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重视、支持,并给予指导,对课外阅读最大的指导是在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外采取辩论、主题班会、摘抄读书笔记等行之有效的形式,真正把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 能力 课外阅读 重视 支持 指导 课堂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多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拓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因此,无论如何,课外阅读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主观、随意、无序的状态。一是因为有升学压力,老师不提倡,老师不让看,学生只能偷着看;二是部分学生容易受兴趣影响,只对那些故事情节性强的小说杂志情有独钟,这样极有可能导致知识结构发展不平衡,使学生不喜欢思考,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语文老师应该首先认识到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只有课内通过“举一”,打好基础,学得规矩,又通过课外“反三”,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反复应证,扩大充实,才能对课内所学掌握得真切,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把它纳入渠道。
其次,课外阅读不单单是学生的事,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课外阅读这一课题的研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哪些读物适合你正在教的学生,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怎样更好地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怎样更为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怎样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作课外阅读指导等。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具体操作起来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狠下功夫,多思考,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一套作法,才能保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最好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要端正方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课外阅读最大的指导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高中新大纲”语文教学原则中谈到课内教育和课外学习时,强调的是相互促进。指导阅读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是有的,但做得很不够,还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经常地用课内教学去指导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得到其要领,课外获得发展,“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比如课堂上要学习大量的字句,学习如何揣摩句意,理解主旨,还要学习鉴赏,评价作品的基本常识,这些都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基础。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和训练语文基本技能的地方。拿阅读技能来说,就应该在课内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精读、泛读、速读、作读书笔记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教学明显存在重精读,轻泛读、速读的偏向,而泛读、速读正是获取信息的快速手段,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把这两种阅读技能放在与精读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看待,并切切实实教会学生掌握它,这显然有益于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益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在课外阅读中,除了发挥课堂这一阵地的作用外,还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呢?
我以为在阅读实践中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开展主题辩论或问题讨论。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不同的理解正表现了思维的活跃、思想的独立,这正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保持个性独立和思维独立。使他们不依附、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自己判断,自己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些辩论和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不只是充当倾听者,但在参与的过程中,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意见,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规范他们的认识,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
再者,要充分合理利用好我们手头现成的阅读资源《语文读本》,“读本”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园地,大有所为。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空间。我们这些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每周辟出固定的时间规定学生来阅读,对于延伸性课文要及时布置阅读任务,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探索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的能力,使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和语文能力。
另外,摘抄精彩文段,写好读书笔记。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字释义、分段划层,而且是一种运用语文积淀和生活经验,与作者、作品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阅读不能仅仅是读读而已,而应该做到读写结合,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或是把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摘录下来,或是整理心得体会为文章做个旁批点评,写个读书札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语文课外阅读如果能够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始终给学生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热爱语文,自己去感受学习语文的苦与乐,教师只起指引、参与、欣赏、交流的作用,而把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格与品法的养成,作为自己严格落实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那么,还有什么样的语文技能和解题能力不会具备呢?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始终是语文阅读的命脉。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正确的课外阅读是“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用课外阅读去学习建立“智力背景”,打好“智力底子”提供后方保障,要真正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与课堂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语文 能力 课外阅读 重视 支持 指导 课堂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多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健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拓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因此,无论如何,课外阅读都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主观、随意、无序的状态。一是因为有升学压力,老师不提倡,老师不让看,学生只能偷着看;二是部分学生容易受兴趣影响,只对那些故事情节性强的小说杂志情有独钟,这样极有可能导致知识结构发展不平衡,使学生不喜欢思考,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语文老师应该首先认识到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只有课内通过“举一”,打好基础,学得规矩,又通过课外“反三”,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反复应证,扩大充实,才能对课内所学掌握得真切,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把它纳入渠道。
其次,课外阅读不单单是学生的事,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课外阅读这一课题的研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哪些读物适合你正在教的学生,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怎样更好地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怎样更为有机地结合,相互促进。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怎样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作课外阅读指导等。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具体操作起来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狠下功夫,多思考,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一套作法,才能保证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最好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要端正方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课外阅读最大的指导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高中新大纲”语文教学原则中谈到课内教育和课外学习时,强调的是相互促进。指导阅读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是有的,但做得很不够,还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经常地用课内教学去指导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得到其要领,课外获得发展,“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比如课堂上要学习大量的字句,学习如何揣摩句意,理解主旨,还要学习鉴赏,评价作品的基本常识,这些都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基础。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和训练语文基本技能的地方。拿阅读技能来说,就应该在课内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精读、泛读、速读、作读书笔记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教学明显存在重精读,轻泛读、速读的偏向,而泛读、速读正是获取信息的快速手段,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把这两种阅读技能放在与精读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看待,并切切实实教会学生掌握它,这显然有益于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益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在课外阅读中,除了发挥课堂这一阵地的作用外,还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呢?
我以为在阅读实践中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开展主题辩论或问题讨论。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不同的理解正表现了思维的活跃、思想的独立,这正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保持个性独立和思维独立。使他们不依附、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自己判断,自己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些辩论和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不只是充当倾听者,但在参与的过程中,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意见,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规范他们的认识,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
再者,要充分合理利用好我们手头现成的阅读资源《语文读本》,“读本”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园地,大有所为。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空间。我们这些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每周辟出固定的时间规定学生来阅读,对于延伸性课文要及时布置阅读任务,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探索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的能力,使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和语文能力。
另外,摘抄精彩文段,写好读书笔记。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识字释义、分段划层,而且是一种运用语文积淀和生活经验,与作者、作品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阅读不能仅仅是读读而已,而应该做到读写结合,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或是把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摘录下来,或是整理心得体会为文章做个旁批点评,写个读书札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语文课外阅读如果能够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始终给学生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他们热爱语文,自己去感受学习语文的苦与乐,教师只起指引、参与、欣赏、交流的作用,而把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格与品法的养成,作为自己严格落实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那么,还有什么样的语文技能和解题能力不会具备呢?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始终是语文阅读的命脉。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正确的课外阅读是“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用课外阅读去学习建立“智力背景”,打好“智力底子”提供后方保障,要真正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与课堂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