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打技击谈之五:从吕温侯脚底抹油说起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说《三国演义》这部书中,论武艺,人中要数吕布;论脚力,马中要数赤兔。可是,当时还骑着赤兔马的吕温侯也不是出则必胜。诸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先有张飞与他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又添关羽,二对一,斗三十合,仍然“战不倒”他;最后,老大刘备耐不住了,“斜刺里也来助战”。俗话说,好汉难敌双拳,何况温侯只是一人一马一兵,面对发誓同生共死的三人三马四兵(刘备的兵器是双股剑),再神气的角儿也得脚底抹油。他是如何在“转灯儿般厮杀”的三人合围中,在“八路人马”的观阵监视下逃之天天的呢?
  吕布自有妙法:“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在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原来,吕布耍了个避实就虚法,而且是两个层次的避实就虚。
  首为避关张之实,就刘备之虚。因为关羽舞青龙大刀,张飞挺丈八蛇矛,皆有万夫不挡之勇。相比之下,刘备虽使的是双家伙,但为短兵,马战之中,威力不强,加之武艺稀松平常,此次参战,在他来说,虽算得上“三国”通部中最激烈的一次大打出手,但至多属精神性、象征性的联袂援战,表示与两个异姓兄弟对桃园结义“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承诺。所以,当吕布架隔遮拦不定时,他认准了关、张是实,是死角,而刘备是虚,是生角——为此,他才“看在玄德面上”,使了一戟。
  那么,这一戟是不是真使呢?非也。他使戟的目的,不是真的索玄德的命,而是“虚刺”,是为了调动三位敌手的注意力,吸引关、张去保护大哥,吸引刘备去自卫“急闪”,从而使合围圈的另一角出现空当,也便乘机见缝穿针,突出重围。这就是他耍的第二个层次的避实就虚。在这个层次中,刘备是实,而“阵角”是虚。
  当刘关张在他的声东击西的“迷魂”戟中醒悟过来的时候,吕布已经“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了。吕布肯定是得意的,以一斗三的这场大战,他是输了;但是避实就虚以求突围的努力,他却是赢了。否则,京剧折子戏《小宴》中,当叶派小生所扮演的温侯在貂禅面前描述虎牢关前的八面威风时,绝不会有那么光华炫耀、潇洒倜傥的表演!
  《三国演义》长靠武打的避实就虚法的描述,既有金蝉脱壳式的,又有主动进攻式的。如第二十七回:“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持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人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在这段描写中,读者极为难得地欣赏到了关公步下短兵相接的雄姿,依然也使用了避实就虚法:锤为实,人为虚;避开飞锤是避实,刀劈卞喜是就虚。这里,关公在双方攻防的转瞬之间,既隔锤又劈卞喜的可信性有多少呢?笔者以为,关公从“避”过渡到“就”,有着充分的可能:因为卞喜掷打的是飞锤,属软器械,锤链至少达丈余,改变进攻路线尤其缠手,从飞出到被隔斜落,再到收回实施第二招攻防,要比硬器械麻烦得多,这就为关羽进攻争取到了时间。正当卞喜忙着收回器械得空隙,身高个大刀长的关云长“赶将入去”,乘虚而入,自然稳操胜券。
  “避实就虚”在中国传统武技中,是有物质基础的。拳谚云:处处自有一处之虚实,处处总此一虚一实。搏斗过程的所有动作,都是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的运动转化过程,包括目标、重心、发劲等等,都有虚与实存在。虚和实是相互联系,而又各自独立的。所谓虚,即松、活;所谓实,即紧、沉。举个例子,就整体而言,动作达到终点定式为实,动作转化过程为虚;就局部言,主要是支撑腿为实,另一支撑或移动换步腿为虚。像流传较广的太极拳体系,“太极分阴阳,柔刚虚实全”,一个简单的弓步单鞭动作,左腿弓步落重为实,右腿为虚;意在左掌为实,右手辅以勾形为虚。太极流派的对抗推手,即表现为一空一实,实是指已方以虚迎对方之实,使之发力落空,即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八卦掌技击也要求“火上水下,水重火轻”,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心火肾水”,也是说心要虚,腹要实,即胸畅宽松开展,腹实气沉丹日。总之,中国武技最讲究虚实分明。上下虚实不清,下盘必不稳固;左右虚实不清,必用力平均,或双重,或歪斜;前后虚实不清,必进退不灵,动作呆滞。著名拳师陈鑫在《太极拳谱》里说“虚实并列,忽现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也许亦是罗贯中得以描写避实就虚法的拳理拳技来源。
  罗贯中形象地表现“避实就虚”、写出虚实分明已属不易。而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写出了虚实变化,这就更为难得了。笔者简直怀疑他生前即为武术大家,否则,第一百零八回孙峻与张约的一场地面短打,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内行的文字来的:“张约见峻斩恪,挥刀来迎。峻急闪过,刀尖伤其左指。峻转身一刀,砍中张约右臂。武士一齐拥出,砍倒张约,剁为肉泥……”此段直接描写二人相斗始末的文字,不算标点,虽只二十五个字,却字字落到实处,交代了四件事:
  1.张约为进攻者,孙峻为防守者。
  2.对打形式是地面单刀对劈。
  3.结果是张约之左指及右臂各中一刀。
  4.过程是孙峻随机应变,虚实兼并,用丁两次避实就虚法。
  第一次,张约挥刀攻来时,孙峻镇静自若,看得分明:张约的右手刀是实,左手指是虚。武谚云:单刀好使,左手难藏,看来张约刀功难属上乘,定是左手部位不当,使孙峻有机可乘。于是孙峻在左倾身“急闪过”让其刀锋(避实)同时,往其左指捣虚(就虚),起先—记干脆的点刀见红。
  第二次,张约因刀在前,意在后,发劲猛烈,惯力过大而身体前倾。这时孙峻跟踪观察,他清楚地看到张约的虚与实有了新的变化,从左虚右实变为后虚前实了,于是迅速捕捉了这一缝隙,以左脚为轴,—个转身二百七十度,将己体与张约并排(甚至达其体后),完全超出了张约刀锋的威胁范围之外。张约回刀自卫已属不及,而身体虚部反暴露于孙峻刀锋之下,只得以臂饮刀。
  可见,孙峻的胜利来自看准对手先右实左虚、后前实后虚的变化基础上,使用了两次身法避实——一闪身、一转身,两次刀法就虚——一伤指、—砍臂,“避”得明智利索,“就”得迅捷狠辣。没有身法避实,就没有刀法就虚;而前者如明修栈道仪是手段,后者如暗渡陈仓才是目的。
  感谢罗贯中,是他让孙峻感受到技击始终处于虚实相互交替,即矛盾转换之中。这一虚实变化的特征在中国传统武技中比比皆是。如以太极拳中最简单的“推掌”为例,未仰之始,掌带窝形,蓄而不张,是虚掌;至掌前伸,窝形减少,由虚而实;掌到终点,窝形变浅,展指坐腕,掌根贯劲,是实掌;至掌收回,由展而蓄,由舒而窝,又由实而虚。拳论云“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想必罗贯中笔下的孙峻斗张约所揭示的拳理即指此。
其他文献
(八)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  舰队长尹托芝共有十来条江船,三只海船。其中一只海船在富锦,一只在同江,留在哈尔滨身边的只有一只小型海船。事变之后,尹托芝不甘做日军的奴仆,但也无力抵抗,于是他给每人发了48块6毛钱的军饷,解散了自己的舰队。他告诉士兵,可以回家,可以就地谋生,可以奔赴青岛继续当海军。  尹托芝问刘志清:“你投不投降?”面对海军少将这样的询问
期刊
编者按:考证“九要论”的出处十分重要,从各种版本的“九要论”中求同存异/披沙拾金也十分重要,但更重的是:如何用“九要论”的理论精髓指导我们科学修习形(心)意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本“九要论”是陈再实先生于1947年在山西省解放战争中,进行“土地改革”时收集到的,后来经过陈再实先生的“三顾茅庐”,由黑龙江省老武术家、名医高式国先生注释。高老注释的“九要论”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可多见的研
期刊
光阴似箭,轉眼间,我跟随恩师李春苓先生习武已有七年多了。其间,虽然经历许多艰难和曲折,但我坚持了下来。我想,以后也会坚持下去。  几年来,先生把毕生所学对我倾囊相授,使我进步很快。近年来,我参加了几次比赛,又使我学习到许多实战技巧。可以说,每次修习李氏形意太极拳,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形意拳中的基础桩功——三体势。  谈到形意拳,首先应该提到三体势,心意六合拳及形意拳老谱中称其
期刊
截拳道两节棍短小精悍,携带方便,棍法易学实用,是极佳的健体防身之物。笔者在此提供两节棍最常見的20个招法,供同道研修。基本持棍姿势详见《精武》2002年11期28页。特别说明:本文中“白蛇吐信”等势属动态招法,与静态持棍势名虽相同,意义不同。  1.流星赶月:主要用于苏秦背剑势与白蛇吐信势之间的过渡,保护身体侧面并伺机发动进攻。由苏秦背剑势开始(图1),松开在下方的左手;右手运棍在体侧划立圆(图2
期刊
刻苦习艺  霍文学,祖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小集村,193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父霍殿阁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兼保镖,父亲霍庆云则被溥仪指定为“御前侍卫”。从懂事起,霍文学就见惯了爷爷和父亲打拳练功的场面。他们练起功来拳拳生风,打得窗户纸唰唰响。脚脚震地,震得墙头直摇晃;扎起对枪来,快如闪电,穿梭不停,使人日不暇接。还有父亲的球功,能双手各刁起—个十多公斤的铁球并围绕全身运使自如,能练出超人的臂
期刊
八极应手拳是霍氏八极拳中很重要的拳法之一,它与霍氏八极拳中的“八大开”具有同等的技占作用。应手拳的套路是霍殿阁先生早期在天津任教期间所创编的。  民国时期,奉系将军许兰州在天津有一公馆(今天津市河北区瑞安街6号),人们称之为计兰州公馆。计兰州幼年时就喜爱武术,家传少林武功勤习不辍,尤以擅使弹弓和护手勾为名,又长期邀“神枪”李书文来部队和家中任教。许兰州先生一生颇爱武术且喜与武林高手交往,神枪李书文
期刊
从八极拳自立门户开始,一般把八极拳先师吴钟尊为一世。吴钟是山东海丰县(今山东省无棣县)人,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就投身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以后去过山西五台山,拜当家的老禅师座前受业,学习练气与养气之法。三年后返回山东海丰县老家,把练气与养气之法融合在拳法之中。以后又经过罗疃的张克明老先生、神枪李书文等先师使八极门内功逐步完善,对武艺功力的增长帮助甚大,效果显著。习武者,如不懂气功之法就练不出上乘的武
期刊
褚民谊(1884-1945年),原名明遗,字重行,浙扛吴兴人,同盟会早期会员。后因与日本政府勾结,被国民党政府以“通敌卖国”罪处死于江苏。  褚民谊早年是比较进步的。他出身于医生家庭,父亲褚吉田是当地名医,教于甚严。褚民谊幼年即能熟读四书五经。他14岁那年,被送至苏州天赐庄传习医院,跟随美国人柏乐学习英语,两年后回乡人寻经公学,研读中西文学作品及各类中外读物。1903年,他东渡日本读高中,继而升人
期刊
时间:2004年9月,一个阳光有点毒辣的午后。  地点:北京体育大学一座写满历史的教学楼前。(武术学院的办公楼正在修建)。  人物:朱瑞琪教授、王涛和小舟。  关于朱瑞琪:朱瑞琪,现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八段,国际级武术裁判员。自幼学习南拳,上大学后又学了长拳、查拳、形意拳、太极拳等。1979年起,从事散手(散打)的教学、训练及科研工作,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个“武状元”和数名
期刊
预备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图1)。左脚向前上步,右脚跟抬起,同时两臂微屈由身体两侧向前下方穿出,掌高与腹齐,掌心斜向上;上动不停,两臂向后摆动,再由两侧绕环至体前,掌心向内;右脚上步合于左脚旁,同时两掌变拳,两臂屈肘稍外展,向左甩头(图2)。   第一招蜻蜓点水:右腿稍屈,身体向右倾,左脚向左侧弹戳,高不过膝;同时左臂向左攉搪,右拳不动(图3);身体左转90度,左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