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难点解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这一难点,本文从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和组成结构、交互作用机理、交互作用程度影响因素等三方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沥青;矿粉;交互作用;路用性能
  沥青-矿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着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等路用性能[1]。在《道路工程材料》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理解存在难度。本文通过从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和组成结构、交互作用影响因素、交互作用机理等几方面来重点阐述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重要性。
  一、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和组成结构
  沥青混合料属于作为一种多相分散体系材料,其强度构成主要由矿质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嵌挤力、沥青本身粘结力以及沥青与矿粉之间作用的粘结力所构成[2]。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和劲度模量等性质都与沥青性质以及沥青-矿粉作用交互程度有关,适当的交互作用能够避免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破坏,提高路面耐久性[3]。可见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沥青与矿粉交互机理
  为了探究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机理,H . M .鲍尔雷曾采用紫外线分析法对石灰石和石英石两种典型的矿粉与同种沥青交互作用进行研究[4],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距矿粉表面不同厚度处(胶质+沥青质)的组分比例与(饱和分+芳香分)的组分比例不同,发现沥青膜距矿粉表面越近,胶质+沥青质的组分比例越高,饱和分+芳香分的组分比例越低,且沥青分子量、碘值、皂化值也在变化,呈距离矿粉表面越近其值越小规律。
  由图1可见,在不同岩性的矿粉表面形成的吸附溶化膜厚度不同[5],在石灰石矿粉表面形成较为发育的吸附溶化膜,在石英石矿粉表面形成较为致密的吸附溶化膜,当沥青同石灰石相互作用时,由于在石灰石表面有未补偿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分子引力对沥青的最大活性组分产生吸附,沥青中的表面活性分子以其极性端定向于石灰石,而非极性端(碳氢化合物)定向于沥青,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吸附,被吸附的沥青分子以化学键的形式固着在石灰石表面。
  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的实质是沥青能够吸附在矿粉表面,并且沥青的不同组分得到了重新排列,形成的吸附溶化膜,随着石灰石表面为补偿钙离子和沥青中表面活性组分的增加,在吸附时的化学相互作用的能力就会增长,石灰石的水稳定性就会相应的增加[6]。
  三、交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
  (1)沥青性质
  沥青的粘度、含腊量、酸值等物理指标以及化学组分对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能力的强弱具有一定影响。在科尔贝特四组分分析法中,四种组分对沥青与矿粉反应贡献率不同,沥青中胶质与沥青质组分因含有大部分的沥青酸、沥青酸酐等极性组分,他们与矿粉吸附属于极性吸附和化学吸附,吸附能力强;而芳香分和饱和酚属于非极性低分子,以范德华力与矿粉表面发生吸附,故吸附作用力较弱。
  (2)矿粉比表面积和沥青用量
  在沥青与矿粉固定的条件下,沥青与矿粉的比例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重要因素。当沥青用量很少时,不足以形成结构沥青薄膜来黏结矿料颗粒,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结构沥青膜逐渐形成,沥青与矿料间的黏结力随沥青用量逐渐增大,当沥青足够粘附在矿粉表面时,若沥青用量继续增加,自由沥青逐渐增多,沥青胶浆的黏结力随自由沥青的增加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路用性能也随之降低[7]。
  (3)矿粉的碱性和粒度
  在不同矿粉粒度相同的情况下,矿粉的碱性越强,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越大;而矿粉的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越强[8]。
  四、结束语
  通过从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和组成结构、交互作用机理、交互作用程度影响因素等三方面对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的解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秉纲,李 平,张争奇,等.矿粉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07,27(4) :6-9
  [2]申爱琴.道路建筑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李立寒.道路工程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肖庆一,郝培文,徐鸥明,等.沥青与矿粉粘附性的测定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1) :19-22
  [7]伍必庆.道路建筑材料[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8]谭忆秋,王大庆,边鑫,等.沥青与矿料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J] .公路交通科技,2012,29 (11):7-12
  作者简介:
  张增平,男, 35岁,陕西蓝田人,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材料。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中“写”的能力是考察一个学生英语素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写作教学由于课时有限、效果难出,一直面临着“老师懒得讲、学生懒得练”的尴尬境地。本文试图就“四象限”法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意愿的提高进行探析和提供具体案例。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意愿 四象限  中图分类号:G633.4  高中英语中“写”的能力是考察一个学生英语素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中,书面表达25
期刊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有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的意识,但存在着实效性不强。如何夯实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呢?就必须明确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同是也是动态的思维过程。了解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包括——基础式批注、探究性批注和拓展式批注。在阅读式教学过程要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交流的空间、引导鼓励学生优化和修改批注,从而实现学生、文本、教师更好地、平等地对话,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紧扣专业学习、行业工作岗位及工作流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达到运用语言促进专业学习、解决具体工作问题、推动学习者职业发展的目的。高职行业英语“交互性”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学习阶段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交互性”、学习活动的“交互性”,最终实现三位一体的“交互式”实践教学活动模式。  关键词:行业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实践教学;交
期刊
对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诸多教师见仁见智,从历史思维、史料运用、学科特性等大的方向,以及心理史学、史学理论等角度做过多种尝试。本文将从历史课应该凸显“历史味”这一视角进行阐述。  现在一些历史课堂令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归其原因就是缺乏历史味。  什么是历史味。通俗的说,历史味就是历史学科特有的味道。古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中玩手机、睡觉、迟到、旷课等厌学现象,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探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猪生产》为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筛选典型案例、巧用手机解网瘾、积极消除睡意、完善考核方案、精心制作课件、激发学习热情等措施,探讨了课堂教学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浓农心晴”特色成长辅导室项目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创新成长辅导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探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发展方向,形成专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培养计划、制度,逐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辅导室  中图分类号:G711  2013年湖南
期刊
摘 要:针对电动力学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的某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介绍了可视化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在电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磁场的规律,初步掌握电磁学的数值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MATLAB;电动力学  TM1-4  一、引言  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高校物理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核心课程。然而由于其抽象的
期刊
【摘要】根據《汽车保险与理赔》的课程特点,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并对此教学模式的提出、作用、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分析进行简要说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4;F407.471-4  《汽车保险与理赔》作为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通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构注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会得到更大的提高空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学生  此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某高校近五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当前高校实践教学所产生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三下乡;问题;对策  基金资助:  本论文为湖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15TS19、15FD2),湖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课题“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的建构与实践”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XCX16030)的阶段性成果。  G6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