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月,导演王竞奉上了一部中小成本佳作《万箭穿心》,淋漓尽致地描摹了武汉女人李宝莉的性格命运悲剧,电影浓情但不煽情,现实主义质地与戏剧冲突相结合,令无数观众看后心情五味杂陈。王竞说,李宝莉跟祥林嫂不一样,祥林嫂的悲剧更多归咎于社会,然而李宝莉的命运是她自己的,她的性格当中就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躁动的城市,泼辣的女人
《万箭穿心》拍摄前,王竞导演和剧组人员一起去了武汉看了景。在王竞心目中,武汉又脏又乱,但是充满活力,物廉价美。“这是一个码头城市,跟重庆可能有点像,人们随时可能准备跟人干一架,很躁动。人的嗓门大,脾气火爆,三句话就要吵,反应都很快。”
这样一个热气腾腾的城市,仿佛是高速发展中的一个中国缩影。导演说:“我们喜欢拍这样的城市,我们对这样的城市熟啊,反而拍一个时尚的片子,会觉得特别不真实,从一个高档商场一转身,一出电梯,就是另一番光景,中国就是处在这个夹缝中,不太可能拍纯西方的生活。”
当武汉籍的摄影和编剧带着导演在武汉街头转悠,有时候拍照把人惹恼了,往往冲出来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她们大着嗓门喊叫着:“你们干嘛!”武汉女人的战斗力让王竞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武汉女人不吃眼前亏,但她的那个精明不是处心积虑,就是反应快,马上就要结账,结了帐马上就要分开的那种感觉。快、短,但是浅薄——这个浅薄不是说人的素质低,而是简单。”
王竞觉得武汉女人强势、泼辣、做事利索、给人以安全感,她们的魅力也来源于此。“李宝莉年轻时也很漂亮,虽然她出生在城市的底层,但是相貌和性格上的魅力,做事风风火火的劲头,马学武被她吸引是很正常的。焦俊翔饰演的马学武本身性格偏内向,知识水平比李宝莉高,做办公室的,父母是老师,但是出身农村,到武汉这样一个大城市来,从地位上来说,其实他要弱于李宝莉。结婚之后两人形成一个定势,李宝莉冲冲杀杀,做大决定,丈夫基本上处于服从的位置。但是马学武其实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在强势的李宝莉面前张扬不出来,两人的关系慢慢就开始扭曲了。后来马学武变成办公室主任,又分了新的房子,身边也不乏有魅力的异性,两人就出问题了。”
在观众的心目中,李宝莉可敬可叹又可气,她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王竞也表示:“她的悲剧性和其他电影表现底层人物的悲剧性不大一样。祥林嫂的悲剧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意识和习俗所造成的,《活着》是国家的命运带给个人的悲剧,但李宝莉的命运更多是她自己的,她的性格当中就埋了冲突的种子。无论什么事,她都会选择简单的处理方式,因为它快,它容易,哪怕这样做会付出很大代价。”
“在生活当中,处理与丈夫、婆婆和儿子的关系,其实都挺复杂的,都需要智慧和技巧,李宝莉在这方面完全没什么技巧,基本上就是热情和简单——反正我就这么想的,我就这么做了,我爱你,我付出了,你不领情,我会震惊。她的一生都在选择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她的人生很悲惨。”由此,王竞希望观众在看片时能始终保持理性,“我们最好能想一想,这个女人为什么这么惨呢?人又不坏,又能干,也不算笨,也没有外来的多大因素。她的生活就是弄砸了。” 于是,王竞刻意回避了煽情元素,尽少用音乐和夸张的表演去渲染那种悲情。
当然,王竞的作品始终以希望作结,无论人物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最后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使经历多重的人生创痛,被现实逼到墙角,李宝莉依然不会倒下,“这就是她的性格,这就是她的生命力所在。”
王竞对颜丙燕的精彩演绎不吝赞美之辞:“她在我眼里算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她不是明星,她就是好演员。她的爆发力和敬业精神,都不用说了,难能可贵的是她对角色的理解力特别强。我以往拍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低成本制作,往往找不到特别好的演员来合作,所以演员只是去完成你的指令,但这部片子是我们一起在商量做什么。在现场,我们经常在争吵,PK完了我们再拍。有时候她说服我,有时候我说服她,有时候我们谁都没说服谁。颜丙燕是一个对自己的想法非常坚持的人,她不会想着自己在镜头面前要更漂亮一点,她早已经过了那个阶段,相反我们的冲突是我在坚持把她拍得漂亮一点,觉得不能走太纪实的路子,不管多穷多惨,但在银幕上要有魅力。而她只是想,我怎么才能更贴近角色。”
电影不是只有一种生存方式
《万箭穿心》拥有完全适合在影院消费的品相。在创作方式上,《万箭穿心》跟王竞之前的作品有了变化,“之前的片子是围绕某个事展开,这个片子是跟着人走,人物在其中占据绝对的分量。这个片子有很多的对话场面,很容易拍得像电视剧一样,我会想一些方法,怎么让观众不会觉得烦,能够真的沉得进去。对话不总是吵架,但有微妙的心理拉锯,怎么能够让冲突足够强,这都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影片保留了生活化、本土化的影像风格,王竞曾在是否用方言的问题上有过思虑,他们曾用普通话改了一稿,但改了以后立马觉得“味道不对,生动的东西没有了”,于是又回到武汉话。“这个电影就应该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包括肩扛摄影,摄影师拍得太好看了,我会提醒说:不对不对。”
同时,电影在影像上过滤了王竞此前作品的毛边感觉,王竞说,这种变化是制作方带来的:“《一年到头》是胶片拍的,预算和周期都特别紧,22天就拍完,基本上是一条拍成,很少不行再来,因为没有胶片也没有时间。哪个地方没拍成,后面就会换一个方案跟它接上,所以那个片子就像一个拼花被似的,有碎片感,讲究不起来。”到了《万箭穿心》,王竞追求的是准确,包括用光处理和人物的表演感觉,“拍的时候挺下功夫的,有时候一个镜头的打光,为了让它更准确一点,要折腾上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虽然《万箭穿心》的完成度很高,具有饱满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票房黯淡。王竞感到困惑的是,这样一部片子,该把它归入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我对商业片的定义有点不一样,其实每个片子制作出来,只要销售了,有人买了,就是一个商业行为。《万箭穿心》是一个类型片,在西方被归入家庭伦理片的类型,跟《雨人》、《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属于同一类。但是跟咱们通常看的商业片不一样的地方是,它题材严肃,跟生活的相似度比较高。”
在王竞看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脉络的中断,是一件挺可悲的事,“中国以前的主流电影,很多都是现实题材的,也不是小众的片子。不能一下抛开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商业片理解成必须是魔幻的、凶杀的、时尚的,电影应该有多种类型。从早年谢晋到后来的谢飞老师,电影到今天其实并没有变化那么大,不变的是塑造人物、讲故事、感动人的手法,变化的只是题材和场景。不能说以前的东西全是错的,如今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将会付出代价。”
拍《画皮II》的乌尔善说电影不是一种个人表达,但王竞不大认同这个说法:“电影怎么就不能是一种个人表达呢?就像厨师做菜,他可以说你们想吃什么,我按照你们的口味去做一个菜,也可以说我觉得有一道菜我特别喜欢吃,我做出来你们大家看,也许你会喜欢,也许他会喜欢,这个也可以。电影不是只有一种生存方法。”
躁动的城市,泼辣的女人
《万箭穿心》拍摄前,王竞导演和剧组人员一起去了武汉看了景。在王竞心目中,武汉又脏又乱,但是充满活力,物廉价美。“这是一个码头城市,跟重庆可能有点像,人们随时可能准备跟人干一架,很躁动。人的嗓门大,脾气火爆,三句话就要吵,反应都很快。”
这样一个热气腾腾的城市,仿佛是高速发展中的一个中国缩影。导演说:“我们喜欢拍这样的城市,我们对这样的城市熟啊,反而拍一个时尚的片子,会觉得特别不真实,从一个高档商场一转身,一出电梯,就是另一番光景,中国就是处在这个夹缝中,不太可能拍纯西方的生活。”
当武汉籍的摄影和编剧带着导演在武汉街头转悠,有时候拍照把人惹恼了,往往冲出来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她们大着嗓门喊叫着:“你们干嘛!”武汉女人的战斗力让王竞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武汉女人不吃眼前亏,但她的那个精明不是处心积虑,就是反应快,马上就要结账,结了帐马上就要分开的那种感觉。快、短,但是浅薄——这个浅薄不是说人的素质低,而是简单。”
王竞觉得武汉女人强势、泼辣、做事利索、给人以安全感,她们的魅力也来源于此。“李宝莉年轻时也很漂亮,虽然她出生在城市的底层,但是相貌和性格上的魅力,做事风风火火的劲头,马学武被她吸引是很正常的。焦俊翔饰演的马学武本身性格偏内向,知识水平比李宝莉高,做办公室的,父母是老师,但是出身农村,到武汉这样一个大城市来,从地位上来说,其实他要弱于李宝莉。结婚之后两人形成一个定势,李宝莉冲冲杀杀,做大决定,丈夫基本上处于服从的位置。但是马学武其实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在强势的李宝莉面前张扬不出来,两人的关系慢慢就开始扭曲了。后来马学武变成办公室主任,又分了新的房子,身边也不乏有魅力的异性,两人就出问题了。”
在观众的心目中,李宝莉可敬可叹又可气,她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王竞也表示:“她的悲剧性和其他电影表现底层人物的悲剧性不大一样。祥林嫂的悲剧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意识和习俗所造成的,《活着》是国家的命运带给个人的悲剧,但李宝莉的命运更多是她自己的,她的性格当中就埋了冲突的种子。无论什么事,她都会选择简单的处理方式,因为它快,它容易,哪怕这样做会付出很大代价。”
“在生活当中,处理与丈夫、婆婆和儿子的关系,其实都挺复杂的,都需要智慧和技巧,李宝莉在这方面完全没什么技巧,基本上就是热情和简单——反正我就这么想的,我就这么做了,我爱你,我付出了,你不领情,我会震惊。她的一生都在选择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她的人生很悲惨。”由此,王竞希望观众在看片时能始终保持理性,“我们最好能想一想,这个女人为什么这么惨呢?人又不坏,又能干,也不算笨,也没有外来的多大因素。她的生活就是弄砸了。” 于是,王竞刻意回避了煽情元素,尽少用音乐和夸张的表演去渲染那种悲情。
当然,王竞的作品始终以希望作结,无论人物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最后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使经历多重的人生创痛,被现实逼到墙角,李宝莉依然不会倒下,“这就是她的性格,这就是她的生命力所在。”
王竞对颜丙燕的精彩演绎不吝赞美之辞:“她在我眼里算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她不是明星,她就是好演员。她的爆发力和敬业精神,都不用说了,难能可贵的是她对角色的理解力特别强。我以往拍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低成本制作,往往找不到特别好的演员来合作,所以演员只是去完成你的指令,但这部片子是我们一起在商量做什么。在现场,我们经常在争吵,PK完了我们再拍。有时候她说服我,有时候我说服她,有时候我们谁都没说服谁。颜丙燕是一个对自己的想法非常坚持的人,她不会想着自己在镜头面前要更漂亮一点,她早已经过了那个阶段,相反我们的冲突是我在坚持把她拍得漂亮一点,觉得不能走太纪实的路子,不管多穷多惨,但在银幕上要有魅力。而她只是想,我怎么才能更贴近角色。”
电影不是只有一种生存方式
《万箭穿心》拥有完全适合在影院消费的品相。在创作方式上,《万箭穿心》跟王竞之前的作品有了变化,“之前的片子是围绕某个事展开,这个片子是跟着人走,人物在其中占据绝对的分量。这个片子有很多的对话场面,很容易拍得像电视剧一样,我会想一些方法,怎么让观众不会觉得烦,能够真的沉得进去。对话不总是吵架,但有微妙的心理拉锯,怎么能够让冲突足够强,这都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影片保留了生活化、本土化的影像风格,王竞曾在是否用方言的问题上有过思虑,他们曾用普通话改了一稿,但改了以后立马觉得“味道不对,生动的东西没有了”,于是又回到武汉话。“这个电影就应该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包括肩扛摄影,摄影师拍得太好看了,我会提醒说:不对不对。”
同时,电影在影像上过滤了王竞此前作品的毛边感觉,王竞说,这种变化是制作方带来的:“《一年到头》是胶片拍的,预算和周期都特别紧,22天就拍完,基本上是一条拍成,很少不行再来,因为没有胶片也没有时间。哪个地方没拍成,后面就会换一个方案跟它接上,所以那个片子就像一个拼花被似的,有碎片感,讲究不起来。”到了《万箭穿心》,王竞追求的是准确,包括用光处理和人物的表演感觉,“拍的时候挺下功夫的,有时候一个镜头的打光,为了让它更准确一点,要折腾上一个小时、四十分钟。”
虽然《万箭穿心》的完成度很高,具有饱满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票房黯淡。王竞感到困惑的是,这样一部片子,该把它归入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我对商业片的定义有点不一样,其实每个片子制作出来,只要销售了,有人买了,就是一个商业行为。《万箭穿心》是一个类型片,在西方被归入家庭伦理片的类型,跟《雨人》、《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属于同一类。但是跟咱们通常看的商业片不一样的地方是,它题材严肃,跟生活的相似度比较高。”
在王竞看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脉络的中断,是一件挺可悲的事,“中国以前的主流电影,很多都是现实题材的,也不是小众的片子。不能一下抛开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商业片理解成必须是魔幻的、凶杀的、时尚的,电影应该有多种类型。从早年谢晋到后来的谢飞老师,电影到今天其实并没有变化那么大,不变的是塑造人物、讲故事、感动人的手法,变化的只是题材和场景。不能说以前的东西全是错的,如今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将会付出代价。”
拍《画皮II》的乌尔善说电影不是一种个人表达,但王竞不大认同这个说法:“电影怎么就不能是一种个人表达呢?就像厨师做菜,他可以说你们想吃什么,我按照你们的口味去做一个菜,也可以说我觉得有一道菜我特别喜欢吃,我做出来你们大家看,也许你会喜欢,也许他会喜欢,这个也可以。电影不是只有一种生存方法。”