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师生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课外阅读。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智力的背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读物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一部好小说。一篇好文章,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雷锋就是在革命书籍的营养滋润下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这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如此。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青少年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些“理想的化身”作比较,以之为楷模,指导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因此,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中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要求。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强课外阅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把每一节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环境之中,营造一个充满时代精神与现实气息的大语文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虽然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工具,但教材不能以偏概全(特别是阅读文章),只能起指导作用。而相关的读物是最有效的补充,要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就须多读,不多读无以广识,所以语文教学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课外阅读累积知识量促进课内发展:课内获得阅读的方法和技能,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内外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和火热的、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就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教材的容量。具体做法是可以结合选人课本中的长篇作品节选或其他作品,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向学生介绍,推荐古今中外的名篇,及时沟通有关阅读的信息。
  
  二、课外阅读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阅读教学要重视方法和技法的传授,“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书如甘草”。不少学生看了很多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就有方法的问题。叶圣陶老人曾说过一句含义极深的话:“教材也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例子”应该能提供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使学生能够完成知识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生心灵中能够有所积淀。比如阅读《荷花淀》就要让学生赏析孙犁小说的散文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赏析在诗情画意与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断提高阅读品位,阅读还要讲究策略,常见的是把两篇或多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探究其异同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如学习了孔乙己可以同《范进中举》相比较;学习了《岳阳楼记》可以同《醉翁亭记》相比较,归纳出共性,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形成文学批评能力。
  
  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哲学家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保证。1 书写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出了阅读时写的重要。阅读时圈点准确贴切的词语和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最好能把书中的精彩片断摘录下来,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出来。2 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阅读中只有积极想象和思考,才能追寻到作者的精神轨迹。领悟作者的精神内涵。通过阅读思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肤浅的认识深刻化。3 想象的习惯。如《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为什么会羞涩呢?同学们通过想象归纳出:也许是还不能落落大方地接受人们艳羡和赞许的目光:也许是一时鼓不起勇气充分展示自身的魅力:也许在众多俏丽姐妹中顿生相形见绌之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文字传达的信息形象化、个性化,从而对作品的内容得以确切的理解。
  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等语文课外活动犹如鸟之两翼、船之双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唯有展开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双翅,荡开双桨,才能保持语文教学的正确航向,切实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他文献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突然有学生问到:“老师,文章第十一段中为什么说‘姐姐带着斗笠来啦’,而不说‘姐姐戴着斗笠来啦’?因为我们在说斗笠时经常用‘戴’而不是‘带’啊。”学生虽然没有说出“带”与“戴”两字的区别,但他已经感觉到两字在此处所传递出来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学生思考之仔细让人感到欣慰!  那么,“带”和“戴”两字到底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带”字的动词义解释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读完了作品,我心灵为之一震:孩童的童心童趣很可爱。而作品中的“奶奶”更伟大,她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在那个中秋夜晚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效非常出色的课,而这堂课正是我在近几年来新课改教学中苦苦追
期刊
南宋中叶以后,继承辛弃疾词风而成就较大的是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写《落梅》诗。内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被谗者以示柄臣,终获罪而遭贬。闲废十年之久。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淳事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迟子建的笔下更多的是书写生活的缺憾和苦痛,这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的欢乐幸福一起构成了生活的本相,一切无从逃避。《逝川》的女主人公吉喜美丽善良能干,可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操劳一世,孤独一生。《亲亲土豆》中秦山夫妇
期刊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
期刊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已逝、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惆怅。缤纷的落花,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而这片片落英中,杨花却有些特别。别的花只有盛开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  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潆乱扑行人面
期刊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变形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姿,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悼亡词之先河,千载而下,广
期刊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许多人对小说中美妙的爱情描写大为赞叹。也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狂热的激情将导致道德沦丧。爱情,这种既具有审美形式的感官愉悦和激情浪漫,又具有相磨相厮的血肉慰藉和情感交汇。同时更赋予生命和世界意义和价值的美好事物,由于其具有了多层面
期刊
“咬文嚼字”一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真的不好吗?读了《咬文嚼字》这篇文章后,口齿生香,不仅为朱光潜先生的独到见解拍案叫绝,更能深刻地领悟什么叫“言之有物”,什么叫“言之有序”。  一、文笔灵活,法度谨严。议论文的写作通常多用“开门见山”之法,在文章的开篇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但本文却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