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对参与学生教师综合能力影响的实证性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jia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2014年,北京市教委开展了高等学校、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简称“高参小项目”,目的是发挥全社会在体育、美育方面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帮助中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地开展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在高参小项目中,以学生为指导,以老师为主导授课。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教师的能力必然有着一定的变化。本文运用能力结构理论,从学生教师视角审视高参小项目对其能力的影响,论证此项目对学生教师能力影响程度。
  二、能力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力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能力结构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能力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是一般因素,一个是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每一种活动都需要的,是人人都有的;特殊因素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不同种类的特殊因素。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群因素说。塞斯顿反对斯皮尔曼的强调一般能力的二因素说,并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把能力分解为诸种原始的能力。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去考虑。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弗侬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事实上,弗依的层次结构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
  三、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对参与学生教师综合能力影响的实证性研究》课题采用问卷形式,参加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华女子学院高参小项目的学生教师,项目组内的学生教师来自于15个不同的专业,分别在对接小学内教授武术,合唱,绘本等课程。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阅读法。通过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等方式获得与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教学影像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整理,研究学生教师在参与高参小项目期间,遇到的问题、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关能力影响程度等方面。
  第二,調查问卷与采访分析法(调查问卷及采访见附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针对学生教师对自身能力变化的认识和看法,对教学内容不同、教龄不同的学生教师进行对比,得到参与高参小项目的学生教师综合能力的转变情况。要强调的是,本研究只是就样本进行研究,由于调查对象选取时的随机性,结论不推论总体只是描述被调查对象的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总体的状况。
  (三)数据收集与结论
  本研究选取了参与高参小项目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很好地表明了学生教师在参加高参小项目期间相关能力的变化。
  四、基于数据的结论性分析
  (一)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大二大三学生占总人数的91.66%,说明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中段年级。调查对象中女生占100%,说明本次调查对象皆为女生,符合我校参与高参小项目的同学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性格为外倾性和混合型的人数占总数的80%,说明本次调查对象多数善于与人交往,表达自己。本次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参与高参小项目的时间不超过12个月的占80%,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接触高参小项目时间不长,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次调查对象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学前教育、文化产业管理和播音主持,说明参与高参小项目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多数没有专业学习过教学技能。本次调查对象参与高参小项目时,教授科目涉及武术、健美操、合唱、绘画、舞蹈和主持等,说明调查对象属于不同的团队,利于调查样本的多样性。
  (二)问卷分析
  在调查中,有90%的同学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不适应角色的转变。这并不奇怪,被调查的同学在过去的时间中身份一直是学生,是指令接受者,但参加项目后,要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从指令执行者转变为指令发布者,这需要适应的过程。
  在调查过程中,78.33%的同学认为在术语掌握及解释方面出现问题。有58.33%的同学认为自身组织沟通能力较弱。在应变能力方面,56.67%的调查对象认为存在问题,有25%的同学认为自身团队协作能力弱。说明大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每位同学的自身条件有差异,需要适应和改变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在克服上述困难的方法上,68.33%的学生教师选择调整授课语言,78.33%的学生教师选择课下充分备课,66.67%的学生教师选择多加练习,磨合团队协作能力,66.67%的学生教师选择向老师和他人请教,46.4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解学生心理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从这能够看出,参加高参小项目的学生都在根据自身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求方法,努力克服困难,加快身份转变速度,充分适应环境的改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学习能力提升方面,43.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程度一般,剩余53.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习能力提升程度很大,这说明教学实践能提高学生教师的学习能力,这归根到底是角色转换的原因,学生教师由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学习者,使学习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在组织沟通能力提升上,66.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组织沟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6.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组织沟通能力提升程度一般,还有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身个人组织沟通能力提升特别大,剩余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组织沟通组织能力没有提升。受调查者为不同的个体,个体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导致能力提升程度不同。   在适应环境能力提升上,所有调查对象者表示个人适应环境能力皆有所提升。其中55.33%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适应环境能力提升程度很大,另有43.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适应环境能力提升程度一般。对接小学对于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的挑战,学生教师能够在面对挑战时提升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应变协调能力的提升上,7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应变协调能力有很大的提升,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应变协调能力有特别大的提升。26.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应变协调能力提升程度一般。由于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未知的,有时难免会发生紧急事件,紧急事件的成功处理对学生教师应变协调能力的提升具有正面的影响。
  在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上,60%的受调查者表示表示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40%的受调查者表示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程度一般。在高参小项目中,一般是2人以上的学生教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一位主讲,一位做辅助性工作。因此,这类磨合锻炼对学生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使其团队协作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策划能力的提升上,5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策划能力提升程度一般,另有46.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策划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策划课堂活动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需要策划课程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因而策划能力得到提升在情理之中。
  在耐挫能力的提升上,56.67%的受调查者表示個人耐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4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策划能力提升程度一般,另有1.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个人耐挫能力得到特别大的提升。学生教师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耐挫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压力的成功缓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85%的学生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只有1.67%学生教师表示自己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同时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这包括与小学生沟通交流,向指导老师请教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教师在参与此项目后教学技能见长。
  在自我评价环节,53.3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表现良好,46.6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表现一般。学生教师们在教课过程中付出了努力,同时也有许多的收获。中华女子学院的各位学生教师也受到对接小学的一致好评。
  五、从能力结构二因素视角看学生教师能力变化
  在高参小项目中,大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角色转换,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播者。对于学生教师来说,角色转换是极大的挑战。完成角色转变,褪下学生的外壳。学生教师们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付出努力,收获各种能力上的提升。从能力结构二因素来看,学生教师们能力结构中的特殊因素发生很大变化,特殊因素的变化主要是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变化。
  学生教师参与高参小项目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教学方法的学习,还是专业术语知识的学习都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许多积极影响。为了进行教学活动,主动学习新知识对个人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因而学生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一个人学会如何表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在表达的过程中,沟通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学生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必须要过关。其次,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他们千奇百怪的想法会启发学生教师的思维。经过课堂上的锻炼,学生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小学中的课堂对于从无教学经验的学生教师来说是个极为陌生的新环境。此时,学生教师间不同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便开始显现。有些学生教师能瞬间融入课堂,而有些学生教师则不知所措。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弹性空间,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最后,在对学生教师进行的调查中显示,所有学生教师认为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都有所提高。一个人的应变协调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反应速度。课堂上难免会有紧急情况发生,这些紧急情况对学生教师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都是一种考验。这些考验使学生教师个人应变协调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教师通常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进行授课,既然是团队工作,就需要有不同的分工,互相协助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学生教师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课堂授课之余,学生教师还需要策划一些展示活动。这些展示活动从开始策划到最后实施有很长的准备过程,学生教师们的策划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耐挫能力是个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因素,一个人只有扛得住压力,才能时刻微笑着面对头顶的蓝天。学生教师们在项目中遭遇挫折,打败挫折,个人耐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六、结语
  从本质上来看,高参小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其受益良多。同时,高参小项目为众多小学引进新课程,为素质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们在项目中得到各种能力上的提升,收获友谊与成长。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课标的实施下,更深感担子的重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则是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知,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掌握,更是一種发展思维的方式,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现今的教学中就尤为重
期刊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者被寄养在亲戚家甚至自己独自在家,与父母缺乏交流和接触。而一些长辈大多数又有溺爱和偏爱孩子的倾向,把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加上文化水平不高,从而忽视了他们心理健康,忽略了他们的人格教育。因此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科学,学习后劲不足 
期刊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使其成为现代教学新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考量一个合格教师的新标准,“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新手段,正逐步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  对于人的学习与发展来说,没有什么比学习资源和信
期刊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位于鞋城黄埠镇,高速发展的工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是学校不断壮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挑战是给了学生更多的诱惑,不少学生甚至觉得不用怎么读书也能轻松赚到钱,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多年来,我校针对这一现状,重点致力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以课题《中学生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为引领,全面加强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素质。经过一番努力,确实,我校的德育工
期刊
调查分析,目前大多数家庭家长没有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习惯,尤其在0-3岁间很少,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也会带着不同的因素来进行阅读。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娱乐设施以及电子产品取代了阅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阅读培养。经历在幼儿园基层工作十余载,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
期刊
农村中学生是一群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生活和各方面素的影响,他们的作文或多或少呈现出与城镇中学生不同特点。农村中学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那字里行间极难看出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
期刊
所谓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主体站在源头上习作,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话写熟悉的真事,真想法,真感受,才
期刊
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有效的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那么,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呢?根据我36年教学实践和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备好课,然后要上好课。  一、备好课  外行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36年的体育课教学
期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那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们的美术课留住那一刻?现在我来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
期刊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古诗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教好古诗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古诗离现在远久,而且它用字精练,意境深远,学生往往难于准确领悟到诗的主题思想,造成学习的困难。我来用以下诀窍,收到好的效果。  一、课前查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