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顾城的诗歌风格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童话诗人”到历经文革所留下的阴影与恐惧的情节以及到最终的“独语”的状态着手揣测诗意。顾城的诗既具童话色彩又有反童话的死亡意识,他的诗是多样的,并非就一个风格所能概括。
  关键词:顾城;诗歌;风格
  一、诗中的那“童话”
  顾城有个众所周知的名号,即“童话诗人”。这名号于顾城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在《生命幻想曲》中写到“把我的幻想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以童年的视角写出单纯的诗,“贝壳”、“柳条”等来自自然的意象也衬托着诗中的童话。“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中除了对大者整个世界,小者中国的现状,甚至可能仅仅是对自己所处在的环境表露出失望之外,又有着“童话”里的幼稚,合上双眼怎能世界与你无关呢,那么睁开眼睛岂不是沦陷了。
  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作者孩子气的写到“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想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假如不幸能被涂去,那世上的就不会有不幸这种词,因此这种涂去不幸的背后是作者的“童话”,他以诗来编织他的童话梦。“彩色的蜡笔”、“不会流泪的眼睛”也能看出作者浓烈的孩子气。这种理想主义的假设也是顾城诗歌的一大特点,他以孩子的口吻设想那些不可能,而恰恰因为是这种“童话”,才让我们读他的诗歌是那么自然,没有虚伪与做作。洪子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认可顾城是“童话诗人”。这本书在评价顾城时写道:“早期的短诗,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意念。但他很快离开了直接关照社会现实的视点,而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感受,在诗中创造一个与城市、与世俗社会对立的‘彼岸’世界。因此,他被称为‘童话诗人’。”
  二、对文革的反思
  历经文革的顾城这位诗人则要用这双眼睛寻找光明,在历经身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创伤之后依旧做出如此的选择,着实让我心生敬佩。一代人这首诗中的意象“黑夜”是指文革十年的动荡与受伤的人们心里的创伤;“我”是指那一代人的代表,一我为代表而替所有无辜亦或受伤的人民发声;“黑色的眼睛”是指历经文革之后人们对未来的期望与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光明的渴望。文革在顾城的眼里是黑色的,所以对光明的渴望则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能表达的。《一代人》这首诗用极其简单的词汇构成具有深意的巨作。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认为:“向来被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尽管一直沉醉与他的梦幻般远离尘嚣的‘生命幻想曲’中,却也开始探索时代的问题,这首《一代人》就是一个最直接的回答。”
  “昨天像黑色的蛇”这是一个很恰当却又有点黑暗的比喻。“它活着是那样的冷/死了,更不会热”暗含对文革的厌恶与恐惧,文革时的各种打击各种无理取闹等等意外的事情着实让人心寒,而诗中的冷既是对人们心境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十年文革的各种创伤的一种表达,具有一语双关的妙处。“死了”在我看来可能是指文革已经结束,而“热”则是指未来似文革的事情将不再发生,在当今只要某些事情发生并且关注的人多亦或这件事情本身对社会影响大时,就会别成为热点,而这里的热与诗中的热则是一样的意思。“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过去的文革已将过去,人们对过去那份沉重的痛苦已然厌恶,都排斥过去发生的一切从头在发生一次。“怎样预防它复活”则从侧面看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也在思考。
  三、诗中的“独语”
  顾城是一个极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直接的说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有自己的王国。后来因为他的王国失去某种平衡之后。他就开始悟,写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诗歌。把他的诗与宗教相连。在《空山不为空》中“空山不为空/空心才是空/若得空为意/方觉好人生”就直接明了的将诗与宗教连在一起。这时的顾城有种看透了世俗,想超脱世俗的意想,可到头来,他选择的死亡方式让人惊讶。
  在写《歌颂世界》时,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我对死亡的看法已经跃出人生的恐惧了,也脱离了人道主义的假定。死亡成了带有光芒的物质。”后期的作品开始进入“独语”的状态,这种状态让读者不知所以然。前后不着调,零零散散的不知要表达什么,但这种神秘的独语背后蕴含着顾城性格中的偏执与自我封闭。他是一个自傲的人,而选择无我的道路无疑是不成功的。
  《水银》体现了这种“无我”的状态。因为“无目的”,所以不再有“一个观念上的‘我’”,顾城“不再有梦,不再有希望,不再恐懼”。虽然他的思想里加入了一些宿命论色彩,但他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自在。他努力追求庄子的“无为”境界,在“无为”中实现“无不为”,把他的生命与宇宙合为一体,这是对生命价值的超越,他将人生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哲学层面,是从人生体验到生命境界的一种升华。但是这种生命价值的超越与生命境界的升华却是一种与尘世存在相悖的追求,只能进一步加重其死亡本能。在支离破碎的诗中,你无法找到一个关键点,无法尝试去揣测什么。但是我认为顾城的这种创作太讲究形式上的的零散,从而是诗意没了意思,这种诗可能是写给自己看的,这种似秘语的创作使人困惑。
  顾城的诗歌是有血有肉的,他的诗中充满了理想,也充满了绝望。读他的诗就像在寻找某件东西一样,有趣但却时常陷入困惑中。
  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文选:卷一[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2]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顾城.顾城文学:卷二[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
  [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王炜.从顾城之诗看顾城之死[J].中国文学研究,2016.
  作者简介:东措机(1994-),藏族,四川阿坝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纵观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文学作品、戏剧及传统绘画、雕塑、壁画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象的来源,同时也是我们动漫再塑造的源泉。(西游记、白蛇传、哪吒)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也是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再创造;艺术形象;艺术“母题”  一、思想变化推动着艺术作品中表现手法的革新  夏巴尼·罗伯特曾经说过:“
期刊
摘要:皴法”是山水畫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并且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山水画体系。皴法是表现山石的质感的一种技法,创新的皴法才是推动山水画发展的宝贵财富。而元代的美术氛围浓厚繁盛,在这个时间涌现出大量的作品,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自然画面和技法、布局、意境都有着过人之处。从审美和学术层面上进行学习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牛毛皴、解索皴作为把王蒙的皴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中国人物画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明清时期肖像画有了新的派别和发展,一改历朝历代的肖像画风格,更加重视客观写实,虽然明清时期是封建王朝走向没落的时期,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艺术领域的融合和进步,尤其是明清肖像画借鉴了很多西洋画法的成分,在肖像画发展的高峰时期曾鲸等代表人物为人物绘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造型上也各具特色。  关键词:明清肖像画;绘画;明朝;清朝  一、明清
期刊
凡月23日晡午时,青岛西岸新区小珠山大溪谷有森林火,至二十七日申时火灭,中經数次扑后复燃。吾为一青岛人,遂忆此数日之经并书谢。   ——题记  忆午时初闻小珠山火毋信疑之,及后得多有之臣始觉真也,然所谓三人成虎,以吾谓梯日夸引者知,终以为无甚。尤暮,有报曰小珠山烧已救矣。吾踱步摇首曰真我,吾知度又为观而夸,实度即以误灼火矣一树。则,我亦不当然就枕矣。  然,翌日午,成队之消防车过予门,直升飞机几架
期刊
作品一:临摹《曹全碑》  作品二:创作春聯
期刊
摘要:“二次創作(re-creation,又称再创作)是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 图像、 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则称为二次创作物 (Derivative work)” 。从《红楼梦》这部著作问世以来,有不同的媒介对其改编和传播生生不息,2000年版越剧《红楼梦》是根据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改编而成,文学与戏曲的碰撞产生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对二者都进行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无疑是一个二
期刊
摘要:班风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个班级中普遍所流行的一种风气和习惯,借助班风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可以通过一个班的班风了解到班级成员的思想品德素质。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的中心和灵魂,良好的班风建设会不断促进班集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完善,良好的班风建设会有助于小学生建立健全自身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风建设  引
期刊
摘要:五代时期的太行洪谷,山水画家荆浩在此游历隐居,荆浩擅长山水画,他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他所著述《笔法记》是山水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之一,书中全文仅有两千字,讲述荆浩在山中偶遇老叟,两人以对答的方式提出基本方法:“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和“四势”——筋,肉,骨,气以及品评山水画的基本标准:“图真”。  关键词:山水画;笔法记;图真;创作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时至今日,瓷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文化瑰宝。而在这过程中,瓷器的发展会因地域、朝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其中,山西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成为了我国北方的重要瓷器生产地区,而以黑秞剔划瓷器为代表的瓷器,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瓷器。基于此,本文将以雁北黑秞剔划瓷器的历史渊源分析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期刊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是当地的文化,代表了一方水土,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力量的一种支柱。民间工艺美术的主题都是起源于生命个体或群体自身发展根本利益的自然要求,那些凝聚着人们的期望和追求的主题,贯穿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生命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概念  1.民间工艺美术是什么  民间工艺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