引导学生阅读,比如:(1)每一段的意思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2)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是什么?(3)文章写作上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4)能不能选择最有特色的段落进行赏析?(5)阅读中有什么疑难的地方,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以这样的五问法来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便不会放任自流。
除了大量的阅读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细细揣摩文本的习惯,增加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及时捕捉那些细节来品味。教师要能把握住细节,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体验,形成感情共鸣,才能有效把握文本,做好题目。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是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失分较多的根本原因。再者,引导学生养成归纳和总结的习惯也必不可少。文章读多了,揣摩多了就能从里面找到那些有规律性的联系。比如,许多景物和情感联系得太久,往往成为一个固定的符号。这样,看到这个固定的符号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考。
最后注意答题思路和技巧以及答题规范。辨明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等进行集中归类。分类掌握“含义理解”题、“概括归纳”题、“表达作用”题、“分析鉴赏”题,以及“探究题”的常见提问方式、答题思路、一般答题模式及典型例题答案示例,诸如此类。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规范答题,分数应该能够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0)
仔细揣摩学生的答案会发现:学生分析文章往往不是根据文本内容来进行,而是用复习时讲到的答题思路、答题模式去生硬地套用;要么就是随意简单地抓住文中的几句话作应景的分析,而不是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切实的分析。仔细观察学生答题的过程会发现:一篇总分为20分的阅读文章,学生往往三五分钟阅读,五六分钟答题,其速度之快叫老师“自叹不如”。与学生交流会发现:学生很多时候想的是对的,但是落笔形成答案却有了很大的偏差。深入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了目前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困境。
忽视文本,淡化文意。从学生在答题时的表现来看,他们机械地读一遍文章,带着问题到文章中找答案,却忽视对文本本身内容的概括与理解,忽视对文本传达主旨的思考与分析,忽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与探究。再细究下去,这正是因为我们在文学类文本复习乃至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技巧思路、忽视文本,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起语文的阅读应在文本中求文意的观念,在分析题目的时候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参考答案才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重视技巧,流于形式。近年来高考中文学类文本的考题形式是比较稳定的,以江苏卷为例,作用题、表达特色题是每年保留的题型。在一轮轮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答案也有了相当的“保留”,逢“作用”题学生不假思索便落笔:“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照应题目,点明主旨……”这些术语堆砌、脱离文本的答案让我们感到很可悲,学生不是在阅读文章体会文意,而是拿着课堂上归纳总结的答题思路、答题模式机械套用。细想之下,这仍是忽视文本、淡化文意的恶果。
思考不深、表达不准。在阅读中思考不深入,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思考其一,不思考其二其三,表述成答案的时候不会使用术语。例如,2013年3月的南京市二模语文试卷上文学类文本《开小差》中第13题:请分析乙段中复杂的人物心理。多数学生回答“羡慕他逃跑”,“他逃跑成功,他也想像他一样逃跑”。这两个答案都只回答一半。题目已经明确写到复杂的人物心理,既然是复杂的人物心理,那么肯定不只一种心理感受。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二个答案表达也不准确,题目明确要求回答人物的心理,那么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中心词应该是人物心理。“想像他一样逃跑”,有了“羡慕”的意思,但是不准确不简洁。
那么,该怎么进行卓有成效的复习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呢?
先来梳理一下近几年高考所选文学类文本,散文:2007年《麥天》、2009年《上善若水》、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2015年《比邻而居》;小说:2008年《候银匠》、2010年《溜索》、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2012年《邮差先生》、2014年《安娜之死》、2016年《会明》。细细研究这些文章就会发现,这些文本内容上广泛复杂;情感上深刻细致,且表达含蓄,抒情内敛。喜欢用微言寓含大义,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形象,或者利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暗示作品主题和象征人物品性,还有的善用侧面烘托、无形写有形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和传统小说人物形象相对单一、好人和坏人界限分明、作者爱憎也分明不一样,创作者越来越讲究客观化,很少在小说中流露自己的褒贬倾向,或者他们就是想把一个故事按照真实的生活逻辑展示出来,企图让读者自行去判断,或者参与到创作中来。而高中生毕竟阅历尚浅,生活感悟较少,这些都增加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熟悉写作者的表达习惯或者表现主题的手段。同时,还可以多阅读些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以了解当前时代文学创作的风气和特点。2012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取得骄人成绩的南京一中的教师在分享他们备战高考的成功经验时就提到了要大量阅读。老师介绍说,每周都会印发5篇文章,让学生阅读,文末附上简单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永军老师一直致力于给学生上真正的阅读课,他尝试了“夜读”“野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课,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些同行的做法给了我很多启示:量变才能质变,大量的阅读才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把强调阅读技巧放在首位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作为教师,我首先应该去广泛阅读,然后甄选出适合的文本推荐给学生。其次,我要对选出来的文本做分析和鉴赏,设计题目引导学生阅读,比如:(1)每一段的意思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2)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是什么?(3)文章写作上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4)能不能选择最有特色的段落进行赏析?(5)阅读中有什么疑难的地方,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以这样的五问法来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便不会放任自流。
除了大量的阅读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细细揣摩文本的习惯,增加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及时捕捉那些细节来品味。教师要能把握住细节,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体验,形成感情共鸣,才能有效把握文本,做好题目。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是历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失分较多的根本原因。再者,引导学生养成归纳和总结的习惯也必不可少。文章读多了,揣摩多了就能从里面找到那些有规律性的联系。比如,许多景物和情感联系得太久,往往成为一个固定的符号。这样,看到这个固定的符号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考。
最后注意答题思路和技巧以及答题规范。辨明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等进行集中归类。分类掌握“含义理解”题、“概括归纳”题、“表达作用”题、“分析鉴赏”题,以及“探究题”的常见提问方式、答题思路、一般答题模式及典型例题答案示例,诸如此类。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规范答题,分数应该能够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