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校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此话一点不错。可见,校长素质的优劣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科技化、国际化的新世纪。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更为重要,新时期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校长,更呼唤高素质的小学校长,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社会初级阶段,校长首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才能适应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轨,成为社会公认,教师信服的教育专家;除此之外,还要具有经济学家的头脑和外交家的风度。
  一、教育家型校长的素质要求
  1.较高的教育素质。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可塑性相当大,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的人。因此,校长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办学思想和行为要符合国家的要求,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从小培养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的信念。
  2.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校长没有出色的管理才能是不可能办好一所学校的。学校管理不外是人、财、物的管理,而财和物的管理都是为人的管理服务的。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是简单地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名校长,要依法行政,协调好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统揽全局,具有正确决策的能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善于做职工的解释说服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尽力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知人善任,使教师们朝着校长确立的工作目标积极奋斗。
  3.有极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每位校长都要热爱本职工作,同时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热爱本职工作与教育事业的成败兴衰、民族存亡联系起来。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校长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关系到下一代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校长要把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在自己的任期内务必有所作为。
  4.熟悉教育规律,又有较强的学术能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掌握教育规律,校长是学校的指挥者、决策者,更应熟悉教育规律,正确挥动手中的“指挥棒”。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进行决策,体会出校长的前瞻性、公正性和宽容性,是办好教育的基础。当今社会,校长要从管理型校长转变成研究型校长,这就要求校长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这种学术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知识传播的深刻理解,对教育教学与科研有较深的体会,以便更好地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管理学校。现在大部分的校长还停留在过去的那种传统式管理,跟不上形势,只忙于日常事务,不注重学习提高,对新课改知之甚少,不能承担教研课题,不能站在新时期发展的高度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平平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求校长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抽出点滴时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学术上树立较高的威信,获得全校师生乃至社会的认可、敬佩、依赖和爱戴,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如此,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经济学家型校长的素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形成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因此,校长的经济头脑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今天,校长要当好学校这个“家”,单靠预算内的经济能力去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是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这就要求校长开拓创新,多种渠道争取资金,增加学校收入,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那么,校长至少要具备下面十个经济方面的素质:(1)具有情绪稳定、自信开朗、乐观豁达、成就欲强、坚强内挫的心理素质;(2)有较强的协调和沟通的知识和能力,活动能力强;(3)能够正确处理教职工、学校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4)头脑灵活,有预见性和洞察力,跟上时代步伐;(5)掌握资金分配诀窍;(6)以身作则,遵守规章制度;(7)关心下级乃至其家庭生活,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8)善于动员群众力量,同教职工一起并肩苦干;(9)办事公道,客观公正,能听取各种意见;(10)适应新形势,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外交家型校长的素质要求
  校长的工作虽然以学校内部管理为主,面对的主要是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但在很多时候还要沟通学生家长、当地村委干部、上级领导等。只有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学校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把教育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校长还须具备一个外交家的基本素质:(1)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至上”的基本准则,不做有损国家、集体利益的事情;(2)识大体,顾大局,具有政治家的敏锐性和鉴别力,分清是非对错,培养优良学生;(3)具有广博的经济知识;(4)善于交流,在交流中取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争取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5)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一切做到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教育现代化,校长素质也要现代化,校长在德、识、才、学、能方面都要有更高的素质水平,真正成为“三家”校长;在学校有较高的非权力威信,在社会上有令人信服的威望,成为高素质的校长。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新课改形势下,该怎样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笔者就通过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充分钻研语文教材,挖掘德育内涵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含有深刻爱国主义情操的课文,如《我爱你,中国》、《郑成功》等。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开始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什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人文本质是什么?陶行知先生曾对此作出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质,落实人文教育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这是瑞吉欧创始人马拉古兹的诗文与教育理念。而这些“语言”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孩子又是怎样来表达沟通的?即便是进入当下的新信息时代,我们也只能在网络与冷却后的文本中隔空意会。恰巧近年来在笔者的追踪观测中,细细小小的窥见“玩泥”竟是幼儿早期表达自我的一种“语言”,于是不禁再生对瑞吉欧的敬意。本文内容与图片资料均来自笔者在家庭亲子实验与同龄个例幼儿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改品质,是西乡塘城区课改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城区摸索出了一些能夯实课堂基础切实可行的教学科研方法。    1、学生开展课前5分钟口语交际的形式  自由说一主题说一创作说。  “自由说”主要是针对没有口语交际基础的实验班级,每节课均由学生自由发言,内容不限,发言人不限。肯说、敢说即可。  “主题说”,在大部分学生都敢当众大胆发言的基础上,每周由语文老师与各科任教
言语智慧的习得和生成,必须经由主体内部的构建过程。感悟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古诗词的教学,必须对其中的言语智慧细细感悟,用心吸收。    一、“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在品析词句中,汲取言语智慧    古诗词往往只一字而境界全出,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地品析。一般来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以下几类词语。一是修饰词,它们往
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行走日记”相结合的作文之路,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行走日记”是日记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轮流写作,互相批改,互相借鉴,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具体操作的过程如下。    一、确定合作小组成员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5名学生为宜。分组的方法多种多样:自由组合、随机分组、按座位分组、按成绩分组、按男女生分组、按居住地分组等。每
一、德育剪影    镜头一新世纪花园河畔郭老师在一尊铜塑前面的讲述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他是魏晋时代的奇才,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是集作曲、音乐理论、古琴演奏家于一身的音乐全才。有一首古老的琴曲——《广陵散》就是他所奏,伴随着《广陵散》有那么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镜头二班主任老师边走边指着楼房  “大家看,这里本是一片田地,只有几间低矮的楼房。自从市政
教学目标:  1 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2 知道常用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通工具。  3 感受从古到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  1 学生调查:A、生活中外地生产物品的产地,如何到达本地?B、近年来,家乡在交通运输方面有了哪些变化?  2 教师搜集资料及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智趣”课堂是我校在彰显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大力打造的一种高效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以激发“智趣”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和教师引领指导相结合,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得到必要的发展。  但在构建“智趣”课堂的过程之中,我们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些误区之中,下面就这些误区的主要表现及对策阐述如下。  一、过分强调“授之以渔”,忽视“授之以鱼”  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信息技术学科提倡课程整合,应结合其他学科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方法与策略,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    一、善用“打比方”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真正经常接触电脑的并不多,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并不十分乐观,且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所以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看或学那些生硬的名词术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看似枯燥抽象的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