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魂都迸啼鹃血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熊琏是清中叶著名女词人,其才学不凡却婚姻不幸,一生郁悒。因此,她的词常流露出惶然无依的身世之感,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怨愤不满,体现出可贵的自我意识。同时,她的目光又能超越个人的困境,破除男女性别的局限,为更多失意才人鸣不平,将女性词的情感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熊琏词 凄惶 怨愤 自我意识 性别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一 凄凉无依的身世之感
  熊琏,字商珍,号淡仙,又号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清中叶著名女词人。著有《淡仙诗钞》、《淡仙词钞》各四卷,《淡仙赋钞》、《淡仙文钞》各一卷,以及《淡仙诗话》四卷。据黄洙所作跋中称:“淡仙少失怙,事母至孝,弱龄受书,能文章,胜男子。既长,学益进。”然而,在那个时代,才情不凡并非女性能够获得幸福的根源。婚姻与家庭的不幸往往令这些自我期许颇高的才女更易感受到理想破灭的痛苦与命运弄人的无奈,从而生发出更深的怨愤与不平。熊琏的惨淡人生即是缘于她不幸的婚姻。《玉栖述雅》称:“(熊琏)许字同里陈遵,未几,遵得废疾,遵父请毁婚至再,商珍坚持不可,卒归陈。”在所谓的“贞烈”观念影响的推动下,可以说是熊琏主动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桩从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婚姻。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熊琏这样的才女殆不乏人,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怎样才情过人的女性,终究难以完全超越时代环境的局限。
  这场荒谬的婚姻彻底改变了熊琏的命运与心境。婚后的熊琏所面对的不仅是得了废疾的丈夫,还有家道中落的困窘。舅姑去世后,因为“贫不能给”,她只能“半生依母弟居”,“时时以吟咏自娱”。当初以“贞烈”自许、赢得贤良口碑的决定,竟然让她付出了一生的幸福为代价。对熊琏而言,生活的艰辛还是其次,更难承受的是那种无所依托的凄惶孤寂之感。在那个时代,女子须遵守“三从”的原则: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虽然它体现出女性地位的低微与对女性的压抑束缚,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当时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性的生活保障。熊琏自幼丧父,婚后丈夫却是个病废之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连子息都未曾有过。对于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这样的遭际意味着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若非熊琏与弟弟熊瑚姐弟情深,母亲去世后她的结局可能会更加凄惨。因此,在熊琏的词中,常常流露出这份凄惶无依的悲哀与寂寞。典型的如《好女儿·春闺》:
  苔雨初干,窗日犹寒,独自凄凄无一事。但凝伫空帘,低徊深院,徙倚回阑。
  又是去年时候,魂欲黯,梦将残。怎有限韶光无限怨。为杨柳情牵,桃花命薄,梅子心酸。
  春光淡宕,独处深闺的她却已是意兴阑珊。杨柳、桃花、梅子,这些象征着美好春天的种种风物,只能带来命薄与心酸之感。对于看不到未来也触不到希望的她而言,怎样的美景都难以抚慰心中的憾恨与凄楚。“凝伫”、“低徊”、“徙倚”这三个连用的动作,配合她孤单的身影,更加深了那份茫然失路的悲凉与无助。
  婚后的熊琏失意而困窘,出众的才情并不能改变其荒凉的命运,反而加倍清晰地凸显出她生活不幸的阴影。才女们所企羡的夫妇间的分韵题笺之乐于熊琏来说是无缘的,面对一个得了废疾的丈夫,连最普通的精神交流都很艰难,更遑论其他。那种感情上没有对手的悲哀与无从排遣的郁悒孤独因此常流淌于她的笔下,《蝶恋花》(题挑灯闲看牡丹亭图)便是一例:
  门掩黄昏深院宇。窗里孤灯,窗外芭蕉雨。万种低徊无可语,虫声四壁凉如许。
  怪底临川遗恨谙。死死生生,看到伤心处。薄命情痴同是苦,古来多少聪明误。
  秋雨孤灯、虫声唧唧,陪伴着女词人的茕茕只影。多少懊恼怅恨在心中千回百转,最终却惟有沉默。“无可语”三字沉痛幽咽,写在“万种低徊”之后,愈加深透地传达出难以释怀的哀怨之意。“凉如许”则一笔双绾,在描摹天气寒凉的同时也暗示出词人心境的凄凉。在这样的秋夜里,独自叹息的她想到《牡丹亭》里杜丽娘生生死死的浪漫爱情,在前朝的故事里咀嚼着自己的悲伤。结尾处的“聪明误”的悲叹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当中有无奈,有感慨,更多的则是“不知心恨谁”的酸楚落寞。
  此外,像“诗成重自省,脉脉频怜影”(《菩萨蛮·月下口占》);“天高有梦难寻觅,瑶琴一曲无人识。无人识,白头吟罢,泪痕偷拭”(《忆秦娥·闺情》)等,都流露出无所依托的不安定感和凄怆自怜的情绪。这是无情的命运投射在她词中的灰暗底色。
  二 怨愤不平的心事
  明清时期,是女性被所谓“贞烈”观念束缚和压迫最深的时代,同时也是女性意识日渐滋生的阶段。一些遭际坎遭的才女开始在作品中抒发对个人处境与现实社会的质疑与不满,以及才华被压抑、被浪费的悲哀和愤懑,流露出可贵的自我意识。熊琏即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惨淡的境遇带给她无边的凄凉彷徨,但随之也激发了她内心的不平与怨愤。不甘命运摆布的郁恨之情在她的词中屡屡出现,成为一个重要的抒情主题。如这首《蝶恋花·写怀》:
  湖海作风天作雪。浩浩茫茫,何处逃磨劫。薄幸一生真百结,无家燕子秋风叶。
  稽首遥空先惨咽。欲诉嫦娥,花外云遮月。偏是深情无可说,冤魂都迸啼鹃血。
  在这漫天风雪的广漠而寒冷的人世间,她似乎注定要背负种种“磨劫”与摧折,即使想倾诉沉淀心底的重重哀怨,也往往是欲诉无门。如果说“无家燕子秋风叶”是其心理上飘零孤寂之感的写照,那么“冤魂都迸啼鹃血”则无比痛切地道出了在生活摧残下的她难以化解的哀伤与郁愤。“迸”字尤为苍劲有力,使人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无法克制的悲怨不平。传统的诗教要求“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如此方合“温柔敦厚”的原则,而熊琏心中积累的痛苦令她抛开了所谓诗教的束缚,写出了这种既“伤”又“怒”的作品,从中可以窥见其自我意识的日渐强烈。
  将她这份怨愤之情诠释得更加淋漓透骨的是《贺新凉·感怀》:
  把卷无心读。已拼著、烧琴焚鹤,锄松砍菊。不是才人多挫折,自信生来福薄。更休说、穷途欲哭。昨夜梦中身有翼,听云边谁唱飞仙曲。又却是,风敲竹。
  人生到处难求足。最留意、炉香茗,山青水绿。长愿避人归净业,安得三间茅屋。便逃出、红尘碌碌。鞠育深恩还未报,频稽首私向慈云祝。身后事,何暇卜。
  龙榆生先生说过:“依曲调以填词,则歌词所表达之情,宜与曲中所表达之情相应。”熊琏常用《百字令》、《金缕曲》(《贺新凉》)、《满江红》等适于表现郁勃豪宕情怀的词牌,以配合其抒情写境的需要。在这首词的上片,她以劲直激越的笔调倾诉压抑已久的伤痛感慨。烧琴焚鹤、锄松砍菊象征着一己才华的被浪费、被损毁,自叹福薄、穷途欲哭暗示了内心的悲恨与苍凉。在命运的沉重枷锁下,她曾想借助梦境展开飞翔的翅膀,也曾在幻想中遁入青山碧水的怀抱以忘却尘世烦忧,然而一切终究是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结句“身后事,何暇卜”的语意凄怆而无奈,与上片的激楚情怀相对照,越发使人体会到她的怨愤之深。
  作为一个才情丰美的女性,熊琏在长期的惨淡生活中并未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个人的不幸境遇上,通过阅读,她意识到从古至今的薄命才女、薄命红颜比比皆是。身为同调者,她对这些女性的遭遇体会得尤为深切。因此,她写下感悼词数十首,曰“长恨篇”,并自为题词,调寄《金缕曲》:
  薄命千般苦。极堪哀、生生死死,情痴何补。多少幽贞人未识,兰蕙香消荒圃。埋不了、茫茫黄土。花落鹃啼凄欲绝,剪轻绡、那是招魂处。静里把,芳名数。
  同声一哭三生误。恁无端、聪明磨折,无分今古。玉貌清才凭吊里,望断天风海雾。未全入、江郎恨赋。我为红颜聊吐气,拂醉毫、几按凄凉谱。闺怨切,共谁诉。
  词一开篇便直诉主旨——“薄命千般苦”,五字中凝结了无数辛酸与泪水。她以己之心事凭吊历史上被无端摧折的“玉貌清才”,将个人的身世之感融入到一个更大的同类范围中,从而以一个代言者的姿态为那些怀抱悲恨、默默消逝的薄命女子挥毫吐气,诉说悲郁和不满,显示出她创作上的不俗胸襟与开阔格局。
  三 今古才人都冷落——超越性别局限的深沉感喟
  正因为有着开阔的格局与视野,熊琏的目光才能从个人的困境中抽离,观察并体认他人的诸般不幸。而且,她所关注的对象,不仅限于同性,在与男性文人的接触交游过程中,她发现即使在男权社会中,遭受压抑、冷落的失意才子同样并非鲜见。这令她不禁发出“今古才人都冷落”(《望江南》〈题黄楚桥先生独立图〉)的叹息。而最深刻地让她体会到这一点的,恐怕是其业师江片石的遭遇,《沁园春》(题片石夫子独立图)词云:
  有句惊人,无钱使鬼,与水同清。望长空万里,萧萧暮景。荒原一带,浩浩秋声。胸里奇书,意中往哲,此外何妨影伴形。余何有,有奚囊锦灿,彩笔花生。
  词流从古飘零,惟挥洒千言舒不平。叹青云梦冷,才人薄命,红尘福浊,竖子成名。门掩疏灯,村丛黄竹,风冷霜高鹤自鸣。谁堪拟,似苍松独秀,皓月孤明。
  词中写到业师不凡的才华、孤高的个性以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落魄寂寞的境遇,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才人薄命”而“竖子成名”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她笔下的某些意象,如寒凉风霜中傲然独唳的白鹤,静立的劲拔苍松与皎洁清冷的一轮孤月,在喻指业师襟抱性情的同时,也可视作她自身心境的别样写照。词以抒情为主,读来极为劲直流利,给人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同样为古今才人的荒凉命运抱不平,而情意更为沉痛激愤的,则是其《百字令·有感》:
  无端世事,把两眉愁锁,寸肠悲裂。焚砚烧书原不错,省却三生慧业。彩笔空挥,瑶琴漫抚,都是鹃啼血。加餐高卧,随缘便抵佳节。
  任它女痴儿,欢场惯占,天不加磨折。试问繁华春梦里,几个风流人物。花月凄凉,文章歌哭,今古无分别。英雄眼冷,等闲白了华发。
  当她日渐意识到越是才情卓绝者就越得承受凄凉落拓、郁郁不得志的悲惨际遇,而那些痴愚鲁之辈反倒尽享福禄、无忧无难,这种荒谬的现实使词人涌起强烈的愤慨与不平,由此产生了焚砚烧书、抛却才识的冲动。同时,在自己的困顿里,她也清晰地感应到历史上众多风流人物、英雄志士坎坷失路的悲凉沉痛。无论词情词境,都体现了久被压抑后爆发的深哀巨痛。如此浓烈的伤悼情绪,实则融入了包括词人在内的所有失意才人的悲与怨。
  不仅如此,在熊琏的词集中,这样的感叹不绝如缕。像“今和古,谁能不死,最苦是才人”(《满庭芳》〈追怀业师江片石先生〉);“说甚吊古评今,吟风啸月,都是才人泪。恸哭文章才绝世,清彻一泓秋水。笑口难开,赏音有几,只合沉沉醉。”(《百字令》〈题江西吴退庵先生诗草〉)等,都流露出对怀才不遇的男性师友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明清时期是女性文学创作最为繁盛的阶段,同时也是女性受到封建礼教压迫日益深重的时代,像熊琏这样际遇悲惨的文学女性可谓指不胜屈。由于长期以来妇德闺范等的束缚影响,多数女性面对不公的命运时往往选择隐忍沉默的消极态度。然而,女性的自我意识如同被埋压在巨石下的小草,最终缓慢而执着地日渐生长。在熊琏之前,著名女词人顾贞立已经以劲直激宕之笔抒发了女性才华与理想饱受压抑的愤慨,以及婚姻不谐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熊琏作了进一步的开拓,她将关注的视线由个人扩展到一个更大的范围,打破了男女性别的局限,对才人落魄失意、庸者青云直上的黑暗现实作了大胆地揭露与谴责,从而将女性词的情感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后吴藻、秋瑾等人在探寻女性生存价值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创获更多。从这个角度来看,熊琏无疑可称为承前启后者,在女性词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清)光绪二十一至二十二年(1895-1896)南陵徐氏小檀栾室校刊本。
   [2]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卷六),明文书局,1985年版。
   [3]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龙榆生:《填词与选调》,《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 况周颐:《玉栖述雅》,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作者简介:赫凛冽,女,1965—,辽宁葫芦岛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公安文学,工作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借助弗洛伊德主义有关文学的理论,利用压抑、转移和升华等心理分析概念对奥尼尔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深入解读了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榆树的内涵,具体剖析了剧中深受俄狄浦斯情结折磨的3个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及心理活动,旨在说明潜伏于奥尼尔创伤记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其从事戏剧创作最基本的动力。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创伤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中国的苏轼与英国的华兹华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隔甚远,但拜读二者的生平介绍和文学创作,却能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两人作品中均表现出高度的浪漫超然思想。可以说,时空的距离与语言的隔阂不能阻碍东西方诗人心灵的相通。  关键词:苏轼 华兹华斯 相似性 浪漫 超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普遍而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西方童话《考罗琳》(中译名《鬼妈妈》)和东方童话《千与千寻》之间的相似点出发,证实了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一些童话文学理论,并从这个角度管窥了东西方童话主题的一些相似性。  关键词:童话 《鬼妈妈》 《千与千寻》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吸收了神话的思维特点和小说的叙事特点,兼具了神话想象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以及小说艺术中的叙
期刊
摘要言意之辩自古有之。其中,由儒家所倡导的言可达意派曾一度受到后学者的重视。然而因受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言可达意一说在近现代渐显低迷之态。本文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以对“达”的重新解读为切入点,展现“辞”、“达”、“意”三者交错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辞达而已矣”进行再理解,从而得出孔子此说实乃其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关键词:孔子 言意 辞达 困境 乌托邦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分析《呼啸山庄》中的异化主题。虚伪的资本主义文明使凯瑟琳异化为非我,她对爱情的背叛导致希斯克利夫的扭曲,后者的复仇又使小林、凯茜及哈里顿失落自我。本文认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深刻探讨了异化主题,《呼啸山庄》体现出了现代派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呼啸山庄》 异化 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呼啸山庄》被称为是“唯一没有被时间的尘
期刊
摘要《呼啸山庄》被公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奇特、最具震撼力的小说之一。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哈里顿和凯茜之间的爱情贯穿整部小说,而这两代人曲折离奇的爱恨情仇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真爱与世俗的交锋,也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爱情观的体现。  关键词:真爱 世俗 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具有奇特想象力的作品
期刊
摘要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形式,其在内容上“作意好奇”,在形式上则“叙述宛转,文辞华艳”,这体现在唐人小说诗情画意的特征上,本文即着眼于此进行论述并探讨其成因。  关键词:唐传奇 诗化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宋洪迈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唐人说荟·例言》)他把唐人小说抬到了与诗歌相当的地位,唐人
期刊
摘要金源文宗元好问因金末“崔立碑”一事屡遭后世訾议,而回护者亦不在少数。本文认为,为元氏辨诬者论点失偏,遗山政治有污可为定论。金末士人于本朝政权出现离心倾向,在这种历史语境中,遗山的政治选择理应为后世学者提供一个较以往朝代相对宽松的评价余地。另外,从遗山无意殉国、有意殉道的自觉选择中,我们亦应当从文化的高度给予公正评价。  关键词:元好问 崔立碑 气节 历史语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苏东坡诗词的内容与风格是具有多样性的,特别是他在贬谪黄州期间有着与宋代科学家沈括一起收集民间验方、编写《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的特殊经历,使他对于中华的养生理论有了深刻的颖悟,也因此养生诗成了苏东坡诗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苏东坡的养生诗不但记录着他的养生理论,也记录着苏东坡对平凡生活的哲思,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苏东坡 养生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大诗人苏
期刊
摘要拟话本发展到明末清初时达到成熟,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凌初的“二拍”被公认为是拟话本小说创作的巅峰。但就在拟话本不断完善并达到巅峰的同时,其衰落的祸根也已种下。清朝初年,拟话本由于内容空洞、结构僵化、缺乏创新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并很快退出了文学舞台。  关键词:拟话本 巅峰 衰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拟话本是中国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其体裁与话本相似,文章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