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房子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白杨沟的南山牧场,是哈萨克族居住地。这里,有沟有水有草木,而对于新疆来说,有草木就会有牧场、有牛羊,有牛羊就一定有毡房。来到白杨沟,沟谷两边的高山上云杉掩映,浑圆起伏的草丘上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飞鹰在蓝天上盘旋。
  


  毡房,哈萨克语称之为“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新疆哈萨克族的毡房历史比较悠久。嫁给哈萨克族祖先乌孙王的细君公主在《黄鹤》歌中唱到:“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食兮酪为浆……”这首诗中就描写了毡房。看来,哈萨克的毡房最少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下了车,我们踩着厚厚的、软软的草地,快步向附近一顶蘑菇似的哈萨克毡房走去,草原悄然无声,静极了,只有在远离尘嚣的草原深处才能品味到这种少有的寂静。毡房顶上炊烟袅袅,淡淡的,直直的,升向天空。一股甜滋滋的奶茶香味缓缓飘来,沁人心脾。
  草地上铺满了刚割下不久、还没来得及收拢堆放的牧草,被秋日阳光晒得蓬蓬松松,散发出一缕缕草香,弥漫了整个草地。我们走近毡房时,牧犬“汪汪汪”地狂吠起来,似乎在提醒主人有人来了。
  一位哈萨克少妇热情地将我们引进她的毡房,哈萨克族的住房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春季、夏季、秋季住的毡房,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或木房(俗称“冬窝子”)。哈萨克人的毡房有点像蒙古包,但顶是尖顶。毡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由于春、夏、秋三季牧场的经常迁徙,因此牧区的哈萨克牧民一年要搬十几次家,必须有易于拆卸、携带的房屋,才能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毡房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整个毡房和生活用具,用毛绳绑扎停当。几乎每户牧民都练就了一手“绑驮子”的绝技,在崎岖山路的长途颠簸中,也毫不松散,到了目的地两个小时左右就可搭起来。如果毡房选择的地方不太合适,只要几个人抬起来,摆到合适的地方就行了,因而毡房可以十分恰当地称之为“哈萨克牧民的活动房屋。”
  走进毡房我们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好美啊!”毡房的门就是一道风景,门上雕有花纹,绘有图案,吊在门上的毡子是用彩色绒线绣出的各种鲜艳耀眼的图案。围在毡房四周的是毛线织成的美丽大方、色彩缤纷的毛毡子,衬托出哈萨克人对鲜艳色彩的钟爱。室内的门帘、窗帘、卧具都印有考究的典雅花纹,花纹上由几种甚至几十种颜色组合起来,图案复杂,却绝对协调、层次分明、色彩饱满而凝重。美丽的哈萨克民族服装就挂在毡房的四周。对哈萨克人来说一座毡房就是一个家,哈萨克人的毡房里是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
  


  整个毡房看起来用的东西不多,但据说建造一个毡房得花很大力气,因为所有的建材全部是用手工加工而成的。就拿作为墙篱的芨芨草来说,都要长短、粗细一致,每根都绕有红、黄、绿、白、黑等色毛线,并要排成美丽、和谐的图案。一座毡房几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这得花多大功夫啊。
  我们脱了鞋,盘腿坐到了毡房中央的彩色地毯上,面前的小桌子上,摆满馕、方块糖、冰糖、葡萄干、杏干、果酱及自己制作的各种小点心,让我们尽情品尝,一会儿,女主人又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我们边喝奶茶、吃奶酪,边和女主人聊起了家常,我们最关心的是冬天来临,这样的毡房如何御寒。在女主人半生不熟普通话的述说中,我们了解到哈萨克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几乎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就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业为生。每当开春解冻,哈萨克人就离开他们的冬宿地,赶着马、牛、羊,用驼载上毡房,到较早现出新绿的春牧场;夏日的阳光把漫山遍野的繁花绿草推向山地高原,牧人毡房便迁向高地,与高山森林草原做伴;飒飒秋风把山林草场换上金黄色时,哈萨克牧民又向谷地转移,追逐着草原上逐漸隐褪的绿色,同时寻找市场,一路上便把经过水草肥美的夏牧而养得膘肥毛亮的牲畜变卖;在严冬到来之前,回到在河谷平原地带的冬牧场,储粮草过冬。每年的“大迁徙”路程往往逾千公里,迁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大群大群的马、牛、羊,在哈萨克骏骑的驱赶下像潮水般向前涌去;后面跟着步态蹒跚的驼队,驼背上驮着的是妇孺、毡房和毡房里的全部家当。在每天日落之前,哈萨克人都会驻扎在有水源的地方,支起简易的帐篷,度过一宿。如果你问他们家在何处,他们回答往往是在马背上。
  哈萨克的特殊生活方式,养成了他们勇敢、强悍、尚武的民族气质;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广大无比的生活空间,铸就了他们心胸坦诚,奔放不羁的性格……
  喝完奶茶吃过馕,我们起身告辞。临走前,我们悄悄留下伙食费,不料被女主人发现了,说什么也不收,硬要退还给我们,女主人还塞给我们每人一包酸奶疙瘩,让我们带回去尝尝。
  下山时,一群哈萨克人在草原上围成圈,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吹着唢呐,有的在弹冬不拉,有的在翩翩起舞, “我走遍世上的草原呃,从来也没什么能把我留住,从来没有停过我的脚步……”清亮的歌声回荡在山头。呵,马背上的哈萨克,你们居无定所,却依然歌声嘹亮,原来有根的漂泊是美丽的漂泊。
  
  哈萨克族简介
  哈萨克族历史上称“图萨”、“易萨”、“阿萨”、“可萨”等,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也有人认为是“帐篷车”、“游牧者”、“胜利者”或“白逃陟”的意思。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和木垒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狩猎业。除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革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性情直爽、诚恳、热情、好客。男女青年都精于骑术,赛马、刁羊、姑娘迫、摔跤等是人民普遍喜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旅游小贴士
  南山天然风景区位于北天山支脉喀住乌成山北麓的山区,距乌鲁木齐市区60多公里。去南山旅游区旅游,最好是随团旅游,价钱也相当的便宜。如果选择自己前击,可以在人民公园门口坐去南山的车,但是记得多带些衣服。游人未此,可在哈萨克牧民的毡房作客,唱上醇香的奶茶、马奶,品尝烤羊肉、手抓羊肉、奶酪等美味佳肴,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旅游度假村,设施齐备,环境优雅,可满足游客的住宿要求。
其他文献
江苏太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娄东画派”的发祥地,素有“画乡”的盛名。从元、明、清以来600余年间,这里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数以百计的丹青巨匠,明代的仇英,清初的王时敏、王鉴,开启了娄东先河;又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庞大画家群体,形成了江南山水画的大本营;继后“小四王”、“后四王”等等,连绵不断几百年。建国后,“娄东画派”得以重振。太仓籍著名画家朱屺瞻、宋文治两位大师,德艺双磬,艺术成就
期刊
太仓,位于苏州娄江之东,娄江因自苏州娄门而出得名。太仓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故乡,清初著名的“娄东画派”也发祥于此。历史上太仓还出现过众多著名的书画家,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均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已载入世界名人之册,当代著名画家宋文治就是其中之一。  宋文治先生少年时家贫,曾在上海、苏州等地当学徒,后得亲友资助,考取苏州美专学习。他早年还在太仓、安亭两地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达16年。在这期
期刊
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谈美术馆收藏    宋玉明先生简介  1954年4月5日生于上海安亭,祖籍江苏太仓。  多年来从事美术专业中国画的创作研究并参与组织策划艺术展览活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重要美术展览。  应邀在香港、台湾、突尼斯、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参加中国、日本、法国、美国、韩国等联展。出版《宋玉明画集》、《宋玉明香港深圳写生作品集》、《宋玉明水墨都市》、《宋玉明山水画集》等个人专著
期刊
在艺术圈,大多艺术家不需要介绍,仅就着装和神态气质你就能轻易认出他(她)的行当,而陆煜炜很特别,特别的是她那种让你一眼就倍觉亲切的邻家女孩气质。这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女孩以她七零人的带有理想主义影子的诗意和上海人的时尚,画出的作品令人一见如故,都市的空虚、隔膜与诱惑通过一个个几乎透明的身体、面孔与眼神弥漫在悲情与浪漫中,一切都是飘逸的、摩登迷离又镜头感十足这样一种气氛用窗户来分界再合适不过,它包含太
期刊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有用木料装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嗜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子二月花。  阿昌族,这个生活在白云深处的人
期刊
在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马蹄山寺石窟群、拉梢寺石窟群、莲花寺石窟群、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佛龛,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闪耀着瑰丽璀璨的艺术色彩,使丝绸之路辉映在一片神奇而祥和的佛国灵光之中。一百多年来,引得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被裹卷在历史的洪流中,身:不由主、踉踉跄跄地跋涉在通往艺术佛国的道路上,渴望被艺术震撼、消融。  1877年,德国地理
期刊
公元831年,它山筑堰,称“它山堰”;自此,灌田养民,历千余年而不衰。  公元2008年,它山修馆,称“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自此,它山百代千年发生的或壮丽或缠绵的故事有了最坚实的记录者。  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历三年而成,旨在通过全新的载体和文化视角来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这其中有发生过的,也有尚未来的;有已知,也有未觉。  我们的生活足够琐碎和嘈杂,是时候安静下来换一种方式来看清周遭的一切了;站在
期刊
每次踏访京族三岛,眼望那遍布三岛的木麻黄,便油然想起北方的“青纱帐”来。我当然知道,青纱帐——这是北方文人给那遍野的高粱起的雅号,无数的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而木麻黄与那遍野的高粱实不相干。但你只要走进三岛这片枕着蔚蓝大海的木麻黄林中,仔细欣赏那摇曳多姿的倩影,感受那清幽爽静的氛围,领略那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便不能不叹服:这二者之间相距遥远,竟又如此相似。看那青翠挺拔如幔帐一般随风摇拂的木麻黄林
期刊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一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已经来能用不能用母语表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份我的欢乐  ——席慕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容的诗句,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人生活
期刊
仫佬人居住的总体特点是“聚族而居”。同姓的大都居住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一个村的居民虽同姓但不共祖的,也必须分段居住,相互不混杂。户户相连、掘地为炉,这是罗城仫佬族民居一道亮丽的风景。  日月排行你聪明,问妹几时立罗城?  罗城来龙一百里,几里听闻锣鼓声。  妹不聪明也听闻,洪武二年立罗城;  罗城来龙一百里。五里听闻锣鼓声。  踏着仫佬族山歌,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广西罗城,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