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托我园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介入下幼儿园教学的优化研究》与省级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组织的实践研究》,探索将信息技术科学创造性地浸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实现音乐教学方式的游戏化,使活动效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鲜明的提升和优化。本文从特色建设、优化教学、评价效能三个方面来阐述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如何结合信息技术创新与突破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凸显音乐教育特色。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育
  近几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我园在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介入下幼儿园教学的优化研究》与省级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组织的实践研究》的推动下,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歌唱、律动、打击乐等音乐活动中,让音乐教育更凸显自由、自主、创造,充满愉悦的色彩。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游戏化的过程之中,音乐内容、组织策略、评价方式等都变得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幼儿在享受音乐、享受游戏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孩子心中那颗“美的种子”逐渐萌发。
  一、雅音润心,信息资源打造音乐特色
  音乐是人类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我园在音乐特色之路上不断地进行着探寻和追求,借助现代化的信息资源,以“人”“物”“环境”三者的立体结构,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音乐元素,营造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
  1.音乐共享空间。创设富有音乐气息的校园环境,在音乐共享空间,高低错落摆放着中西方的代表乐器,每个楼层都有音乐元素的装饰,楼梯墙面悬挂着电子“音乐夹”,“音乐夹”里储存着丰富的音乐素材,幼儿随时随地可以点击聆听,真正实现幼儿与音乐的对话。各班创设的音乐区,配备IPAD、小度智能机器人等,由语音控制,灵活便捷、人机互动,满足幼儿自主探索音乐的需求。隐形的音乐环境帮助幼儿开启心灵之窗、智慧之门,带领着幼儿步入音乐的殿堂。
  2.乐音缭绕校园。“聆听,让孩子获得体验。”利用校园立体声环绕音响系统,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搜集、整理、甄选契合生活各环节的乐曲,定时定点播放,幼儿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一日生活的美好。我园成立的“八音盒”合唱团还将优秀的儿童歌曲灌录成音乐作品,如将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录制成视频,献礼祖国妈妈70周年华诞。“班班唱、人人唱、周周唱”,孩子们稚嫩的童声通过校园广播网传进每个班级,飘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3.多媒体音乐区。全新打造的多媒体音乐区是孩子们游戏中的最爱,资源素材变得更为丰富,集可变性、操作性、互动性于一体。一个个音乐小屋,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发现,有的可以本地录音,有的可以模拟K歌,有的可触控播放音乐,可唱可跳,可单人玩,也可多人互动,多媒体音乐区带给幼儿高科技体验的同时,更激发了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促进了幼儿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乐由心生,电子图谱优化音乐教学
  在音乐活动的组织中,图谱的运用作为常用策略之—被广泛使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传统图谱的优点,将纸质的音乐材料变成动态、立体、生长的视觉符号,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效帮助幼儿提升音乐技能,促进音乐表现力、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1.识记歌词更具趣味性
  设计情境性的电子图谱,结合动图的情境式图谱,将之前惯用的一句一图结构化的排列改为更直观简单。比如,音乐活动《梦之船》:“喂!你快来看,那就是神秘椰子岛,可爱的小矮人正在岸上快乐跳舞歌唱。”歌词冗长,不易识记,为此设计了小矮人在岛上跳舞歌唱的场景,再以情境性的语言加以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趣味学唱,识记歌词自然变得轻松简单了。
  设计游戏性的电子图谱,将信息技术的移动、拖拉、隐藏等功能结合歌词内容巧妙地运用于图谱的设计中,让幼儿在游戏化的互动中轻松识记歌词。比如,音乐活动“淘气的小猴”,利用白板软件制作成了可以隐藏的电子图谱,幼儿听一听、找一找,根据歌词内容将相应的图片逐一移到图谱相对应的位置。幼儿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完成了歌词与图片的匹配,不知不觉中识记了歌词。
  2.难点学习更具自主性
  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抽象的,电子图谱的运用可巧妙地将抽象的音乐要素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符号,帮助幼儿直观地去理解音乐知识,将老师的教过渡到幼儿自主地学。比如,音乐活动“萤火虫”,四拍连音是歌曲的重难点,为此老师设计了以短横线和长弧线组成的音乐符号,再采用图谱对比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发现歌曲其他三个乐句的演唱方法。有了电子图谱具象的对比,音乐知识的建构、歌唱技能的习得就变得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电子图谱还能将老师复杂的引导语化繁为简,比如,音乐活动“萤火虫”,将传统的“丢手绢”游戏规则的讲解变成可直接感知的动画演示,动态的电子图谱演示加之老师简单的引导,幼儿直接将“丢手绢”的游戏玩法迁移到了“挂小灯”的游戏中,新的游戏规则自然就无须老师再赘述了。
  3.音乐表现更具创造性
  借助电子图谱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以创编动作、歌词、节奏和演唱形式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例如,大班歌唱活动“雁儿飞”,活动导入以大雁飞的动态画面切入,雁群时而飞过小河,时而飞过田野,拟真的情境将歌词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兒在已有歌词经验的帮助下,大胆想象,“飞过蓝蓝的大海”“飞过广阔的草原”……当唱着自编自创的新歌时,幼儿感受到了创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除了创编歌词,动作的创编也是有效激发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形式之一。借助电子图谱来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生动有趣的表演性动作。比如,音乐活动“大灰熊”,歌词情境性强,“如果你去摇醒它呀,它就要发怒”,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灰熊发怒的模样,积累相关经验后再鼓励幼儿创编发怒的动作,这些动作个个童趣十足。
  三、根植微点,信息技术提升评价效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艺术领域中幼儿的感受、表现与创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让幼儿在音乐的审美感知与表达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信息技术在优化幼儿园音乐活动组织的评价环节,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1.信息技术寻找“个性点”,突出评价主体
  在评价环节,适宜地介入信息技术,把更多的话语权、发言权交还给孩子,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打击乐活动的评价,一般都以展示的形式,将或集体表演或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来作为评价内容,缺少了对幼儿主体的评价,尤其缺乏对幼儿个性化、自主性、创造性的评价,而信息技术的镜头语言可以记录下幼儿学习、探索的痕迹,弥补了评价主体缺失的问题。
  在打击乐《小马快快跑》中,幼儿尝试了很多开放性的材料,如木盒子、玻璃瓶、锅盖、椰子殼等,幼儿的探索发现有时是在一念之间,会转瞬即逝,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幼儿学习的过程,追随幼儿的探索发现,在评价环节回放记录内容,让孩子们来倾听、比较,最后,孩子们发现了用手指敲打铝箔可以制造出暴风雨的声音,敲打椰子壳可以发出马蹄声。信息技术的有效介入,推动、支持着幼儿的发现,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和创作热情。
  2.信息技术捕捉“闪亮点”,拓展评价内容
  运用信息技术抓拍音乐活动中的亮点,并衍生出新的评价内容。比如在音乐区,孩子们喜欢玩各种音乐游戏,尤其在这样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里,孩子们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而此时,老师将孩子们的表现,甚至是很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
  《夸家乡》这首乐曲分为三部分,唱家乡、夸家乡和逛家乡。在音乐区,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昆山替换到歌曲里,在“逛家乡”的环节出现了意见分歧,根据歌曲旋律,替换成三个字的正合适,但是,两个字“周庄”或四个字“周庄古镇”怎么替换?镜头里的幼儿—边打着节奏,一边尝试着进行变节奏,多次尝试后,孩子们发现了两个字或四个字只要改变下节奏也可以填入歌曲里。镜头记录下的“闪亮点”既肯定了幼儿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更促进了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产生了良性的循环效果。
  3.信息技术发现“问题点”,优化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幼儿投入评价的积极性会更高,对找出的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以往对音乐区活动的评价,往往忽视对问题分析与活动后的经验分享,有时甚至草草收场,不做评价,而音乐区是个相对自由、自主的领域,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的问题更多,而借助信息技术可直观地发现更多的问题。
  在音乐课程“美哉,昆曲”中,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演员们来园给孩子们带来了《义侠记·游街》《牡丹亭·游园》等经典昆曲片段。这堂生动的昆曲体验课全程被录制了下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再次回放该视频,幼儿在感受昆曲的同时,产生了许多小问号,如人物的名称、台词的唱腔、服饰的穿戴等,每一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样。此时,师幼利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共同去探寻答案,带领着幼儿从初识昆曲到喜欢昆曲,一起感受昆曲,—道享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构建为了一个更为多彩的舞台,以资源的精密整合、立体化的精妙引导、多层次的精致评价,奏响了一段段灵动的、有效教学的乐章。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育融合之路上,有过泥泞和崎岖,更伴随着芬芳与阳光,我们亦将坚定、执着地前行,圆幼儿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之梦。
其他文献
【摘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每个父母都应关注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当下,提升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培养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改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方面做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家庭教育;期望值;关注点;家校沟通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
【摘要】语文感悟能力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感悟方法的指导和感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自我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感悟能力;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基金项目】本文
【摘要】本文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材Unit 4 Do it yourself 第一课时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三大方面分析了在初中英语热身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热身课;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基于这一要求,英语热身课应是以语言为载体、以说为表达方式、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摘要】近年来,高中英语试卷阅读试题越来越倾向语篇分析,而很多考生并没有很好的语篇意识,在做英语阅读时仅仅对词语和句子做个大概的翻译,对整篇阅读的理解十分浅显,不能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主旨、题材以及作者的深层观点,导致语篇阅读题失分严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篇意识的锻炼。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帮
【摘要】一直以来,数学都是基础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端,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和习惯养成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
发展乡村教育,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遇阻,队伍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当下,需要理性地进行现状透视,多角度寻求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课”是一节部级优课。本文借助TPACK框架,对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应用及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旨在深度挖掘本课亮点,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摘要】文章针对核心素养角度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意义;措施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认识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继
【摘要】话题复习中不能孤立地复习词汇、句型、语法和交际用语等,要把语篇纳入其中,把词汇、语法和句型等的复习贯穿于语篇学习中,通过语篇进一步巩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话题复习;语篇;词汇句型;语法复习;阅读水平  话题复习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重要的环节,通过话题复习,可以将话题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熟练掌握本章节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等。然而當前不少教师在话题复习中,只顾及词汇辨析、语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