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对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的影响,素质教育呼唤着教师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教师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及方法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出现诸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教育管理理念滞后
从教育管理者的层面上说,教育管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是管理者片面求稳的管理理念,教育观念更新滞后,特别是教学能力不足,山区偏远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信息化、电脑使用、设计教学片段的投影等手段接受不到位,用不上新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当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很难在这些师资缺乏的地方实施。因此,较为因循守旧和保守管理理念显得滞后和封闭,长此以往不利于学校的竞争和发展。
2.中小学缺管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最关键的是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效果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工作热情且没有整体规划地进行教学计划及任务,而工作过程中缺少长远的规划,造成学校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计划执行相对缓慢或混乱。这也会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没有勇气参与教学改革,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中小学学生作业负担重
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小学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重负之下,没有了业余生活时间。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使是被家长送进补习班,由于他们处于被动学习,所以也只能由补习老师代完成作业,应付学校老师的检查。这样的学习,不但没有提高成绩的效果,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摧毁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增加。可见,这种教育观的倒置和错位,不仅压弯了学生的身躯,而且扭曲了他们的心灵和向上的精神。
4.家庭、学校、社会在对中小学生教育中忽视有机统一
很多学生家庭教育不到位,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孩子“更幸福”对其照顾备至,甚至“放自流”,使孩子从小养成爱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及陪伴。学校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绩,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观念错位,教学划分重点和普通班,将全校最优秀的师生都聚集在重点班,教师加班上课,学生加時补习。这给很多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很努力但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也不会发展起来。随着中国社会向多元化社会的迈进,中小学生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负面影响。
5.学校搞特大班教学,给学生压迫感
当前,农村取消麻雀学校后,很多学生往城里就学。但城区学校没有扩建,而学生不断增多,学校只有实行特大班教学。这样大班教学弊端很多,大班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能力。兴趣,各有各的基础,按上课进度,有些觉得太慢,感到沉闷;有些感觉教得太快,不能跟上,老师也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师生情感交流和作业辅导不到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解决中小学生教育问题的对策
1.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任何一所学校,没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自我定位,都会很难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为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联系学校本身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管理方案和措揓,以形成具有创新特色,充满活动的校园。
2.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中,制度是其自身的一种保障,更是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学校除安全教育不放松前提下,教学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必须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3.科学授课,讲求效率,减轻学生作负担
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相关教育部门应明文规定中小学生每天最高作业量,制定具体措施,严禁学校利用课余和节假日给初中、小学学生补课,教师更不能参与有偿补课。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培养人文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学校教育应确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引导家庭教育依靠各级政府争化社会育人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统一体,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应通过家访民,也可以把每学期家长会搬进村委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还可以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各级政府除了增强家庭教育的重视和经导外,还应积极营造社会良好育人氛围,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文综合素质,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
5.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思考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是办学行为严重不规范的表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大班额”的实际问题。(1)各级政府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扩建学校场室,分担“大班额”压力。(2)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做到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推进教育均衡发展。(3)加强督导与管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规范择校行为,严格学籍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择校”带来的“大班额”问题。(4)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县教育局统筹安排一批城区优秀教师支援乡镇中心小学校任课,把优秀教育资源辐射到乡镇学校,利用其名牌效应带动教育的整体发展。(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缓解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压力。
中小学教育教学关乎到千家万户,教育的成败更关乎到每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在管理上应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推崇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加强人文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一、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教育管理理念滞后
从教育管理者的层面上说,教育管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是管理者片面求稳的管理理念,教育观念更新滞后,特别是教学能力不足,山区偏远学校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信息化、电脑使用、设计教学片段的投影等手段接受不到位,用不上新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当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很难在这些师资缺乏的地方实施。因此,较为因循守旧和保守管理理念显得滞后和封闭,长此以往不利于学校的竞争和发展。
2.中小学缺管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最关键的是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管理效果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工作热情且没有整体规划地进行教学计划及任务,而工作过程中缺少长远的规划,造成学校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计划执行相对缓慢或混乱。这也会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更没有勇气参与教学改革,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中小学学生作业负担重
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小学学生普遍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重负之下,没有了业余生活时间。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使是被家长送进补习班,由于他们处于被动学习,所以也只能由补习老师代完成作业,应付学校老师的检查。这样的学习,不但没有提高成绩的效果,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限制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摧毁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增加。可见,这种教育观的倒置和错位,不仅压弯了学生的身躯,而且扭曲了他们的心灵和向上的精神。
4.家庭、学校、社会在对中小学生教育中忽视有机统一
很多学生家庭教育不到位,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孩子“更幸福”对其照顾备至,甚至“放自流”,使孩子从小养成爱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及陪伴。学校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成绩,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观念错位,教学划分重点和普通班,将全校最优秀的师生都聚集在重点班,教师加班上课,学生加時补习。这给很多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很努力但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也不会发展起来。随着中国社会向多元化社会的迈进,中小学生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负面影响。
5.学校搞特大班教学,给学生压迫感
当前,农村取消麻雀学校后,很多学生往城里就学。但城区学校没有扩建,而学生不断增多,学校只有实行特大班教学。这样大班教学弊端很多,大班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能力。兴趣,各有各的基础,按上课进度,有些觉得太慢,感到沉闷;有些感觉教得太快,不能跟上,老师也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师生情感交流和作业辅导不到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解决中小学生教育问题的对策
1.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任何一所学校,没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自我定位,都会很难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为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联系学校本身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管理方案和措揓,以形成具有创新特色,充满活动的校园。
2.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中,制度是其自身的一种保障,更是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学校除安全教育不放松前提下,教学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必须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3.科学授课,讲求效率,减轻学生作负担
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相关教育部门应明文规定中小学生每天最高作业量,制定具体措施,严禁学校利用课余和节假日给初中、小学学生补课,教师更不能参与有偿补课。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培养人文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学校教育应确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引导家庭教育依靠各级政府争化社会育人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统一体,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应通过家访民,也可以把每学期家长会搬进村委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还可以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各级政府除了增强家庭教育的重视和经导外,还应积极营造社会良好育人氛围,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文综合素质,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理想境界。
5.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思考
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是办学行为严重不规范的表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大班额”的实际问题。(1)各级政府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扩建学校场室,分担“大班额”压力。(2)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做到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推进教育均衡发展。(3)加强督导与管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规范择校行为,严格学籍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择校”带来的“大班额”问题。(4)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县教育局统筹安排一批城区优秀教师支援乡镇中心小学校任课,把优秀教育资源辐射到乡镇学校,利用其名牌效应带动教育的整体发展。(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缓解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压力。
中小学教育教学关乎到千家万户,教育的成败更关乎到每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在管理上应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推崇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加强人文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