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烟火日常,为何成为我们的梦想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视频世界里,一些人最真实、最鲜活的烟火日常,却是其他人眼中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世界。孩子的成长、跳广场舞的姿态、骑行路上的风景、过年回家的见闻、与父母相处的温情和矛盾……零零散散的生活片段,构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生活的记录和表达。
  而这些记录中的大多数只是灵光闪现的片段,是随兴所至的表达,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乐于持续拍摄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闻,独特的主题和内容就像一部连续剧,也像普通人的真人秀,吸引了无数观众。


  账号为“托着腮在想”的主人颇具神秘感。网友们在他(她)的视频下留言:“你到底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大妈或者大叔?”却得不到答案,他(她)只会调皮地说:“都有可能哦。”
  初看他(她)的视频,你说不定也会感到惊奇并百思不得其解:全部内容都是拍摄农村里一群鸡、鸭、土狗(偶尔有一只田园猫出镜),怎么會有这么多人看呢?迄今,“托着腮在想”已有64.5万粉丝,所拍视频共获得1174.2万个赞。
  他(她)的第一个视频是在2019年3月拍摄的,拍的是院子里的一群小鸡小鸭抢食:几只嫩黄色的小鸭子追着几只小鸡不停啄咬、驱赶,一旁的母鸡却像路人一样看了两眼,转身走掉了。配文:“欺鸡太甚。”
  人们纷纷留言说:“小鸭子太霸道啦,小鸡被欺负了。”“鸡妈妈,有人欺负你孩子!”……
  更多人是从2020年、2021年“穿越”回来的,他们被他(她)后来拍的视频吸引,翻看完所有视频后,留言说:“一部电视剧,终于翻到头儿了。”
  为什么人们会对这样的视频感兴趣?一些留言或许可以解答你的疑问:“我是从第一个视频看到最后一个视频的人,因为从小就生活在田园,感觉很亲切。”“很羡慕,等我老了如果能过上这种生活就最好了。”
  “托着腮在想”告诉我,这也是他(她)拍摄视频的初衷:“农村的鸡、鸭、猫、狗是一部分人童年的记忆,以后这些东西可能会慢慢消失”,所以他(她)选择拍下它们。
  他(她)拍的第一条视频,就因为生动鲜活地表现了农村里鸡、鸭的小日子,获得了2000多个点赞、500多条留言,也让他(她)有了200来个关注者。此后,他(她)持续拍摄这些动物的日常,引发粉丝追捧的两只土狗“狗剩”和“铁锤”也陆续登场。它们傻傻笨笨的,总是想和母鸡妈妈、小鸡、小鸭们玩,却总是被嫌弃、被追打,最后落荒而逃。
  视频的背景,是低矮青绿的小山、连片的绿色田野、农村的泥土小道和水泥院子,一派田园风光。在拍摄时间上,有时是让人清亮的早晨,有时是昏昏欲睡的午后,有时是暮色黄昏。但宁静与青绿是从来不变的基调,唤起人的缕缕乡愁。
  主人从不露面,这引发了人们更深的好奇。“托着腮在想”说:“不透露性别,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公开年纪,可天真,可幼稚,可朝气,可沧桑。”
  他(她)告诉我,自己读过几年书,“可是专业没选好,学了‘投机倒把’的证券投资,不料现在真‘投鸡’了”。他(她)说,开始拍视频后,发现某些视频的某些瞬间能拨动不少人的心弦,自己也能因此赚到钱,便这样坚持下来了。
  2021年1月9日的一条视频中他(她)@了我,说自己最想表达的都在这里面了。那条视频里,“狗剩”和母鸡、小鸡相依而卧,一派和谐。配文是:“生活不只鸡飞狗跳的疲于应付,还有鸡犬桑麻的宁静祥和。”背景音乐是许巍的歌:“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账号为“是陈陈啊!”的短视频制作者所拍摄的短视频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类视频:天真孩童的日常。不过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动辄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小孩,“是陈陈啊!”记录的小女孩小陈陈并不算很红,3岁的她只有4.2万粉丝。
  可是,她的视频却更能代表中国千万普通小孩的生活。小陈陈不是混血儿,也没有生在富裕的家庭,父母只是典型的小镇青年,做着经营超市这种普通工作。她的视频里人气颇高的爷爷奶奶,都生活在乡村。
  小陈陈衣着普通,就连她稀少的头发也常常被网友们调侃,“小小年纪,发际线堪忧”,还因此称她为“陈工”。她的姨妈、姨父在生活里也称她为“陈工”,她听到后也时不时自称“陈工”……
  小陈陈的故事,是从2018年那个被困电梯的危险时刻开始的:当修理工人终于打开电梯门时,爷爷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小陈陈走了出来,奶奶迎上去接过她,眼神里都是心痛和疼惜。母亲陈茜把这永生难忘的时刻记录了下来,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她多么害怕失去这些宝贵的人。
  爷爷梁万兵对小陈陈的爱护,成为此后视频中的泪点和“流量点”。每当有爷爷出现,视频的点赞数就会飙升。他也成为后来小陈陈一条视频引爆流量的触发点。
  那条视频里,被奶奶抱在怀里的小陈陈听到奶奶大声吼爷爷,伸手轻拍了奶奶一巴掌,说:“你不要凶他。”然后开始一遍遍教奶奶,应该以怎样温柔的语气和爷爷说话:“爷爷,快‘肥’(回)去……就是这样讲话。梁万兵,你快‘肥’(回)去。”纠正了几遍后,听到奶奶的语调终于柔和了起来,她才满意地点点头:“哎,悄悄地讲。”
  那条视频被不同的账号转发,传播量非常大,很多人都被小陈陈小大人般讲话的样子逗笑,又被她对爷爷的一片爱护之情打动,从而关注了小陈陈。
  浏览小陈陈的近500个视频作品,你时常会被这个小女孩的单纯、聪明、搞笑逗得哈哈大笑,也被她的家人对她的爱所打动:外公为了她去河里抓了一夏天的鱼,爷爷总是陪她睡觉,给她喂饭,带她玩耍……他们一家,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缩影,是朴实善良、内心柔软有爱的中国人的典型代表。每一个为她点赞的人都会希望小陈陈能平安快乐地长大,希望他们一家能够好人有好报。


  2020年“爆红”的“疯产姐妹”,也是以真实、朴素的形象出镜的,视频中,她们表现的是闺密相处的日常。这两个不到一年时间就拥有了3300多万粉丝的20多岁女孩,在简介上标明她们“没有团队,没有公会”。我看到她们后,被她们的真实和搞笑所吸引,关注至今,还会时不时翻看一下她们的视频,获得片刻放松和乐趣。
  出镜的“邵雨轩”,在视频里是一个傻乎乎的、爱吃爱睡、抠门儿、不修边幅却又随时为秃顶和发际线后移担忧的形象,她也因秃脑门儿被网友们称为“贝勒爷”。视频拍摄者、她的闺密“张小花”则是那个和她抢食、被她坑,同时不断发出大笑声的角色。
  两个人之间的打闹和配合极具化学反应和默契。一年时间,我看着她们从普通“网红”,到不断跨界合作,各类明星也会出现在她们的视频里,成长速度迅猛惊人。
  但与此同时,她们在视频里仍然是两个普普通通生活着的女孩,穿着睡衣、拖鞋,素颜出镜,见到好看的小哥哥会两眼放光,嘴上嚷着要“脱单”,行动上却不见动静。时而与粉丝在大街上相遇,被认出来后嘻嘻哈哈地打个招呼,浑然一副傻大妞形象。
  在这些一夜成名却又最为真实、平凡的故事面前,你不得不感慨:时代变了。
  如今,真实与市井具有不可撼动的强大力量,人们喜欢那些贴近普通人生活、不用抬头仰望就能够得着的表达者,他们真实、坦诚,处处是缺点却又可爱、引人发笑。他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只不过他们愿意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展露出来,使之变成一种内容。我们可以调侃他们,观看他们,他们就像是自己身边的朋友。
  在这个短视频兴起的时代,那些引人关注的人物和内容,不过是因为他们表达出了普通人的真实向往,触碰到我们内心的柔软和感动,为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软弱、缺点和无奈,也看到了我们心向往之的美好与梦想。
其他文献
小时候,邻居有位老人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叫她老姆。每次见到老姆,她的两手总是忙不停,把各种边角布料拼接在一起,缝成各种椅子垫儿、百衲被、小孩的棉袄或褂子。  20世纪80年代的吾乡,多数人家把窗户开得又小又高,采光都不是太好。老姆常年坐在一把藤椅上,那里是窗户把光线带进来的地方,仿佛一个光的核心。尤其是在下午,光柱把窗户和老姆联结起来,空气中的灰尘肆意漂浮。我当时年幼,时间也多,能坐着看那个光柱看
期刊
一  前几天和朋友们吃饭,菜品中有一道火腿笋汤我觉得很是鲜美。在安徽长大的朋友嗤之以鼻,说这种笋普普通通,说他的家乡有一种水竹笋,春雷响过之后从潮湿的地方发出来,小孩子背着布袋上山,几个小时就能收获半袋,那才是最美味的。这位朋友讲话时细节丰富,笋子伴着在春雷声中游动的蛇、纠结的藤蔓、细白的溪水,在他的语言中一样样地复活在皖南潮湿的小山上。我听得入迷,问他,在这样的山上应该有野果吧。他说采野果不需要
期刊
那时候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下有青砖做基,上有黑瓦覆顶。木板墙、木板门、木门槛、木窗棂以及屋顶陶制的麒麟异兽,构造出无以复加、不可再现的美。风吹雨打、日晒夜露的数百年时光,给那些木板、青砖、黑瓦镀上一层只有时光才造就得出、装饰得出的不可模仿的真实、确凿、古朴、浑厚的,饱含着时间历练的颜色和光晕。  许多年后,我漫游在曾居住过的小街,看危房改造、修旧如旧的复古工程。外来的建筑队伍和本地的砌匠、木匠、漆
期刊
蝽是昆虫中的一大类,属半翅目,很好认,看它们的翅膀就行:一半是甲壳,坚硬如铁;一半是膜翅,轻薄似纸。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从正面看,翅膀上有清晰的X形纹理。蝽不大,却是身手敏捷、本领高强的猎手。我无数次拍到过它们的模样,但只有一次拍到它们捕猎的瞬间。今天又拍到了,情况却有些特殊。  是在苘麻上拍到的。苘麻,是我童年时的玩具,我对它太熟悉了。它的叶子柔软宽阔,是小孩作画用的最好的“天然纸张”;叶柄耐弯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离家20里开外的益店上学,贫困的生活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那时,母亲已经离世,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虽然务农是一把好手,耕田扶犁,撒种收割,样样能行,但对儿子的衣着穿戴,他无能为力。每到春暖花开,衣裳换季,我只能穿上亲戚送我的那件不大合身的旧衣服,直到落叶纷纷。的确良质地的衣服,大热天穿在身上,不吸汗、不透气,整个夏天,我身上长满了痱子。  那年学校放忙假(农村收割麦子,学校
期刊
一  “天姥山怎么去?”我站在大佛寺前一棵老梧桐树下问路人。明亮的早晨,梧桐阔大的黄叶上缀着露水,秋风一起,举向空中的枝叶哗哗响着,摇曳出斑驳的光点。  “天姥山?”老太太摇摇头,“我不晓得。”  “天姥山在哪儿?”这回我挑了一个清瘦的老先生问。  “喏,远处,这边,那边,还有那边……”顺着老先生的手,我的目光越过城市高楼,越过被晨曦打亮的楼顶,落到一抹黛色的、隐现于云雾中的山上。  “我怎么才能
期刊
1  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摔进坑里,就不要坐地讨说法了,赶紧拍拍屁股爬起来吧。不平则鸣,很多人遇到不公的事情,第一反应是“讨个说法”。但我总觉得,在“讨个说法”前,多少还是要评估一下“沉没成本”的。人生有限,少在无谓之事上浪费精力。 2  不要太闲:  人一旦太闲,就容易生出一些是非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碎片化的时间,尝试以“多线程”的模式同步去做两件事情,不管最终效果如何
期刊
一个老头儿,走在牛后头,和牛一般高。他晴天放牛,雨天也放牛,牛吃草,他砍柴。他跟牛说话,牛只顾吃草,偶尔也“哞”一声,他笑一笑。好像总是出现这样的场景。有年春天,一头老牛不行了,儿子说请人明天来杀了卖肉。他不同意,但也挡不住儿子,他说要让牛再吃一回青草,便赶牛上山了。他跟牛说:“我老了,你也老了,都不中用了。他们想卖你的肉,我拦不住……”他流眼泪,牛的眼睛也湿漉漉的,伸着舌头舔他的手。然后,牛慢慢
期刊
李洱 著  类型: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石榴树上结樱桃》是一部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作品。小说语言生动幽默,各色人物性格鲜明,被誉为“中国乡村社会寓言”。本书荣获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根据本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第34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文城  余華 著  类型:小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这一回的作品不只在时空上进行
期刊
一  1986年,我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小县城。  听我妈说,她怀我的时候老想吃酸的,肚子又尖尖的,爸妈便以为要生儿子,都高兴坏了。我爸来自农村,三代单传,就想要儿子;我妈呢,觉得儿子能顶事,也想要个儿子。两人准备了好多适合男孩的小衣服和小玩具。谁知生完一看,是个女孩,他俩特别失望。  我上小学之前的日子是最快乐的,爸妈虽然偶尔也感慨一下没儿子的遗憾,但家里只要有点儿好吃的、好喝的,他们都会给我。我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