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生活提高捕捉人物形象能力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一位资深的老师,人们在过程中体会与学习;生活,艺术创造的源泉,演员在过程中体会与改变。千姿百态的生活,变化无穷的自然,让艺术变得丰富多彩。观察生活是通向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演员在创作一个内外部统一的人物形象时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生活的经历如何丰富,在百态的人生中,数来不过只是一隅,所以每个演员都需要秉持时刻向生活学习的态度,学会观察生活。
  把“生活”当作一本最好的表演教科书,从中训练演员的观察和模仿能力,挖掘创造的源动力,从生活出发,去观察人物,积累素材,这些都将会成为演员非常重要的艺术素养。例如进入片段训练后,会遇到很多角色远离我们的生活,对于角色的生活环境我们非常的陌生。为了拉近角色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克服陌生感,留意生活的点滴将其成为创作中的不可或缺的素材。电影演员李仁堂曾经说过:“演员创作形象的营养必须从生活在摄取,否则必然导致创作上的枯竭,不管我们对所扮演的角色所在的生活熟悉或不熟悉,去深入的了解他们我感到都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不尊重生活的创作,就是等于放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模仿称得上是表演艺术最原始,乃至最基础的一个环节。模仿的概念是:照着原先所看到过的有趣的东西再表演一遍。在观察生活过程的中,模仿是最基本的第一步,每个演员都需要学会把所观察到的内容像画葫芦一般的表现出来,这是表演的基础技能,即使模仿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外表,从某种程度而言却常常至关重要。斯坦尼曾经说过:没有模仿,也就谈不上表现了。我们只有通过从年龄,眼神,手势,步态,语音语调等方面来进行模仿,才能够找到人物最基本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在地铁站等待朋友时,发现了一名行为举止比较怪异的人。只见他嘴里叼着一张5元人民币,时而摸摸售票机,时而张望着周围的乘客,但就是不把钱放入售票机。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时我开始关注他的模样,弯腰驼背,身穿蓝色的大棉袄,黑色的肥裆裤,身后还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蛇皮袋。就在我聚精会神的关注他的时候,他突然大叫一声“钱没了”,令我一惊。原来,他学着旁边的乘客把纸币投入机器之后,由于不会操作,导致未能出票,这时他着急了,连忙大呼起来“钱被骗了,钱没了”,他那古怪的反应和奇怪的语气语调,更加激起了我的兴趣。一位路人见状,上前替他对着屏幕轻轻一按,票就唰的一下掉了下来。他拿着票又傻呵呵的乐了起来,朝入口走去。而此刻的我却下意识的模仿着他走路的方式跟随着他来到入口,我知道他肯定又将为如何通过闸机而苦恼,看他一人在那儿研究了半天,时不时还模仿其他旅客的进站方式,但却始终被拒之闸外,一急起来下意识的跺脚和无奈的表情,让我对他越来越着迷。就当我反应过来想上前帮他时,只见他纵身一跃,跨过了闸机,一阵小跑消失在了人群之中,连车票也留在了闸机之上。此事过后,经过思考和回忆,我试着把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出来,将从外部捕捉到的鲜明特征运用到观察生活的练习之中。先从外形上,体态表情方面靠近人物,再通过服装和道具的帮助,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符合人物逻辑的动作,语音语调也下意识的开始发生变化,在观察的时候并没听出他是哪里人,也没有给自己刻意去设定为外地口音,而是无意之间就把这个口音化身在了他的身上,使自己一点点从“我”到“他”进行了过渡,就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物,一个成功的练习呈现在了大家面前。通过表演,大家所看到的是一名外来的务工人员,而绝不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用模仿式的表演,让大家体会真实的,自然的一个“他”。
  如果说模仿是观察生活练习的第一步,那么模拟就应该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如果我要饰演医生这么一个人物形象,是不是穿上白大褂就能成为医生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是光有一个外部形象就能很好的塑造一个外部人物,我们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模拟,走入人物的内心。糜曾教授在《人物观察模拟练习》一文中提到:模拟是表演艺术的一种技能,是观察生活,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创造鲜明地性格化形象。模拟是既要细致入微觀察人物外部形体特征,又要设身处地揣摩和体验其思想感情和心理特征,有选择,有构思,有设想地进行再创造。如某位学生经过了认真的观察后,完成了一个作业,但他演的只是一个生活的过程,非常完整也非常的细致,却平淡无味,毫无戏剧冲突,更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只是单纯的模仿还不够达到“活人”演“活人”的状态,在观察的过程后,一定要加入模拟的成分,演员需要开展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要研究,要体验。我们需要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观察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站在被观察者的远处,而是应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深层次的去了解他们,挖掘他们内心的丰富情感,甚至在适当的时机上前和他说说话,聊聊天,跟着他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从而使我们从外形的模仿慢慢过渡到人物内心的模拟。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语音语调、语势、语气还有语言节奏。明白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例如这个人物为什么会是这身装束,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是什么原因?他还会怎么做?生活中的人物不可能每个时候都是一样的,对事,对人的方法及态度都是会随事随人而变化。所以演员需要不止一次的去观察所关注的人物,还需要加强对人物的分析,找到这类人物处事处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逻辑。
  在刚开始进行观察生活练习的时候,我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而他们也会刻意的进入社会,去人多的地方进行有意识的观察。甚至在日后创造人物的时候,会先有意识的进入生活,体验生活,找到人物在生活中的原型,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就这样慢慢的,把观察生活当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一种素养,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习惯留心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例如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送朋友去机场或者火车站的时候、到外地去旅游的时候、在饭馆里用餐的时候等等,这些都将是你观察的好机会,观察那些有特殊性格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交流,甚至试着去明白,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这样也许就能找到他们行动和说话的依据。日积月累后,会下意识地把看到的有趣事、新鲜事、感人事,统统储存起来,放在自己的“记忆库”里。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生活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在日后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的打开“记忆库”。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2015级学生范琦在饰演《桑树坪纪事》李福林一角时,就深有体会。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他下意识的联想到一位姥爷家的邻居,其因小时候受了过大刺激而产生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喜怒变化非常怪异,甚至有点像婴儿。虽然他没有刻意的去观察过此人,但每次去姥爷家都几乎能看见他独自一人在玩耍,他的言行一直存留在范琦同学的大脑里,这对于日后李福林的创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可见,不仅要勤于观察生活,还要善于去观察生活。
  综上所述,观察生活为我们日后捕捉各类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洪深先生的那句“会演戏的人演人,不会演戏的人演戏”我时刻铭记于心。的确,许多不成功的角色都是因为,创造的人物和故事都太过虚假,没有生活。就算再有天赋的演员如果不能老老实实的投入到生活当中,他也将无法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而如果能真正的领会观察,那“生活”这个朋友将会是你这一生永恒的财富!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审美、提升大众对民族舞蹈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讨舞蹈教育在我国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舞蹈教育模式的措施建议,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教育;传承;作用  前言  民族舞蹈起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我国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饰雕塑的运用已经成为某种时尚,这是因为装饰雕塑宽广的范畴和表现手法不但可以为居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加能给居住空间营造温馨、活泼、轻松的氛围。使居住者能感受装饰雕塑所带来的这些氛围,从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装饰雕塑在现代居室中的美化环境、体现品位个性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生态雕塑;室内环境  一、生态雕塑概述  生态雕塑突破以往单一的
期刊
【摘要】:肖邦是一位独具魅力的音乐家,其钢琴音乐歌唱性非常强,旋律感十足,且在重视结构巧妙的同时也具有浓烈的抒情性。其钢琴音乐还有着新式、细腻而多姿多彩的和声语言,从而构成了独具一格的肖邦特色,而《#c小调幻想即兴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本文在分析肖邦《#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过程中,主要从其节奏、触键、踏板、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演奏技巧分析,同时从旋律、演奏与和音三个方面研究其创作风格特征,并通过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式、人物角色、服装道具、动作特点等多角度着手,深入分析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同时渗透着海阳秧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海阳秧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多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民族艺术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开始打破传统的界限,走出国门。原生态民歌也因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民歌声乐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本文从原生态民歌入手,就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展开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歌;传承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其地域色
期刊
【摘要】: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是一种首先满足于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用于适当的材料及结构方式来组成其基本造型,建筑只能应用其自身的形象或环境背景的衬托,而建筑装饰也就成为了撑起建筑的精神功能的主要手段,装饰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而这些也是在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其长期探索和学习实践中所渐渐发展成形。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凝结了他们智慧的结晶,在造型方面和装饰方面都为古建筑增加了艺
期刊
【摘要】: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公益广告关注的内容主要包含弘扬民族精神、公共秩序、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等。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的最初时间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虽然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却以极
期刊
【摘要】:在贵州西部山区,二胡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广为流传上  千年。人们一般在喜庆、丧事、节假日期间或休息时候演奏。琴弦音  色高昂、优雅、动听,能激发人的精神情感,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的  喜爱。  【关键词】:织金;二胡;艺术;概论  一、二胡的起源  二胡始于唐代,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  发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拉弦乐  器,也是中国民族乐
期刊
建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的代名词,它拥有者其他艺术作品难以拥有的线条和质感,给人在视觉上以一种极大地愉悦。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大的要求,本文就着重探讨建筑与艺术这两种分属于两个领域又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  1.建筑的本质是追求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建筑艺术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地经验积累,得益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繁荣
期刊
【摘要】:总统就职演讲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关键环节,历届总统借此机会阐述政见、鼓励民心,最终实现其政治目的。概念隐喻的提出标志着隐喻不再单纯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和装饰手段,更是概念的和认知的。实质上,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并以人们拥有的切身经验和感受作为文化基础。根据莱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  隐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